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163810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7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一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 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模块 教学特点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工作 教学评价 智力 能力与信息素质的培养 学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建设等2 培养教学能力 总结学科教学规律探索总结 中小学信息技术 课的学科教学规律 教什么 学什么 如何教 如何学 解决准备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过程等教学过程规律培养一定的认识教材 理解教材 讲解教材的能力 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以及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作 3 课堂教学实践 二 教材教法课的研究对象 1 信息技术课程不同时期的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安排 教育部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新课程标准2 信息技术教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形式 方法和手段3 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特点 一般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构 能力结构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4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I 将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教师的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既包括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指导的课程内容 也包括为某一教学内容所补充的教学模拟 动画以及向学习者提供某些辅导 操练和实践等 5 计算机远程教育 三 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课的内容 1 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不同层次中的教育目标 并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 2 使学习者以所学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以及现代教育学 心理学 课程论 学习论和教学论等学科理论为指导 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试行 进行教材和教法的研究 3 使学习者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 使学习者掌握指导信息技术学习的规律和原则 在教学工作中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 以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5 使学习者牢固树立专业思想 热爱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并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育实践 不断总结和丰富信息技术教学经验 本门课的要求 1 要树立热心教育的态度教育是一项事业 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 教育是一门科学 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一种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 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性地教学 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与信息素养 扎实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 现代教育学 心理学理论 有效的教学客观规律 良好的职业道德 忘我工作的精神 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师表风范 2 试讲三次 内容待定3 有关教学设计的小论文一篇4 规范的教案一份5 课件 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一份 参考书目 1 何克抗主编 教育技术培训教程 教学人员 初级 教学人员 初级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 何克抗 林君芬 张文兰主编 教学系统设计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3 余胜泉 吴娟主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 4 钟志贤 信息化教学模式 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年 5 闫寒冰 学习过程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年 6 杨开城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 教育设计理论新探索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年 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 1 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应用初步 程序设计基础和网络技术为主 信息技术课程要注意小学 初中 高中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 编排要遵循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的原则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块可以划分为如下6个模块 包括必修和选修 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块 2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块可以划分为如下7个模块 包括必修和选修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3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 2003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将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共6个模块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二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三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四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五数据管理技术模块六人工智能初步 2 信息技术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般为70 140课时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1 教学目的及要求本模块的教学要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高 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2 教学内容本模块由4个主题组成 结构如下 1 信息获取 会描述信息基本特征 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 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 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2 信息加工与表达 能够熟练使用文字处理 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 表达意图 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 呈现主题 表达创意 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 表达思想 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 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通过使用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 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 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3 信息资源管理 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 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 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 分析其合理性 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 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 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4 信息技术与社会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 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 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 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 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学会病毒防范 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 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 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 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模块二算法与程序设计 1 教学目的及要求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 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从简单问题出发 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 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本模块为选修模块 本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的衔接 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引导学生注意寻找 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 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要注意发现对程序设计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根据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本模块强调的是通过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 2 教学内容本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 结构如下 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结合实例 经历分析问题 确定算法 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历用自然语言 