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583593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版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版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B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C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E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不像一般送别诗那样凄凄惨惨戚戚,诗人用笔苍劲,伸缩自如,感情激昂,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8分)四、名句名篇(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l)辛弃疾在永遇乐京日北固亭怀古中,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表明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统治的句子是“_,_,_ ”。(2)韩愈在师说中体现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的句子是“ , 。”五、文言文阅读(19分)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王羲之,字逸少。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及长,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时太鉴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会稽内史。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雅好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義之将至,烹以待之,義之叹惜弥日。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其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義之齐名,而義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褙,以母丧居郡境,義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義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義之竞不顾,述深以为恨。義之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节选自晋书?王義之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B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C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D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的人都有名有字,名一般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隶书,指书体。汉字的主要形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名著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被人看重。他去拜见周顗,被周顗认为奇特;他被堂伯王敦看好,王敦认为他是王家的好子弟,并把他和当时的名人阮裕并列。B王羲之寄情山水。他想在浙江度晚年,因为浙江会稽有好的山水,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作序明志。C王羲之生性爱鹅。他得知老妇人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非常惋惜;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他欣然答应。D王羲之性情孤傲。王羲之和当时很有名望的王述关系不好,王羲之母丧时,王述只去吊唁了一次,后来王羲之也不去拜见王述。(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其悦,固求市之。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奥林匹克之父”顾拜且宋凤英1863年新年的第一天,法国巴黎诞生了一个男婴。这个名叫皮埃尔?德?顾拜旦的小男孩,在成年之后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因为就是他,创办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顾拜旦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体育有广泛的兴趣,喜爱拳击、划船、击剑和骑马等运动。入学后,他很敬佩博学多才的修辞学老师卡龙神甫,因此对文史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并饶有兴味地涉猎了古希腊的灿烂文化。在11岁生日那天,顾拜旦一口气读完了都德的小说。当他读到那个沦陷区的老师在上完最后一堂法语课,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时,不禁泪流满面。对战争的痛恨、逃亡的悲苦,让少年顾拜旦暗下决心,迟早有一天要让祖国复兴,但并不是通过战争的手段。中学毕业后,顾拜旦先进入法国著名的圣西尔军校就读。不久,他从军校退学,进入巴黎政治学院。此时,整个法国仍然笼罩在战败的阴影中。法国正积蓄各种力量,伺机对德国复仇。他希望古代奥运会的“神圣休战”传统能在复活的奥运会上得到传承,以激发人们的和平意愿,壮大世界的和平力量。对于古希腊奥运会,顾拜旦充满憧憬之情。特别是古希腊人在奥运会开始前,火炬手一边高举火炬奔跑、一边高呼“停止战争,去参加奥运会”。顾拜旦感到,要让法国复兴,就应该走体育强国的道路,“用体育唤醒法国”。不久,顾拜旦又前往英国留学,潜心研究了英国教育史,撰写过有关18世纪英国儿童教育家汤姆士?阿诺特教育思想的学术论文。阿诺特有一句名言:“运动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种活动。”这句名言在顾拜旦的心灵中,诱发起致力于体育教育的火花。