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练习新版沪科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3205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练习新版沪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练习新版沪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练习新版沪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小试身手1.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0 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2. 下面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B用热水袋暖手,手会变暖和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D气筒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3. 日照中考 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将烧红的铁块投放到冷水中,水温升高B古人钻木取火的过程中,木头的温度升高C夏天,柏油路被阳光晒热D用电热壶烧水,水温升高4.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5. “钻木”能“取火”,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6. 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盛有水,甲杯中水的质量为200 g、温度为30 ,乙杯中水的质量为300 g、温度为30 ,丙杯中水的质量为300 g、温度为60 ,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杯中水的内能最小。挑战自我7. 如图13-1-所示,在试管口木塞冲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能量转化情况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8. 将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气顶出(如图13-1-10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问题:题目中是采用哪种方式使金属管壁的温度升高的?回答:。(2)针对图片,请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问题:?回答:。9. 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填空并回答问题。内 能内能是指物体内部全部微观粒子各种能量的总和,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分子之间的化学能、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1)内能是指所包含的总能量。(2)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能量发生变化?答:。(3)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能量发生变化?答:。(4)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部分能量发生变化?答:(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出的结论是。10. 把刚烧开的水分别灌入两个相同的保温瓶里,甲全部灌满后塞上瓶塞,乙灌了大半瓶后塞上瓶塞(如图13-1-11所示),不一会儿,看到其中的一个瓶塞“噗”的一声跳了出来,而另一个瓶塞始终不动。请你判断是哪个瓶的瓶塞跳了出来,并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详解详析1D2.B3.B4.C5. 做功热传递6. 丙甲解析 根据内能的影响因素可知,同样是水,甲、乙相比较,温度均为30 ,乙的质量大,所以乙的内能大;乙、丙相比较,质量均为300 g,丙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所以丙的内能大。因此,三杯水中,丙的内能最大,甲的内能最小。7D8(1)做功(2)管口的“白气”是如何形成的酒精蒸气液化形成的解析 (2)塞子跳起时,里面的酒精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酒精蒸气从而液化形成“白气”。9(1)物体内部(2)分子势能(3)分子动能(4)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解析 (2)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会减小,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因此分子势能会发生变化。(3)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的温度会升高,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因此分子动能会发生变化。(4)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的温度和体积都发生变化,因此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都会随之发生变化。10乙保温瓶中的瓶塞跳了起来。原因是:乙瓶没有灌满水,里面的蒸气体积逐渐增大对瓶塞做功,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所以瓶塞弹出。甲瓶中没有空气,瓶塞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不会弹起来。解析 (1)甲全部灌满开水后,瓶内不留空气,塞上软木塞,让它接触到水,这样在瓶内几乎没有空间,水不会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此时瓶内外的压强也是相差不大的,不会出现“跳塞”现象。(2)乙灌大半瓶开水后塞上瓶塞,使得瓶中的水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且跑不出来,即瓶内的气压高于瓶外气压,于是瓶塞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被推起,从而造成“跳塞”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