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习笔记考试重点.doc

上传人:红** 文档编号:4574074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习笔记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学前教育学习笔记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学前教育学习笔记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习笔记考试重点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学习目标1.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2. 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实施形式以及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3. 了解学前教育学发展历经的主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第一节 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一、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的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分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教育阶段。学前教育是指从初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学前教育包括婴儿(初生至3岁)的教育、幼儿(36岁)的教育两个阶段。二、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及特征(一) 学前家庭教育特征:领先性(儿童第一个生活环境); 长久性(家教伴随着学前儿童成长的全过程); 单独性(家教的对象是儿童个体); 随意性(其教育受施教者意愿及能力水平的影响); 随即性(家教具有随时随处、潜移默化的特点)。(二) 学前社会教育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1. 托儿所:托儿所是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全天开放。2. 幼儿园:幼儿园是对36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3. 托幼园所一体化:托儿所、幼儿园连在一起的,招收初生几个月至6岁的儿童。这种机构主要是由工厂兴办,由厂工会负责管理监督,根据工人上下班时间制定作息制度,解除家长后顾之忧,实行24小时开放。4. 幼儿班:也称“学前班”,多半鉴于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照小学进行。5. 儿童福利院:也称“儿童教养院”,是一种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6. SOS国际儿童村:SOS国际儿童村是收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1949年由奥地利医学博士哥麦纳在维也纳创办,旨在给儿童“母爱”。7.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非正规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如儿童游戏场、儿童玩具图书馆、儿童博物馆、玩具图书大篷车、玩具图书流动站等,负责对偏远的山区、牧区儿童进行灵活多样的教育。特征:群体性(学前设施面向众多儿童); 目标性(具有确定性的培养目标); 计划性(有目的、有步骤的实现目标); 多样性(施教机构的丰富多样)等。三、 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内容及学习方法(一) 学前教育学的任务1. 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2. 引进、分析与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3. 探讨学前教育的规律及发展趋势。(二) 学前教育的内容(1) 学科的对象、任务和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2)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3)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4) 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任务;(5) 3岁前婴儿教育的内容和手段;(6) 幼儿教育的内容;(7) 幼儿教育手段;(8) 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的关系;(9) 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在教育上的配合和衔接;(10) 婴幼儿教师培训及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等。(三)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1. 可以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及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2. 帮助学生了解托儿所、幼儿园实际,培养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思想。(四)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1. 牢固掌握学前教育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了解其发展趋势。2.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 学习和思考结合,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四、 学前教育学的特点1.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3.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4.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学科。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一、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 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原始社会初期,儿童的教育主要由氏族公社负责,实行儿童公有,进行儿童公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幼小儿童都只是在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受教育。(二) 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17世纪后半期发端于英国的贫民婴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是近代欧洲学前教育设施的胚胎。17世纪末,在欧洲出现了有组织的学前教育。二、 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一) 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倍尔被誉为“学前教育之父”,1840年他把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称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二) 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1.国外学前教育发展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1)学前教育机构数量的增加; (2)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 (3)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2.