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72324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PT 页数:567 大小:86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7页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7页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知识目标:了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发展阶段理解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有关术语了解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法规能力目标:能够掌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能够掌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能够了解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第一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发展阶段,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一条明确了制订此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第三条又再次强调了对建筑活动的基本要求:“建筑活动应当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的建筑工程安全标准。”由此可见,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在建筑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数十年来几乎在所有建筑工地上都悬挂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醒目标语,这实质上是质量与安全的高度概括。所以,工程项目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作为建设工程产品的工程项目,投资和耗费的人工、材料、能源都相当大,投资者付出巨大的投资,要求获得理想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产品,以期在预定时间内能发挥作用,为社会经济建设和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出贡献。如果工程质量差,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而且还会因质量、安全等问题影响国计民生和社会环境安全。因此,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质量问题,质量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质量管理的水平已关系到行业的兴衰、企业的命运。,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工程质量差本身就是最大的浪费,低劣的质量一方面需要大幅度增加返修、加固、补强等人工、材料、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还将给用户增加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改造费用。同时,低劣的质量必将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使用户遭受经济损失。综上所述,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是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实现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是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的有力保证。我国已由国务院发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它是指导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含施工项目)的法典,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灵魂。,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1940年以前)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1940年1960年)3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1960年以后)4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阶段(1987年至今),4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阶段(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仅对产品质量提出要求,同时还对供应厂商提出质量可持续保证的要求。在供需双方的贸易活动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获得需方信任获得订单的前提。所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金钥匙。(2)ISO9000族标准的修订和发展1990年提出的修改原则:让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标准。为所有组织提高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1994年推出94版;2000年12月15日推出2000版,统称为2000版ISO9000族标准。至今已有150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广泛应用于目前已知的所有的行业和部门。(3)ISO9000族标准与TQM的关系ISO9000族标准是TQM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TQM是组织质量管理的基础要求(最低要求)。ISO9000族标准是达到和保持世界级质量水平的要求。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打基础”和“求发展”的关系。,第二节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一、质量和工程质量的概念质量: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者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质量的主体是“实体”,实体可以是活动或者过程的有形产品。例如:建成的厂房,装修后的住宅,或是无形的产品(质量措施规划等);也可以是某个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上述各项的组合。由此可见,质量的主体不仅包括产品,而且包括活动、过程、组织体系或人,以及它们的组合。,工程质量的特性:工程质量的单一性这是由工程施工的单一性所决定的,即一个工程一个情况,即使是使用同一设计图纸,由同一施工单位来施工,也不可能有两个工程具有完全一样的质量。因此,工程质量的管理必须管理到每项工程,甚至每道工序。工程质量的过程性工程的施工过程,在通常的情况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的。每个过程的质量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工程质量的管理必须管理到每项工程的全过程。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一个工程质量的好与坏,影响很大,不仅关系到工程本身,业主和参与工程的各个单位都将受到影响。所以,政府必须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控制,以保证工程建设和使用阶段的安全。工程质量的综合性工程质量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工程是先有图纸后有工程,是先交易后生产或是边交易边生产。,二、质量管理与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具体的四项活动,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确保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和实现。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就是在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对工程质量进行的监督和管理。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就是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原则首先要满足顾客和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应规定项目过程、所有者及其职责和权限,必须注重过程质量和项目交付物质量,以满足项目目标,管理者对营造项目质量环境负责,管理者对持续改进负责。,项目质量要求没有具体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无法实现项目的质量控制。项目质量要求既包括对项目最终交付物的质量要求,又包括对项目中间交付物的质量要求。对于项目中间交付物的质量要求应该尽可能地详细和具体。质量信息的作用和要求质量信息在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是为质量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为控制项目质量提供依据,为监督和考核质量活动提供依据。