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87782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PPT 页数:194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管理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4页
职业健康管理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4页
职业健康管理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职业健康管理与建立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 2015 2 内容提要 我国严峻的职业卫生形势和面临的挑战北京市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现状职业健康损伤与职业病职业病防治中的法定义务如何做好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3 前言 职业卫生所涉及的职业人群约占世界人口的50 60 它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产力要素 又是人生历程中参与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时间最长 精力最充沛的生命阶段 这一重要社会人群的身体 心理 行为 道德和社会适应性的健康状况将极大地影响经济发展 人类进步和社会完善的过程 职业卫生是保护社会生产力和劳动者权益 为企业安全生产和职工健康服务的重要工程 是企业顺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是生产经营工作的必然需求 4 职业危害因素 包括化学性 物理性和生物性因索 也包括劳动过程和作业场所不良条件有关的危险因素 长期过度暴露于危险因素 有可能出现职业卫生问题 如工伤 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 5 1948年 联合国全体会议通过的 全球人权宣言 中指出 所有人享有公正良好的工作条件的权利 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 自身的生命与健康却受到威胁 1997年联合国秘书长发表文告指出 各国政府决策者和企业家应将保证安全和卫生的作业环境作为一切投资和生产决策的关键加以考虑 职业卫生和安全是一项全球 国际和国家议事日程中的优先任务 6 当今世界的职业卫生问题是十分突出的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 ILO 的有关报告 全世界每年约有1 25亿起工伤事故 因工死亡人数达22万 每年约有1 6亿人由于工作中的有害因素而患病 其中的30 40 的人将会引起慢性疾病 约10 的患者将成为终身残废 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世界GDP的4 对职业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则更难以数计 7 一 我国严峻的职业卫生形势和挑战 建国以来 我国对职工的健康和安全是关心和重视的 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劳动条件的措施 但是 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 科学技术滞后 工艺装备不良 企业管理不善 法制不健全 职工安全和卫生意识不强等 致使我国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仍非常严重 8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国有和非国有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约为2亿 每年因工伤事故 交通事故 铁路事故 农机事故 农药中毒等各类事故共死亡10万多人 其中 工业企业职业性工伤死亡人数超过2万 重伤近1万人 事故严重的行业是煤炭 冶金 化工 建筑 建材 机械等 在职业病方面 全国有毒有害作业企业有58万个 有毒有害作业点145万个 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总数2513万人 其中仅接触工业粉尘工人就达760万人 尘肺累积病例近70万例 其中存活病人为50万例 已有10余万例死亡 并且以每年死亡5于人死亡 近十年来 全国平均每年经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的急性中毒1500例 慢性中毒2000例 9 近年来大量兴起的乡镇企业和涉外企业更增加了职业卫生的难度 全国存在有毒有害的乡镇企业为16万个 涉外企业近2 4万个 其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分别达360万人和80万人 特别指出的是 某些国外限制的有毒有害作业转移到我国一些小型涉外企业中 引起了不少严重的职业中毒 致残或死亡 甚至出现了许多过去罕见的疾病 面对我国职业卫生的严峻形势 我国应尽快完善职业卫生工作法制 机制和体制 10 职业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全国急性中毒事故与职业病现患病人数尚居高不下 乡镇企业 外资企业职业危害问题日益突出 农民工成为职业危害的主要受害者 职业病防治工作出现滑坡 白沟农民工苯中毒事件 5人死亡 12人患病 东湖数十名贵州农民工患有严重矽肺病 新职业 新工艺 新化学物带来更多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11 我国严峻的职业卫生形势和挑战 职业病防治法 自2002年5月1日起贯彻实施以来 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一些企业与 职业病防治法 的要求还有差距 未建立和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以致职业病危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职业病事故时有发生 近年来 我国职业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在某些地方职业病危害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正处在职业病高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 12 职业病形势及特点 1 接触危害人数多 病患数量大 职业病防治涉及三十多个行业 既有煤炭 冶金 化工 机械制造 建筑等传统工业 也包括电子 汽车制造 医药 生物工程 服务等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 2 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 中小企业危害重 从煤炭 冶金 化工 建筑等传统工业 到汽车制造 医药 计算机 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职业病危害 13 职业病形势及特点 3 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 危害转移严重 境外投资向境内转移 境内的从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转移 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 毒害较大的进行分包和转包 部分企业为规避责任 不停的更换工人 导致接害人员流动大 接触的人数更多 4 发病率较高 14 5 经济损失大 据有关方面粗略估算 我国每年应职业病 工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元 间接经济损失约为2000亿元 15 6 影响恶劣 近年来 群发性职业病危害事件不断发生 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职业病危害严重 职业病防治的形势严峻 职业病具有隐匿性 迟发性特点 其危害往往被忽视 慢性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和有些化学中毒具有较长的潜伏期 短时期内不显现症状 但是一旦发病 往往难以治疗 病死率高 职业病往往带有一定的群体性 极易影响社会稳定 职业病危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与国外职业卫生比较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 以及 经济 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等国际人权公约 WHO人人享有职业卫生保健的职业卫生策略和ILO全球消除矽肺计划的实施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在法国 日本 韩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 不仅职业病发病人数明显低于我国 而且政府关注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作业方式 噪声 职业性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16 17 二 北京市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现状 北京市政府一向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 