当时,他还考察了英国教育和体育的现状,对那里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经常性的郊游十分赞赏,希望在法国各学校中也能设置体育课,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刻苦锻炼、强健体魄的精神。那时,他对法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失利深感痛心,希望通过改革教育,增强民众体质,来振兴法国。1875年至1881年间,在欧洲考古工作者们的努力下,奥林匹亚的古代奥运会遗址不断被挖掘出来了,而且每年都迅速地公布挖掘的结果。因此,顾拜旦同其他一些对奥林匹亚感兴趣的人士一样,都能及时、详细地倾听到公布的情况。当时他曾写道:“德国人发掘了奥林匹亚的遗址,可是法兰西为什么不能着手恢复她古代光荣的历史呢?”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顾拜旦对英国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了考察。1887年,他做了法国和英国中等教育制度对比的报告,对英国将户外竞技游戏纳入教育内容给予很高评价,主张在法国学生中也开展竞技游戏,并以体育为重点来改革教育。1888年5月,顾拜旦针对学生因学业过重而过分劳累的问题提出:“唯一解决的办法是让孩子们游戏。”1899年,顾拜旦代表法国参加了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体育训练大会。与会期间,他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体育发展的动态,敏锐地感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一批国际性的单项体育联合会组织相继成立。例如,1881年建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1892年建立了国际赛艇联合会和国际滑冰联合会等。这些组织都为现代奥运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890年,受法国政府委托,顾拜旦负责调查、研究大学的体育工作。他借此机会,向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出了体育状况调查表。通过调查,顾拜旦发现国际上各个体育组织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混乱,对立情绪十分严重,体育运动日趋商业化。这使他意识到,可以凭借古希腊体育的历史经验和传统影响,来推进国际体育运动。他同时深切地感到,应该尽快地以古代奥林匹克精神,把现代奥运会创办起来,用“团结、友好、和平”的精神来指导比赛,以消除体育领域内存在着的种种混乱的不良倾向。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发表了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他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从1896年至1925年,顾拜旦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负责该组织的领导工作。在他任职期间,国际奥委会成员由14个发展到40个。同时,在他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20多个国际专项运动联合会。1924年,他因年事已高,主动辞去担任28年之久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职务,但他被聘为终生名誉主席。1937年9月2日,顾拜旦因心脏病在洛桑与世长辞,终年74岁。遵照他生前的遗愿,顾拜旦的遗体安葬在瑞士洛桑,而其心脏则安葬在古希腊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奥林匹亚。他期望即使自己已长眠于地下,但其心脏仍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脉搏一起跳动。(摘编自宋凤英“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相关链接】1913年,顾拜旦精心地为国际奥委会设计了会旗,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筹备,“复原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于1894年6月18日至24日在巴黎胜利召开。会议一致通过复原奥林匹克运动的宪章,确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宗旨,正式成立了奥运会的永久性的领导机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本文质朴无华,用平实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主要经历,也展示了现代奥运会的创办缘起。B. 11岁生日那天,顾拜旦读了都德的小说并为之感动,于是下定决心通过体育教育振兴法国。C. 在顾拜旦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英国教育对他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他曾在英国留学。D. 为了解体育领域内种种混乱的不良倾向,顾拜旦借帮助法国政府调查、研究大学的体育工作之际,发出了许多体育状况调查表。(2). 促使顾拜旦走向体育之路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8分)(3). 顾拜旦为什么要创办现代奥运会?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8分)七、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正值“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封建统治,孔子提出了如下思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一些人把“寡”解为土地财产少当是误读,所谓“寡”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民”。孔子的“贫”是指土地和财产少。孔子的“均”应有两解:一是“平均”,如(荀子君道:“以礼分施,均编而不偏”;二是“公平”,相当于管子形势所言“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这段话经常被当作儒家宣传平均主义的经典表达加以批判。有的学者指出,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确实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之一,但孔子“患不均”之正确,并不能证明“不患贫”之合理;“均无贫”不合事实,“不均才贫”更不合逻辑;“均”是分配形式,“贫”是财富多少,财富分配之均与不均,与财富之多少没有关系。