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9754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9.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消毒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消毒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 毒 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Sun Jun JSCDC,主要内容,相关概念 消毒在传染病防控中重要性 传染病防控中如何正确消毒 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消毒,相关概念,Sun Jun JSCDC,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常造成传染病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它仍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导致人们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Sun Jun JSCDC,那种认为“医学领域中传染病的问题已初步解决了”的乐观观点是十分危险的,忽视了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2003年SARS、2004年-2005年禽流感、2006-2009年手足口病、2009年甲型H1N1流感发生和流行就是最好的例证。 我们还面临艾滋病、结核病、肝炎、血吸虫病以及其它经呼吸道、消化道、血液和生物媒介传播的传染病控制的压力。,Sun Jun JSCDC,在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中,人们逐步由被动治疗病人向积极主动预防方向发展,而作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重要手段的消毒措施亦越来越受到重视。,Sun Jun JSCDC,传染源,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易感者,传播途径,携带者,患者,获得免疫者,死亡,传染病流行图,病人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动物,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病原体: 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 细菌 破伤风 病毒 脊髓灰质炎 立克次体 恙虫热 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 衣原体 沙眼 螺旋体 梅毒 霉菌 脚气 寄生虫 血吸虫病,Sun Jun JSCDC,破伤风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Sun Jun JSCDC,恙虫热立克次体,解脲支原体,Sun Jun JSCDC,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苍白密螺旋体,Sun Jun JSCDC,血吸虫,真菌,Sun Jun JSCDC,传染病流行环节,病人 携带者 受感染动物,传染源,传播途径,接触 水 空气 食物 医源性 垂直 媒介 土壤,易感人群,社会因素,经济 政治 文化 宗教 风俗,自然因素,气候 地理,Sun Jun JSCDC,传染源,定义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分类病人 霍乱病原携带者 乙肝受感染的动物 鼠疫,Sun Jun JSCDC,传播途径,定义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Sun Jun JSCDC,分 类 空气传播 流感、肺结核 经水传播 霍乱、血吸虫 食物传播 痢疾、伤寒 接触传播 淋病、疥疮 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疟疾、西尼罗热 土壤传播 炭疽、破伤风 医源性传播 丙肝、艾滋病 围产期传播 风疹、梅毒 多途径传播 土拉菌病,Sun Jun JSCDC,空气传播 方式 飞沫传播 尘埃传播 气溶胶传播,Sun Jun JSCDC,经水传播 方式 饮用水污染传播 疫水接触传播,Sun Jun JSCDC,沙门氏菌污染饮用水,Sun Jun JSCDC,人们接触血吸虫疫水,Sun Jun JSCDC,经食物传播 特征 吃污染食物者发病,不食者不发病 一次性大量污染,可形成爆发 停止供应该食物后,爆发即可平息 潜伏期较短,Sun Jun JSCDC,经接触传播 方式 直接接触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 。 间接接触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Sun Jun JSCDC,经节肢动物传播 方式 机械性传播通过接触、反吐或随粪便排出病原体污染。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在其肠腔或体腔内经过发育、繁殖后,才能感染易感者。,Sun Jun JSCDC,特征 地区性 西尼罗热 职业性 森林脑炎 季节性 疟疾 青壮年多发 地方性斑疹伤寒,Sun Jun JSCDC,蚊子传播西尼罗热,Sun Jun JSCDC,经土壤传播 土壤污染 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 埋葬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Sun Jun JSCDC,医源性传播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造成的传播。,Sun Jun JSCDC,方式器械、针头、采血器等被污染或消毒不严引起,输血、生物制品或药物受污染引起,Sun Jun JSCDC,围产期传播 定义 在围产期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也称垂直传播或母婴传播。 