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着力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推动全市职业卫生监管和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职业病防治工作走上法制管理的轨道 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8 一 北京市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 1 依据国家 职业病防治法 和相配套有关的职业卫生法规 规章和技术标准 结合北京市工作实际 建立健全了职业病防治法律 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 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办法和规范性文件 如 北京市职业病报告管理办法 北京市职业卫生技术机构管理办法 北京市印刷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等 为全面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打下基础 19 2 大力开展现场调查与检测评价工作 促进了劳动条件的改善 开展现场检测与评价 劳动条件改善工作一直是职业卫生工作重点 随着 职业病防治法 的贯彻实施 加大了现场检测评价力度 治理危害环境 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健康 近几年 北京市每年都针对职业病危害突出的行业 人群 重点开展了职业卫生专项检测评价工作 从源头上减少职业病危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20 3 依法实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 不断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全市范围内 加强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管理 严格依据资质审定的工作程序 条件 标准等 切实加强了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机构的工作质量管理 使北京市技术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1 4 开展示范企业与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 组织开展职业卫生示范企业建设和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 探索了用人单位自身规范管理和基层职业卫生服务的模式 取得了初步成效 22 5 加大宣传教育 提高了职业病防治的法治意识 在每年的 职业病法治法 宣传周 都根据主题 制作了宣传材料 开展了宣传工作 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关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局面 二 职业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1 用人单位数量大 全市职业卫生本底数据不能准确掌握随着首都经济发展需要和深化改革开放 北京市工业企业 尤其是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得到迅猛发展 用人单位数量增长迅速 企业布局和结构也发生变化 北京市CDC每年要求区县对本辖区各区县用人单位基础数据进行调查 汇总上报 数据与统计局数据差距较大 有待进一步核实 不能全面反映北京市职业人群的实际情况 24 2 职业病危害分布广 接触危害人数多 中小企业问题突出 从调查发现 为控制首都空气污染 工业企业的布局发生变化 如乡镇企业多集中在农村或城郊 新建企业均在近郊或远郊 以高科技 知识密集型企业企业 信息产业 生物制药等为主 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多 职业病危害分布广 25 职业病危害较严重的多发布于煤炭 冶金 有色金属 石油及石油化工 轻工 建筑建材 生物医药等企业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有苯及苯系物等有机溶剂 粉尘 硫化氢 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氨 铅及铅化合物 汞及汞化合物 锰及锰化合物 噪声 高温等 中小企业规模小 落后工艺 设备陈旧 管理薄弱 职业病危害严重 部分岗位超标严重 26 3 四低 评价 检测 体检 教育 问题 有待解决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率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覆盖率低 职业性健康检查受检率较低 职工健康监护工作得不到落实 职业卫生健康教育覆盖率低 但总体而言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覆盖率还有相当差距 还要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 27 用人单位法制意识薄弱 职业病防治责任没有落实的问题 工作落实不力 不少用人单位缺乏法制意识 重经济效益轻健康效益 不能为职工体检出相应经费 导致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不能很好地落实 职工健康监护权益得不到落实 28 4 慢性职业病和急性突发事件 事故 时有发生 职业病高发态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近年来 我市每年新发职业病病例均超过2000例 其中尘肺病 煤工尘肺 相当突出 急性中毒时有发生 用人单位责任不落实 部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健康重视不够 防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没有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违法行为仍大量存在 29 29 29 缺氧环境 在一些不通风的密闭环境内 如地窖 坑道 矿山巷道 大捅 油槽 反应塔釜内等 由于生物或化学物质的耗氧或空气被某些气体所替代时都会发生氧浓度降低 例如化工厂检修反应塔釜时用氮气冲洗后未经充分通风 或储菜 储藏地窑 氧被菜或薯所消耗 启封后未经适当通风 人员立即进入就可能发生缺氧 煤层所产生的甲烷和其他脂肪酸气体 可使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中的氧分压降低 造成缺氧 基建工程的地下作业工地 在地质层有吸收氧或稀释氧的物质 如甲烷等 的地点 送入的压缩空气中氧的浓度可降低 造成缺氧事故 30 30 不同程度缺氧的主要症状 31 急性中毒第一 杀手 硫化氢 高毒物质 强烈的神经毒剂 32 32 存在硫化氢的场所强烈的神经毒物 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存在形式以某些化学反应和蛋白质自然分解过程的产物以及某些天然物质的成分和杂质形式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中以及自然界中 采矿和矿石中提炼钢 镍等 尤其是硫化矿 开挖和整治沼泽地 沟渠 水井 下水道 潜函 隧道以及清除垃圾 污物 粪便等作业分析化学实验室等都有接触本品的可能 33 33 34 5 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有待深入开展 基层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缺乏规划 仪器设备缺乏 专业人员严重缺乏 知识和年龄结构不合理 经费缺乏等等 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职业性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等工作 工作环节多 学科要求多 专业性强 工作复杂 难度大 35 6 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用人单位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往往分别委托多机构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用人单位频繁更换技术服务单位 并且技术服务机构之间存在沟通不够 造成用人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不很好地全程 连续动态观察职业病危害状况 一些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不能深入工作场所 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监护评价工作 之间工作脱节 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 建议今后建立密切用人单位与技术服务机构之间工作关系 探索出一个有利于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和谐 长期发展的全方位 系统的综合职业卫生服务的新模式 36 做好职业健康 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 经营活动 提高产品质量 特别是熟练技术工人 增加经济效益的需要 职业病是企业的沉重负担 