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资料.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71953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46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建筑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建筑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资料的整理,4.3.1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及合规性评价程序4.3.3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4.4.1组织机构及职责4.4.2培训控制程序4.4.3协商与沟通4.4.5文件控制程序4.4.6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程序4.4.7应急预案的控制程序4.5.1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4.5.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3.1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源。,选定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对每个工作步骤,识别危险因素,评估危害因素的风险,对高风险的危害因素采取控制措施,p,D,A,c,计划(P),执行(D),检查(C),修正再执行(A),在工作程序PDCA过程中:P即拟订计划,制订计划目标,制订计划做法;D即执行实施,并加以控制;C即确认或评估执行状况与目标之差距;A即执行结果与目标值之差距探讨,并修正采取措施。,辩识和判定时应考虑:两种活动: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三种时态:即现在、过去、和将来。不仅要考虑现在施工的因素,还要考虑下一步的施工以及过程施工中遗留的安全隐患。,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辩识:,主要通过现场观察、人员活动、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相关方的意见等作为依据。,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辩识:,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情况。:正常状态包括正常的生产活动和经常性的活动;异常指的是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抢修、启动和停车、维修和异常的情况;紧急是万一发生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情况。,建筑施工九种安全危害:,1)高处坠落:包括脚手架、“五临边及洞口作业”、特种设备的安拆等作业;2)坍塌:包括基坑和井桩、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垂直运输设备、现场围挡等;2)坍塌:包括基坑和井桩、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垂直运输设备、现场围挡等;3)触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雷电4)物体打击:脚手架、洞口临边;,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辩识,5)机械伤害:钢筋机械、木工机具和施工机械设备等;6)起重伤害:起重机械设备伤害(如:倾覆、钢丝绳断裂);7)火灾:易燃易爆物资、超负荷用电;8)中毒和窒息:地沟作业、井桩开挖、下水井作业、防腐作业等;9)车辆伤害及其他等成为建筑业的九大伤害。,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七种环境因素:大气、水体、土壤、噪音、废物、资源和能源、其他,划分作业活动害辨识内容与顺序,工作场所:地理区域平面布局作业环境人员活动按工艺环节与常规活动临时性的工作临时来访者设备与设施安全实施物料危险性生活和应急设备设施,应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正常、异常和紧急,1按地理区域,环境方面:废水、废气、废渣、噪声、能源消耗、环境破坏、其它地理环境,包括施工所在地地质特征及周围地区地形地貌、居民社区分布;社会环境,包括风俗人情、社会治安状况、交通通讯状况、医疗卫生条件、地方病及传染病情况等;自然气象,气温、湿度、风、雨、冰、雾总量及分布规律;自然灾害,包括气候、地质灾害等;可依托的抢险资源,包括消防、医疗急救等;项目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名胜、自然风景区与自然保护区;与周边区域的相互影响。,2按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功能分区(生产、辅助、管理、生活);厂内运输和装卸(车流、人流、物流);危险防护设施的布置;安全距离等强噪声源、振动源的布置;建筑物自然通风、采光。,危险源辨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修订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999年5月1日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2)施工企业施工现场评价标准(JGJ/T77-200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规范(GB/T50326-2006),按工序进行危险源辨识,按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进行施工的,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中采取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的全过程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对危险源进行全过程的排查,以便在施工策划时就提出控制管理方案和措施,特种设备危险源辨识塔式起重机,翻到超载多塔碰撞主副杆损坏操作失误限位器失灵钢丝绳断股主杆倾斜,危险源辨识临时用电,工作环境:防火灾、爆炸,潮湿或腐蚀等安全认证标志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箱一漏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参数匹配安全电压接地设施、防静电、雷击措施应急设施,生活和应急设备设施,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和服务,包括:宿舍、饮用水等。消防、应急、急救、劳保、警示、防护、污染防治设施等。