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在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通过观看演示 模仿 探究 实践等环节 了解顺序 选择 循环3种基本结构及其重要作用 掌握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 能解释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 了解程序设计语言 编辑程序 编译程序 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 2 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理解并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包括语句 数据类型 变量 常量 表达式 函数 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 选择 循环3种控制结构 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初步掌握其基本方法 初步掌握调试 运行程序的方法 在使用某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熟悉对象 属性 事件 事件驱动等概念并学会运用 能够说出程序设计语言产生 发展的历史与过程 能够解释其意义 3 计算机算法例举 解析法要了解解析法的基本概念及用解析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并能够用解析法分析简单问题 设计算法 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穷举法要了解穷举法的基本概念 穷举法适用的题类及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 使用穷举法设计算法 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查找 排序法要了解数组的概念 掌握使用数组存储批量数据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例 掌握使用数据查找算法和排序算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递归法要了解使用递归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能够使用递归法设计算法 编写递归函数 编写程序 求解递归问题 模块三多媒体技术应用1 教学目的及要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改善人机交互效果 提高信息交流效率 促进合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针对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而设置的 多媒体技术应用 是选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 学生应该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 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 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的采集 加工原理 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 规划 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本模块教学要密切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 注重利用多媒体表现创意 表达思想 实现直观有效的交流 2 教学内容本模块由3个主题组成 结构如下 1 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 能够说出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注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学习 工作 生活的影响 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 了解多媒体在技术数字化信息环境中的普遍性 通过网络浏览 使用多媒体软件或阅读相关资料 体验和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 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体验并了解多媒体作品的集成性 交互性等特征 2 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 了解常见的多种媒体信息 如声音 图形 图像 动画 视频的类型 格式及其存储 呈现和传递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方法 能选择适当的工具 分别对声音 图形 图像 动画 视频等信息进行采集 能解释多媒体信息采集的基本工作思想 能根据信息呈现需求 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 分别对声音 图形 图像 动画 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 3 多媒体信息表达与交流 通过网络浏览 软件使用和资料阅读 理解多媒体技术是人类在信息社会中表达思想 实现交流的一种有效技术 通过案例分析 了解从问题解决的需要出发 规划 设计 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 学会使用非线性方式组织多媒体信息 能根据表达 交流或创造的需要 选择适当的媒体和多媒体编辑或集成工具完成多媒体作品 实现表达意图 并能够对创作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 能使用一种常用的工具制作简单的虚拟现实作品 并能描述其基本特点 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多媒体作品 体验其创作思想 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三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基本的教学论原则的指导下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 主要特性和学生认识发展的基本特点等为依据而确定 1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就是要求教学既有科学性 又有思想性 把两者结合起来 科学本身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科学知识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和它的运动规律的 掌握科学知识 不仅可以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树方正确的观点和信念 因此 教师深入钻研和阐述教材 充分发掘教材中固有的思想内柞和科学内容 是在教学巾贯彻科学忤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土壁环节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了解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 是知识的源泉 使学牛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掌握知识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去解决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1 重视教材系统理论知识的教学 这主要是通过掌握教材中的系统理论知识来得到发展 强调结合实际 更应注意到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 容易陷入盲目性 只有打好理论基础 抓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才能真正联系实际 避免片面强调实践 强调技巧 2 重视联系实际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练习 实习作业等方法 也可以提出实际问题 让学生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 并比较这些方案的优劣 选定较好方案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 是指教学的进程 内容 方法 组织和实施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 学生的主体作用 是指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要主动积极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和 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反映 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 属于个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特征 智力是大脑机能在社会活动中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心理特征 通常是指注意力 观察力 记忆力 思考力 创造力 1 重视基本技能训练 2 注意掌握知识的方法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来看 年龄越小 形象思维越占优势 抽象思维能力越差 这就需要一定的直观感性经验作为支持学生学习的基础 贯彻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 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形成表象 然后再经过头脑的分析 综合 抽象和概括 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形成科学概念 掌握理论知识 1 注重从实例引入 2 注重直观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 教师先引导学生对直观材料观察 启发学生思考 导出结论 随着讲授的需要 提出直观材料 让学生观察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所说的内容 讲完理论 再通过演示或实验去验证理论 使学生得到较完整的认识 发展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 1 将学习新知识与复习巩固旧知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既要重视阶段性复习 总结性复习 更要重视日常课堂教学的复习巩固 充分认识到发展与巩固相结合在教学中的特殊意义 将复习巩固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2 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课水平 解决好巩固教学的关键 记忆问题 一般来说 生动的教学 使学生印象深刻 较易记住 理解的东西比尚未理解的东西容易记住 因此 要使教学取得良好而巩固的效果 首先要致力于改进教学方法和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提高授课质量 使所教课生动 清楚 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然后 在理解的基础上 使学生进行联想和思考 并在教学中经常把知识条理化 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 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 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 又要承认个别差异 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措施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1 信息技术教学原则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正确运用各教学原则 有助于在教学中按客观规律办事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全面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创造条件 2 全面地 辩证地贯彻各原则 防止产生绝对化 片面化 在强调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性 抽象性时 不可忽视其实践性 直观具体性 在强调基本知识的教学时 不可忽视能力的培养 在重视新知识的学习时 不可忽视巩固旧知识等 3 所有教学原则都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加以贯彻 从确定大纲 教材 制订教学计划 备课直至实施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加以体现 当然 并不是任何情况下各教学原则均起同等作用 还应有主次之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