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扶贫扶志经验总结材料范文

上传人:陪**** 文档编号:465615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市扶贫扶志经验总结材料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某某市扶贫扶志经验总结材料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某某市扶贫扶志经验总结材料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 某市扶贫扶志经验总结材料范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一些贫困群众躺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怀抱里要奶吃,“等着扶、躺着要”,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有的本身有劳动能力,但好吃懒做,穷了一辈子,现在要低保;有的老人原来还和儿女生活,一看脱贫上面给钱,分家了,儿女甚至不养活了;有的家有老大和老二,老大勤劳肯干,日子过的好,盖了大房子,但老二好吃懒做,等着政府给盖房子;有的贫困户房子都要倒了,一看政府危房改造,还和政府讲条件,必须盖 70 平的,不盖就不脱贫。这些问题,也是共性问题,如果一味的进行“输血式”扶贫,并不能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精准脱贫的任务很难完成,即便靠政策完成了,返贫概率也很高。可以说,脱贫先要解决好“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的问题。扶贫先扶志,扶志怎么扶,这也是我市一直以来重点解决的问题。大梨树是“干”字精神的发源地,近四十年来,大梨树人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苦干,弯大腰、流大汗;实干,重规律、求实效;巧干,讲科学、闯市场,从无到有,艰苦创业,成功走向了共同致富的道路(大梨树村隶属凤山经济管理区,全村总面积 48 平方公里,共 1701 户,5131 口人。2017 年,村集体固定资产超 5 亿元,社会总产值 15.5 亿元,村可支配财力 2800 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了 22000 元。)大梨树的“干”字精神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宝贵精神财富,大梨树的例子,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第一,扶贫要先立志为了让贫困百姓不服输,向前看,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和勇气。我市紧紧围绕大梨树的“干”字精神,鼓励和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和贫困群众向毛丰美和大梨树人看齐,让他们以干为先,认识到只要肯干,好日子一定会有的。在弘扬“干”字精神,调动困难群众脱贫积极性上,我们主要有两个抓手。一是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引领困难群众“干”。毛丰美常讲:“手中无米,叫鸡不理”。只有村集体有实力为民办事,说话才会有人听,办事才会有人跟,才会引领困难群众积极向上。近几年,我市把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村集体经济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比如,蓝旗镇广胜村、镶白旗村,太虎岭村,通过抱团发展的形式,争取省级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 200 万元,统一规划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进行出租,大棚雇佣的工人,优先雇用贫困群众。现在,每个村每年实现至少有 5 万元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脱了壳,重要的是带动着贫困群众真正“干”了起来,脱了贫。二是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火车头作用,带领困难群众“干”。习近平总书记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就是党支部。大梨树村的事业就是在以毛丰美为书记的村党支部带领下干出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市注重发挥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头作用,要求党支部既要干给群众看,又要带着群众干。这方面我们大兴镇做的比较好,大兴镇推行“支部+企业+贫困户”和“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两种脱贫模式,让支部成为引领脱贫攻坚的“火车头”。目前,全镇共建立支部脱贫示范基地 4 个,专业合作社 12 个,带动扶持 222 户贫困户栽植寒富苹果和大榛子 470 亩,种植烟草和水果玉米 1722 亩,发展冷棚甜瓜、花卉苗木和反季山野菜 350 亩,香菇种植 55万棒,柞蚕放养 136 把,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 100%。