,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设备、电器日常维修煤气炉点火吊装作业动火作业电焊作业灭火器的配备消防设施的配备,危险源的评价,组织相关人员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内容包括:作业活动;危害;事故类别及后果;现有控制措施;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风险水平;根据评价结果所采取的措施;有关管理的详细资料,如评价人员的姓名、日期等。,危害辨识,进行危害辨识时应考虑来自作业活动的如下各类信息:a)正在执行的任务:其期限和频次;b)作业场所;c)通常(偶然)执行此任务的人员;d)受到此项工作影响的其他人员(如访问者、承包方人员、公众);e)已接受此任务的人员的培训;f)为此任务准备好的书面工作制度和(或)持证上岗程序;g)可能使用的设施和钢筋机械;h)可能使用的电动手工具、及其保养说明书;,危害辨识,j)所用到或所遇到的物理形态的物质(如烟气、气体、蒸汽、液体、粉尘、粉末、固体);k)与所进行的工作、所使用的安全设施和机械、所用到的或所遇到的物质有关的法规和标准的要求;l)被认为适当的控制措施;m)被动监测资料:组织从内部和外部获得的与所进行的工作、所用设备和设施有关的事件、事故和疾病的经历的信息;n)与此作业活动有关的任何现有评价的发现。,危险源辨识要考虑的因素,作业活动期间存在以下危害吗?a)人员、工具、原材从高处坠落b)物体打击;c)坍塌;d)触电伤害;e)中毒和窒息f)机械的危害;g)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h)火灾和爆炸;i)起重伤害;,风险的控制方法,对于风险必须采用以下方法:a)制度目标、管理方案;b)制定管理办法;c)培训与教育;d)制定应急预案;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f)保持现有措施。,企业活动,法律、法规,应急反应,作业控制,方针,管理方案,培训与意识,目标及指标,危害,不可接受风险,绩效测量与监测审核管理评审,风险控制措施选择,危险,途径,接受者,风险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措施,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原则:,危险源风险程度超出可容许风险标准,必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危险源风险程度在可容许风险标准范围内,可以对原有控制措施加强监测和维护;,风险控制技术风险控制技术包括固有危险源控制、人为失误控制以及安全目标管理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系统中的能量失控造成的,事故的严重度与系统中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时释放的能量有关,也与系统本身的抗灾能力有关。,对于固有的危险源,控制事故的方法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六种:,1、消除法消除危险源;2、限制法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资;3、保护法进行故障-安全设计(不应优先采用);4、隔离法分离、屏蔽;5、保留法增加安全系数,减少故障和失误;6、转移法转移危险源至无害地带。对于人为失误,主要采用人的安全化和操作安全化的方法进行控制。对于安全目标管理,需要采用法律、经济、教育和工程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停止使用该危害性物质,或以无害物代替,改使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修改程序以减轻危害性,隔离人员或危害,局限危害,工程技术控制,管理控制,个体防护,个体防护,选择风险控制时应考虑下列因素,防止事故发生措施:,本质安全隔离、封闭、关闭、连锁故障安全设计减少故障警告安全程序校正,本质安全,完全消除危险源(如:按照方案搭设防护措施,个人按照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将危险源的能量限制在不能造成任何伤害之下(如:使用安全电压、防坍塌等),隔离、封闭、关闭、连锁,隔离是将合在一起就会构成危险源的不相容的物质或条件分离开来。(如:将导致火灾的三要素隔离)封闭是防止人员、物体、动力或其他因素进入不期望地带。(如:放射物质封闭)关闭是保持人员、物体、过程、动力或其他因素脱离限制区域。(如:关闭电气线路开关)为了确保隔离措施发挥作用,有时采用连锁措施。(如:限位开关),警告,听觉视觉气味触觉味觉,个体防护,有危险的作业调查和纠正应对事故,逃生、援救,准备程序、计划、设施评审、演练,无事故!,工作,避免失误-失误情况下无害化-事故状态下减少损失的处理原则,通过改进管理体系要素阻止事故发生,通过改善工作条件阻止事故发生,通过提高人的素质阻止事故发生,通过本质安全设计阻止,三E对策理论,技术教育管理三者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缺一不可,三E是防止事故的三根支柱。,安全技术措施,减少潜在在危险因素(按照标准搭设防护设施配到劳动保护用品)降低潜在危险性程度(潜在危险往往达到一定程度和强度才能施害,降低强度,使之处于安全范围)联锁(当出现危险时,强制某些元件相互作用,以保证安全)隔离操作或远离操作(事故致因理论得知,伤亡事故必须是人与施害物质相互接触),安全技术措施,设置薄弱环节(安全薄弱元件,当危险达到危险值之前预先破坏,将能量释放)坚固或加强(增加安全系数,加大安全裕度)警告牌示和信号装置(警告可以提醒人们注意,及时发现危险因素或部位,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封闭(将危险物的危险能量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可有效预防事故或减少事故损失),安全管理措施,是保证员工按照一定的方式从事工作,并为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和方案,同时,还要对安全防护设施加强维护保养,保证性能正常,否则再先进的安全技术措施也不能发挥有效作用。,本程序应形成记录,1、危险源清单;2、风险评价记录(按照施工过程时间进行评价);3、重要危险源清单(没评价一次形成一个清单);4、危险源清单及重大危险源清单的更新记录;5、重要危险源的内、外部沟通的记录;,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及合规性评价程序,项目部a)收集所在地区与项目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摘录适用于本项目的相关条款,形成项目部文件;b)对两级公司发布的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及汇编进行识别,形成项目部适用的法规及其他清单及汇编;c)识别的结果传达到项目部员工及相关方,同时按本程序的要求,对员工进行宣贯和培训;d)按本程序的要求,进行合规性评价。,工程程序1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收集1.1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收集渠道a)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文件;b)业主、监理在招标文件、合同文件、施工管理文件中的相关信息;c)定期从互联网获取的相关信息;d)专业书店的图书目录、征订文件;e)省市情报站等。