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 职业健康损伤与职业病 职业病 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禁忌证 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 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 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37 38 38 职业性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一 职业性危害因素及其来源职业危害因素 在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对职业人群健康有损害的因素 来源可分为 生产工艺过程 劳动过程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39 39 一 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 1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 化学因素有毒物质 如铅 汞 苯 氯 一氧化碳等 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 石棉尘 煤尘 有饥粉尘等 2 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 如高温 高湿 低温 异常气压 如高气压 低气压 噪声 振动 非电离辐射 如可见光 紫外线 红外线 射频辐射 激光等 电离辐射 如X射线 Y射线等 3 生物因素如附着在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 甘蔗渣上的真菌 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40 40 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 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 精神 心理 性职业紧张 3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适应等 4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如视力紧张等 5 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 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 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 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 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41 二 职业病的致病条件 接触机会 接触方式 接触时间 接触强度 个体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 年龄和性别差异 营养不良 其它疾病 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 42 42 三 职业病名单2013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新版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将原来的115种职业病扩大到132种 增加18种 其中在职业性传染病分类中增加了 艾滋病 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条目 增加的职业病包括爆震聋溴丙烷中毒 冻伤 萘胺所致膀胱癌等 涉及10个分类中的8个 其中 职业性化学中毒 分类新增最多 增加了5种职业病 此外 对16种职业病的名称进行了调整 并对2项开放性条款进行了整合 1957年 我国首次发布 关于试行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 的规定 将职业病确定为14种 1987年 职业病目录被增加到9类99种 2002年 职业病防治法 实施 原卫生部联合原劳动保障部发布 职业病目录 将职业病增加到10类115种 2013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一 尘肺病1 矽肺2 煤工尘肺3 石墨尘肺4 碳黑尘肺5 石棉肺6 滑石尘肺7 水泥尘肺8 云母尘肺9 陶工尘肺10 铝尘肺11 电焊工尘肺12 铸工尘肺13 根据 尘肺病诊断标准 和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 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43 二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 过敏性肺炎2 棉尘病3 哮喘4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 锡 铁 锑 钡及其化合物等 5 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 硬金属肺病 44 职业性皮肤病 1 接触性皮炎2 光接触性皮炎3 电光性皮炎4 黑变病5 痤疮6 溃疡7 化学性皮肤灼伤8 白斑9 根据 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45 职业性眼病 1 化学性眼部灼伤2 电光性眼炎3 白内障 含放射性白内障 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 噪声聋2 铬鼻病3 牙酸蚀病4 爆震聋 46 职业性化学中毒 1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不包括四乙基铅 2 汞及其化合物中毒3 锰及其化合物中毒4 镉及其化合物中毒5 铍病6 铊及其化合物中毒7 钡及其化合物中毒8 钒及其化合物中毒9 磷及其化合物中毒10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11 铀及其化合物中毒12 砷化氢中毒13 氯气中毒14 二氧化硫中毒15 光气中毒 47 16 氨中毒17 偏二甲基肼中毒18 氮氧化合物中毒19 一氧化碳中毒20 二硫化碳中毒21 硫化氢中毒22 磷化氢 磷化锌 磷化铝中毒23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24 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25 四乙基铅中毒26 有机锡中毒27 羰基镍中毒28 苯中毒29 甲苯中毒30 二甲苯中毒 31 正己烷中毒32 汽油中毒33 一甲胺中毒34 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35 二氯乙烷中毒36 四氯化碳中毒37 氯乙烯中毒38 三氯乙烯中毒39 氯丙烯中毒40 氯丁二烯中毒41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 不包括三硝基甲苯 中毒42 三硝基甲苯中毒43 甲醇中毒44 酚中毒45 五氯酚 钠 中毒 48 46 甲醛中毒47 硫酸二甲酯中毒48 丙烯酰胺中毒49 二甲基甲酰胺中毒50 有机磷中毒51 氨基甲酸酯类中毒52 杀虫脒中毒53 溴甲烷中毒54 拟除虫菊酯类中毒55 铟及其化合物中毒56 溴丙烷中毒57 碘甲烷中毒58 氯乙酸中毒59 环氧乙烷中毒60 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 中暑2 减压病3 高原病4 航空病5 手臂振动病6 激光所致眼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损伤7 冻伤 49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3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 内照射放射病5 放射性皮肤疾病6 放射性肿瘤 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 7 放射性骨损伤8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 放射性性腺疾病10 放射复合伤11 根据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50 职业性传染病 1 炭疽2 森林脑炎3 布鲁氏菌病4 艾滋病 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5 莱姆病 51 职业性肿瘤 1 石棉所致肺癌 间皮瘤2 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 苯所致白血病4 氯甲醚 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 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 皮肤癌6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 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 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9 毛沸石所致肺癌 胸膜间皮瘤10 煤焦油 煤焦油沥青 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 萘胺所致膀胱癌 