质量管理的工作体系企业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目的,利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第三节我国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我国现行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始于1983年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和1984年国务院国发1984123号文件的授权。20年来,围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我国已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并增补、修订了大量的技术标准,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配套法规也在逐步完善和健全,特别是200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全面实施,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对规范市场行为,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我国工程质量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本章小结,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目标: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ISO9000族标准理解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能力目标:能够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ISO9000族标准能够熟悉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的具体内容能够熟悉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和使用,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与ISO9000标准,一、质量管理体系1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当管理与质量有关时,则为质量管理。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质量管理体系。,2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1)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复合性(2)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唯一性(3)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系统性(4)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全面有效性(5)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预防性(6)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动态性(7)质量管理体系应持续受控(8)质量管理体系应最佳化,3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1)它代表现代企业或政府机构思考如何真正发挥质量的作用和如何最优地作出质量决策的一种观点。(2)它是深入细致的质量文件的基础。(3)质量体系是使公司内更为广泛的质量活动能够得以切实管理的基础。(4)质量体系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整个公司主要质量活动按重要性顺序进行改善的基础。,二、ISO9000标准,ISO9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11987版,TC176最早制定的一个标准是ISO8402:1986,名为品质-术语,于1986年6月15日正式发布。1987年3月,ISO又正式发布了ISO9000:1987、ISO9001:1987、ISO9002:1987、ISO9003:1987、ISO9004:1987共5个国际标准,与ISO8402:1986一起统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21994版,TC176于1990年发布了一个标准,1991年发布了三个标准,1992年发布了一个标准,1993年发布了五个标准;1994年没有另外发布标准,但是对前述“ISO9000系列标准”统一作了修改,分别改为ISO8402:1994、ISO9000-1:1994、ISO9001:1994、ISO9002:1994、ISO9003:1994、ISO9004-1:1994,并把TC176制定的标准定义为“ISO9000族”。1995年,TC176又发布一个标准,编号是ISO10013:1995。至今,ISO9000族一共有17个标准。,对于上述标准,作为专家应该通晓,作为企业,只需选用如下三个标准之一:(1)ISO9001:1994品质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品质保证模式;(2)ISO9002:1994品质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品质保证模式;(3)ISO9003:1994品质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品质保证模式。,32000版,1999年11月提出了2000版ISODIS9000、ISODIS9001和ISODIS9004国际标准草案。此草案经充分讨论并修改后,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发布实施。2000版ISO9000族标准包括以下一组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第二节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一、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通过全部而广泛的市场调查,了解顾客对产品性能的要求。(2)谋求在顾客和其它收益者(企业所有者,员工,社会等)的需求和期望之间达到平衡。(3)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传达到整个企业。(4)测定顾客的满意度,并为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而努力。,2领导作用,制订并保持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通过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及其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在整个企业内促进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整个企业关注顾客要求;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并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确保企业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确保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能获得必要的资源;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体系;决定企业有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措施;决定改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3全员参与,承担起解决质量问题的责任。不断增强技能、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寻找机会进行质量改进。在团队中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关注为顾客创造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对企业的质量管理目标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通过产品所具有的质量和个人行为向顾客和社会展示自己的企业。从工作中能够获得满足,并为是企业的一名成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就是一个过程。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组织可利用过程方法达到活动有效性和效率的同时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过程是: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及测量、分析和改进。,5管理的系统方法,所谓系统管理是指,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在本原则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正确识别相关过程;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目标;正确理解各过程的内在关联性及相互影响;持续地进行评估、分析和改进;正确认识资源对目标实现的约束。,6持续改进,由于质量最本质的含义是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而顾客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提高。所以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应当为质量改进事业奋斗终身。