为进一步弘扬大梨树的“干”字精神,今年,按照丹东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我市全面开展了“两个一批”建设,即:建设一批大梨树式好村庄、培育一批毛丰美式好干部。计划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拿出 1000 万元,市委组织部准备从清缴党费中列出 200 万元党费专项,专门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求各乡镇区按照每年 30%左右的比例,利用 3 年时间消除全市的空壳村。在培育“毛丰美式好干部”方面,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乡镇区领导干部等各个层面中,都要培养出 10 名左右的毛丰美式好干部,当好带头人。在“干”字精神的引领下,近年来,我市又衍生出了“勤”字文化。红旗镇就以“勤”字文化为抓手,引导农民“手勤、眼勤、脑勤”,靠实干、靠勤劳致富。红旗镇面积262.75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9 万人,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收入水平曾经排在全市各乡镇后几名,近几年,全镇大力发展苗木、板栗、柞蚕、洋菇娘、草莓等农业产业化项目,使全镇农民收入平均每年以 12%的水平递增,截至 2017 年末,红旗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4800 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红旗镇新力村有个贫困户叫姜贵有,也是村里有名的钉子户和上访户,在镇里和村里的引导下,他勤动手、动脑,扣了 300 米“洋菇娘”大棚,平均每年收入都在 6-7 万元。他不光自己彻底摆脱了贫,还带动组里其他农户也发展起了大棚产业,目前全组 55 户农户有 45 户扣了大棚,发展“洋菇娘”。红旗镇三义庙村六组村民邓耀双,以前也经常带领部分村民上访,镇里积极做他的思想工作,希望他把精力放在发展生产上来,邓耀双是个头脑精明的人,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勤快”没有用在“正道上”。在镇里的大力支持下,他做了“洋菇娘”经纪人,三义庙村 65%的“洋菇娘”都是通过他卖出去的,不光解决了农户“洋菇娘”销售问题,还为自己增加了收入,一年能挣 10 万多元。第二,扶贫要修民德我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大力弘扬中华孝道文化,一方面,引导子女赡养老人尽孝心,让农村贫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另一方面,引导困难群众要做党和国家的好儿女,要有为党和国家分忧之心。我市通远堡镇就以“孝道文化”为抓手,大力推行“孝行古镇,善润通远”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全镇人民知孝、懂孝、行孝。活动开展以来,镇里组织开展了“孝心人物”评选活动,通过建立“好人榜”、“善行义举榜”,挖掘出一批孝心人物。通远堡镇初级中学有个学生叫刘士安,出生后父亲就离家出走,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在他 7 岁时去世。他同姥姥、姥爷、患精神病的大姨生活在一起。七八岁开始就帮助家里干活,2012 年,患糖尿病的姥姥眼睛视力不好,姥爷严重风湿病也站不起来,大姨生活不能自理,这个家就交给只有 10 岁的他,做饭、种菜、种庄稼、修灶台、照顾病人,他全部承担下来。一个 10 几岁的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也激励着很多困难家庭以孝为先、不畏困难、自强自立。现在全镇已经形成了孝亲敬老、关爱社会的浓厚风尚,孝善文化的形成,为通远堡镇农村贫困老人老有所养、脱贫脱困注入持久动力,弘扬了社会正能量。第三,扶贫要正民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大力弘扬新风正气,采取多种措施,树立知荣辱、讲文明、守法纪,行善举的良好民风,助推脱贫攻坚。我市创新开展了“最美 XX 人”评选表彰活动,深入挖掘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间的“草根英雄”“平民模范”和“XX 乡贤”。目前已举办了三届表彰活动(2012 年开始的第一届,2014 年第二届,2017 年第三届),有 44 人当选最美 XX人,这里有最美婆婆、最美媳妇、最美丈夫等。通过电视、媒体、农村志愿服务活动、“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最美 XX 人”的先进事迹,通过事迹,带动全市民风转变。为了整治封建迷信、大操大办、赌博成风、高价彩礼等积弊陋习,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大多都因地制宜,建立了村规民约。大梨树村多年来,一直杜绝着大操大办的歪风。毛丰美的两个女儿结婚,没泄露半点风声,偷偷打“面的”把女儿送到婆家;儿子结婚,媳妇是独生女,婆家想好好办一办,他多次劝说,最后他们选择了旅行结婚;父亲、母亲去世时,他在家门张贴拒收挽金的讣告,他们六兄弟没有一家收礼。还比如爱阳镇的獾子背村就从邻里关系、社会治安、村风民俗等 9 个方面,制定了村规民约,以此方式来推进移风易俗。总之,脱贫攻坚工作解决的是民生,树立的是民德,弘扬的是民风,坚定的是民志,我市将牢固树立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措施、扩大宣传,整治陈规陋习,弘扬新风正气,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脱贫攻坚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