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1903年张之洞湖北幼稚园我国第一所自办学前教育机构;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奏定学堂章程“奏定xxxxxxxxz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1923年陈鹤琴南京鼓楼幼稚园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抗战时期陈鹤琴江西实验幼师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陶行知南京郊区南京燕子矶幼稚园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机构发展出现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1)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2)学前教育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1989年6月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年8月幼儿园管理条例;2000年7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三节 学前教育学的历史演进一、 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缘故至19世纪初期)1. 柏拉图主张儿童公有,并论述了学前儿童的游戏和故事材料的选择等问题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2. 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论点为人类研究儿童、教育儿童指出了正确方向;3.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并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以及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世界图解构建了家庭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4. 洛克英国教育家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根据培根的“经验论”论证了“白板说”,并提出了儿童体育、美誉、德育和智育的具体建议;5. 卢梭在其教育代表作爱弥儿中,主张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历程来进行教育;他关于生来具有学习能力的婴幼儿不是通过语言和文字,而是通过经验并利用自己尚未成熟的器官进行学习的教育思想成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教育要适合于儿童,而不是使儿童去适应教育机构;6. 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继承了前任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地思想,并以必胜的教育实践证明:一切教育都应以感官教育为基础,他著有林哈德和葛多德母亲读物等,强调教育必须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最早提出了“儿童年龄越小越需要心理学知识的指导”的见解为学前教育理论不如科学化铺平了道路。二、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9世纪中其至20世纪中叶)(一) 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主要有:1. 福禄倍尔德国学前教育家继承和发展了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的主张,1840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并撰写了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著作,系统的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理论对于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先进幼儿教育实践仍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主要有:(1) 教育应当追随儿童发展之自然:对儿童的教学和训练在根本原则上必须是被动的、顺应的,而不是命令的、绝对的、干涉的,因此,应当谨慎的遵循儿童的本能。(2) 自我活动室儿童教育的基础:暴雨着的任务是帮助幼儿除去生命发展的障碍,让自我得到发展,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忠实幼儿的自我活动。(3) 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游戏是幼儿“起于快乐而终于智慧的学习”,“能自动自发、用心认真的玩到累了为止的孩子,将来必是个健壮、坚韧、能够牺牲、奉献的人”。游戏中玩具是必须的。2. 杜威美国教育家著作主要有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等。宣扬“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的自然生长,教育就是促进儿童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教育的过程就是儿童的生活过程。强调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的重大作用。主张儿童在生活和活动中学习 当今美国开放式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就是杜威教育理论的产物。3. 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进行了举世闻名的“把教育缺陷儿童的方法用于教育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创造了教育的其伎。1909年发表了代表作蒙台梭利教育法,1933年出版了童年的秘密较全面的论述了她关于学前教育的独特观点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的要点是:(1) 幼儿自我学习法则。儿童天神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心理,儿童能够自己教自己。她认为教育是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的自由活动,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反对传统的班级统一教学,允许幼儿个别学习。(2) 忠实教育环境和教师的作用。在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及其,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教师为幼儿精心设计环境和学习材料,提供必要的发展手段,保证幼儿能展开自由的学习。蒙台梭利明确指出,幼儿自由学习的质量是由教师的质量决定的,正是教师才使幼儿的自由得以实现。(3) 强调感觉训练。 “感觉隔离”是蒙台梭利感觉训练的一个重要技术特点,其谜底是要借此方法有效地保持儿童的注意,以增强儿童对物体特殊性的感受。(二) 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比较著名的教育家有:1. 康有为大同书提出了一个体系完整、前后衔接的学校教育制度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强调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教育。2. 陶行知人民教育家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幼稚园之新大陆如何使优质教育普及强调6岁前教育的重要性,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平民化”,提出幼稚园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反对束缚儿童个性的传统的教育,主张通过“艺友制”,来解决幼教师资的培养问题等。3. 陈鹤琴学前教育专家(1)他指出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2)他强调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要适应儿童好游戏、好奇、好模仿、喜欢户外生活、喜欢成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做到儿童化。(3)他指出要对鹅绒进行全面发展得教育,使儿童成为“体魄强壮、品德良好和智力发达”的祖国幼苗。(4)他提出幼儿教育要注意多样性。(5)陈鹤琴坚决发对以教师为中心或儿童中心主义的倾向,强调教师要对幼儿加以指导。(6)幼儿园要和家庭紧密配合。三、 学前教育学发展得新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这个阶段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入到了提高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段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提高了学前教育的科学水平。