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文艺复兴1.苏格拉底从来不向听他讲学的人索取金钱报酬,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苏格拉底认为,获取报酬无异于迫使自己当奴隶。这反映了他()A.提倡“有教无类”B.推崇“美德即知识”C.崇尚意志自由D.反对狭隘的民主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不索取报酬的原因在于“获取报酬无异于迫使自己当奴隶”,不当奴隶意味着苏格拉底渴望自由,故C项正确。A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排除;B项属于苏格拉底的思想成果,但材料没有涉及这一内容,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这是一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失利、实行僭主政治的时期。他与他的老师、他的学生并称为“希腊三贤”。在哲学领域,他认为宇宙间第一性的、永恒不变的是() A.自我B.物质C.逻辑D.理念答案: D解析: 从“他与他的老师、他的学生并称为希腊三贤”,可知“他”是柏拉图,他认为理念是宇宙第一性的、永恒不变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3.彼特拉克用诗句描述了理想情人的妩媚和他的感情;十日谈多半故事都以爱情、男女关系为主题。文艺复兴的这一共同点()A.充分反映出人文主义者放纵欲望B.是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的直接结果C.根源于当时的社会世风日下D.深受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直接影响答案: B解析: 人文主义者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但这不等同于放纵欲望,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反对天主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提倡人性,追求个性解放,材料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有力回击,带有人文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C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浪漫主义文学兴盛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与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文艺复兴巨匠生活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4.有学者称达芬奇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在绘画、人体解剖、机械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达芬奇()A.创立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B.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C.反教会特权和君主专权D.成为时代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巨人答案: B解析: 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A项错误;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材料“他在绘画、人体解剖、机械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反映了他在科学领域也取得诸多成就,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以反教会特权和君主专权为特征,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在科学领域尚不能被称为巨人,故D项错误。5.“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的神学。他们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材料中“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A.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B.促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C.否定了宗教神学观念D.否定一切权威,崇尚理性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今世”“古典文化”“自身”等可推断出,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正确。B项是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事件的影响,排除;文艺复兴运动反对教会,并没有否定神学世界观,C项错误,排除;D项是启蒙运动的特点,排除。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南安人郑允桓的未婚妻郭氏,名宜娘,自幼贤淑。郑允桓前往安南(越南),无法回来,写信回来请郭氏改嫁。郭氏曰:“夫纵不返,氏终为郑家妇。”遂入门,躬绩养老姑。郑允桓最后病殁于安南。“允(桓)子归,宜娘抚之。郭氏现年六十四,盖生平不识夫而终妇道焉”。摘编自泉州府志材料二从前有一条严酷的法律,妇女犯通奸罪,一律活焚。美貌多情的菲莉芭在法庭上受审时,却神色从容,侃侃而谈。本来是个犯妇,反而成了控诉者,指责法律对于妇女的不公平。她不但逃过了惩罚,而且那条残酷的法律,经过她的指责,从此做了修改。摘编自薄伽丘十日谈从两则材料中提炼出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对其进行解读。(要求: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解读;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 可以从背景、原因、立场和影响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解读。角度一:材料一发生于封建专制和礼教盛行的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以礼杀人,压制人性。材料二发生于文艺复兴时期,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提倡思想自由,为资产阶级服务。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时期的文化由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所决定。角度二:泉州府志认同并赞赏女子为男子守贞,这种赞美容易形成对妇女的道德压力,违背了人性;而对男子的贞洁不做要求,如郑允桓可以在外生子。十日谈同情受压迫的妇女,主张尊重人性,并从国家立法的角度抨击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后者的立场比前者更具人性化。角度三:泉州府志以官方史书的形式表彰妇女的贞节观,剥夺了女性的爱情婚姻权利,巩固了封建纲常秩序。十日谈赞扬妇女的机智斗争,有利于思想解放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后者较前者更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