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43724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老年社会工作,人 在 环 境 中,个人,环境,生理,心理,社会,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社 会 工 作 三 大 理 论 基 础,老年社会工作,内容概要,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的生物学基础,老年社会工作,1. 个体老龄化的进程衰老,衰老是人类在生命过程中整个机体的形态、结构和 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现象的总称。,一、人类个体的衰老理论,老年社会工作,2.衰老理论:,老年社会工作,二、 老年人的生理老化及其特征,各器官逐渐萎缩,功能逐渐丧失,老年社会工作,1、皮肤及其附属物,(1)皮肤丧失其红润而变得苍白、松弛和皱纹,(2)皮肤和毛发失去光泽、易裂,(3)皮肤干燥易痒,(4)褥疮,(5)皮肤对冷热反应迟钝,老年社会工作,2、 心血管系统,(1)心室肥厚硬化、弹性降低,(2)动脉硬化,老年社会工作,3、 呼吸系统,(1)鼻咽部黏膜退行性畏缩,(2)喉部软骨气管、气管和各支气管黏膜、管壁出现退行性变化,(3)呼吸系统各器官纤毛运动降低,(4)胸腔形成筒状变形,(5)肺脏中肺泡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肺泡壁弹性纤维变形,老年社会工作,4、 消化系统,(1)牙龈萎缩,牙齿老化、松动、脱落,(2)舌肌萎缩、体积减小,唾液分泌减少,(3)大小肠重量下降并退化,肠道萎缩,(4)肠胃部消化酶分泌减少,(5)肝脏缩小,(6)消化道黏膜和各种消化腺萎缩,老年社会工作,5、 肌肉与骨骼系统(运动系统),(1)肌肉弹性降低,收缩力减弱,(2)骨骼中有机物减少、无机盐增加,(3)关节中软骨硬度和脆性增加,关节液的润滑作用液减少,老年社会工作,6、 泌尿系统,(1)肾脏质量下降、功能衰退,肾小球数量减少且变性退化,(2)膀胱充盈扩张能力和排空能力逐渐下降,老年社会工作,7、 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1)内分泌器官重量减轻,并发生退行性变化,(2)性器官发生老化,性功能逐渐丧失,老年社会工作,8、 神经系统,(1)大脑逐渐萎缩、重量减轻,脑细胞数量减少,(2)神经传导功能下降,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老年社会工作,9、 免疫系统,(1)胸腺萎缩,血液中胸腺素浓度极度下降,(2)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因子、各类免疫球蛋白分子下降,老年社会工作,10、 感觉系统,(1)听觉方面,对声音的感受性和敏感性下降,出现听力减退或耳聋,(2)视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3)味觉方面,味蕾数量减少使得味觉迟钝,(4)嗅觉方面,鼻腔上部嗅觉感应器数量减少,导致嗅觉敏感性下降,(5)皮肤感觉方面,触觉、温度觉、痛觉都出现减退、迟钝,老年社会工作,三、 老年人的常见病及预防,老年期 疾病,老年社会工作,1、 老年病的临床特征,老年社会工作,2、 常见的老年疾病及预防,老年社会工作,(1)高血压,在老年时(指55周岁以上)的收缩压大于或 等于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 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老年社会工作,患病因素,老年社会工作,临床 表现,头痛、头晕、失眠、健忘、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手指麻木或僵硬感、皮肤有蚁虫爬过感或肌肉跳动,出血,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2)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阻塞 血管,造成冠状动脉内血流不畅、血流量减少甚 至完全中断,引起心肌局部缺血或缺氧而产生的 疾病,又叫做缺血性心脏病。,老年社会工作,患病因素,老年社会工作,临床 表现,心绞痛,心肌梗塞,老年社会工作,预防与治疗,注意膳食结构,以低脂低盐饮食为主,严格 控制热量和胆固醇的摄入,戒烟戒酒,坚持运动和锻炼,保持良好和稳定的情绪,一方面要积极治疗引发冠心病的其他疾病, 另一方面要定期检查,做好自我保健,老年社会工作,(3)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周围组织 的慢性炎症,病情进程缓慢,常会诱发肺炎、心 脏病等疾病。,老年社会工作,患病 因素,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病毒和细菌侵入感染,外界刺激,冬季,长期吸烟,老年社会工作,临床 表现,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喘息,X线检查时可发现肺纹理增多,老年社会工作,预防与治疗,注意饮食,戒绝吸烟,防寒保暖,锻炼身体,老年社会工作,(4)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的 炎性病变。,老年社会工作,患病因素,细菌、病毒侵吞 入胃,急性胃炎后由胃 黏膜病变持续不 愈演变而来,长期服用对胃黏 膜有刺激的药物, 或烟酒茶过度,老年社会工作,临床 表现,胃胀或隐痛、暖气、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老年社会工作,预防与治疗,积极治疗并彻底治愈急性胃炎,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少用或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保持乐观的心态,老年社会工作,(5)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 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疾病。,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临 床 症 状,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6)糖尿病,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的减少,引起人 体内部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而导致 血液中糖分(即血糖)增加和排泄糖尿的一种疾 病。