各国具体国情和教育目的、任务不同,因而当前国外有种种不同的学前教育流派:(1) 苏联学前教育理论:主张邮寄换、有系统的向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2) 强调外部刺激的教育理论:认为儿童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决定的,通过控制外部刺激和强化作用,就可以形成或改变儿童的行为,主张有明确的目的和湿湿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内容直接教给儿童,并给以强化,儿童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3) 西方开放教育理论:认为儿童自己是学习的主任,自己决定要学什么,如何学,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儿童进行学习,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儿童进行学习,发展他们的智力、情感,以及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方法上大豆采用发现法。(4) 认知心理学的教育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地过程,知识是从儿童内部构成的,重视儿童主动探索和主动操作。教育的任务在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使儿童能够产生最佳的认知不平衡,而成为重新组织认知结构的动力。同步练习题一、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1. 学前教育中对36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是()A.托儿所B.托幼园所一体化C.幼儿园D.SOS国际儿童村E.儿童福利院2. 学前教育中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是()A.托儿所B.托幼园所一体化C. 幼儿园D. SOS国际儿童村E. 儿童福利院3. 在19实际40年代,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的是()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福禄倍尔D.蒙台梭利E.柏拉图4. 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A.陈鹤琴B.陶行知C.黄炎培D.张学门E.蔡元培5. 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即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创办人是()A.陈鹤琴B.陶行知C.黄炎培D.张学门E.蔡元培6. 我国第一所由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的倡导人是()A.陈鹤琴B.张之洞C.黄炎培D.张学门E.陶行知7. 我国第一所公里幼稚师范学院江西实验幼师的创办者是()A.陈鹤琴B.陶行知C.黄炎培D.张学门E.蔡元培8. 多见于农村、城镇,作息制度仿照小学进行的学前教育机构是()A.托儿所B.学前班C.幼儿园D.幼儿班E.儿童福利院9. 坚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和儿童中心主义的倾向,提出“或教育”理论的是()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D.杜威E.黄炎培10. 主张“教育及生长”、“教育即生活”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赫尔巴特C.福禄倍尔D.杜威E.陶行知11. 夸美纽斯为幼儿编写的读本是()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C.世界图解D.爱弥儿E.教育漫话12. 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C.世界图解D.爱弥儿E.教育漫话13. 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出自他的著作()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C.世界图解D.爱弥儿E.教育漫话14. 卢梭的近代儿童观为学前教育找到了出发点,其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C.世界图解D.爱弥儿E.教育漫话15. 20实际30年代我国幼儿教育界有“南陈北张”的说法,是指()A.陈鹤琴B.陶行知C.黄炎培D.张学门E.蔡元培二、填空题1.从年龄段上看,学前教育包括()两个阶段。2.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的科学。3.()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4.幼儿教育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幼儿教育指()的幼儿教育。5.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制定了(),其中的“奏定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学制系统。6.18世纪末()出现了有组织的学前教育,这是“社会实施学前教育的思想”的起源。7.学前教育学从教育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伴随着()的建立而开始的。8.在影响儿童发展的三类要素中,()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9.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幼儿园既有教育性质,也有()性质。10.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倍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界誉为()。11.民国时期一些爱国人士为平民子女开办幼儿园,如陶行知的乡村儿童团、张雪门的()。12.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得一个重要原则是两条腿走路方针,一条腿是政府办园,另一条腿是()。13.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14.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是(),这位人类研究儿童、教育儿童指出了正确方向。15.康有为在()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1.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2.我国幼儿园教育规程是在1996年正式实施的。3.陶行知提出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或教育”理论。4.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5.现代学前教育越来越将培养“完整儿童”作为主要的目标。四、简答题1.简述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学发展的贡献。2.简述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的要点。3.简述福禄倍尔对学前教育学发展的贡献。4.简述当前国外有哪些学前教育流派。5.简述学前教育学的内涵。6.简述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7.简述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及特征。8.简述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内容。9.简述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10.简述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答案一、 不定项选择题1.C 2.A 3.C 4.B 5.A 6.B 7.A 8.BD 9.C 10.D 11.C 12.B 13.E 14.D 15.AD二、填空题1.婴儿教育和幼儿教育;2.现象及其规律;3.教育;4.专门机构;5.奏定学堂章程;6.欧洲;7.学前教育机构;8.教育;9.福利;10.学前教育之父;11.北平香山慈幼园;12.社会力量办园;13.理想国;14.亚里士多德;15.大同书。三、判断说明提1.答:错误。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段儿童实施的教育。2.答:正确。3.答:错误。这是陈鹤琴的教育主张。4.答:错误。广义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而且还包括社会教育。5.答:正确。四、简答题1.答:(1)他指出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2)他强调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不是小大人。