方式 经胎盘传播 上行性感染 分娩时传播,Sun Jun JSCDC,HIV母婴传播率全球 15%-25%,Sun Jun JSCDC,多途径传播 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以哪一种途径传播取决于环境和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Sun Jun JSCDC,举例:手足口病,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柯萨奇病毒A组(CVA),B组(CVB) ; 肠道病毒71型(EV71); 埃可病毒(Echovirus); 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Sun Jun JSCDC,举例:手足口病,传染源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Sun Jun JSCDC,举例: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 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Sun Jun JSCDC,举例:手足口病,易感性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Sun Jun JSCDC,举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Sun Jun JSCDC,人群易感性,定义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特征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Sun Jun JSCDC,疫源地,疫源地: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源向其周围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 疫点:范围小的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 疫区:较大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Sun Jun JSCDC,预防性消毒: 是指在未发现传染病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物品和人体进行的消毒。 预防性消毒可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例如,公共场所消毒、运输工具消毒、餐具消毒、饮用水消毒、饭前便后洗手、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和皮毛原料的消毒等等,都属于预防性消毒。,Sun Jun JSCDC,疫源地消毒: 是指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及被病原体污染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源地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阻断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流行、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从传染病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需要出发, 必须认真作好疫源地消毒。,Sun Jun JSCDC,疫点消毒:指对发生病人、疑似病人或发现病原微生物携带者地点的消毒处理,其范围一般包括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微生物携带者以及(或)同一门户出入的邻居或生活上密切有关的人员和家庭等。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Sun Jun JSCDC,疫区消毒:指对连接成片的多个疫源地范围内的消毒处理。其范围根据流行病学指征和地理、交通等特点划定,一般由一个或数个行政单元(如区、街道、居委会、村、乡等)。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环境消毒、饮水消毒、污水消毒、食品消毒与人员的卫生处理等。,Sun Jun JSCDC,随时消毒:疫源地内存在传染源时的消毒,即在传染源排出病原体后,随时将其排泄物、污染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目的是迅速杀灭刚排出的病原体。其特点是需多次、重复进行消毒。,疫源地消毒可分为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Sun Jun JSCDC,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例如,传染病病人住院、转移、痊愈或死亡后,对病人住所进行的消毒;医院内传染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消毒。,Sun Jun JSCDC,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 的重要措施,Sun Jun JSCDC,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任何一种传染病的流行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只要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在一定的自然因素(如气候条件)和社会因素(如人口流动)共同作用下,就能发生传播和流行,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方能终止流行。,Sun Jun JSCDC,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Sun Jun JSCDC,Sun Jun JSCDC,病人被隔离,医生被隔离,Sun Jun JSCDC,医学观察,Sun Jun JSCDC,深埋受感染的动物,Sun Jun JSCDC,针对易感者的措施免疫预防 药物预防 个人防护,Sun Jun JSCDC,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主要是采用以消毒、杀虫、灭鼠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切断传播途径,Sun Jun JSCDC,不同的传染病其病源体不同,传播途径亦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消杀灭措施。,Sun Jun JSCDC,经粪口传播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针对病人排泄物、生活饮用水、食品及餐饮具消毒,开展环境清理,灭蝇、灭蟑等工作。 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开展环境空气等消毒、通风。 经血传播的传染病重点是血和血制品及输、注器等消毒。 经媒介生物传播的媒传疾病如疟疾、乙脑、登革热、莱姆病、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是开展杀虫灭鼠工作。