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08767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在“死亡与鬼神观”上“墨家利用,儒家闪烁,道家则淡然”。下列主张属于道家的是A.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B. “施行不可以不慬,见有鬼神视之”C. 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D.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死亡与鬼神观”的问题。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家是不重视“死亡与鬼神观”的,是看淡“死亡与鬼神观”的,选项C的“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意在强调人死了以后,在上则没有君主,在下则没有臣僚无君无臣,脱离了世俗的桎梏,这是典型的道家的庄子的逍遥思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是儒家孔子的观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施行不可以不懂,见有鬼神视之”是墨家墨子的观点,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是儒家孟子的观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2. 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事无巨细,大权独揽B. 参与决策,监督执行C. 秉承诏令,上传下达D. 拾遗补阙,以备顾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大权独揽,不是宰相,故A排除。宰相可以参与决策,监督执行,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秉承诏令,上传下达,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拾遗补阙,以备顾问,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宰相3. 荀子强国篇:“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轻慢),古之吏也。”,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秦人尚未摆脱边地陋俗B. 秦国社会治理井然有序C. 秦国成为最强的诸侯国D. 郡县制巩固了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材料说明民众的生活安定,服从管理。“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轻慢),古之吏也”。材料说明官吏忠心履职,因此选择B。A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法家思想影响4. 齐民要术:“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意为窄),劳欲再。犁廉耕细,牛复不疲;再劳地熟,旱亦保泽也。”以上材料不能反映A.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B.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C.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 中国古代农业注意改进生产工具【答案】A【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耕作的时节性、耕犁的形制和作用,与因地制宜无关,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体现了耕作要分时节,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耕作要分时节,同时耕犁要窄,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对耕犁的要求,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注意改进生产工具,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5.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A.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忠、孝、廉、节”【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一种民本思想,希望统治者实行“仁政”,与材料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不符合,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与材料中的思想一致,排除。6. 近代学者钻研墨经,发现其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胡适说:“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正是科学的精神。”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这说明A.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领先世界B. 战国学者普遍主张求真务实C. 传统学派蕴含着近现代价值D. 唯物与形而下成为文化主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墨经“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可知,墨家对中国古代早期自然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蕴含着近现代价值,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材料中并未体现。点睛:材料墨经“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是解题的关键。7.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朝驰道的修建A. 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B. 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C. 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D.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驰道为秦始皇于公元前222年修筑的,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要道,它是皇帝的专用车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驰道的修建东连燕、齐,西达吴、楚,加强了全国的交通联系,促进了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D项正确。秦朝实行郡县制,已不存在诸侯国,故A项错误。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驰道有利于巩固统治而不是有效扩展了统治疆域,故B项错误。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是指郡县制,不是修建驰道,故C项错误。点睛:B为误选项。秦朝驰道以都城为中心,四通八达,目的是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8. “一朝天子一朝臣”,“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十年可穷,十年可富;富不必喜,穷不必怖”,“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妇熬婆婆”。中国古代农民的这些循环思想,植根于A. 农耕生活B. 传统观念C. 儒家思想D. 自然现象【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民的循环思想植根于春播秋收,年复一年,稳定循环的农耕生活规律,故A项正确;材料中讲究的循环思想,不符合儒家思想,传统观念也是源于农耕经济,材料中属于思想观念,不是自然现象的反映,故BCD项不符合题意。9.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由此可知春秋时期A. 分封制完全被县邑制取代B. 中央集权雏形已经出现C. 各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D. 天子不再直接统治臣民【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说的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是政令不能尽出于朝廷,百姓也不能尽属于天子,因此采用县邑制度有助于加强中央的统治,如“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所以答案选B,AC出现于秦朝,D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并未完全结束。10.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A. 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B. 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的迷信思想和法家的思想C. 强化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D. 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迷信思想和“德治”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董仲舒的儒学。材料“道之大原于天”指道(规律)来源于天,反映了天命的政治思想与政治秩序是统一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是指臣民要绝对服从于君主,“屈君而伸天”就是说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如果君主有错误,上天就会降灾害来警戒,C项能完整反映董仲舒的思想意图,故C项正确;A、B、D项都只从某个角度阐释,表述不完整,故A、B、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11. 据古籍记载: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可灌溉,亦可排涝。