(3)他指出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儿童成为“体魄强壮、品德良好和智力发达”的祖国幼苗。(4)他提出幼儿教育要注意多样性。(5)陈鹤琴坚决发对以教师为中心或儿童中心主义的倾向,强调教师要对幼儿加以指导。(6)出幼儿园要和家庭紧密配合。2.答:蒙台梭利是20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1909年发表了代表作蒙台梭利教育法,1933年出版了童年的秘密,叫全面的论述了她关于学前教育的独特观点。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的要点是:(1)幼儿自我学习法则。自由活动,培养和保护儿童自身的学习唧唧(2)重视教育环境和教师的作用。教育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是一个有秩序的、充满生机的、愉快地和自由发展的,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的环境。幼儿自由学习的质量是由教师的质量决定的,正是教师才使幼儿的自由得以实现。(3)强调感觉训练。36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奠定基础。3.答: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倍尔继承和发展了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的主张,1840年创办了世界山第一所幼儿园,并撰写了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著作,系统的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理论,主要包括:(1)教育应当追随儿童发展之自然。(2)自我活动室儿童教育的基础。(3)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他根据儿童的特点,将玩具、教具、教材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操作物“恩物”。4.答:(1)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根据人的心理是在人掌握间接地社会文化经验中产生和发展的,认为有明确目的的教育和教学在学前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张有计划、有系统的向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2)强调外部刺激的教育理论,这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指导思想的一种理论,认为儿童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决定的,通过控制外部刺激和强化作用,就可以形成或改变儿童的行为。在教育中则主张有明确的目的和实施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内容直接教给儿童,并给以强化,儿童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3)西方开放教育理论,认为儿童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决定要学什么,如何学,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儿童进行学习,发展他们的智力、情感,以及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方法上大都采用发现法。(4)认知心理学的教育理论,主要运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和学习的认知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郭晨,知识是从儿童内部构成的,重视儿童主动探索和主动操作。教育的任务在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使儿童能够产生最佳的认知不平衡,而成为重新组织认知结构的动力。5.答:学前教育是指从初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学前教育学就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学。学前教育包括婴儿(初生至3岁)的教育、幼儿(36岁)的教育两个阶段。婴儿教育与幼儿教育是相互联结、性质相近又密切联系的。因此,学前教育学应统一研究和探讨从初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规律。学前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方法和规律,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从而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6答:(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模式的多样化;(2)学前教育目标的整合化;(3)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和社区化;(4)学前教育方法的科学化。7. 答:(1)托儿所;(2)幼儿园;(3)托幼园所一体化;(4)幼儿班;(5)儿童福利院;(6)SOS国际儿童村。8. 答: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1)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2)引进、分析与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3)探讨学前教育的规律及发展趋势。学前教育的内容:(1)学科的对象、任务和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3)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4)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任务;(5)3岁前婴儿教育的内容和手段;(6)幼儿教育的内容;(7)幼儿教育手段;(8)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的关系;(9)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在教育上的配合和衔接;(10)婴幼儿教师培训及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等。9. 答:(1)应牢固掌握学前教育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了解其发展趋势;(2)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学习和思考结合,注意培养各种能力。10. 答:(1)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原始社会初期,儿童的教育主要由氏族公社负责、实行儿童公有和儿童公育。到了父系社会,有了家庭,儿童由家庭抚养和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幼小儿童都只是在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受自发的教育影响。一直到近代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出现以前,家庭几乎一直都是教育学前儿童的唯一场所,父母尤其是母亲,就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教师。(2)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17世纪后半期发端于英国的贫民婴幼儿保护和养育设施,是近代欧洲学前教育设施的胚胎。18世纪末,在欧洲出现了有组织的学前教育。(3)学前教育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倍尔于1840年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20世纪以来国外学前教育结构大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学前教育机构数量的增加;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学习目标1. 理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系。2. 了解社会变迁与学前教育的关系。3. 掌握学前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一节 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一、 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二) 学前教育的任务、手段、内容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三) 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学前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有利于解放妇女,减轻家长负担,保护和解放劳动力从而为经济发展服务。