,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收集的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活动和服务的法律法规;b)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活动和服务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c)顾客、社区、员工关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其他要求等。,法律法规的应用,获取和识别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目的,是应用于本组织识别的环境因素和风险控制,即在进行以下活动时,应考虑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a)建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时;b)产品实现过程;c)运行控制过程;d)监测过程;e)持续改进过程,项目部根据工程特点,进行适用性识别,对适用于本项目环境因素控制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的法规及其他要求,形成文件,传达到与项目施工有关的员工及相关方;项目部收集到的,未纳入上级部门下发的法规清单中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应及时上报,以便更新。,合规性评价,评价人员的能力及培训a)合规性评价应由各单位主管领导、技术负责人或安全环境负责人组织相关职能人员进行。b)各单位应组织相关职能人员学习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理解和掌握相关条款,以确保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c)参与评价的人员应明确自己主管业务的范围、职责,熟悉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熟悉本岗位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对主管业务范围内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评价方法,a)按附件“合规性评价表”规定的评价项目,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进行逐条逐项评价;b)评价记录应具有必要的可追溯性,可行时应附有必要的证据以证实是否符合适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c)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发放调查表等形式,收集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符合性的证据,并据此调查和评价;d)调查表可发放到顾客、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监理公司、材料供方、工程分包方等相关方;评价记录应能够充分证实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在本单位的符合性。,评价结果,a)在评价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现象应立即纠正,并由本单位主管领导组织对违规行为进行评审,分析原因,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b)在评价过程中发现有潜在的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现象,由评价人员分析其原因,提出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和相关的预防措施,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c)经评价确定为遵规守法的行为和活动,各单位应采取措施确保其持续有效。,d)建设公司工程管理部门应汇总本公司各单位的合规性评价信息,形成本公司的“合规性评价报告”,报送主管领导和安全环境管理部。e)安全环境管理部对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符合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并综合各建设公司的“合规性评价报告”,编制集团公司的“合规性评价报告”提交管理评审会议。f)对涉及到全公司范围内的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情况,由安全环境部整理、提出纠正措施,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并监督检查其实施效果。g)管理评审提出的与合规性评价相关的要求,由安全环境管理部门提出具体的改进和实施意见,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并监督检查实施效果。,本程序应形成的记录,1、适用于本单位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清单及条款摘录;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学习培训记录;3、合规性评价表;4、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遵循情况调查表;5、合规性评价报告;6、违规纠正记录。,4.3.3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一体化管理方针总目标,目标、指标,法规要求重要危险源、风险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实施,检查和评价,更新,运行及经营要求,技术方案、财务、,相关方意见,目的为了确保在全公司建立可测量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同时通过制定和保持管理方案,确保目标、指标的实现,制定本程序。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内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也适用于为确保目标、指标的实现制定和运行管理方案。,项目部职责,a)依据本程序,制定项目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b)为确保目标和指标的实现,制定并运行管理方案;c)对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实施监测,形成并保持记录;d)按管理方案的规定,对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分阶段监测,对运行中出现的偏离方案策划结果的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评审,及时更新和修正管理方案并保存记录。,总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a)事故控制目标,包括千人负伤率、重伤死亡控制率、职业病发病率、火灾发生率、机械事故发生率、环境事故发生率等;管理目标,包括员工培训率、各类持证指标、设备完好率、文明施工目标、不符合整改目标等;向建设公司下达的目标分解指标。