此记载所涉农具出现于A. 西汉B. 东汉C. 曹魏D. 唐朝【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龙骨叶板” “矩形长槽”,且从材料中可知它为灌溉工具,因此可判断出它为翻车。它出现于曹魏时期,因此C符合题意。而唐朝主要是筒车,它为圆轮组成。此外,两汉时期的灌溉工具课本上也未曾提及。综上,本题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12. 云梦秦简载:“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由此可见,秦朝强调A. 以德治民B. 以能取士C. 以法治国D. 以德课官【答案】D【解析】从材料“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当赏罚”中可以看出,秦朝强调以德课官,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吏治思想,没有体现出治国思想,故A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的变化,故B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在于“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当赏罚”。13.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这段话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具有下列哪个特点A. 呈现多元化结构B. 农业是其根本点C. 小农经济为主体D. 农与工商虞并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可以分析出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呈现出农工商多元化结构,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农工商之间的关系,故BC项排除;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排除。14. 博弈论中有一个叫“帕累托改进”的经济学概念,意思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下列最可能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 商鞅以土地私有取代井田制度B. 杨炎以两税法取代租府调制C. 王莽以“王田”取代土地私有D. 王安石以青苗法抑制高利贷【答案】B【解析】材料中介绍“帕累托改进”是制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发生变化的。商鞅以土地私有取代井田制度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也就是贵族利益变坏了,故A项错误;杨炎以两税法取代租府调制,减轻了百姓负担,国家税收也得到了提高,这符合“帕累托改进”原则,故B项正确;王莽以“王田”取代土地私有和王安石以青苗法抑制高利贷都触动了传统贵族的利益,故CD项错误。点睛:首先明确“帕累托改进”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个选项。15. 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A. 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B. 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C. 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D. 削弱地方权力,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可知主要措施:虚置三公;增加宰相人数;增设新机构;分解相权;官员职位与权力分离。所以C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加强皇权16. 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B. 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C. 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D. 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依据材料,九章算术的作者认为数学家应该解决数学中的实践中的知识,对于理论性的问题,虽然可以知道,但是要搞清楚非常困难,不应该在这方面费太多的精力,这反映了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的研究。故选择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数学17. 据统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是1699万人,其中纳税人口只有237万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商业人口猛增,农税锐减B. 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C. 税收制度混乱,官吏腐败D. 经济重心南移,人口大量南迁【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唐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致使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也就造成了尽管政府控制的人口并不少但是纳税的人口却非常少的经济现象,所以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只能是“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与唐朝历史不符合;C与题干无关;D项错误,人口大量南迁不会影响纳税人口减少。18. 宋太祖在建隆三年八月下诏:“诸道法司参军,皆以律疏试判”,并形成制度。宋神宗时,科举考试增加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苏东坡也曾表示:“读书万豢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这说明宋代A. 文官政治日趋完善B. 明法慎行,德主刑辅C. 行政权司法权合一D. 政治清明,法律健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宋太祖皆以律疏试判宋神宗时专考律令断案苏东坡读律”可知,宋朝非常强调法律的作用,依律办事,这说明了宋朝文官政治日趋成熟,所以答案选A。材料并不能体现出B、C、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19.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D.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20. 中国古代战争比例变迁表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北方87%76%61%68%50%29%26%南方13%24%39%32%50%71%74%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根据表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从整体看来古代战争分布南北大体平衡B. 宋以后的战争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C. 民族矛盾突出的时期战争明显变多D. 战争爆发的频率与社会的发展状况呈正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各时期的南方和北方发生战争的比例除宋辽金时期平衡外,其他时期明显不平衡,排除A;材料没有关于民族矛盾缓和与民族矛盾尖锐时期战争次数的比较数据,因此排除C;材料也没有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与战争爆发的频率之间的关系,排除D;根据材料中宋以后的元明清时期北方战争比例为29%26%,南方为71%74%,可知宋以后的战争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B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1.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 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全面推广B. 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C. 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D. 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题时紧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而不是地方制度,分封制与郡县制均属于地方制度,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与内阁无关,故B项排除; 汉武帝的时候,为了加强皇权,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形成“内朝”;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三省体制。隋唐时候进一步完善为三省六部制,即所谓的“外朝”,故C项正确;军机处与中枢机构不合,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22. 某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从唐诗诗句中分析唐朝历史面貌,下列分析最为恰当的是唐诗唐朝历史面貌A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创立了科举制B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朝重视城市管理,实行市坊分离C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唐朝实施对外开放政策D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民族交往影响了唐朝社会生活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隋朝”创立了科举制而不是“唐朝”创立了科举制,所以本题是不能选A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反映的是唐朝的确重视城市管理,街道的整齐划一,但并不能反映出“实行市坊分离”,“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反映的是中日之间民间的友好往来,但并不能反映出唐朝实施对外开放政策,“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的确是反映了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交往影响了唐朝物质社会生活,所以,分析最为恰当的只能是D。