二、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一)社会政治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性质1. 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颁布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以保证学前教育目的的合法实现。2. 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组织、人事权力控制教育者的行为导向。3. 统治阶级通过行政部门控制公职人员的选拔与录用。4. 利用经济杠杆进行控制。5. 社会政治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二)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1. 政治权力机关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2. 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一时决定教育份额的多少,而是决定着教育经费的筹措。(三)学前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学前教育的有些内容、任务和方法等并不随政治的改变而改变,反映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当前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在教育任务、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有其相近的一面。三、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一)社会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1)社会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会影响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影响个体发展。(2)社会文化变迁对学前教育的影响:社会文化的传递和保持必然会影响到学前教育;文化的整合运动也对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二)学前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教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去粗取精的主动选择,保证将社会文化的精华和社会的主流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学前教育问题一、高度科技化与学前教育正面:对丰富、扩大、增加儿童的只是,拓展思维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负面:造就了一批“电视儿童”。他们缺乏社会性、过早成熟化、消极的模仿、信息图像化、失去语言交流和思维交往的机会。二、高度工业化与学前教育正面:为社会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负面:消耗着能源、自然资源,造成不可低估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学前儿童健康危害极大。三、高度城市化与学前教育正面:城市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文明;负面:空间环境缺失问题对儿童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大城市的兴起割断了学前儿童与大自然的天然联系;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占据了儿童活动空间,使儿童失去了共同游戏的场所。四、住宅高层化、独户化与学前教育正面:无;负面:儿童与社会的隔离机会增加,集体抵抗力下降,患传染病、受感染的机会增多,同时与伙伴的交往能力下降,自理能力形成较晚。五、食品精细化与学前教育正面:无;负面:导致过多社区营养补品、弱化自体物质制造功能,甚至出现性早熟、破坏身心正常发展等问题。发展危机是指儿童的发展所需要的种种环境条件的丧失、变异给儿童的发展带来的障碍和问题。第三节 现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一、 国际化:国际的合作在不断加强;国际沟通成为现代学前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二、 多样化:1.引进、消化、吸收各种教育理论。2.各种学前教育模式互为补充、互为融合,用综合的理论以解决现代学前教育各类复杂、综合的问题。三、 科学化: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参与学前教育的研究工作,用科学研究成果指导学前教育的实践工作,用科学的方法(按照学前儿童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四、 整体化:现代社会把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看成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人”。五、 规范化:学前教育机构越来越朝着多样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学前教育共同的发展趋势:对越来越多、各种不同的托幼机构的管理的规范化。同步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1.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儿童主要在()中接受教育。A.家庭 B.幼儿园 C.儿童公育机构 D.学校 E.学前班2. 学前教育的性质受到()的强烈制约。A.生产力 B.经济制度 C.社会政治制度 D.文化传统 E.文化地理环境3. 学前教育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帮母亲照管儿童 B.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C发展儿童智力 .D.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E.促进儿童体制发展二、填空题1. 18世纪后()的兴起,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社会需要。2. 学前教育任务的历史性变化是由()的不断发展所导致的。3. 经济的发展对下一代提出要求,也为实现这些要求提供一定的()。4. 我国传统文化史一种(),特别注重道德教育。5. 儿童观的变化影响到()的变化。6. 急速的社会变迁不仅表现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上,而且还表现在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变化上。7. 人的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条件的丧失、变异而给人带来的障碍与问题被称为()。三、判断说明提(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智能玩具会完全取代传统玩具。四、简答题1. 简述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的关系。2. 简述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的关系。3. 试析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4. 试析社会变迁和学前教育的关系。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A 2.C 3.A二、填空题1.资本主义大工业 2.社会经济 3.物质基础 4.理论型文化 5.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 6.生活方式 7.发展危机三、判断说明题答:错误。智能玩具一方面能使儿童的视觉、声觉等感官受到刺激,能丰富儿童的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但同时也使儿童失去了动手操作、亲手制作玩具的机会和兴趣,以至于出现了离开玩具就不会游戏的儿童越来越多的现象,所以智能玩具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玩具。四、简答题1. 答: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促进经济发展。(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2)学前教育的任务、手段、内容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2. 