,老年社会工作,患病因素,老年社会工作,临床 表现,三多多尿、多饮、多食,一少消瘦,老年社会工作,预防与治疗,合理饮食、劳逸结合、心态健康,药物/注射胰岛素治疗,饮食治疗,体育治疗,老年社会工作,总结,(1)饮食:低盐低脂肪食物为主,戒绝烟酒,多吃水果和蔬菜,(2)生活习惯:形成规律,劳逸结合,注意休息,(3)心理:保持心境平和,预防情绪波动,(4)运动:锻炼身体,(5)定期体检、及时治疗,老年社会工作,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心理学基础,老年社会工作,一、 有关老年人的心理学理论,(一)个体心理老化的心理学解释,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在社会中与他人的联系 越来越少,关系也越来越弱,最终造成了个体与社会 的相互脱离,从而使个体的心理趋于老化。,1. 脱离学说,老年社会工作,感觉剥夺实验(赫伦,1954),大脑的发育,人的 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 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 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 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 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 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 好地发展。,要延缓老年人心理的老化,就要让老年人 多和社会保持联系。,老年社会工作,2. 适应学说,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结构和功能的衰退, 一方面导致人际关系逐渐弱化,另一方面对环境的适 应能力降低而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引 起心理的老化。,老年社会工作,要延缓老年人心理的老化,一方面要增加人际交往、强化人际 关系;另一方面要多给予积极的反馈,从而增强其自尊心与自信心。,老年社会工作,(二) 个体老年期的心理学理论,1. 老年人格类型理论,美国学者莱卡德、利夫森和彼德森按人格的调 适状况将老年人分为成熟型、摇椅型、防卫型、愤 怒型和自怨自艾型。,老年社会工作,(1)成熟型:事业有成,能客观、冷静地看待人和事,(2)摇椅型:对人和事的发展变化顺其自然,(3)防卫型:对人和事的发展变化奋力争取,(4)愤怒型:把以往的失败归咎于外因,从而迁怒于他人和社会,(5)自怨自艾型:把以往的失败归咎于内因,从而产生深深的自责,老年社会工作,2.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人的一生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对矛 盾或危机,成功地解决了这个危机个性发展就顺利, 解决失败则个性某些方面的发展就不完全或困难。老 年期的矛盾是完美感对绝望。,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3. 皮克的人生后半期七阶段发展论,美国老年心理学家皮克提出了“人生后半期七阶 段发展论”,以人的社会心理特征而非年龄为依据, 把老年人的发展划分为七个阶段,在每一发展阶段, 人的心理都要经历一次转化。,老年社会工作,(1)尊重智慧胜过体力,(2)社会的人际关系胜过两性间的人际关系,(3)情绪的淡漠胜过情绪的丰富,(4)心理上的刻板胜过随和性,(5)关心自己胜过关心工作,(6)关心身体健康胜过关心心理健康,(7)以自我超脱来战胜对死亡的恐惧,老年社会工作,二、老年人的心理变化,老年社会工作,1. 老年人智力的变化,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能力,老年社会工作,智力的因素:,1966年,霍恩和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发现,智力包含两个主要因素,他将其称之为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智力,老年社会工作,液态智力,晶态智力,出现退化,有所提高,老年人的智力状况:,老年社会工作,2. 老年人记忆的变化,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记忆,老年社会工作,记忆,老年社会工作,再现,老年人的再认 能力明显优于 回忆能力,老年社会工作,3. 老年人性格的变化,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老年 人的 性格,老年社会工作,4.老年人情绪的变化,情绪是人对事物、事物的属性以及事物之间联系的一种特殊的态度。,老年 人的 情绪,老年社会工作,(三)、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与精神问题,1.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老年社会工作,1) 生理因素,老年社会工作,2 )社会因素离退休,老年社会工作,3) 家庭状况,老年社会工作,4 ) 婚姻状况,老年社会工作,5 ) 环境因素,老年社会工作,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1)离退休后的心理适应问题,(2)自我评价的下降,(3)对身心功能减退的不安,(4)对生理疾病的不安和对死亡的恐惧,(5)由于生活事件而引发的心理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1)积极正确地对待各种疾病,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2)走出家庭、走向社会,(3)丰富自己的休闲生活,(4)家庭和睦,(5)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老年社会工作,3. 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老年期神经症,老年性痴呆症,老年性格异常,老年社会工作,第三节 老年社会学理论,老年社会学理论旨在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个 体老龄化的原因,介绍个体老龄化的过程,总结 个体老龄化的规律,从而更老地来应对老龄化。,学科基础,主要内容,最终目的,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学理论的两个层面,老年社会工作,一、 微观层面,老年社会工作,1. 