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11讲 水圈和水循环课后达标检测 鲁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83470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11讲 水圈和水循环课后达标检测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11讲 水圈和水循环课后达标检测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11讲 水圈和水循环课后达标检测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讲 水圈和水循环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天津十二重点中学联考)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1所示。图2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1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 D径流2读图1和图2,关于该取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解析:第1题,图示取水管作用是把集水器收集的淡水取出,类似于水循环的径流环节。第2题,图示膜下气温高于膜上气温,太阳辐射膜下不可能高于膜上,则可能是塑料薄膜增加了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故D正确。该装置主要是利用膜内热量来蒸发水汽,再利用膜外温度低于膜内,使蒸发的水汽遇冷凝结,故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为膜内高温且膜内外温差最大的时段,即1018时之间。答案:1.D2.D(2016高考天津卷)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34题。3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上游水电站增多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4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时间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在减少,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上游水电站增多,只是改变黄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对黄河入海水量影响不大;中游水土流失加剧,使得黄河含沙量增加,对水量影响小;从1951年到2010年,黄河下游降水量没有明显减少,不是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原因。第4题,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影响不大,气候不会变干。答案:3.D4.B(2018佛山模拟)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流域,南靠祁连山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据近几十年统计发现,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期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结冰期是指当年下半年第一次结冰出现(结冰初日)到翌年上半年最后一次结冰结束(结冰终日)所持续的日数。读图回答57题。5石羊河的汛期出现在()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6下列四地结冰初日最早的是()A永昌 B民勤C天祝 D凉州7影响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海拔C坡向 D纬度解析:第5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所以石羊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选B。第6题,读图可知四地结冰日数不同,结合结冰期概念可知,结冰日数长的地方,结冰初日早,结冰终日晚,所以四地结冰初日最早的是结冰日数最长的天祝。选C。第7题,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的空间差异表现为大致从南向北递减。由题干材料可知,石羊河流域南靠祁连山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地势南高北低,所以海拔是影响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选B。答案:5.B6.C7.B下图分别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b)。读图完成89题。8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地 B地C地 D地9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解析:第8题,可以根据洪峰出现的早晚和河流上下游关系来判断暴雨发生的位置。甲水文站先出现洪峰,且甲水文站在上游,乙水文站在下游,说明此次局地暴雨发生在甲水文站上游,即图a中的地。第9题,可以根据湖泊的位置和河流上下游关系推断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的原因。甲、乙水文站之间河道淤积和河谷变宽分别会导致乙水文站水位升高和降低,但不会对乙水文站观测到的流量产生影响;湖水补给发生在河流枯水期,而此时是河流丰水期;从图a可知,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湖泊恰好分流了干流的部分洪水,才使湖泊下游的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变小。答案:8.D9.C(2018西北工大附中模拟)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A水汽蒸发减少 B地表水下渗增加C地表径流增加 D大气降水减少11下列属于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对城市环境影响的是()A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C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治城市内涝D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解析:第10题,由材料中“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可知,雨水的滞留可直接使地表水下渗增加。第11题,分析题干材料可知,“植生滞留槽”会增加城市地表及大气的湿度,从而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槽中植物起到了生物的滞水功能;受城市功能的制约,植生滞留槽不可能根治城市内涝,同时也不可能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答案:10.B11.A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8合肥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20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分)(2)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试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6分)解析:(1)读图可知,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1 900 m),阿勒泰气象站海拔较低(735 m)。而该地降雪主要由西风带来,海拔高的地区抬升作用明显,降雪量大,且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最大积雪深度出现时间较晚。(2)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类型及蒸发量考虑。该地区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积雪融水,随着气温升高,5月积雪大量融化,67月积雪融化量减小,对于河流补给量减小;57月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小。(3)乌伦古湖位于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河流带来大量盐分,盐分长期积累,使得该湖成为咸水湖。答案:(1)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较大,出现的时间较迟。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对西风气流的抬升作用更明显,降水(雪)量较大;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开始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最大积雪深度大,出现时间较迟。(或从阿勒泰气象站的角度答亦可)(2)冬季气温在0 以下且降水量较大,累积积雪量大;随着气温回升,5月积雪大量融化,径流量大;67月融雪补给锐减,径流量减小;57月,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3)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13(2016高考上海卷)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8分)(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8分)(3)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8分)解析:(1)水文特征主要是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渭河干流主要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7、8月,年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流速较稳定;其支流多来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较大;冬季寒冷,有结冰期。(2)图示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北侧支流来沙是渭河主要的沙源。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支流较北侧少,南侧支流不是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3)原因:沿渭河城市多大量抽水截留,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沿河地区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水量减少;沿河城市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下降。采取的对策:在河流水资源利用基础上,要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地处北方,气候较为干旱,要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答案:(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汛期”必答)(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3)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抽水截留”必答)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统一管理与调配”必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