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建国后四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大同六中 崔振华,建国后四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1,2,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1956年底),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70年代末80年代初),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课标要求,1、了解土地改革运动;2、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4、了解改革开放中农村改革的部分。,建国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给我们的启示:,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客观经济规律。2、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3、农业政策的制定要保证农民的基本利益,实行惠农政策。,中考练兵:,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领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复习提示:,注意把新中国历次土地生产关系的调整与俄国农奴制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罗斯福新政当中的农业措施等相关知识对比学习。把握“农业政策的制定要保证农民的基本利益,实行惠农政策”的道理。,谢谢聆听,祝你考试成功!,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开始标志: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所有制形式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实现了上千年来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梦想);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另外,土地改革的完成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土地改革与西藏和平解放、稳定物价之战、抗美援朝一同构成了“新中国巩固政权措施”的主题。,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1956),根据1953年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的指导,我国开展了“一五计划”(19531957年)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农业的改造采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办法,走集体化道路。,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虽然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确立了国家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但是,1958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广泛开展起来。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民公社被乡人民政府取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中对内农村改革的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包产到户”,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安徽凤阳小岗村订立“分田到户”字据,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