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唐诗和唐朝历史面貌23. 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当时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B. 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起来C. 南朝政府仍推行重农政策D. 重视兴修水利农业产量提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在南宋,所以A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政策和水利政策的兴修,材料所述为江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所以C、D不正确;材料所述为江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所以选B。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工商业唐代南方工商业的发展【名师点睛】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1、北方地区的战乱,导致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的南迁,充实了江南地区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2、南方少数民族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3、南方政权的一些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4、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集中在北方,南方的战争多为统治阶级内部,为经济发展保持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5、南方优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蕴含了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6、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影响。“永嘉南渡”不仅是北方百姓的南移,北方的士族大姓,甚至是晋朝政府的南移,也为江南的发展带去了大批人才。7、人民的辛勤劳动,北方的流民组要集中在荆州和扬州,其次是闽江流域及岭南等地,为了重建家园,求得安定的生活,他们有着强烈的经济开发愿望。24.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科目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 说明科举制度越来越受重视B. 是社会底层乐于接受的选官制度C. 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D. 从历代科目变化可看出用人取向【答案】D【解析】题干只提及科举的内容和科目,与科举制度受重视程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社会底层对该制度的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科举选拔人才的范围,故C项错误;科举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科目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也就是其选拔标准的变化,反映了其用人取向,故D项正确。25. 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 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B. 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C. 佃农拥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D. 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朝土地制度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说明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排除A;B项与材料信息不相关,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提及佃农的生产积极性问题,排除D。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迁26. 明太祖宝训理财记载:“洪武十九年(1386年)三月戊午,太祖谕户部臣曰:善理财者,不病民以利官,必生财以阜民。我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樽节有度,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民不废耕,女不废织使游惰皆尽力田亩。”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A. 记载了明朝初年的商业政策B. 折射出明朝初年经济状况不佳C. 体现了朱元璋的重农抑商思想D. 说明明朝初年曾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1386 年”以及“国家赋税已有定制使民不废耕,女不废织使游惰皆尽力田亩”的信息可知记载的是明朝初年的农业政策,而不是商业政策,故A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材料中“必生财以阜民”说明明朝初年经济状况不佳,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使民不废耕,女不废织使游惰皆尽力田亩”体现明朝重农抑商思想,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减省徭役”说明明朝初年曾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是个逆向思维题目;从“1386 年”以及“国家赋税已有定制使民不废耕,女不废织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可以分析出正确答案。27. “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A. 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B. 朱元璋具有极为强烈的小农意识C. 皇权强化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D. 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变化趋势,与中央集权无直接关系,故A错误;材料强调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与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无关,故B错误;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因此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故C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涉及宰相制度的废除,故D错误。28. 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这说明当时中国A. 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B. 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C. 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D.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说明玉米在各地的种植已经比较广泛,故A项正确;玉米品种是由美洲引进中国的,玉米在中国各地的种植,并不能表明中国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故B项排除;此时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严厉管理与西方各国经济的交往,对于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说法错误,故C项排除;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大门被打开,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此时是明朝晚期,时间上不符合,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古代玉米的种植29. 宋代的“士”大都抱有“得君行道”的期待,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希望从朝廷发起改革,从上而下实现其政治理想。明代的“士”许多抛弃了“得君行道”的幻想,转向“觉民行道”,像王阳明“惟以开导人心为本”,并强调:“须作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种“士风”的变化基于A. 明朝商品经济的繁荣B.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C. 儒学的哲学化、宗教化D. 明朝“西学东渐”的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士风”由宋代的“士”有“得君行道”的期待到明代的“士”转向“觉民行道”,这种变化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有关,B项正确。明朝“士风”的转变是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的产物,而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A。宋明理学从哲学的高度解析儒家思想,使其哲学化,与题干无关,排除C。明朝的“西学东渐”对明朝“士风”的转变没有产生影响,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30. 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A. 