持续改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组织从上到下都有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而且需要各部门的良好协作和配合,使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使持续改进在组织内顺利推行。,持续改进应包括:分析和评价现状,识别改进区域;确定改进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以确定改进目标的实现;正式采纳更改,并把更改纳入文件。,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基于事实的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有两点需要说明: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必须是可靠和详实的,必须是建立在组织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事实,错误的信息和数据,必然会导致决策的失误;分析必须是客观的,合乎逻辑的,而且分析方法是科学的和有效的,比如统计方法的运用和计算机等信息工具的支持。,实施本原则至少可以为组织带来以下结果:客观把握组织的质量状况,减少错误决策的可能性;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优化;充分发挥科学方法的作用,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有效性。,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在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良好的供方和寻找一个良好的顾客一样重要。因此,如何保证供方提供及时而优质的产品,也是组织质量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供需双方应保持一种互利关系。供方也需要不断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积极肯定供方的改进和成就,并鼓励其不断改进。,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质量管理原则的应用八项原则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成本控制的持续改进;通过全员参与可以减少因部门壁垒而带来的管理成本;通过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少时间、精力等成本。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减少不良供方所带来的风险;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可以减少错误决策所带来的巨大风险。,考虑利益、成本和风险的管理对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而言都很重要,关于组织整体业绩的这些考虑可影响:顾客的忠诚;业务的保持和发展;营运结果,如收入和市场份额;对市场机会的灵活与快速反应;成本和周转期(通过有效和高效地利用资源达到);,对最好地达到预期结果的过程的整合;通过提高组织能力获得的竞争优势;了解并激励员工去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参与持续改进;相关方对组织有效性和效率的信心,这可通过该组织业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品寿命周期以及信誉来证实;通过优化成本和资源以及灵活快速地共同适应市场的变化,为组织及其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2过程方法,为使组织能有效和高效地运作,组织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活动,这就是“过程方法”。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它可对由诸过程构成的系统内的各过程之间的连接,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地控制。当过程方法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时,着重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理解并满足要求;需要从增值方面考虑过程;获取过程业绩和有效性方面的结果;以目标测量为依据对过程进行持续改进。,3体系和过程的管理,2000年版ISO9000族标准希望组织的最高管理者通过以下方式建立一个以顾客为中心的组织:确定体系和过程,这些体系和过程要得到准确地理解以及有效和高效地管理和改进;确保过程有效和高效地运行并受控,并确保具有用于确定组织良好业绩的测量方法,连续地收集并使用过程数据和信息;引导组织进行持续改进,并使用适宜的方法评价过程改进,如自我评价和管理评审。,4文件,组织的管理者应规定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支持组织过程有效和高效运行所需的文件,包括相关记录。文件的性质和范围应满足合同、法律法规要求以及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应与组织相适应。文件可以采取适合组织需求的任何形式或媒体。文件要求。质量手册。文件控制。记录的控制。,第三节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顾客要求产品具有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特性,这些需求和期望在产品规范中表述,并集中归结为顾客要求。顾客要求可以由顾客以合同方式规定或由组织自己确定,在任一情况下,顾客最终确定产品的可接受性。因为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这就促使组织持续地改进其产品和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方法鼓励组织分析顾客要求,规定相关的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能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以增加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可能性。质量管理体系还就组织能够提供持续满足要求的产品,向组织及其顾客提供信任。,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GB/T19000族标准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区分开来。GB/T1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何种类别的产品。GB/T19001本身并不规定产品要求。产品要求可由顾客规定,或由组织通过预测顾客的要求规定,或由法规规定。在某些情况下,产品要求和有关过程的要求可包含在诸如技术规范、产品标准、过程标准、合同协议和法规要求中。,三、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4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5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6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7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8建立和应用过程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四、过程方法,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可视为过程。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使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本标准鼓励采用过程方法管理组织。,五、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组织提供了关注的焦点。两者确定了预期的结果,并帮助组织利用其资源达到这些结果。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质量目标需要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并是可测量的。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产品质量、作业有效性和财务业绩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对相关方的满意和信任也产生积极影响。,六、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1制定并保持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在整个组织内促进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以增强员工的意识、积极性和参与程度;3确保整个组织关注顾客要求;4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并实现质量目标;5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这些质量目标;6确保获得必要资源;7定期评价质量管理体系;8决定有关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措施;9决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措施。,七、文件,1符合顾客要求和质量改进;2提供适宜的培训;3重复性和可追溯性;4提供客观证据;5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文件的形成本身并不是很重要,它应是一项增值的活动。