答:(1)社会政治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性质。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颁布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以保证学前教育目的的合法实现。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组织、人事权力控制教育者的行为导向。统治阶级通过行政部门控制公职人员的选拔与录用。利用经济杠杆进行控制。社会政治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2)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政治权力机关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一时决定教育份额的多少,而是决定着教育经费的筹措。(3)学前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学前教育属于启蒙教育,人的发展和培养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因此学前教育的有些内容、任务和方法等并不随政治的改变而改变,反映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当前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在教育人物、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有其相近的一面。3. 答:(1)社会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社会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会影响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影响个体发展。社会文化变迁对学前教育的影响:社会文化的传递和保持必然会影响到学前教育;文化的整合运动也对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2)学前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教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去粗取精的主动选择,保证将社会文化的精华和社会的主流文化传递给下一代。4. 答:(1)高度科技化与学前教育正面:对丰富、扩大、增加儿童的只是,拓展思维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负面:造就了一批“电视儿童”。他们缺乏社会性、过早成熟化、消极的模仿、信息图像化、失去语言交流和思维交往的机会。(2)高度工业化与学前教育正面:为社会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负面:消耗着能源、自然资源,造成不可低估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学前儿童健康危害极大。(3)高度城市化与学前教育正面:城市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文明;负面:空间环境缺失问题对儿童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大城市的兴起割断了学前儿童与大自然的天然联系;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占据了儿童活动空间,使儿童失去了共同游戏的场所。(4)住宅高层化、独户化与学前教育正面:无;负面:儿童与社会的隔离机会增加,集体抵抗力下降,患传染病、受感染的机会增多,同时与伙伴的交往能力下降,自理能力形成较晚。(5)食品精细化与学前教育正面:无;负面:导致过多社区营养补品、弱化自体物质制造功能,甚至出现性早熟、破坏身心正常发展等问题。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习目标1. 了解人类历史上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树立正确的儿童观。2. 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3. 掌握学前各年龄段儿童的身体、心理发展状况与教育要点。第一节 影响儿童发展的诸因素一、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进行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身体的发展:是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二、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一) 柏拉图的先天理念说(否定后天的作用)柏拉图古希腊教育家人的认识不过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后天的环境对人的发展不具有影响典型的唯心主义的儿童发展观。(二)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否定后天的影响)格塞尔美国心理学家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展现过程:后天教养及经验并不影响儿童的发展过分夸大胜利成熟的作用。(三)洛克的白板说(否定先天,强调后天的作用)洛克英国人的大脑开始时只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特性也没有任何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四)华生的环境决定论(否定先天,强调后天的作用)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否定遗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片面夸大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五)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后天环境的作用)维果斯基前苏联教育家儿童的发展是在社会环境和成人的教育影响下逐步转化的过程。“教学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教育的作用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儿童的发展。(六)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强调内因外因共同作用才能促进儿童成长)赞可夫19571977年进行了“教学与儿童发展”的实验研究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由外因(教育教学)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自然成熟)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外因(教育)条件决定的。赞可夫提出了著名的促进“儿童发展”的三打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宜高速杜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先天因素与后天学习相互作用)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儿童心里的发展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学习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过程。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成熟;练习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八)安娜斯塔西的遗传环境交互决定论(强调不是单一因素单独影响)安娜斯塔西美国心理学家儿童的任何发展:100%的遗传+100%的环境,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发展决不是某一种因素单独影响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系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三、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一) 遗传:遗传是指人从上代击沉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遗传的作用: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制约着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是构成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的因素之一。