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第5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学案(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601714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第5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学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第5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学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第5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学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政治层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层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文化层面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文人画开始出现,绘画理论形成,唐诗繁荣;佛、道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又呈现三教合一的趋势。第5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2门阀政治的形成(1)原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2)特点: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3九品中正制(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是对九品中正制的真实写照!注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严格,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 注庄园经济是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而形成的。庄园主占据许多山、田、河流等,雇佣大量农民从事生产,农民承担着地租等沉重的赋税负担,庄园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主庄园占有大量土地,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拓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1)家世:指祖父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二、隋唐时期的政治(一)三省六部制与君主专制的加强1隋朝隋文帝即位后,建立起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新的中央官制体系。门下、中书(隋称内史省)两省是中央的决策机关,国家事权集中于此。尚书省以尚书令为长官,是政务的执行机关,其下设六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2唐朝(1)内容: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共同负责中枢政务的制度日臻完备。尚书省分为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外,又有九寺五监,分掌皇室和朝廷的一部分事务,成为中央政府的办事机构。(2)作用:分散了宰相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形成部门牵制与推动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中央官制重大改革,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二)隋唐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1对地方行政层级进行调整: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设道作为监察区,后来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2削弱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废除地方自辟属吏制度,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3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削弱(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三)选官制度科举制1门阀士族衰落的原因(1)经济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松弛了宗族的血缘纽带,聚族而居走向分户析产,宗族成员不断迁徙,这使得士族经济不再像以前那样相对稳定。(2)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士族失去了以往的文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士族与平民之间的差距。(3)政治上:隋唐时期用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将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吏选举的政治特权。2科举制(1)形成: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完善: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3)作用: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四)监察谏议制度1概况: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2评价(1)积极性: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辩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是反映的本质却不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的三权分立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 拓藩镇割据的形成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许多节度使。安史降将大都委以节度使;平叛中的有功将领,不少也升任节度使。节度使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就形成了藩镇林立的局面。 联近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源自中国的科举制,科举制度体现“机会均等”原则,与主张“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相适应。 辩在唐代,科举考试已经成为官吏产生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通过赏赐、战功、门第、恩荫等途径获得官位的仍然很多。科举制是隋唐以后的主要选官制度,其本身不能直接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 联进士科考试在唐代倾向于以诗赋为主,把作诗与入仕联系在一起,这必然促使世人对诗的努力学习和钻研。唐代大多数诗人都走过科举之路,唐诗百花纷呈的繁荣局面与科举注重诗赋密不可分。 重难点一隋唐中央官制的演变史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探究据史料概括唐代中枢权力运行机制的特点。提示分散相权,体现皇权下的集体决策;中央各部门相互间既配合又牵制;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系统认知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模式(1)相权三分,互相牵制,加强君权。中书省拟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之间互相制衡,从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权。(2)职权分明,分工合作,行政效率高。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三省之间既能互相牵制,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3)节制君权,减少施政失误。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 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隋唐时期设立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置权责分明且相互监督牵制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掌决策、审议与执行,并且在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下设立六部,大致涵盖了当时社会条件下所有的行政内容,无疑是大部制的渊源。作为我国封建皇权体制下重要的政治组织形式,三省六部制形成了相对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体系,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是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为我国历代政府组织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蓝本。仔细考量现今我国正在进行的以大部制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其发展思路、机构框架、职能划分、运行机制、层级设置等都与三省六部制之间具有相当的相似性与共通性。重难点二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史料新唐书记载,(科举学生报名)“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乡贡“皆怀牒(指身份、履历证书)自列于州县”。日知录说:“开元以后,四海宴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启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文献通考载:“唐时所放进士,每岁不过二三十人。”探究根据史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提示科举考试的人员由生徒和乡贡构成,且选拔严格;选拔的标准是文章的好坏;科举考试的录取率低,难度大。系统认知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标准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方式的公平性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范围的广泛性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时间的延续性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正式废除解读雁塔题名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及第的代称。雁塔即大雁塔,在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历史映射唐朝科举制的影响项目阐释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世界文明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消极影响重才轻品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标准,忽视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强化了儒家的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和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演变过程时代选官制度措施标准夏、商、西周世官制亲贵合一世代相传血缘、姻亲春秋、战国、秦军功爵制养士、军功、客卿才能汉代察举制察访人才举荐做官品德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品第士人按品授官门第隋唐至明清科举制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才学2发展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随堂巩固训练1(2018全国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读懂根据表格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类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积极/消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藩镇是地方分裂割据的体现,不利于封建王朝统治,这说明绝对不能教条化地对待教材中的观点,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对选2(2018全国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读懂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削弱相权而加强皇权的目的。做对选3(2017全国卷)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读懂材料线索:作为官方统治者的宰相或皇帝参与编修史书实际上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政治意味增强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做对选1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卑微,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则更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这反映了秦汉到魏晋时期()点拨:九品中正制选官注重门第。解析:选C材料中先秦名臣出生卑微,魏晋则强调出身,反映了魏晋时期选官注重门第,说明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故C项正确;宗法思想涉及血缘关系,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儒学强调仁,注重礼治,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官吏的选任,与天下大同无关,故D项错误。2秦汉时期,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监察长官,又为丞相助手,从属于丞相。魏晋时期,统治者则使御史台超然于行政之外,构成新的监察体制。这一变化()点拨:御史台不再从属于宰相,独立行使监察权。解析:选C材料表明魏晋时期的监察机构更具有独立性和体系性,由于监察体制是君主专制的附庸,监察体制的完善本质上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C项;权力转移只是表象,排除A项;“有效”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体系性,排除D项。3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这一做法()点拨:科举制存在察举制的残余。解析:选B据材料“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可知不是完全依据才学选拔,唐代科举制存在局限性,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制录取考虑“社会名声”,这会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故B项正确;材料中考试成绩仍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唐代科举制的录取依据,没有体现出对君主专制的影响,故D项错误。点拨:御史不同意宰相之子在监察部门任职。4唐代宰相杜佑之子杜从郁被任命为门下省谏官左拾遗,遭到御史反对而改任他职。这反映出,当时()解析:选C据材料“唐代宰相杜佑之子杜从郁被任命为门下省谏官左拾遗,遭到御史反对而改任他职”反映御史反对亲属之间的监察,体现了监察制度的成熟,故C项正确。5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种做法()点拨:宰相集体议政。解析:选B允许中书省官员各执己见且可以书写在诏令上,可以防范中书令(宰相)的擅权,故B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