,项目部制定目标和指标的依据,a)重要环境因素及其可能导致的重大有害环境影响;b)重要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的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c)法规及其他要求;d)可选择的技术方案;e)公司财务、经营和运行的要求;f)顾客、员工、地方政府等相关方的意见等。,对评价出的不可接受的有害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归类,针对每类风险制定具体的、明确的、可测量的环境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1制定管理方案的一般原则a)对属于经常性和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承受的风险(例如建筑施工必须的脚手架、“四口五临边”、安全帽、安全带、高处作业等),通过执行法规、制定安全技术方案、日常监督检查等运行控制即可实现消除或减少的风险,可不制定管理方案.b)对必须投入专门资金、增加硬件设施或引进专门技术,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才能控制的,不可承受的风险,应针对这些风险逐项制定管理方案。,2管理方案的内容,a)管理方案对应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b)针对管理方案的每项具体任务,确定责任人员的职责、权限;c)针对管理方案的每项具体任务,确定资源配置(包括资金、设备、人力、技术和材料等);d)必要时,应明确为完成上述任务可能涉及的特定的培训;e)管理方案完成的时间表及每项任务完成后的验证人员、验证办法和验证时间;f)管理方案实施中的检查、评审和更新的要求等。,管理方案编制完成后,由编制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管理方案的检查、评审和更新a)按本程序的规定,对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审,并形成记录;b)对偏离管理方案要求的情况,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必要时对原管理方案进行修正,经批准后实施;c)管理方案完成后,应对方案的实施效果(即是否能有效地消除或减小不可承受风险,确保目标的实现)进行评价,对达不到预期要求的,应重新制定管理方案,以确保目标的实现。,本程序应形成记录,a)两级公司的年度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b)两级公司程序主管部门应保存所属单位管理方案及验证资料;c)部门、单位制定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d)管理方案实施的相关记录。,本程序附件一的示例,可作为编制管理方案的参考固体废弃物管理方案一、依据公司2012年度环境管理目标4.3.3.2,指标编号4.3.3.2,在施工的过程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营造绿色(环保)建筑的观念,与相关法规共同努力,开展节约资源和废弃物减量化,尽可能回收利用,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编制本方案。,二、固体废弃物控制源:1.混凝土运输。2.建筑垃圾清扫外运、3.原材料场内运输、4.边角废料。三、控制措施和方法:1.施工现场对固体废弃物应按是否回收进行分类设置。2.对施工现场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回收后再利用。3.现场及时清扫,定期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监理。4.对运输过程中遗、洒、漏及时回收,由现场值班人员负责管理。5.对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统一运输到指定的垃圾场地。6.在每一次的综合考评中检查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情况。,四、实施本方案的职责和权限:1.本方案由项目部副经理、技术员、安全员、工长、供应等人员进行策划和具体实施。2.公司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本方案实施效果的验证,对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价。3.相关人员职责,执行一体化管理手册5.5.1中的相关规定。,五、完成时间4月10日前完成六、事实验证:施工现场由安全员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验证,并做好记录。,4.4.1组织机构及职责,本要素需要保留的资料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岗位责任制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环境管理体系职责要素分配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要素分配表,4.4.2培训控制程序,项目部职责a)负责本项目部员工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包括人员资质、人员能力考核,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培训,标准规范及工艺技术标准的学习,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工艺交底、环境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等;b)制定并落实项目部的年度培训计划,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操作人员的工艺技术水平;c)及时向员工宣传国家、地方和相关方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宣传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风险因素,明确项目部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d)负责项目部有资质要求人员的资格验证及资质证书(或复印件)的管理工作。,年度培训计划编制的内容:,a)年度培训目标。目标应与公司的总体经营目标相一致,与公司的发展需求相适应;b)需培单位、培训的种类、批次、人数、培训形式、培训时间;c)确定培训的实施部门;d)预算。,培训计划确定的培训实施部门,应编制培训实施计划。培训实施计划按培训批次分别编制,内容包括:a)培训的目的;b)参培人员、培训内容、教材、教师、培训时间、地点、考核办法、费用预算等;c)培训应形成的记录。,培训实施,a)培训实施部门应按实施计划的要求,配备各项资源,按期开展培训工作;b)培训实施部门应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实施管理;c)培训应注重实效,考核和评价应力求真实;d)形成并保存每期的培训记录;e)对考核不合格的参培人员,应将相关资料报送送培单位劳动人事部门。