52 其他职业病 1 金属烟热2 滑囊炎 限于井下工人 3 股静脉血栓综合征 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 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53 四 职业病的特点 可预防而难以治疗 从源头抓起 人为性 规范用工行为 规范作业行为 职业病的特点 1 病因明确 2 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 存在接触水平 剂量 效应 反应 关系 3 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 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 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 处理 康复效果较好 但有些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只能对症综合处理 故发现愈晚 疗效愈差 5 除职业性传染病外 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55 成功经验 只要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 避免劳动者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就可以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目的 保护劳动者健康与生命安全 56 因生产设备 生产工艺 生产环境等原因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来控制与消除职业病危害 维护劳动者的健康 应根据 职业病防治法 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针对当前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在建立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 四 职业病防治中的法定义务 职业危害申报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 及时 如实申报职业危害 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三同时 义务 用人单位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 改建 扩建和技术改造 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7 健康保障的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 环境和条件 职业卫生管理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 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58 保险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报告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 如实向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和职业病危害事故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 卫生防护义务 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减少危害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逐步替代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 工艺 材料 职业危害监测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评价 不转移危害义务 用人单位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职业危害告知义务 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 材料 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 不得隐瞒其危害 还应通过合同 设置公告栏 警示标识和提供说明书等方式告知劳动者 培训教育义务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当进行上岗前 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 健康监护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事故处理义务 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 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和控制措施 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 应当及时组织救治 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特殊劳动者保护义务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不得安排孕妇 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 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举证 提供职业病诊断资料的义务 劳动者申请作职业病鉴定时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 落实职业病防治经费义务 支持职业病诊断 鉴定 治疗和康复并承担相关费用 医疗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 康复费 残疾用具费 生活护理补助费 一次性伤残补助费 伤残津贴 死亡补助 伤葬补助 抚恤金等 接受行政监督和民主管理的义务 职业病病人调离和妥善安置的义务 依照民事法律承担损害赔偿的义务 63 五 如何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职业卫生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只要企业存在 职业卫生管理一刻也不能停息 是一个空间 时间以及员工 三维 全方位的系统管理 64 一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组织 明确各部门工作和职责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应由单位负责人 工会负责人 安全卫生机构负责人及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人员组成 职业卫生人员应当包括各个层次和级别 如车间或较大班组工作人员组成人员应当熟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 法规 了解本单位的生产工艺 职业病危害现状 控制方法 单位的负责人应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 法规 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每个成员都要明确责任 实行责任追究制 65 用人单位法人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人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应指定一名主管厂长 总经理 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并要落实专职或兼职的人员负责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 需要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 做到厂部 车间 班组层层有人抓 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66 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 法定代表人是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最高责任人 全面负责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可在最高决策层任命一名或几名人员作为分管职业卫生工作的负责人 其职责是 建立 实施 定期评审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定期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绩效 组织并推动全体劳动者参加职业卫生管理活动 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由 法定代表人 管理者代表 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工会代表组成 其主要职责是审议职业卫生工作计划和方案 布置 督查和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 