(二) 环境和教育1.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2.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用一定的内容和方法,对儿童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引导和影响的活动。3.环境对儿童发展其重要作用:母体环境对胎儿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环境对新生儿发展产生影响,环境对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产生影响。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其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5.学前教育是一种环境,更是一种特殊的环境:(1)学前教育有专职教师;(2)学前教育有明确的目的;(3)学前教育是一种最简捷、系统的影响儿童的方式。(三) 儿童自身的能动性(决定性因素)儿童发展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斌表现出独立的生命体所具有的能动性。儿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儿童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显示状态的决定性因素。第二节 儿童观的发展与教育定义: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看法和认识。儿童观是教育馆的依据,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养的儿童教育观。一、关于儿童期的理论(一)而同期发展的意义(二)儿童期意义的发现与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同期意义的发现,使学前教育的内容、结构趋向于合理、完善,奠定了现代学前教育的基础,科学的儿童观也开始建立。二、儿童观的转变(一)儿童地位观1.国家本位的儿童地位观:儿童没有被作为独立的个体和社会群体的正式成员而受到尊重例子:孔子强调“慈幼”成人本位的儿童教育观。2.人本位的儿童地位观:人文主义要求人们重视儿童,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例子:儿童权利宣言于1959年11月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于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一套全面的国际法律准则。(二)儿童能力观1.“无知无能”的儿童观:18世纪之前,人们把儿童看成是“软弱无能”和“无知”的,但又认为儿童具有身体发育和行为习惯上的“可塑性”。2.“人格主体”的儿童观:认为儿童具有独特的人格力量,教育应注重人格的塑造。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必须注重儿童情感发展与个性培养。3.“富有学习千里”的儿童观:认为儿童具有极大的学习潜力。“关键期”指儿童在某一时期,对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敏感,也比较容易学习,心理上某个方面发展比较迅速。而错过敏感期,学习起来较困难,发展也比较缓慢。(三)儿童作用观1.消极被动论:以消极被动的观点看待儿童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两种表现形式:环境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2.积极主动论:儿童是外部世界的积极主动者、发现者,他们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有自己的认知结构,会主动对外部刺激加以选择。三、现代儿童观(一)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二)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三)儿童是自主建构的个体。(四)儿童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的个体。(五)儿童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应最大限度的发展儿童的潜力。“儿童至上”的新观念:儿童早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以及其身心发展的不可逆性,要求对儿童应该是绝对优先。(六)儿童以甚或和游戏为主要活动。(七)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从儿童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育,使每个儿童都嫩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每一个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都各不相同,其身心素质的组合特征也不同。每一个儿童都有自身的优势领域和不足之处,并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一、出生至1岁儿童的发展和教育(一)出生至1岁儿童的心理特征1.生理方面:身高和体重增长最快;各器官技能也在不断发育成熟;身体渐强壮,但仍十分孱弱。2.心理和动作发展:(1)感知觉;(2)动作发展;(3)认知发展;(4)社会性发展。(二)出生至1岁儿童的教育:(1)给儿童以身体和精神上的满足;(2)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3)提供适当适量的玩具;(4)唱儿歌;(5)音乐教育。二、12岁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好动、好捣乱、好破坏是这一时期儿童的最大特点。只要不发生危险或重大的破坏,承认就不要禁止和干涉,因为这往往是儿童独立精神、能力表现的开始。(一)12岁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1)独立行走;(2)语言交流;(3)游戏活动;(4)直觉行动思维。(二)12岁儿童的教育:(1)游戏;(2)户外活动;(3)阅读、讲故事。三、3岁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一)3岁儿童心理的显著特征:(1)强烈的好奇心;(2)好模仿;(3)同伴关系的发展;(4)性格方面的发展;(5)认知方面的发展。“第一反抗期”是指3岁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驾驭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也叫“教育危险期”。(二)3岁儿童的教育:(1)运用多种手段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2)创造条件发展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3)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与了良好的习惯;(4)满足儿童正当的活动要求。四、4岁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一)4岁儿童心理的显著特征:(1)活泼好动;(2)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3)认知方面具有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二)4岁儿童的教育要点:(1)引导儿童观察生活,在观察中学习;(2)培养儿童的同情心;(3)发展儿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五、56岁儿童的发展和教育(一)56岁儿童的心理特征:(1)爱学、好问;(2)抽象思维发展;(3)语言能力明显提高;(4)有意行为增多;(5)个性初步形成。(二)56岁儿童的教育问题;(1)采用教学游戏化的方法发展儿童诸方面的能力;(2)李永生活中的机会让儿童获得生活经验,养成自理能力;(3)提供条件让儿童尽可能参与各种有益活动;(4)提供运动机会,让儿童的身体得到充分锻炼;(5)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同步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1.个人本位论儿童观认为()。A.儿童是国家的财富;B.儿童是小大人;C.儿童是父母财产;D.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E.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2.能有效的提高幼儿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水平,且能充分的发挥幼儿主动作用的教育方法是()。A.讨论法;B.复述法;C.故事法;D.提问法;E.活动法。3.