“不患贫”是危险的,因为“贫”正是“不安”的首要原因;物贫则人争,争则不安;人所争者,正是这不足之物。“均无贫”彻底的没逻辑,其极端形式是人人都是零,也就不是贫;而人人都是零,均是绝对均了,但贫还是贫。 这番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加以解释。要知道,孔子这段话是针对季康子掌权者之流通过对外战争攻伐等不义手段掠夺土地和人口而讲的,不是泛泛而论。他分别把“均”、“和”、“安”和“贫”、“寡”、“倾”当作两种价值,“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表面上看是只追求平均、安定而排斥土地和人口的增加,其实不然,他不过是强调通过采用“均”、“和”、“安”的手段和途径达到解决“贫”、“寡”、“倾”的问题。总之,是利用“均”、“和”、“安”的工具理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目的。“均”作为分配形式同“贫”并非完全没有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均无贫”是说“均无极贫”,绝对平均会致贫,但相对平均却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其实,从另外意义上说,孔子又何尝不“患贫”、“患寡”呢,他对足食、足兵、民信的肯定,对庶、富、教的赞许,就是最好的说明。“贫”确实是“不安”的重要原因,但历史表明“不均”也是“不安”的根源。就像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均贫富,并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在文化分子特别是儒家的心目中,它不过是相对的平均思想,是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在适当限度之意。”(封祖盛、林英南:开放与封闭)一定的贫富差距在私有等级社会是必要和必然,只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当季康子试图借改革税赋制度以聚敛更多财富时,孔子说:“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孔子讲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而冉求还替他搜刮、聚积增加他的财富;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了!你们大张旗鼓地去声讨他好了。 (节编自涂可国也谈儒家的财富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代,贫富差距已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这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忧虑,为消除社会隐患,孔子提出了“均”富的分配主张。 B、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寡”,不能简单解释为土地财产少,而是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民”,指人口少。 C、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提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是在宣传平均主义。 D、反对孔子“均”富思想的人,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因为他们是在脱离了特定的历史语境的条件下加以阐释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强调的“均”、“和”、“安”,都是手段和途径,他的目的是想利用这些工具理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 B、孔子提出的“均无贫”,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相对的平均,这样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 C、贫富差距在等级社会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孔子主张的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在适当限度,则更有利于这种社会的稳定。 D、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冉求还替他不断搜刮、聚积财富,这让孔子无法忍受,他认为,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提出的“有国有家者”应“患不均”,这是合理的,因为“不均”也是“不安”的根源。这一点学者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B、“贫”是“不安”的首要原因,孔子理解这一点,他也因此“患贫”、“患寡”,对足食、足兵、民信给予肯定,对庶、富、教进行赞许。 C、“均”是分配形式,“贫”是财富多少,二者虽无必然联系,但“贫”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 D、孔子提出了“均”富的分配主张,是为了维护等级社会的稳定、和谐,本质是在强调等级分配与诸侯、士大夫的身份地位相一致。 八、写作(60分)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诸如“寒食节”、“重阳节”、“腊八节”,其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不少人的热捧;像11月11日“双十一”,5月17日“吃货节”等人造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对以上现象,你如何看待?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A2、【答案】 C试题分析:A、成分残缺。应在“统筹处理好防风险”后补上宾语中心词“的关系”;B、语序不当,“只有”位置不当;D、中途易辙。把“自从”提到“被誉为”的前面。3、【答案】B(A项,通过“琴瑟”可看出这适合作婚联;B项,通过“增华”“鹤”“龟”可看出这适合作寿联;C项,通过“著成信史”可看出这是为司马迁写的挽联,D项,通过“气象新”可看出这是为祝贺新阶段开始写的对联。相比较之下,B项最适合作寿联。)4、【答案】C 解析:A.承蒙:敬辞。客套话,受到。表示受到别人的某种帮助而心怀感激。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此处叙述的是“他”受到我父母的照顾,不能用“承蒙”。B.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不能用于自称。