67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责任是 组织执行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方针政策 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计划 确定明确的目标及量化指标 并组织实施 组织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以及劳动者之间 包括劳动者及其代表 的合作与交流 以全面实施其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要素 负责确定职业危害识别 评价及其控制人员的职责 义务和权利 并告知劳动者 制定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方案 以识别 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及工作有关疾病 监督管理和评估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负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测和职工职业健康监护 68 职能部门职业卫生职责 明确安全 卫生 环保 消防 工会 党群等部门主管人员及其职责 在职业卫生例会中 反映职业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各部门协调解决 将问题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69 群众监督管理 工会组织职业卫生职责设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开展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活动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 70 二 制定并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方针 计划和实施方案 确保目标实现 职业病防治是用人单位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因此 必须要有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 将防治职业病的阶段目标和总体设想纳入到计划中去 制定计划前必须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 全面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 种类 浓度 强度 及危害后果 了解有关防护设施的运行和效能 了解职工健康 发病情况 71 实施方案应着重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的开发应用 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 工艺 材料 明确经费投入和实施时间 以预防 消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72 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计划 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 层层分解 的职责 任务 目标 进度和考核指标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包括目的 目标 措施 考核指标 保障条件等内容 实施方案应包括时间 进度 实施步骤 技术要求 考核内容 验收方法等内容以及对落实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估 并撰写年度评估报告 73 职业卫生方针 程序 依法 征求意见 制定 目标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及工作相关疾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 要求 内容明确 及时公布 定期评估 74 三 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化学品管理制度 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培训制度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的诊治与报告制度 职业卫生经费管理制度等等 各种职业病防护设施 生产劳动的操作规程等 75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应包括管理部门 职责 目标 内容 保障措施 评估方法等要素 设置岗位操作规程 与岗位职责相对应 其内容还应包括职业卫生防护的内容 可张贴或以其他方式 方便劳动者了解 提示劳动者遵守 76 四 制定完善可行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针对本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是增强防范意识 提高对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办法 具体应包括 深入调研 搞清本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 性质和危害程度 事故应急的现场措施 如 设置报警装置和应急通风装置 预备事故抢险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具 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医疗救护措施 储备针对事故急救伤员所需的有效抢救药品 器械 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考核有关人员在事故发生后的应变抢险 自救互救能力 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指定专人负责 并定期检查抢险个人防护用品 工具 药品 器械 及时更换失效的药品和损坏的器械 77 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落实设施 并定期进行演练 熟悉与掌握生产过程使用或生产的各种化学品的毒性 对防止发生职业中毒事故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据 职业病防治法 和相关法例 运输和储存危险化学品必须使用识别标签 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在购买化学品时 要向供应商索取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以了解该化学品的毒性和一些基本的防护知识 要对所属的重大职业病危害危险源进行辨识 然后确定和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可能导致的紧急事件 根据分析结果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对每一个重大职业病危害危险源都应编制一个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以减轻危险化学事故的后果 78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档案 应急救援预案档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演练计划 演练记录 演练评估报告或总结 现场急救用品管理档案 现场急救用品配备档案 定期检查记录 维护或更新记录 适用性评价报告 冲洗设备管理档案 冲洗设备定期检查记录 维修记录及适用性评价报告 泄险区管理文件辅助设施档案 淋浴间 更衣室配备档案及物品存放专用间管理档案 79 五 加强工作场所管理和设备管理 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做好隐患排查和治理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2 1 GBZ2 2 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掌握浓度或强度是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 超过限值标准 及时查找原因 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避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 检测结果应通过公告栏告知劳动者 这样可以提醒他们注意做好个人劳动保护 80 材料和设备管理 应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 新工艺和新材料不生产 经营 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架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企业使用的主导原材料供应商应符合 职业病防治法 要求 为用人单位提供符合 职业病防治法 的有关原材料的完整 真实 可靠的中文物质安全数据清单 MSDS 对所采用的技术 工艺和材科不隐瞒其危害 81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应有中文说明书 用人单位应建立设备台账 包括型号 厂家 厂家联系方式 责任人 维修记录 中文说明书 是否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中文警示说明是否规范 