,八、质量管理体系评价,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3质量管理体系评审4自我评定,九、持续改进,1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范围;2确定改进目标;3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4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5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6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满足;7将更改纳入文件。,十、统计技术的作用,使用统计技术可帮助组织了解变异,从而有助于组织解决问题并提高有效性和效率。这些技术也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决策。在许多活动的状态和结果中,甚至是在明显的稳定条件下,均可观察到变异。这种变异可通过产品和过程的可测量特性观察到,并且在产品的整个寿命期(从市场调研到顾客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个阶段,均可看到其存在。,统计技术可帮助测量、表述、分析、说明这类变异并将其建立模型,甚至在数据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也可实现。这种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对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提供帮助。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防止由变异引起的问题,并促进持续改进。GB/Z19027给出了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指南。,十一、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致力于使与质量目标有关的结果适当地满足相关方的需求、期望和要求。组织的质量目标与其他目标,如增长、资金、利润、环境及职业健康与安全等目标相辅相成。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某些部分,可以由质量管理体系相应部分的通用要素构成,从而形成单独的管理体系。这将有利策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组织的总体有效性。组织的管理体系可以对照其要求进行评价,也可以对照国际标准如GB/T19001和GB/T24001的要求进行审核,其审核可分开进行,也可同时进行。,十二、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GB/T19000族标准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和组织优秀模式方法是依据共同的原则,它们两者均:1使组织能够识别它的强项和弱项;2包含对照通用模式进行评价的规定;3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4包含外部承认的规定。GB/T1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不同在于他们应用范围的不同。GB/T19000族标准为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并为业绩改进提供了指南。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确定这些要求是否满足。优秀模式包含能够对组织业绩比较评价的准则,并能适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和所有相关方。优秀模式评价准则提供了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业绩相比较的基础。,第四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ISOFDIS9001的4.2.1条款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1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声明;2质量手册;3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4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5本标准所要求的质量记录。,上述规定的有关说明:1本标准出现“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详略程度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人员的能力。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1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1)教育培训,统一认识第一层次为决策层,包括党、政、技(术)领导。主要培训:1)通过介绍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发展和本单位的经验教训,说明建立、完善质量体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2)通过ISO9000族标准的总体介绍,提高按国家(国际)标准建立质量体系的认识。3)通过质量体系要素讲解(重点应讲解“管理职责”等总体要素),明确决策层领导在质量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第二层次为管理层,重点是管理、技术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与建立质量体系有关的工作人员。第三层次为执行层,即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有关的作业人员。对这一层次人员主要培训与本岗位质量活动有关的内容,包括在质量活动中应承担的任务,完成任务应赋予的权限,以及造成质量过失应承担的责任等。,(2)组织落实,拟定计划,第一层次:成立以最高管理者(厂长、总经理等)为组长,质量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质量本系建设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包括:1)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2)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3)按职能部门进行质量职能的分解。第二层次,成立由各职能部门领导(或代表)参加的工作班子。这个工作班子一般由质量部门和计划部门的领导共同牵头,其主要任务是按照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具体组织实施。第三层次:成立要素工作小组。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分工明确质量体系要素的责任单位,例如,“设计控制”一般应由设计部门负责,“采购”要素由物资采购部门负责。,(3)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1)与总方针相协调;2)应包含质量目标;3)结合组织的特点;4)确保各级人员都能理解和坚持执行。,(4)现状调查和分析,现状调查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体系要素,内容包括:1)体系情况分析。即分析本组织的质量体系情况,以便根据所处的质量体系情况选择质量体系要素的要求。2)产品特点分析。即分析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使用对象、产品安全特性等,以确定要素的采用程度。3)组织结构分析。组织的管理机构设置是否适应质量体系的需要。应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并确立各机构间隶属关系、联系方法。4)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能否适应质量体系的有关要求。5)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组成、结构及水平状况的分析。6)管理基础工作情况分析。即标准化、计量、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和质量信息等工作的分析。,因为在一个组织中除质量管理外,还有其他各种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由于历史沿革多数并不是按质量形成客观规律来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的,所以在完成落实质量体系要素并展开成对应的质量活动以后,必须将活动中相应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分配到各职能部门。一方面是客观展开的质量活动,一方面是人为的现有的职能部门,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一般地讲,一个质量职能部门可以负责或参与多个质量活动,但不要让一项质量活动由多个职能部门来负责。目前我国企业现有职能部门对质量管理活动所承担的职责、所起的作用普遍不够理想,总的来说应该加强。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涉及相应的硬件、软件和人员配备,根据需要应进行适当的调配和充实。,(5)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2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1)体系文件一般应在第一阶段工作完成后才正式制订,必要时也可交叉进行。(2)除质量手册需统一组织制订外,其它体系文件应按分工由归口职能部门分别制订,先提出草案,再组织审核,这样做有利于今后文件的执行。(3)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应结合本单位的质量职能分配进行。(4)为了使所编制的质量体系文件做到协调、统一,在编制前应制订“质量体系文件明细表”,将现行的质量手册(如果已编制)、企业标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以及记录表式收集在一起,与质量体系要素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新编、增编或修订质量体系文件项目。