,检查和总结,人力资源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收集公司的培训管理信息,检查年度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对培训教育活动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与评定,对公司的人力资源情况、人才使用和管理情况、公司的培训状况等进行汇总分析,分析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主管领导,并提交管理评审审议,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本程序应形成的记录,a)各单位培训主管部门应保持培训计划、日常培训实施记录(签到表、三级教育卡、试卷、培训效果评价);b)人力资源部门应建立各类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各工种从业人员台帐,管理各类人员的资格证书、职称证书等,并确保证书的有效性;,C)保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各类人员的持证、培训记录,各类培训过程记录、培训评价记录等;d)项目部应保留各类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并形成清单。,4.4.3协商与沟通,4.4.3.1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讨论评价记录4.4.3.2排污许可证4.4.3.3项目部对安全用品采购过程中的具体要求4.4.3.5项目部员工调查表4.4.3.5项目部员工健康表原材料采购过程提出的环境管理要求,4.4.5文件控制程序,外来文件流程图收文登记领导批阅文件处置或转发发文登记文件存档1.目的对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有文件,包括外来文件和资料控制。,项目部职责,a)项目部资料员负责对上级下发、转发的相关文件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文件、通知、要求进行接受、登记、标识、传阅、保管控制,及时将文件报送项目负责人;b)对文件执行过程中不适宜情况,及时反馈到建设公司或集团公司相关部室,注意识别文件的有效性。,内部文件,本公司编制的文件为内部文件,包括:a)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一体化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方针、目标、指标;b)管理性文件,包括管理规章制度、质量计划、项目管理规划、管理方案、管理办法、规定细则等文件;c)技术性文件,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图纸会审、交底纪要、企业标准、规范、操作规程、施工工艺等;d)合同文件包括招、投标文件,工程承包合同及合同变更等。,外来文件,a)国家及上级相关部门颁发的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规则等;b)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颁发的通知、要求、变更、信函、传真、电子文件等。,文件的受控和非受控,所有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大类;a)凡公司编制的管理体系文件,如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等为“受控文件”;b)公司编制的一般性技术文件,外来的技术文件、技术资料及其它非管理体系等文件属非受控文件。,项目部管理性文件,项目部管理性文件、技术性文件等由项目部确定各自的编号原则进行编号。4.3.2文件的标识“受控文件”是公司内部使用的现行有效文件,应在其封面相应位置加盖“受控”印章;b)非受控文件不作任何标识,执行一般性文件管理规定;c)对已作废文件或被替代的文件,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收回经批准后销毁,以防止误用,作为资料需保存的已作废文件应加盖“作废保留”标识。,本程序不存的记录,a)文件清单;b)发文登记表;c)收文登记表;d)文件修订通知单;e)文件(修订)评审表;f)销毁文件申请表;g)作废文件清单。,4.4.6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程序,依据标准本程序依据标准是,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4.4.6运行控制”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4.4.6运行控制”。目的为了对公司范围内的与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相关的运行实施控制,确保一体化管理方针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的实现,制定本程序,运行控制依据的文件,a)国家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技术规程、技术规范;b)建设单位下发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办法和规定;c)八冶公司颁布的一体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作业指导书。,施工项目部运行控制程序,4.1.2.1运行控制的策划a)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进行项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的策划,并形成文件;b)策划的文件应包括:运行控制针对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要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目标、适用的控制文件、每项运行控制的责任人、运行控制过程检查和监督的规定、应形成的记录等;c)运行控制的策划应分期进行。在项目开工前,应针对合同项目的特点,在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策划,策划的结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或单独形成文件。项目开工后,应依据施工的过程,分阶段进行进一步的策划。,4.1.2.2项目部职能部门(人员)根据策划的结果,收集运行控制需要的文件,并组织学习。4.1.2.3按照分阶段策划的结果,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编写单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和环境因素控制方案。4.1.2.4施工(或工作)前,由施工或安全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交底应形成记录。4.1.2.5施工(或工作)阶段,由施工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对运行控制的过程进行监督,发现偏离策划结果时,应及时纠正。,4.1.2.6对运行控制中出现的不符合,应立即纠正。根据不符合的性质,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当不符合涉及文件修改时,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文件的补充、修改或重新编写。修改后的文件应向施工人员重新交底。