,Sun Jun JSCDC,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采取消杀灭措施属预防性处理,目的在预防传染病发生。当出现传染源(患者或带菌者)对其场所进行消杀灭属疫源地处理,目的是阻断病源微生物扩散、切断其传播。预防性消杀灭和疫源地消杀灭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Sun Jun JSCDC,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此外,消毒也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医院是病原微生物集中的地方,又是低抵抗力人群聚集的场所。医疗行为和医院环境,极易造成院内感染,因此,在医院内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Sun Jun JSCDC,疫源地消毒,Sun Jun JSCDC,预防性消杀灭,如何正确开展消毒工作,Sun Jun JSCDC,消毒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 应用性学科,应全面熟悉和掌握:消毒基本概念和要求、消毒产品功效、理化、毒理等基本特性、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灭菌基本要求和疫源地消毒基本要求,疫源地消毒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消毒现场实施和效果评价。 必须从消毒技术的系统性、整体性、统一性和全面性的角度来学习、应用。,Sun Jun JSCDC,熟悉消毒药、械的功效和作用,消毒药剂的有效成分、杀微生物作用和机制; 对不同消毒对象所使用的浓度、时间以及影响因素(温度、pH 、时间、有机物、稳定性等);对物品的腐蚀性、安全性和毒性; 对环境有无污染和注意事项; 消毒器械结构特点、杀微生物因子、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人体和物品的安全性; 只有全面熟悉消毒药、械的性能才能正确和有效地用于疫源地消毒。,Sun Jun JSCDC,熟悉和掌握消毒对象病原微生物,要全面熟悉和了解消毒因子作用的对象-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所在的环境及对环境的抵抗力、有无有机物保护、对不同消毒因子的抵抗力等,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选择消毒因子、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和使用正确有效的方法。,Sun Jun JSCDC,全面深入了解疫点和疫区情况,消毒场所具体确切位置、范围大小、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的种类、性质,空间的大小和建筑的结构和分布等;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消毒药品或器械的准备、个人防护用品的准备和作好周围人群的各种工作,确保准确、安全有效地采取消毒和控制措施。,Sun Jun JSCDC,消毒剂种类和剂量的选择问题,在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中所列消毒剂的种类和使用剂量, 有人说高了、有人说低了。在疫源地消毒中选用的消毒作用水平必须根据病原因子的种类、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来确定。凡是卫生部批准使用的消毒剂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同时也必须考虑来源、价格、安全性和毒性、对物品的腐蚀性等。 不是选择的消毒作用水平越高越好, 用制剂越贵越好。这里必须考虑消毒过度问题, 该消则消, 不能无敌放矢。对消毒剂的使用剂量, 以保证有效杀灭病原因子为度, 不是越高越好, 高了, 毒性、腐蚀性和环境污染问题都会相继而来。,Sun Jun JSCDC,消毒处理方法是关键,例如对一个伤寒病人排除的粪便的消毒问题, 就要考虑病人的粪便是干而致密的粪便还是稀薄或多水分的粪便。若是前者在消毒处理时必须多加一些水把粪便化开, 加消毒剂后要充分搅拌混匀才能保证消毒效果。加入同样的剂量的消毒剂不化开粪便者肯定效果差些。又如, 对抽过乙型肝炎患者血的一次性使用空针的浸泡消毒, 必须将针芯拔除来, 针筒和针芯必须用可防腐的网兜或筐装好并完全浸入消毒剂中, 并完全排出针筒内空气, 浸泡足够的时间, 才能达到彻底消毒的效果。,Sun Jun JSCDC,组织、人员要求,1 对甲类传染病和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 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必须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 由医院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负责进行终末消毒。,Sun Jun JSCDC,组织、人员要求,2 对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布鲁菌病等和丙类传染病中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必须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 由病人陪护人或所在医院进行消毒处理或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组织进行消毒处理。,Sun Jun JSCDC,组织、人员要求,3 对丙类传染病中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感染性腹泻等由病人或其陪护人进行消毒处理。 4 各类传染病(包括非法定传染病) 暴发流行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 由有关医院及时进行消毒, 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负责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5 在医院中对传染病病人的终末消毒由医院安排专人 进行。 6 非专业消毒人员开展疫点消毒前应接受培训。,Sun Jun JSCDC,时限要求,确证或疑似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和艾滋病疫情报告后, 医院应立即或在6 h 内采取消毒措施, 其他传染病按病种不同应在24 h 内采取消毒措施。,Sun Jun JSCDC,装备要求,1 消毒工具 背负式喷雾器、气溶胶喷雾器、机动喷雾器、配药桶(10 L) 、刻度量杯(筒) 、工具箱、消毒车。 