(5)为了提高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效率,减少返工,在文件编制过程中要加强文件的层次间、文件与文件间的协调。(6)编制质量体系文件的关键是讲求实效,不走形式。,3质量体系试运行,(1)有针对性地宣贯质量体系文件。(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将体系试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如体系设计不周、项目不全等进行协调、改进。(4)加强信息管理,不仅是体系试运行本身的需要,也是保证试运行成功的关键。,4质量体系的审核与评审,(1)审核与评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规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可行;2)体系文件是否覆盖了所有主要质量活动,各文件之间的接口是否清楚;3)组织结构能否满足质量体系运行的需要,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职责是否明确;4)质量体系要素的选择是否合理;5)规定的质量记录是否能起到见证作用;6)所有职工是否养成了按体系文件操作或工作的习惯,执行情况如何。,(2)该阶段体系审核的特点是:1)体系正常运行时的体系审核,重点在符合性,在试运行阶段,通常是将符合性与适用性结合起来进行;2)为使问题尽可能地在试运行阶段暴露无遗,除组织审核组进行正式审核外,还应有广大职工的参与,鼓励他们通过试运行的实践,发现和提出问题;3)在试运行的每一阶段结束后,一般应正式安排一次审核,以便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对一些重大问题也可根据需要,适时地组织审核;4)在试运行中要对所有要素审核覆盖一遍;5)充分考虑对产品的保证作用;6)在内部审核的基础上,由最高管理者组织一次体系评审。,本章小结,第三章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知识目标:了解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掌握从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进行质量控制的操作要点理解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则、方法和手段能力目标:能够熟悉工程项目质量、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概念能够应用相关知识实施对施工项目质量的控制,第一节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特点,一、工程项目质量概述1工程项目质量概念工程项目质量是指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综合的要求,工程项目是按照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条件下形成的,其质量也是在相应合同条件下形成的,而合同条件是业主的需要,是质量的重要内容,通常表现在项目的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外观质量与环境协调等方面。,2工程项目质量的内容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及单项工程所构成,就工程项目建设而言,是由一道道工序完成的。因此,工程项目质量包含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包括检验批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以及单项工程质量。同时工程项目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工程建设者,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因工程项目质量的高低是由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各方面、各环节工程质量的综合反映,并不是单纯靠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要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就必须提高工作质量。,3工程项目质量阶段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包括活动或过程的结果,还包括活动或过程本身,即包括工程项目形成全过程,按照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所包括的四阶段八步骤,工程项目质量包括工程项目决策质量、工程项目设计质量、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工程项目验收保修质量。,4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由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建筑工程项目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施工生产上,而施工生产又由建筑产品特点反映,建筑产品特点表现在产品本身位置上的固定性、类型上的多样性、体积庞大性三个方面,从而建筑施工具有生产的单体性、生产的流动性、露天作业和生产周期长的特点。,由于上述工程项目的特点,造就了工程项目质量具有以下特点:(1)影响因素多(2)质量波动大(3)易产生质量变异(4)质量具有隐蔽性(5)终检局限大,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质量要求需要转化为可用定性和定量的规范表示的质量特性,以便于质量控制的执行和检查。,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即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程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3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分类施工项日质量控制按其实施者,分为三个方面:1)业主和监理的质量控制,属于外部的,横向的控制。2)政府监督机构的质量控制,属于外部的、纵向的控制。3)承建商的质量控制,属于内部的、自身的控制。,4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预定的质量要求,以取得期望的经济效益。对于建筑工程,一般来说,有效的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有:1)提高预见性。2)明确控制重点。3)重视控制效益。4)系统地进行质量控制。5)制订控制程序。,5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原则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2)以人为核心。3)以预防为主。4)用数据说话,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6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从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过程来看,要控制工程项目质量,就要按照建设过程的顺序依法控制各阶段的质量。1)项目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2)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3)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4)项目验收与保修阶段的质量控制,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系列质量验收标准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备案签署合格证和使用证,监督承建商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和时间履行保修义务。,三、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过程,1事前质量控制事前质量控制即在施工前进行质量控制,其具体内容有:1)审查各承包单位的技术资质。2)对工程所需材料、构件、配件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3)对永久性生产设备和装置,按审批同意的设计图纸组织采购或订货。4)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含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措施。5)对工程中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应审查其技术鉴定书。6)检查施工现场的测量标桩、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高程水准点。7)完善质量保证体系。8)完善现场质量管理制度。9)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2事中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即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其具体内容有:1)完善的工序控制。2)严格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工作。3)重点检查重要部位和专业过程。4)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照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5)审查设计图纸变更和图纸修改。6)组织现场质量会议,及时分析通报质量情况。