应使相关的劳动者了解中文说明书的相关内容 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使用 生产 经营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 应有中文说明书 82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 应有中文说明书不应将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嫁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不具备防护条件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有毒物品的包装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 有害工作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如携气式呼吸器 全封闭式化学防护服 防护手套 防护鞋靴等 以及对被救者施救所需的急救用品 如做人工呼吸所需单向阀防护口罩 现场止血用品 防暑降温用品 给氧器 有特殊需求的可配备急救车 防护小药箱等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 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设备 应急撤离通道 必要的泄险区 83 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源储存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存在放射线的工作场所都应设置射线警示标识 核设施 辐照装置 放射治疗 工业探伤等使用强辐射源的工作场所设置安全连锁和超剂量报警装置 有毒 有害工作场所 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标识的设置 有毒 有害工作场所 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标识的设置按照GBZ158使用指南和GBZ T203设定 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车间淋浴间 毒作业场所应设置更衣室 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有毒物品存放专用间 84 85 85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0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公布 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骆琳二 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86 职业病危害检测及评价制度 应检测的车间 分厂 岗位 职业性有害因素 经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确定的检测岗位点分布图及应测点应测样品数 检测周期 委托的检测机构 有相应资质 和经费保障等内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 8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 检测 评价并提出整改措施 检测 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检测 评价结果定期向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作用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日常的定期检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职业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职业病诊断的争议调查处理职业卫生执法监管工作职业病危害因素摸底调查和申报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类型 1 按照委托 企业的日常检测技术服务机构的委托检测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测建设项目的类比检测建设项目的控制效果评价检测现状评价的检测 按空气监测的目的 可分为 1 评价监测 2 日常监测 3 监督监测 4 事故性监测 根据空气监测的方式 可分为 定点检测 个体检测 短时间检测 长时间检测 不同监测类别的现场采样要求按目的 评价监测 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等 1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 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 2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在一个工作日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 2014 8 18 92 日常监测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监测 1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采样1个工作班 2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2014 8 18 93 监督监测 适用于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时 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监测 1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日和采样点进行采样 2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2014 8 18 94 事故性监测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 进行的紧急采样监测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样点 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为止 2014 8 18 95 根据空气监测的方式 定点检测 将采样仪器放在选定的采样点 收集器置于劳动者的呼吸带 一般距地面1 5m高度 进行空气样品的采集测定 目的主要是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 个体检测 将个体采样空气收集器佩戴在检测对象的前胸上部 尽量接近呼吸带 进行空气样品的采集测定 目的主要是评价劳动者接触毒物的程度 2014 8 18 96 短时间检测 采样时间为15min左右的采样测定 主要用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卫生标准的检测评价 长时间检测 采样时间在1h以上的采样测定 用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卫生标准检测评价 2014 8 18 97 3 几个重点概念 工作场所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工作地点 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采样点 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 选定具有代表性的 用于空气样品采集的工作地点 个体采样 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 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 采样对象 选定为具有代表性的 进行个体采样的劳动者 定点采样 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 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采样时段 在一个监测周期 如工作日 周或年 中 选定的采样时刻 采样时间 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持续的时间 短时间采样 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的采样 长时间采样 采样时间一般在1h以上的采样 采样流量指在采集空气样品时 每分钟通过空气收集器的空气体积 4 正确理解 代表性 和 真实性 要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 TWA和STEL 因此要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和最高的工作时段 满足检测的目的要求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 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 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正常工作和生产状态下 而不是特殊情况下 如意外事故 人为因素和防护设施暂时失效的浓度 高温作业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 