农业现代化建立工作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jian****019 文档编号:4684743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现代化建立工作指导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业现代化建立工作指导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业现代化建立工作指导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现代化建立工作指导意见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职教园管委会,区各办局,区直各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农业战略转型,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服务城乡的能力,现就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农村经济体制,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现代知识培训农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努力在全省、全国范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二、目标任务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全区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支持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建设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体系初步建立,努力达到并力争超过省市农业现代化各项考核指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目标是:全区单位耕地面积农业增加值达到亩均6000元;高效农业面积比重达到75%;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85%;农业园区化面积比重达到3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90%;林木覆盖率达到24%;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三、产业布局依据我区现有产业基础、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战略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建设一批“菜篮子”定点企业和粮食标准化生产基地,保障城市有效供给。到XX年,全区基本形成优质粮油、精细蔬菜、名优果品三大产业,稳定水稻面积2万亩,蔬菜面积4万亩,果品面积3.8万亩,水产面积0.8万亩,花卉苗木1万亩,生猪年出栏8万头、家禽年出栏80万羽,并制定规划,实行集中连片布局。1优质粮油产业。主要规划分布在玉祁北部、前洲中北部等区域,总规划面积2万亩,核心区重点打造1万亩优质粮油产业园。以农田基本设施建设为抓手,围绕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目标,着眼于保障粮食安全供给,稳定现有粮食种植面积,建成城市中的生态湿地。2精细蔬菜产业。主要规划分布在洛社镇石塘湾地区、堰桥东部、前洲南部等区域,总规划面积4万亩,重点打造2万亩市属蔬菜基地。以城市需求为依托,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生产适合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叶菜产品,保障城市蔬菜有效供给。3名优果品产业。主要规划分布在阳山、洛社水蜜桃种植片区及洛社、前洲沿沪宁铁路葡萄种植片区,总规划面积3.8万亩。坚持农业与观光休闲旅游相结合,发展观赏型、体验型、趣味型的农业旅游产业,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产业文化化战略,大力发展果品文化产业。重点打造阳山桃园旅游、休闲省级度假区。4其他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养殖业资源配置,加快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围绕陆区青鱼、玉祁乌背鲫鱼等地方特色水产品,建设玉祁、阳山两个水产养殖园区,加快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改善河湖生态,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环境友好型渔业。四、工作措施立足我区农业实际,充分发挥资源特色和区位优势,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发展由注重一产向注重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以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之路。1建设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体系。一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结合万顷良田工程、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对规模农田进行高标准改造,到XX年,全区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5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5%以上。二是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形成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三是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调优农业机械装备结构,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促进农机与农艺的融合,进一步提升机具配套比和稻麦生产机械化水平,重点突破园艺机械推广应用,实现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着重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确保到XX年,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四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的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到XX年全区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达到97%。2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一是继续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积极发展钢架大棚、遮阳网、防虫网、节水灌溉、工厂化养殖等高效设施,力争到XX年,高效农业面积比重达75%,设施农业面积比重提高到20%。二是加快培育现代农业园区。依据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结合优势产业的发展,实行集中开发、综合开发。根据“一片、一环”的空间布局,建设12个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其中:“一片”重点建设阳山万亩桃海和阳山水产生态养殖园;“一环”重点建设玉祁万亩水稻园、洛社精细蔬菜产业园等10个园区。同时,制订配套优惠政策,扶持壮大农业园区,努力扩大园区面积和经营管理水平,力争到XX年,全区农业园区化面积比重达到30%。三是培育壮大农业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一大批生物农业高层次人才和企业,到XX年,全区生物农业产业规模达到6亿元。大力促进感知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基地智能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的应用。四是提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立足江南水乡的传统农业特色,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山水和农业物种资源优势,有机整合现有农业资源、土地资源,打造阳山休闲旅游度假区、洛社万马白塘生态葡萄园等一批以产业发展为基础,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色农业休闲园。3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是继续深化农业政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高合作的紧密度和针对性,促进全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到XX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区科技“三项”经费用于农业科技的比例达到20%以上。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农业科技首席专家负责制,加快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使其成为带动我区农业科技创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的主阵地。三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更新知识、充实力量的要求,到XX年,全区90%以上乡镇(街道)农技推广站达到省“五有农技站”标准。四是加强科技人才引育。充分发挥“130”计划平台功能,到XX年,引进生物农业高层次创业人才20名。五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区镇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各镇(街道)成教中心优势,加强与农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的对接,加快培育发展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到XX年,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5%。4建设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体系。一是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农业。以镇(街道)政府为主导,成立专门的农业发展公司,具体负责本地区农业产业布局、特色园区规划和农业投融资等工作。结合农村“双置换”和万顷良田建设的总体要求,依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康有序加快农业土地流转。将土地流转集中到农业开发公司,再由农业开发公司按照产业布局重新发包,流转到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手中。通过品牌运作、组织化管理,逐步形成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基地。到“十二五”期末,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90%以上,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效益逐步显现。二是提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扩大合作组织覆盖面,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各项功能,提高合作组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力争到XX年,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比重达到80%。三是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积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促进企业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密切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四是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品牌。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向优势产业、优势区域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全力培育一批高品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打造一批在省内、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现代农业“新名片”,彰显农业特色。5建设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加快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生态种养,继续削减农药、化肥使用总量,加强生态养殖场建设,力争到XX年,农药化肥使用总量比XX年再削减10%。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力度,提高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比重,保障城乡居民放心消费,到XX年,“三品”面积比重达到90以上。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实时监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加快提升从农田到市场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溯源监管能力。继续加大农村造林绿化推进力度,积极开展“森林镇村”创建活动,全面实施湿地恢复与建设工程,到XX年,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4%。五、组织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农业现代化工程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委组织部、农林、发改、科技、农办、商务、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林局,具体负责政策规划、组织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各成员单位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区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发展。各镇(街道)作为实施主体,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健全工作责任机制,确保“十二五”期间我区农业基本现代化各项目标顺利实现。2严格考核机制。把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制定政策措施,对全区农业现代化工作进程实行动态监测,按时通报各地区、各部门;对各项指标的量化考核落实目标责任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工程有力有序推进。3加大资金投入。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农业产业发展以政府引导、多元投入为主的原则,确保中央和省“三个明显高于”、“两个大幅度”、“一个全部”、“一个主要”等财政支农政策落实到位。逐步增加公共财政投入,保证支农资金足额到位,优化支出结构,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空间布局、产业重点,确定不同的农业投资扶持政策,重点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农业新兴产业、农产品安全监管等领域增加投入。对符合规划发展重点和功能分区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充分发挥政府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完善农业招商项目区的基础条件和配套设施,筑巢引凤,大力吸引“三资”参与现代农业建设。4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强农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科技合作模式,大力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和科技储备,积极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着力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基础、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以强化协作、统筹资源、激发活力为目标,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优化农业科技进步的体制环境,创新农业科技进步的运行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