,3事后质量控制1)按规定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已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2)组织联动试车。3)审核质量检验报告及有关技术性文件。4)审核竣工图。5)整理有关工程项目质量的技术文件,并编目、建档。,四、工序质量控制,1工序及工序质量2工序质量控制的程序工序质量控制就是通过工序子样检验,来统计、分析和判断整道工序质量,从而实现工序质量控制。3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1)必须主动控制工序作业条件,变事后检查为事前控制。,2)必须动态控制工序质量,变事后检查为事中控制。3)建立工序质量控制卡,合理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并做好工序质量预控工作:确定工序质量标准,并规定其抽样方法、测量方法、一般质量要求和上下波动幅度。确定工序技术标准和工艺标准,具体规定每道工序的操作要求。并进行跟踪检验。,五、质量控制点设置,1质量控制点的概念质量控制点的定义是:为保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需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件或薄弱环节。质量控制点也称为“质量管理点”。,1)对产品(工程)的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有严格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重要影响因素,应设置质量控制点。2)对工艺上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部位应设置质量控制点。3)对经常容易出现不良产品的工序,必须设立质量控制点。4)对会影响项目质量的某些工序的施工顺序,必须设立质量控制点。,2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在什么地方没置质量控制点,需要通过对工程的质量特性要求和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全面分析来确定。设置质量控制点一般应考虑下列原则:,5)对会严重影响项目质量的材料质量和性能,必须设立质量控制点。6)对会影响下道工序质量的技术间歇时间,必须设立质量控制点。7)对某些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的技术参数,要设立质量控制点。8)对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必须没立质量控制点。9)某些关键操作过程,必须设立质量控制点。10)对用户反馈的重要不良项目应建守质量控制点。,3质量控制点实施根据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质量控制点的落实与实施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质量控制点,编制质量控制点明细表。2)绘制“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及“工艺质量流程图”明确标出建立控制点的工序、质量特性、质量要求等。3)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工序分析,绘制质量控制点设置表。,4)组织有关部门对质量部门进行分析,明确质量目标、检查项目、达到标准及各质量保证相关部门的关系及保证措施等,并编制质量控制点内部要求。5)组织有关人员找出影响工序质量特性的主导因素,并绘制因果分析图和对策表。6)编制质量控制点工艺指导书。7)按质量评定表进行验评。为保证质量,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质量验评标准进行验评。,六、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1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直接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或必要的试验等。,2施工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的方法1)PDCA循环工作方法PDCA循环是指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组成的工作循环。,2)质量控制统计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散布图法分层法统计分析表法,(2)质量控制的手段1)日常性的检查,即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人员(专业工长、质检员、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情况及结果的检查和抽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事故苗头,以便及时进行控制。2)测量和检测,利用测量仪器和检测设备对建筑物水平和竖向轴线、标高、几何尺寸、方位进行控制,对建筑结构施工的有关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发现偏差及时纠正。,3)试验及见证取样,各种材料及施工试验应符合相应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诸如原材料的性能,混凝土搅拌的配合比和计量,坍落度的检查和成品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及打桩的承载能力等,均需通过试验的手段进行控制。,4)实行质量否决制度,质量检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施工中存有的问题,有权以口头方式或书面方式要求施工操作人员停工或者返工,纠正违章行为责令不合格的产品推倒重做。5)按规定的工作程序控制,预检、隐检应有专人负责并按规定检查,作出记录,第一次使用的配合比要进行开盘鉴定,混凝土浇筑应经申请和批准,完成的分项工程质量要进行实测实量的检验评定等。6)对使用安全与功能的项目实行竣工抽查检测。,第二节人的因素控制,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是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为了避免人的失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达到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的目的,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的激励外,还需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本着适才适用,扬长避短的原则来控制人的使用。在工程质量控制中,人员的参与,一种是以个体形态存在,另一种方式常以某一组织的形态参与,下面分别介绍两种形态下的人的控制。,第二节人的因素控制,一、个体人员因素控制,(1)领导者的素质(2)人的理论、技术水平(3)人的违纪违章(4)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控制1)持证上岗2)素质教育,二、组织体人员因素控制,1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1)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承建单位,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2)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进行招标。,3)建设单位必须向有关的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齐全。4)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5)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的,不得使用。,6)实行监理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也可以委托具有工程监理相应资质等级并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没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该工程的设计单位进行监理。下列建设工程必须实施监理: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同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它工程。,7)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8)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9)房屋建筑使用者在装修过程中,不得擅自变动房屋建筑材料、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10)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具备下列条件:11)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2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1)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勘察、设计单位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或者以其他勘察、设计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勘察、设计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所承揽的工程。,2)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并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注册执业人员应当在设计文件上签字,对设计文件负责。