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 寒假训练07 呼吸作用.docx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22284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 寒假训练07 呼吸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 寒假训练07 呼吸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 寒假训练07 呼吸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假训练07呼吸作用1【2018全国卷III】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解析】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H2O、CO2和酒精,某些组织或器官是乳酸,C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答案】C2【2018天津卷】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C若降低10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解析】在t1t2时刻,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减少速率越来越慢,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刻,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酵母菌基本不再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和t3产生CO2的速率相同,所以单位时间内产生相同量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因此t3时,溶液中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正确;图示所给温度是最适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因此若降低温度,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时所需要的时间会变长,C错误;据图可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变成灰绿色,D正确。【答案】C3【2017海南卷】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B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不同【解析】与成熟组织细胞相比,分生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呼吸速率快,A错误;某些植物组织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过程,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B错误;降低氧气浓度,有氧呼吸减弱,有机物消耗减慢,C正确;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相同,D错误。【答案】C1【2017-2018学年河南省安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C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2【2017-2018学年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B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3【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H2OB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少量ATPCCO2既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也是无氧呼吸的产物D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4【2018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可在蓝藻和某些细菌中进行B过程可在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葡萄糖中的能量经过程全部转移至丙酮酸中D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过程5【2018-2019学年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和或过程和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和C动物细胞内,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产生能量,过程不产生能量6【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当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测得O2吸收量小于CO2释放量,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B如果测得CO2释放量:O2吸收量大于4:3,则无氧呼吸占优势C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则有H的积累D检测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随CO2释放,溶液的颜色变化由黄变绿再变蓝7【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二氧化碳体积与吸收氧气体积之比为5:3,是因为()A有l/4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分解B有l/2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分解C有1/3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分解D有2/3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分解8【2017-2018学年福建省德化县第一中学、永安市第一中学、漳平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一次联考】如图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02产生总量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图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图中当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图中限制A、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9【2018-2019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将甲、乙所示的装置放在适温条件下培养。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带有刻度的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与时间的关系对应的曲线依次是(不考虑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ABCD10【2019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如图表示人体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与运动强度的关系(假设只考虑细呼吸且底物均为葡萄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图中各运动强度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Bbd段无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来Cc点之后,无氧呼吸急剧上升,且不再进行有氧呼吸Dac段主要进行有氧呼吸,cd段主要进行无氧呼吸11【2018-2019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以下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地球早期大气中氧的缺乏可推测:细胞先出现的是无氧呼吸B破伤风芽孢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或酒精对细胞无害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都是葡萄糖12【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雨水过多时,农作物会发生烂根现象,其原因主要是()A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伤害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在水中,使根受到毒害D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13【2017-2018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图是高等生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1)图中、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2)、代表能量,其中最多的代号是_。(3)H与O2结合生成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4)人体肌细胞内如果缺氧,C6H12O6氧化的最终产物是_。(5)有氧呼吸的反应式_14【2018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质量检测(三)】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如图甲、乙中af所示装置,(呼吸底物是葡萄糖)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能够验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装置是_(用字母按顺序表示),可用图丙中的_过程表示(用标号表示);如果将d装置内的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并与b连接,能否观察到b中出现混浊的现象? _,其原因是_。(2)图乙中,X烧杯中放置的是_溶液。如果e的液滴不移动,f的液滴右移,则此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_。(3)图丙是酵母菌的呼吸过程,产生物质B的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物质E可用_试剂检测,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填序号)。(4)图丁是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氧浓度为b时,有_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寒假训练07呼吸作用1.【解析】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因此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二氧化碳,A正确;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无关变量要控制好,B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不能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错误;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D正确。【答案】C2.【解析】根据题意分析,乙试管中只有线粒体,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发生反应,A正确;甲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葡萄糖溶液可以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丙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且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葡萄糖溶液只能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少量的ATP,C、D错误。