,4.1.3运行控制绩效的测量和验证,4.1.3.1运行控制的绩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验证a)环境和职业健康目标、指标是否已经实现(参见QEO/BYB02202010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b)重要环境因素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有害影响是否已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c)重要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不可承受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是否已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d)对采购的物资和服务中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是否按运行控制的要求实施了控制;e)顾客、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方对运行控制绩效的满意或不满意程度。,本程序应形成的记录,a)运行控制适用的文件清单及文件评审修改记录;b)专项环境管理和安全技术方案;c)安全技术交底、培训记录;d)方案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记录;e)与相关方的沟通记录;f)运行绩效的检查、评价、总结记录等。,4.4.7应急预案的控制程序,依据标准本程序依据的标准是,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4.4.7应急准备和响应”及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4.4.7应急准备和响应”。标准内容如下:1GB/T28001-2011标准:,4.4.7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计划和程序,以识别潜在的事件和紧急情况,并作出响应,以便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疾病和伤害。组织应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计划和程序,尤其是在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如果可行,组织还应定期测试这些程序。0.1.2GB/T24001-2004标准:4.4.7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随之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1.目的为了识别本公司潜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紧急情况和事故事件,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响应,以便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环境事故或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编制和评审应急准备预案、预案演练及应急响应。,项目部职责a)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项目部技术、安全、施工、机械、保卫等职能人员,对应急准备和响应实施策划。策划的结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或单独形成文件。b)按本程序的要求,主动评价潜在的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识别应急响应的需求,编制应急准备预案。c)识别对应急设备的需求,在施工现场和工作场所,配备充足的应急设备和设施,对这些设备和设施应定期进行保养、性能检测和更新,以确保设备持续的可操作性。d)按计划组织应急响应演练。e)紧急情况、事故事件发生时,快速做出应急响应。,工作程序,4.1潜在事件、事故和紧急情况的识别。潜在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识别,主要依据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同时,还应考虑自然灾害(如大风、暴雨、雷电、地震等)、突发事件(如大型集会、传染病、群体事件等)和意外事故(如火灾、道路交通安全、爆炸、中毒等)的应急响应需求。,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4.2.1预案编制时,应考虑以下情况:a)已识别的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和风险;b)对紧急情况的事故类型和规模的预测;c)当地可以得到的最方便、快捷、有效的应急服务(包括消防、急救、泄漏清理等),必要时先与之协商达成一致的安排;d)以往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的经验教训;e)集合地点、疏散路线、周边设施等的现场勘查;f)重要部位、物资的保护措施及要求;g)邻近单位相互支援的可能性。,4.2.2应急预案的内容a)应急响应的组织机构;b)各类人员的职责;c)全体人员(包括内部的人员和处于应急场所的外部人员)在应急期间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救援、现场保护、疏散);d)应急设备计划(包括应急照明和动力、报警设施、消防设施、急救设施、通讯设施等);e)应急期间必要的信息(如路线图、装置布置图、联络电话);f)预案演练的计划安排。,预案演练4.3.1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和事故、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响应,使紧急情况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应按预案确定的演练计划,进行实际演练,并形成记录。4.3.2根据演练的结果,对预案进行测试和评价,针对预案的不足,进行修改和完善。必要时,对修改后的预案应重新演练。4.3.3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邀请外部应急机构和相关方参加演练。4.4紧急情况事故、事件的应急响应,4.4.2项目部发生紧急事故和事件后,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报告所属公司武装保卫部门和安全环境管理部门。4.4.3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机械设备事故、火灾事故、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时,应按国务院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条例的要求,进行事故报告和事故调查。