,3)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测量、水文等勘察成果必须真实、准确。4)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建设工程设计。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5)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专用设备、工艺生产等外,设计单位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6)设计单位应当就审查合格的施工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作出详细说明。7)设计单位应当参与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并对因设计造成的质量事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3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1)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施工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其他施工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施工单位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2)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3)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单位应当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4)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5)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6)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作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7)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8)施工单位对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建设工程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应当负责返修。9)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4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1)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2)工程监理单位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不得承担该项建设工程的监理业务。,3)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4)工程监理单位应当选配相应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及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不进行竣工验收。5)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以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一、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控制意义,建筑施工生产活动,除了要具备劳动力和劳动对象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劳动资料。机械设备是建筑产品生产的主要劳动资料,是生产建筑产品必备的基本要素。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施工机械越来越多,并将逐步代替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施工生产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加强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使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第三节机械设备控制,二、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控制的任务与内容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设备的选择与配套2现场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3现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修理,三、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控制,1合理配备各种机械设备2实行人机固定的操作证制度3建立健全现场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的责任制和其他规章制度4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5现场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控制建立“三定”制度1)“三定”制度的意义2)施工现场落实“三定”制度形式3)“三定”制定的内容,材料(含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的前提。,第四节材料的控制,一、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1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2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3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5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6现场材料应按以下要求管理1)入库材料要分型号、品种,分区堆放,予以标识,分别编号。2)对易燃易爆的物资,要专门存放,有专人负责,并有严格的消防保护措施。3)对有防湿、防潮要求的材料,要有防湿、防潮措施,并要有标识。4)对有保质期的材料要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并做好标识。5)易损坏的材料、设备,要保护好外包装,防止损坏。,二、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原则,1材料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虽然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种类很多,其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但是从总体上说,建筑材料可以分为直接使用的进场材料和现场进行二次加工后使用的材料两大类。前者如砖或砌块,后者如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等。这两类进场材料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都应当掌握。,1)材料进场时其质量必须符合规定;2)各种材料进场后应妥善保管,避免质量发生变化;3)材料在施工现场的二次加工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如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拌制工艺等必须符合有关规范标准和设计的要求;4)了解主要建筑材料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2进场材料质量的验收1)对材料外观、尺寸、形状、数量等进行检查。对材料外观等进行检查,是任何材料进场验收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2)检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3)检查材料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材料质量不仅应该达到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当设计有要求时,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因此,材料进场时,还应对照设计要求进行检查验收。4)为确保工程质量,对涉及地基基础与主体结构安全或影响主要建筑功能的材料,还应当按照有关规范或行政管理规定进行抽样复试。以检验其实际质量与所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是否相符。,3见证取样和送检4新材料的使用新材料通常指新研制成功或新生产出来的未曾在工程上使用过的材料。建筑工程使用新材料时,由于缺乏相对成熟的使用经验,对新材料的某些性能不熟悉,因此必须贯彻“严格”、“稳妥”的原则,我国许多地区和城市,对建筑工程使用新型材料,都有明确和严格的规定。通常,新材料的使用应该满足以下三条要求:1)新材料必须是生产或研制单位的正式产品,有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应达到合格等级。2)新材料必须通过试验和鉴定3)使用新材料,应经过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认可,并办理书面认可手续。,三、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有: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