【答案】A3.【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A错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少量的ATP,而第二阶段不产生ATP,B正确;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C正确;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D正确。【答案】A4.【解析】过程可代表有氧呼吸,可在蓝藻和某些细菌中进行,A正确;过程代表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可在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正确;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少部分释放出来,部分转移至丙酮酸中,C错误;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过程,D正确。【答案】C5.【解析】大多数植物的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也有一部分植物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乳酸,如甜菜根,A正确。是有氧呼吸第二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B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能量最多,C正确。,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乳酸发酵,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能量,第二阶段不产生,D正确。【答案】B6.【解析】如果测得O2吸收量CO2释放量,则只能说明既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但是无法判断两者的大小关系,A错误;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时,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所以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时,则无氧呼吸占优势,B正确;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说明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还原性氢用于丙酮酸的还原,没有还原性氢的积累,C错误;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随着CO2的释放,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D错误。【答案】B7.【解析】设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X,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得关系式:(6X+2Y):6X=5:3,解得X:Y=1:2,因此有1/3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有2/3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答案】D8.【解析】图中O2产生总量表示(实际)光合速率,CO2释放量表示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B时,O2产生总量与CO2释放量相等,说明呼吸速率2倍的光合速率,A错误;光照强度为D时,O2产生总量为8个单位,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也是8个单位,因D、A两点CO2释放量相同,均为6个单位,所以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B正确;图中当光照强度为D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能进行,因此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C正确;图中光照强度由A增至C,即光照强度逐渐增大,O2产生总量增加,说明限制A、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正确。【答案】A9.【解析】甲试管内液面覆盖的油脂层,营造一个无氧环境,其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但产生的CO2导致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因此有色液滴从一开始就向右移动,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稳定,对应于曲线。乙试管中的酵母菌最初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和产生的CO2量相等,试管内的气体压强不变,有色液滴不动;当O2量因消耗而减少到一定值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同时进行,此时消耗的O2量小于产生的CO2量,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有色液滴开始向左移动;当O2完全耗尽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有色液滴继续向左移动,最后稳定在最大值,与曲线相对应。综上分析,B正确。【答案】B10.【解析】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而无氧呼吸既不消化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无论图中何种运动强度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的消耗量,A正确。bd段无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少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来,大部分能量仍储存在乳酸中,B错误;c点之后,无氧呼吸急剧上升,仍然有氧气的消耗,也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ab段乳酸含量没有增加,说明此时细胞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c段和cd段中既有氧气的消耗,也有乳酸的产生,说明这两个阶段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D错误。【答案】A11.【解析】地球早期大气中没有氧气,因此可推测细胞先出现的是无氧呼吸,A正确;破伤风芽胞杆菌属于厌氧型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适合生活在无氧的深层伤口环境中,B正确;一般来说.如果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或酒精过多,会对细胞产生毒害,C错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是分解有机物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最常用的物质都是葡萄糖,D正确。【答案】C12.【解析】根据题意分析,雨水过多,使植物的根部形成无氧环境,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积累使细胞死亡,微生物利用死亡细胞的物质,繁殖加快,导致根腐烂,D正确。【答案】D13.【解析】(1)图中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酸,为第三阶段的产物水,为第二阶段的产物二氧化碳。(2)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中,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3)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O2结合生成水,发生于线粒体内膜。(4)人体肌细胞内如果缺氧,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C6H12O6氧化的最终产物是乳酸。(5)有氧呼吸反应式书写时应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式右侧的能量不能漏掉,且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箭头连接。【答案】(1)丙酮酸水二氧化碳(2)(3)线粒体内膜(4)乳酸(5)14.【解析】 (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利用图甲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需提供O2,因此通入a瓶的空气需先经过c瓶,以除去空气中的CO2,保证b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可见其装置序号是c-a-b。分析图丙可知:A、B、C、D、E分别表示丙酮酸、CO2、H、O2、酒精,过程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所以图丙中表示有氧呼吸。如果将d装置内的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并与b连接,由于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所以不能观察到b中出现混浊的现象。(2)图乙中,装置f中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酵母菌细胞呼吸吸收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的差值。由于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产生CO2,因此仅凭装置f不能辨别酵母菌细胞的呼吸类型。若要辨别酵母菌细胞的呼吸类型,装置e的 X烧杯中应放置能够吸收CO2的NaOH溶液,此时装置e中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酵母菌细胞呼吸吸收的O2量。如果e的液滴不移动,f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没有消耗O2,但产生了 CO2,则此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3)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图丙中的物质B是CO2,产生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因此产生物质B的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或线粒体基质)中。物质E是酒精,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释放能量最多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图丙中的过程。(4) 图丁显示:当氧浓度为b时,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此时,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8,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3,说明无氧呼吸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5;结合如下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推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相对值为5/2,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相对值为1/2,所以有5/2(5/21/2)5/6的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答案】(1)c-a-b 否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2)NaOH 无氧呼吸(3)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或线粒体基质)酸性的重铬酸钾(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