25 的作业 WBGT指数 湿球黑球温度 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 单位为 101 露天作业的建筑工人 农民 作业时间应尽可能的避开阳光最强烈的时间 采用早晚作业等 接触时间率 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与8h的比率 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 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知识记录每年最热月的每日13时 14时的气温平均值 102 卫生要求 接触时间率100 体力劳动强度为IV级 WBGT指数限值为25 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 WBGT指数限值增加1 2 接触时间率每减少25 WBGT限值指数增加1 2 103 表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 高温测量 测量仪器干球温度计 测量范围为10 60 自然湿球温度计 测量范围为5 40 黑球温度计 直径为150mm或50mm的黑球 测量范围为20 120 分别测量三种温度 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到WBGT指数 室外 WBGT 湿球温度 0 7 黑球温度 0 2 干球温度 0 1室内 WBGT 湿球温度 0 7 黑球温度 0 3 高温测量 测量方法现场调查了解每年或工期内最热月份工作环境变化幅度和规律工作场所的面积 空间 作业和休息区域划分和隔热设施 热源分布和作业方式等一般情况 绘制简图 工作流程包括生产工艺 加热温度和时间 生产方式和作息时间等 工作人员的数量 工作路线 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 工作方式 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高温测量 测量测量前应对测量仪器校正 确定湿球温度计的储水槽注入蒸馏水 确保棉芯干净并且充分浸湿 注意不能加自来水 在开机的过程中 如果显示的电池电压低 则应更换电池或者给电池充电 测定前或者加水后 需要10min的稳定时间 高温测量 测点选择测点数量工作场所无生产性热源 选择3个测点 取平均值 存在生产性热源的工作场所 选择3 5个测点 取平均值 工作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环境或通风环境 每个区域内设置2个测点 取平均值 高温测量 测点位置测点应包括温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 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 计算时间加权WBGT指数 高温测量 测量高度 立姿作业为1 5m 坐姿作业为1 1m 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 应分别测量头部 腹部和踝部 立姿作业为1 7m 1 1m 0 1m 坐姿作业为1 1m 0 6m和0 1m WBGT指数的平均值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高温测量 测量时间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 在夏季最热月测量 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 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 从事室外作业 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 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 每天测3次 工作班开始后及结束前0 5h分别测1次 工中测1次 取平均值 如在规定时间内停产 测量时间可提前或推后 高温测量 作业环境热源不稳定 生产工艺周期性变化较大时 分别测量并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 测量时间取决于所使用的WBGT测定仪的反应时间 高温测量 测量条件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测量期间避免受到人为气流影响 WBGT指数测定仪应固定在三脚架上 同时避免物体阻挡辐射热或者人为气流 测量时不要站立在靠近设备的地方 环境温度超过60 可使用遥测方式 将主机与温度传感器分离 高温测量 时间加权WBGT指数计算在热强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场所 应采用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 公式为 式中 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 工作人员在第1 2 n个工作地点实际停留的时间 WBGT1 WBGT2 WBGTn 时间时的测量值 高温测量 测量记录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测量日期 测量时间 气象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测量地点 单位 厂矿名称 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 被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 测量仪器型号 测量数据 测量人员等 注意事项在进行现场测量时 测量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噪声的测量 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每周工作5d 每天工作8h 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 A 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 A 每周工作5天 每天工作时间不等于8h 需计算8h等效声级 或规格化8h等效声级 每周工作不是5天 需计算40h等效声级 或规格化40h等效声级 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接触时间接触限值 dB A 备注5d w 8h d85非稳态噪声计算8h等效声级5d w 8h d85计算8h等效声级 5d w85计算40h等效声级 工作场所脉冲噪声职业接触限值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 n 次 声压级峰值 dB A n 100140100 n 10001301000 n 10000120 现场调查 为正确选择测量点 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 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工作场所的面积 空间 工艺区划 噪声设备布局等 绘制略图 工作流程的划分 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 噪声变化规律等 预测量 判定噪声是否稳态 分布是否均匀 工作人员的数量 工作路线 工作方式 停留时间等 由于A声级的测量 实际上是采取等间隔取样 所以实际工作中等效连续A声级的计算为 Leq 10lg 1 N 100 1Li 式中 Li 第I次读取得A声级 dB A N 取样总数 120 六 开展职业卫生培训 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职业卫生培训对预防职业病危害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和法律责任 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是职业卫生培训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 法规 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等 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只有让劳动者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掌握如何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后 才能够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121 职业卫生培训 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管理者代表 管理人员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对上岗前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未经上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的劳动者一律不得安排上岗 定期对在岗期间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根据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 确定培训周期 122 职业卫生培训档案 职业卫生培训档案 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上岗和在岗 以及通知 教材 试卷 考核成绩等 上级单位培训通知 培训合格证 