4.4.4由安全环境管理部门或项目部安全技术负责人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4.4.5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今后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的输入,本程序形成的记录,a)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b)预案的评审、修改记录;c)演练记录;d)演练后的预案评价及其后的修改记录;,4.5.1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依据标准本程序依据的标准是: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4.5.1监视和测量中,关于监测设备的规定,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4.5.1绩效测量和监视中,关于监测设备的规定。标准内容如下:0.1.1GB/T190012008:,GB/T24001-2004:4.5.1监视和测量组织应确保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或验证,并予以妥善保护,且应保存相关的记录。GB/T28001-2011:4.5.1监视和测量如果绩效测量和监视需要设备,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对此类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及其结果的记录。,1.目的为了对全公司使用的、对产品质量实施监测和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实施监测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其正确校准、维护和使用,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适用于两级公司和项目部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实施采购、使用、维护、保管、检验校验和报废等管理。监测设备的范围,包括以下监测活动中配备的监测设备和装置:a)建安工程试验;b)建安工程测量;c)土建工程工艺参数检测;d)安装工程工艺参数及性能检测;e)电气、仪表调试;f)工程质量检验评定;g)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和运行控制活动等,项目部职责按照本程序的要求,对项目部使用的监测设备的采购、保管、维护、保养、校准和使用,实施管理,并形成记录。,4.2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分类监视和测量装置分为A、B、C三类,划分原则如下:4.2.1A类监测设备a)用于产品质量检验及与重大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相关的计量及检测设备;b)强制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设备;c)用于工艺检测控制,对测量准确度和精度要求高的监测设备。项目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A类监测设备,一般包括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砼集中搅拌电子秤、高精度仪表(包括电气调整仪表、用于压力试验的压力表,压力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等),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测使用的监测设备(如声计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4.2.2B类监测设备a)用于过程检验测量的、非强检要求的监测设备;b)对测量精度有较高要求,计量特性较稳定的监测设备。项目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B类监测设备,一般包括建安工程测量用的30M、50M盘尺,专职质检人员使用的卷尺、钢尺,砼搅拌装置使用的台秤、安装工程使用的精密量具、一般电气仪表、一般计器仪表等。4.2.3C类监测设备a)用于检测精度要求不高,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技术质量风险或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监测设备;b)低值易耗或计量特性不易改变的常规检测装置,项目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C类监测设备,一般包括:1)测量、放线用的塔尺和30M以下钢卷尺;2)下料和计量用的钢卷尺、直尺、角尺;3)土建施工传统使用的砼试块模、坍落度桶、靠尺等;4)温度计、比重计等,4.3A类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4.3.1对于A类监测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台帐。台帐中应明确校准和检定期限。并据此制定A类设备的检定计划,确保在检定有效期满之前送检。4.3.2A类设备在使用前,应确定其校准状态。即使在检定有效期内,也应按规程进行调整并确认其校准状态。4.3.3对A类设备的调整,应由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以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必要时应编制调整作业指导书。4.3.4对设备的校准状态应保存相关的校准合格证书。在设备上设置必要的校准状态标识,以防止非校准设备的误用。4.3.5在搬运、维护、贮存时应采取措施,明确责任人员,防止设备损坏或失效。4.3.6在校准有效期内使用时,如发现设备已偏离校准状态,应立即对以往检测结果有效性进行评价。找出非准确测量结果的准确范围,进行记录,对相关产品采取纠正措施。对该失效设备重新校准、修理或报废。,4.4B、C类监测设备的控制4.4.1使用单位应建立B类监测台帐。C类监测设备应保存采购、制作、发放记录。4.4.2对有国际或国家检定校准标准的B类设备,应制定计划送检。需要时,检定周期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检定规程规定周期的一倍。4.4.3对没有国际或国家检定标准的B、C类设备,使用单位可采用比对或自定检定标准的办法,进行校准。4.5监测设备的报废4.5.1对失准的A、B类监测设备,经修理后仍不能达到精度要求的,应由使用单位按固定资产报废的规定,向上级资产管理部门提出报告,批准后报废。4.5.2报废的监测设备应从台帐中删除并撤出工作场所,同时在设备上设置明显的标识。4.5.3低值易耗的检测工具及设备,损坏后由使用单位自行报废,不得继续使用。,本程序应形成的记录,a)A、B类监测设备台帐;b)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计划及实施记录;c)检定证书台帐及复印件;d)监视和测量设备报废注销记录;e)维护保养记录;f)修理记录等。,4.5.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依据标准本程序依据的标准是,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GB/T28002-201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规范“4.5.