2 防护用品 工作服、隔离服、防护眼镜、口罩、防鼠疫口罩、帽子、手套、长筒胶靴、毛巾、污物袋、手电筒、皮卷尺、雨衣、长柄毛刷、装工作衣的布袋(30 cm 30 cm 40 cm) 、肥皂盒、皮肤消毒盒(瓶) 。,Sun Jun JSCDC,装备要求,3 消毒剂 储备一定量的消毒剂并与有关厂家建立联系, 确保处理突发疫情的需要。常用消毒剂有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碘伏等。,Sun Jun JSCDC,技术要求,疫点消毒 1) 消毒范围和对象: 以传染源排出病原体可能污染的 范围为依据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 2) 消毒持续时间: 以传染病流行情况和病原体监测结 果为依据确定消毒的持续时间。 3) 消毒方法的选择: 以消毒因子的性能、消毒对象、 病原体种类为依据选择消毒方法。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的污染。 4) 疑似传染病疫点消毒: 可按疑似的该类传染病疫源 地进行消毒处理。,Sun Jun JSCDC,技术要求,5) 不明传染病疫点的消毒: 应根据流行病学指征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 采取最严格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 6) 注意与其他传染病控制措施配合: 搞好传染源的管理, 疫点的封锁、隔离, 防蝇杀蝇,防鼠灭鼠, 灭蚤,搞好饮用水、污水、食品的消毒及卫生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易感人群的保护。 7) 填报消毒工作记录, 必要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价。,Sun Jun JSCDC,消毒人员注意事项,1) 出发前, 要检查应携带的消毒工具是否齐全无故障, 消毒剂是否足够。 2) 与管理者合作和相关人员的配合。选择消毒因子时, 应尽量采用物理法消毒。在用化学法消毒时应尽量选择对相应致病微生物杀灭作用良好, 对人、畜安全, 对物品损害轻微, 对环境影响小的消毒剂。 3) 消毒过程中, 不得吸烟、饮食。要注意自我保护,既要防止或减少受到消毒因子的伤害又要避免受到微生物感染。 4) 消毒过程中, 不得随便走出消毒区域,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内。,Sun Jun JSCDC,消毒人员注意事项,5) 消毒应有条不紊, 突出重点。凡应消毒的物品, 不得遗漏。严格区分已消毒和未消毒的物品, 勿使已消毒的物品被再次污染。 6) 携回的污染衣物应立即分类作最终消毒。 7) 清点所消耗的药品器材, 加以整修、补充。 8) 填好的消毒记录应及时上报。,Sun Jun JSCDC,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1) 地面、墙壁、门窗: (2) 空气: (3) 衣服、被褥: (4) 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 (5) 餐(饮) 具: (6) 食物: 瓜果、蔬菜类 (7) 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 (8) 家用物品、家俱、玩具:,Sun Jun JSCDC,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9) 纸张、书报: (10) 手与皮肤: (11) 病人尸体: (12) 动物尸体: (13) 运输工具: (14) 厕所: (15) 垃圾: (16) 污水消毒,Sun Jun JSCDC,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学评价,(1) 用微生物学指标评价各种消毒措施对疫源地中被污染对象的消毒效果, 以作为是否达到消毒合格的依据。 (2) 评价标准: 符合以下全部要求者, 可判为消毒处理合格: 1) 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 2) 消毒对象中自然菌的杀灭率应90 %。 3) 有关指标菌残留菌量, 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小 结,Sun Jun JSCDC,明确消杀灭目的,在开展传染病消毒处理工作前,一定要明确目的,是预防性处理还是疫源地处理?目的不同对消毒的要求不同,包括对防疫人员的个人防护也不同。明确消毒目的后,根据处理对象确定相应的消毒方法。,Sun Jun JSCDC,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为使消毒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好的效果,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在选择消毒方法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一)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二)传播途径(三)处理对象的性质(四)现场特点,Sun Jun JSCDC,消毒工具:背负式喷雾器,气溶胶喷雾器,架式机动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配药桶(10L)、刻度量杯(筒)、工具箱、消毒车。防护用品:工作服、隔离服、防护眼镜、口罩、防鼠疫口罩、帽子、手套、长筒胶靴、毛巾、污物袋、手电筒、皮卷尺、雨衣、长柄毛刷、装工作衣的布袋、肥皂盒、皮肤消毒盒。消毒药品: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碘伏等。,必要的消毒工具和防护用品,Sun Jun JSCDC,对消毒人员要求,人员健康要求消毒人员身体健康,患有相关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得从事现场消毒工作。 人员技术培训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消毒基本知识、常用消毒剂性能、毒性、配制和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中毒和损伤的预防和急救方法等。 人员个人卫生个人卫生问题;在消毒实施过程中不得吸烟、饮水、进食;如发现药液污染皮肤、眼睛应立即清洗。,Sun Jun JSCDC,消毒效果的评价,发病率指标:是否控制该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 微生物学指标: 1) 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 2) 消毒对象中自然菌的杀灭率应90 % 3) 有关指标菌残留菌量, 不得超过国家相关规定,Sun Jun JSCDC,謝 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