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内容;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教育手段;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环境;E.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式、教育内容。4.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的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教师运用了()。A.观察法;B.演示法;C.示范法;D.范例法;E.实验法。5.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老年()有规律的变化过程。A.身体;B.心理;C.身心;D.行为;E.习惯。6.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格塞尔;C.高尔顿;D.吴伟士;E.华太伦。7.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通过双生子实验证明在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心理成熟因素;D.教育因素;E.主观能动因素。8.儿童享有那些权利()A.教育权;B.生存权;C.发展权;D.赠与权;E.受保护权。二、填空题1.格塞尔基于双生子爬阶梯实验,提出了()。2.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是()。3.洛克提出著名的(),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4.维果斯基认为教育就是变()水平为儿童的现有水平。5.皮亚杰提出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是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6.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1.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儿童优先”。(2010年)2.幼儿之间的冲突只是小孩子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3.活动是幼儿了解环境的主要方式。四、简答题1.简析影响儿童发展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2.为什么说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其主导作用?3.3岁儿童的心理有哪些显著特征?对3岁孩子的教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010年)4.什么是现代儿童观?五、论述题1.当今社会,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什么养的教育观?2.如何正确理解儿童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D 2.A 3.B 4.B 5.C 6.A 7.C 8.ABCE二、填空题1.成熟优势说;2.活动;3.白板说;4.最近发展区;5.平衡过程;6.儿童权利公约三、判断说明题1.答:正确。“儿童优先”是建立在对儿童特质和潜能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儿童早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以及其身心发展的不可逆性,要求对儿童应该是绝对优先。2.答:错误。幼儿间的冲突影响到幼儿社会性、人际交往,影响到其发展。3.答:正确。四、简答题1.答: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儿童自身的能动性。儿童发展不是某种因素单独影响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系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2.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其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3.答:3岁儿童心理的显著特征:(1)强烈的好奇心;(2)好模仿;(3)同伴关系的发展;(4)性格方面的发展;“第一反抗期”,是指3岁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驾驭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也叫“教育危险期”。(5)认知方面的发展。对3岁儿童的教育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多种手段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2)创造条件发展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3)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与了良好的习惯;(4)满足儿童正当的活动要求。4.答: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简言之,就是社会或承认怎么看儿童,把他们看成是什么样的存在。现代儿童观认为:(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尤其是学习和发展是儿童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成年人应为儿童提供一切有利于生存、发展和学习的条件与机会。(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3)儿童是自主建构的个体。儿童天生就是一个探索者,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应让儿童以主人的身份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自由、独立的在各种活动中发展。儿童也只有亲自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才能保证其发育良好、精神丰富和完善,才能不断的构建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4)儿童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的个体、教师应努力地呵护、照料和关心他们、(5)儿童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应最大限度的发展儿童的潜力。(6)儿童以甚或和游戏为主要活动。在儿童期,由于受身心水平的限制,其学习和生活是浑然一体的。对他们来说,生活和游戏就是学习的手段。(7)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五、论述题1.答:为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下列观点:(1)儿童是幼儿教育的主体。过去人们认为,儿童只是幼儿教育的客体,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对象。现在必须指出的是,儿童同时也是幼儿教育的主体。这种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或同一性,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显得更为复杂和独特。教师既要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可主观的指挥一切或包办代替,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儿童这一客体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对儿童有统一的教育要求,这些要求也要与儿童个性特点向结合,坚固儿童个人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可忽视儿童的个别特点,机械统一。(2)实施德、体、智、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因人而异、儿童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幼儿教育要全面促进这一动态过程方方面面的发展,而不可顾此失彼、重教轻育、重智轻德或忽略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教育。当然,由于儿童先天遗传素质或个人潜能所致,可因人而宜的实施有所侧重的教育,即力求在“均衡中突出重点”,而不是机械、死板、生硬的要求“一碗水端平”。(3)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的身心发展内容,存在不同的发展关键期。“发展适宜性”这一概念则要求我们重视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休闲娱乐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