大臣须由专人担任B. 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C. 分化了内阁的权力D. 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军机处分化了内阁的权力,故C正确。材料提到军机大臣,无定员,故A排除。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31. 1835年,道光帝发布上谕称:“从来民风之纯朴,由于士习之端谨。凡有教士之责者,不徒课以文艺,务在敦崇实行,严为旌别,以树风声。”道光帝发布该上谕的根本目的是A. 改善社会风气以维护清朝统治B. 发动民众监督以整顿吏治C. 整顿民风以端正士入学术风气D. 提高程朱理学的社会地位【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凡有教士之责者,不徒课以文艺,务在敦崇实行,严为旌别,以树风声”可分析出道光帝的上谕的根本目在于维护清朝统治,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政策 最终的目的是维护本阶级的统治,故A项正确;BCD项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32. 清代帝王尊礼朱熹,认为孔孟之后,只有朱熹“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经今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功劳“最为弘巨”。这表明清朝统治者A. 认为朱熹对儒学的弘扬超越了孔孟B. 融合满汉文化以实现民族同化C. 沿袭前代文化政策以维护统治秩序D. 弘扬理学并使之处于独尊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清代帝王尊礼朱熹,认为孔孟之后,只有朱熹“注释群经,阐发道理,凡所著作及编纂之书,皆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经今五百余年,学者无敢疵议”,功劳“最为弘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清朝统治者沿袭前代文化政策以维护统治秩序,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没有突出根本目的,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相关知识,属于备考的重点之一。应该从消极和积极方面分析,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促进科技的发展。33. 大清律例规定:“凡有司官私役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外,及久占在家使唤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一规定可以印证当时A. 对行政人员有严格的人身控制B. 政府着力规范官吏正当行使权力C. 以严刑酷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 官营成为手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惩罚的目的在于严禁司官、监工官私自役使部民、夫匠,规范官吏正当行使权力,所以答案选。材料讲的是对部民、夫匠的人身控制,并没有体现以严刑峻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所以排除、;与材料无关,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律法34. 中国的县级机构自唐之后数量一直变化不大,大抵在xx到2300个,可市镇数量却几何级增多,至清中期,全国已有约二三万个。市镇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B. 专制制度的相对稳定C. 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D. 人口数量的大幅增加【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以来,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逐渐放松,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到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市镇,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市镇的增多,而不是城市化增强,故A项排除;B项错误,唐宋以来至明清专制制度不断加强;材料中无从体现出人口的增加,故D项排除。35. 康熙在巡游苏州时感言:“俯瞰虎丘之背,田畴林木,望若错锦,苏民仍列酒坊茶肆各安生业,管弦竞奏,觉有升平景象,然徒事纷奢,罔知务本,未若东北风俗之朴实耳。”康熙此言的要旨是A. 论说清朝统治的历史正统B. 倡导满汉文化的和谐互补C. 惩戒江南文人和富商大贾D. 矫正江南奢靡的生活习俗【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然徒事纷奢,罔知务本”,在满汉矛盾仍然存在的背景下,康熙以“重农抑商”论说清朝统治的历史正统,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满汉文化的对立,故B项错误;康熙认为江南文人和富商大贾不应该放弃本业农业,但不是此言要旨,故C项错误;“徒事纷奢”,反对江南奢靡的生活习俗,但不是此言要旨,故D项错误。36. 明清总督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其意图是A. 扩大地方的权力B. 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C. 整饬地方的吏治D. 协调地方和中央关系【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各省实行一定的分权,而设总督管理一省或几省的事务,以偏重地方军事治安为主,同时“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目的是为了能做到总理地方事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B正确;明清时期除了总督外,还有地方的省级行政机构,都直属中央管理,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A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地方吏治的整饬,故C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总督体现中央对地方加强管理,不是协调地方与中央关系。37.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为守令者既不得其职,将欲议其法外之意,必且玩常习故,辟嫌碍例,而皆不足以有为。”对材料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 集权过甚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B. 地方势力的膨胀削弱了中央集权C. 加强对地方官府监察的必要性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为守令者既不得其职,将欲议其法外之意,必且玩常习故,辟嫌碍例,而皆不足以有为。”,是指中央政府集权过甚,导致地方官吏权力有限,从而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故答案为A项。B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讨论的不是对地方官员的监察问题,排除C项。38. 明清鼎革之际,学者转入对儒学典籍的辑佚和校勘,以“礼学”代“理学”,希望重塑原始儒家关于“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的礼乐秩序。这种现象A. 助长了心学空谈心性之风B. 体现了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C. 加剧了思想专制和文字狱D. 导致程朱理学丧失统治地位【答案】B39. 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作者对于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A. 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 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C. 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D. 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刘师培关于南北环境及文风的逻辑掺杂有些主观因素,不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故A项错误;从材料逻辑中可知地理环境,是导致南北文风差异的重要因素,但并未达到“决定性”的程度,故B项错误;不管环境与文化间的逻辑关系如何,不同地区间文化不同是事实,故C项正确;从材料叙述可知,刘师培已经看到不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即复杂性,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与科学技术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40. 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A.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B.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C.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D.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答案】D【解析】据材料“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主张三纲五常,能够约束道德人心,故A项错误;清代儒学不是简单的回归孔孟本源,而是继承与发展,故B项错误;清代理学仍然处于传统主流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清代儒学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在危机中努力重建,故D项正确。故选D。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慣。理学家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材料二: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国学热”。