123 七 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 提醒告知劳动者 在工作场所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警示标识包括图形标识 警示线 警示语句和文字 图形 警示语句和文字设置在工作场所入口处或工作场所的显著位置 警示线可喷涂在地面或制成色带设置 警示说明应包括职业病危害的种类 后果 预防及急救措施等内容 作业场所的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可时刻告知和提醒在岗劳动者 这对防治职业病起到重要的作用 124 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源储存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存在放射线的工作场所都应设置射线警示标识 核设施 辐照装置 放射治疗 工业探伤等使用强辐射源的工作场所设置安全连锁和超剂量报警装置 有毒 有害工作场所 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标识的设置 有毒 有害工作场所 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警示标识的设置按照GBZ158使用指南和GBZ T203设定 125 125 各类标识 126 八 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筛查职业健康损害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公布 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骆琳二 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127 职业健康监护 按规定组织上岗前 在岗 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禁止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调离并妥善安置有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建立符合要求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管如实 无偿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用人单位有义务在劳动者离岗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不得弄虚作假 不得向劳动者收取任何费用 128 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不安排孕期 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其本人和胎儿 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禁止使用童工 给予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适当岗位津贴对接触有慢性毒性化学品的劳动者开展医学随访 慢性毒性 尤其是有致畸性 致癌性 致突变性等时应积极对劳动者开展医学随访 离退休人员定期健康监护 129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检查对象 新招收的员工 调换新的或增加新的有害作业上岗前 工伤事故或长期病休后再上岗者 检查的意义 根据劳动者健康状况合理安排工种 岗位 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损害 防止职业病发生 避免招收已患职业病的人员入厂 减少劳资纠纷 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30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检查对象 在岗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 职业病患者或疑似 观察 对象定期复查 检查的意义 发现职业禁忌证 及时调换工种 岗位 早期发现健康损害 及时治疗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职业病 131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检查对象 脱离有害作业场所 调换工作岗位时 解除劳动合同 约 前 离岗退休前 发生分立 合并 解散 破产等情形时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全体人员 检查的意义 了解劳动者离岗时健康状况 分清健康损害的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 规定 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 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132 应急健康检查 检查对象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时 同一工作场所的全体人员 检查的意义 全面了解 评价特定环境下的职业病危害程度 以便控制危害 避免扩大化 5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 2 7 1 总结报告 受检单位 应检人数 受检人数 检查时间和地点 发现的可疑职业病 职业禁忌证和其他疾病的人数和汇总名单 处理建议等 2 体检结果报告 对每个受检对象的体检表 应由主检医师审阅后填写体检结论并签名 体检发现有可疑职业病 职业禁忌证 需要复查者和有其它疾病的劳动者要出具体检结果报告 包括受检者姓名 性别 接触有害因素名称 检查异常所见 结论 建议等 133 3 个体体检结论 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对劳动者个体的健康状况结论可分为5种 a 目前未见异常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b 复查 检查时发现单项或多项异常 需要复查确定者 应明确复查的内容和时间 c 可疑职业病 检查发现可能有疑似职业病或患有职业病 需要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d 职业禁忌证 检查发现有职业禁忌证的患者 需写明具体疾病名称 e 其他疾病或异常 除目标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或某些检查指标的异常 134 4 健康监护评价是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工作场所监测资料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 防护措施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 并提出改进建议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和评价应遵循法律严肃性 科学严谨性和客观公正性 5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按有关规定填报 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护卡 并及时进行报告 135 7 3高温 7 3 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7 3 1 1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 1 期及 期高血压 2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3 慢性肾炎 4 未控制的甲亢 5 糖尿病 6 大面积皮肤疤痕 136 7 3 1 2检查内容 1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心血管系统 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 如心悸 胸闷 恶心 呕吐 腹痛 反酸 烧心 上腹部疼痛 多饮 多尿 血尿 头痛 晕眩等 2 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 重点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 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 必检项目血常规 尿常规 血清ALT 心电图 血糖b 选检项目 有甲亢病史或检查有异常者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FT4 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 促甲状腺激素 TSH 137 7 3 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7 3 2 1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 同上岗前7 3 2 2检查内容同上岗前7 3 2 3健康检查周期1年 应在每年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进行 7 3 3应急职业健康检查7 3 3 1检查对象因意外或事故接触高温可能导致中暑的职业接触人群 包括参加事故抢救的人员 7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