D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待。说别人等待自己时不能用“恭候”。二、语言综合运用5、【答案】C 【解析】:整个语段强调人充分感受的重要性,故排除B;亲身感受与“听别人说”不能构成并列关系,故排除A;文意并无“不需要听别人说”的意思,故排除D。 6、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也是为了庆贺新春的到来 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三、古代诗歌鉴赏7、【答案】1. CE解析:此题ABE考核诗歌的内容,CD项考核诗歌的手法,其中C项,应为“虚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实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E项,“感情激昂”有误,全诗感情深沉委婉。2. 对国家战乱动荡、人间世事沧桑的忧愤:首联诗人叹息干戈遍地的今天,老莱子彩衣娱亲的美谈已经很难找到;对骨肉同胞的思念,对家破人散的哀痛:颔联写自己与弟妹离散,朋友韩十四与父母不知哪里相见;与朋友分别的离愁别绪:颈联写朋友离去后,诗人依然凝想入神;对朋友的勉励之情:劝告朋友分别之后各自努力,珍重前程;对未来的担忧:世事难料,担心不能与韩十四一同回乡。(答对一点4分,两点满分)四、名句名篇(1).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2).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五、文言文阅读9、1.C(原文标点:“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 2.A(“古代的人都有名有字”错,男子一般有名有字,女子不一定有字,“二十岁举行冠礼”也是指男子) 3.D(“王羲之母丧时,王述只去吊唁了一次”错,应是“王述母丧时,王羲之只去吊唁了一次”)4.(1)然而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其厉害,王羲之常上疏抗争,所说的事情多被采纳。(得分点:甚、每、见,各1分,句意2分)(2)山阴有个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王羲之去看鹅,非常喜欢,坚持要买他的鹅。(得分点:焉、悦、市,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王羲之,字逸少。幼时说话木讷,人们不觉得他有什么奇特。十三岁时,曾去参见周顗,周顗仔细观察后,认为他很奇特。长大后,以耿直著称,特别善于写隶书,为古今第一。很受堂伯王敦、王导的器重。当时陈留人阮裕很有名,是王敦的主簿。王敦曾对王羲之说你是我们家的好子弟,将不比阮主簿差。”这时太尉郗鉴派门生向王导求女婿,王导让他到东厢房去挨个观看王家子弟。门生回来后,对郗鉴说:王氏子弟都很好,可是听到这个消息,全都很拘谨。只有一个人在东边床上露出肚皮吃东西,好像不知道一样。”郗鉴说:“这正是好女婿!”探问得知他,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他。朝廷中的公卿都欣赏王羲之的才能,多次征他担任侍中、吏部尚书,都不赴任。王羲之担任护军后,又苦苦请求担任宣城郡,朝廷没答应,就任命他担任会稽内史。东方发生饥荒,王羲之就打开粮仓救济。然而朝廷赋 役繁重,吴会尤其厉害,王羲之常上疏抗争,所说的事情多被采纳。王羲之很讲究养生,不愿意留在京城,刚到 浙江,就有终老于此的念头。会稽有好的山水,很多名士都住在那里。王羲之曾经和志同道合者在会稽山阴的 兰亭聚会宴饮,王羲之自己作序申述他的志向。王羲之生来喜欢鹅,会稽有个孤老太太养了 一只鹅,叫得好听,想买没买来,于是带领亲友命人驾车前去观看。老太太听说王羲之要来,把鹅杀了做熟等他来,王羲之感叹惋惜了一整天。山阴有个道士养了一群好鹅, 王羲之去看鹅,非常喜欢,坚持要买他的鹅。道士说给我书写道德经,我就把这群鹅全都送给你。”王羲之 高兴地给他书写了,把鹅装在笼子里带回去了,非常快活。他就是这样任性率真。骠骑将军王述从小有名气,与王羲之齐名,可是王羲之很看不起他,因此两人感情不和。王述先任职于会 稽,因服母丧住在郡中,王羲之接替王述,只去吊唁一次,就不再去拜访。王述每次听见角声,都以为是王羲之 来看望自己,就打扫庭院等他来。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最终也没去,王述因此很怨恨他。王羲之年五十九 岁时去世,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0、【答案】 1. A B项,“11岁生日那天,顾拜旦下定决心通过体育教育振兴法国”有误,从文中来看,第二段说“在11岁生日那天,顾拜旦让少年顾拜旦暗下决心,迟早有一天要让祖国复兴,但并不是通过战争的手段”,可见顾拜旦11岁时还没有决定“通过体育教育振兴法国”,只是想到“并不是通过战争的手段”。C项,“这主要是因为他曾在英国留学”表述不完善,从文中来看,应该还有“考察”。D项,“为了解体育领域内种种混乱的不良倾向,顾拜旦”错误,从文中来看,顾拜旦不是为了了解不良倾向而做调查,而是通过调查发现了不良倾向。 2. 主观:少年时代对体育充满兴趣;并受老师的影响,涉猎了古希腊灿烂的文化。浓浓的爱国情:受都德小说和古希腊奥运会的影响,希望通过体育唤醒法国、振兴法国。客观:受英国教育和体育现状的影响:阿诺特教育思想的影响;实地考察英国体育现状。 (一点3分,两点6分,三点8分) 3. 为了自己的祖国。他希望用体育唤醒法国,走体育强国之路,使法国复兴。为了呼唤世界和平。他希望古代奥运会的“神圣休战”传统能在复活的奥运会上得到传承,以激发人们的和平意愿,壮大世界的和平力量。希望恢复奥林匹亚光荣的历史。德国人发掘了奥林匹亚的古代奥运会遗址,顾拜旦希望法国人能恢复奥林匹亚光荣的历史。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顾拜旦发现各个体育组织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混乱,对立情绪十分严重,体育运动日趋商业化,奥林匹克精神可以消除这些混乱的不良倾向。(一点3分,两点6分,三点8分) 七、论述类文本阅读11、【答案】1.A 1“已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没有依据。原文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孔子忧虑的“这一现象”是贫富差距。 2.D “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错,原文是 “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3.C原文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它”指“均”。“虽无必然联系”也不当,原文为“并非完全没有关系”。解析: 八、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