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标准内容如下:0.1.1GB/T24001-2004标准,目的,为了及时正确地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和不符合进行调查和处理,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小因此而产生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防止事故、事件、不符合的再次发生,制定本程序。,项目部职责:a)事故发生后,由项目经理负责,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报告、调查工作;b)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4.1.1事故、事件的定义a)在GB/T28001-2011标准3.1中,事故的定义为“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b)在GB/T24001-2004标准3.6中,事件的定义为“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4.1.2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依据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以下四个等级:a)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b)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c)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d)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1.3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事故处理和法律责任的追究,执行国务院第493号令的规定。4.1.4对于轻伤事故和一般机械事故,按照八冶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调查处理。调查和处理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相关人员没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4.1.5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预案的规定,采取救援、现场保护、报告等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应急准备和响应执行QEO/BY-B02-22-2010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4.2.2不符合的分类公司规定,不符合分为一般不符合和严重不符合两类:a)一般不符合:造成未遂事故、轻伤、一般机械事故的生产施工安全事故或事件;造成的有害环境影响较小,或采取措施后能避免有害环境影响的事故或事件;内审中发现的,在体系运行中的局部与标准及体系文件的偏离,且这种偏离不会导致不可接受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施工现场综合考评或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环境问题及其他需整改的不符合项;建设单位(顾客、监理),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方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整改要求等。,b)严重不符合造成重大有害环境影响的;造成重伤及以上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造成重大机械事故的;火灾、爆炸或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批评或通报处罚的;媒体曝光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等。,4.2.3不符合的处置a)对于一般不符合,由不符合问题的提出者(内审组、考评组、检查人员或自查人员),填写“不符合报告”。不符合报告应详细记录不符合的事实及其判定的依据。b)不符合报告传递到责任部门或人员,责任部门技术负责人应对不符合进行分析,找出不符合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以确保不符合的再次发生。c)对于潜在的不符合,应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制定预防措施,以确保不符合的发生。d)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对实施的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价,必要时对措施进行修改和完善。e)对于严重不符合,除执行上述各款外,应将不符合报告和相关分析资料报建设公司工程管理部和集团公司安全环境管理部。,4.2.4事故、事件、不符合处置后的后续工作a)集团公司安全环境管理部应将事故资料进行整理和汇编,按工伤档案的有关规定存档。b)由于事故、事件和不符合可能导致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环境因素辨识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更新,应形成文件。c)由于事故、事件和不符合可能引起的管理文件修改,目标、指标的修订,经评审后应付诸实施。d)两级公司的安全环境管理部门,对针对严重不符合和重伤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制定的纠正措施实施跟踪,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报告,提交管理评审。,本程序应形成的记录,a)不符合报告及台帐;b)事故报告及台帐;c)工伤档案;d)为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证据;e)考评、检查和自查的记录等。6.与本程序相关的文件a)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条例b)国务院第302号令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c)国务院第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d)国务院第393号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e)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f)甘肃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g)八冶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关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两个体系贯标资料就讲这么多,由于个人的理解水平有限,难免与体系文件有冲突的地方,以体系文件为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