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儒学世俗化和社会化的表现,并简析其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西汉和宋朝两次儒学复兴的社会背景。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当今儒学复兴的认识。【答案】(1)表现:科举考试更注重儒学内容;注重对儿童儒学价值观的培养;运用儒学思想规范家族和家庭;注重将儒学渗透到民众社会生活中。影响: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儒家伦理的传播与普及;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2)汉朝儒学复兴的背景: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儒学遭受沉重打击;汉初统治者采用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对儒学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儒学,儒学成为正统宋朝儒学复兴的背景:从魏晋到隋唐时期,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或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融合,“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唐朝时韩愈提出复兴儒学;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学术活跃;北宋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运动,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认识:儒学复兴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代表中华文化的复兴;儒学复兴有助于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儒学复兴说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日益增强。【解析】(1)宋代儒学社会化的表现可以由材料“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慣”归纳得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儒学的影响归纳,可从教育、人伦和巩固统治等方卖弄作答。(2)西汉儒学复兴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可以从秦朝治国教训,汉初统治政策过时和汉武帝巩固统治的需要等方面作答。宋明理学的背景,要结合三教合流、宋代治国政策、韩愈等人宣导、宋代儒学复兴运动。由于“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第二小问,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可以答为:儒学复兴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代表中华文化的复兴;儒学复兴有助于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儒学复兴说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日益增强。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第一,身份地住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就一直在流动中,而且有制度性保证。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第三就是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权力,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社会、文化问题。摘编自姜义华“自信”的根基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充分。)【答案】示例一主题: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论述:秦朝时期,废分封,行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实现了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官僚政治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秦汉的统一,为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出身和门第,而是科举考试成绩,更加公平公正,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科举制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成为文明发展的动力。示例二主题:财富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论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作为财富由奴隶主占有转为封建地主占有,推动了社会的转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1953-1956年,新中国有计划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满足了广大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需求。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总之,财富的流动在不同时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示例三主题:权力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论述:秦朝统一后,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打破了贵族世袭掌握权力的局面,权力由贵族转向专业官僚,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代实行察举制,自下而上举荐孝、廉突出的人才,有利于社会中下层向上流动。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改变了以门第出身为主的人才选拔方式,国家各级权力部门逐渐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人才的来源,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基础,宋至清不断完善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综上,权力的逐渐开放,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参与国家管理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其它史实论述,或提出其它主题,符合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即可得分。【解析】本题根据上述材料“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例如: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再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即可从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科举制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出身和门第、改变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等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注意史论结合。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朝贡体系的长期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以经济实力为支撑的朝贡制度明显会随着国力的衰落而衰落。顺治、康熙、乾隆朝的“恩威并施”、“怀德为上”的方针到嘉道时期演变为“羁縻防范”、“不开边衅”和“不失国体”,经济上的炫耀所剩无几。此时朝贡关系已经不再是经济关系,而转化为政治举措,是一种强调“华夷之辨”的中外关系。这其间的变化,一方面与中国国力趋于衰落相关,一方面也与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活动密切相连。清廷将西洋国家从朝贡范围内逐渐剔除,转而对这些国家采取严加防范的政策经历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的条约冲击,朝贡体系逐渐瓦解,至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宣布放弃对朝鲜的保护,这一体系最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贡体系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贡体系形成的原因。【答案】(1)特征:以经济实力为支撑;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体系;持续时间长;厚往薄来;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通行;形成东亚文化圈;本质上属于贡赐贸易;属于文明的扩散;在西方国家侵略下瓦解。(2)原因:中央集权的强大;自然经济的发达;中国先进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儒家文化的价值追求,儒家天下理论塑造的产物。【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以经济实力为支撑的朝贡制度明显会随着国力的衰落而衰落经历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的条约冲击,朝贡体系逐渐瓦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概括朝贡体系的主要特征。(2)本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央集权、自然经济、先进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儒家文化等方面说明朝贡体系形成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