脱离理论,老年人因活动能力的逐渐下降和生活中各种 角色的丧失,而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 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 会角色,自愿地脱离社会。,老年社会工作,(1)老年人自愿脱离社会,(2)老年人脱离社会对自己和对社会都有好处,主要观点,老年社会工作,批驳,(1)很多老年人脱离社会之后产生不适感,加速了衰 老和死亡,(2)很多老年人脱离社会之后又重新回到了社会,或 参与其他一些社会活动,(3)事实表明,那些与人交往频繁、积极参与社会生 活的老年人更显得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也较高,老年社会工作,2. 活动理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 更能够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老年社会工作,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老年社会工作,(1)用新的角色取代失去的角色,(2)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主要观点,老年社会工作,批驳,(1)即使老年人愿意参与活动,但未必能胜任,(2)忽视了不同老年个体之间以及同一老年个体不同 人生阶段的差异,老年社会工作,3. 连续性理论,中年期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将保持一种连续性 而持续到老年期,因此,如果一个老年人在老年 时仍能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生活方式,那么他 将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内部连续性,外部连续性,心理,行为,老年社会工作,注意,连续性并非越多越少,更不是越少越好,适 度的连续性才能导致高生活满意度。,老年社会工作,批驳,(1)忽视了外部环境因素对个体衰老的影响,(2)注意到了不同老年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仍然忽视 了同一老年个体不同人生阶段可能出现的变异,老年社会工作,4. 角色理论,角色是个人与社会相互接纳的一种形式,老 年人角色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发生了不可逆转的角 色丧失或中断,因此成功的老年生活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个人能否适应改变了的角色和任务。,老年社会工作,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老年社会工作,预防、减缓老年人衰老的有效方法是协助老年人 正确认识角色转换的客观性,积极寻找、适应新的角 色。,老年社会工作,5.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互动就是通过资源交换以满足自我需求 的行为。老年人的贡献越来越少,收入也越来越 少,因此地位越来越低。,提高老年人地位的根本途径是保持并提高老年 所拥有的可用于交换的社会资源。,老年社会工作,6. 相互作用理论,环境、个体及其相互作用对个体的衰老具有 重要影响。,老年社会工作,(1)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环境与个人的相互作用会加快或延缓个体的 衰老。工作者应积极促成老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 相互适应,一方面,调适环境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另一方面,协助老年人积极地适应环境。,老年社会工作,(2)标志理论,人们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判、态度来思考 自己。如果把老年人划入到某种类型,老年人就 会不由自主地根据这种划分作出反应,从而形成 自我概念。,老年社会工作,(3)社会损害理论,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就会处于消极和依赖的 地位,进一步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老年社会工作,(4)社会重建理论,应通过向老年人提供机会,让他们生活在一 个不受社会总价值观念影响和结构适当的环境中, 以增加其自信心和独立意识,这可以干预并阻断 由于社会损害所形成的消极反馈循环。,老年社会工作,二、 宏观层面,老年社会工作,1. 老年亚文化理论,老年群体内部的频繁交往形成了特定的老年 亚文化,使得老年群体显示出某些共同的特征, 老年亚文化是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老年社会工作,(1)作为一个群体捍卫并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资源,(2)容易形成年龄歧视、负面的自我概念,老年社会工作,2. 年龄分层理论,人的一生可分为多个年龄层,每一个人都从 属于一个特定的年龄层,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 断从一个年龄层进入另一个年龄层,并伴随着生 理特征和社会特征的双重变化,因此个体的行为 也必然会相应发生变化。,老年社会工作,(1)生命历程:相同年龄层的人具有相同的生理特征,(2)历史历程:相同年龄层的人经历相似、置身的环境 相同,扮演着大致相似的角色,老年社会工作,批驳,(1)过于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忽视了个体性和差异性,(2)无法解释同一年龄层内部经常存在的个体差异,老年社会工作,3. 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社会与老年人的关系具有两重性:一 方面现代化推进了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数的增加, 另一方面又削弱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老年社会工作,4. 政治经济理论,老龄化问题是社会结构带来的,而不是个 人因素的结果。因此,要想改变老年人日常生 活中的各种问题,只能改变社会结构。,老年社会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