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电子0604-06、公选1PLC结构及工作原理.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494843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7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电子0604-06、公选1PLC结构及工作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秋电子0604-06、公选1PLC结构及工作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秋电子0604-06、公选1PLC结构及工作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章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1概述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以前:在可编程控制器出现以前,工业控制主要由继电器完成。继电器按预先设定的条件或时间顺序地工作,若要改变控制内容往往要改变硬件接线,因此其通用性和灵活性很差。现在:20世纪的六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由于价格高、输入输出电路不匹配、编程难度大以及难于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等原因,未能在工业控制领域获得推广。,2,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为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要求寻找一种比继电器更可靠,功能更齐全,响应速度更快的新型工业控制器,并从用户角度提出了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的十大条件:编程简单,方便,易学,控制功能设计周期短;程序可修改;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成本低,体积小,可与继电器控制盘竞争;可与计算机链接。,3,另外,作为提高性要求,最好应具备以下功能:输入、输出可为市电,输出容量要求在2A以上,可直接驱动接触器等;功能扩展时原系统改变最少;用户存储器大于4KB。这些条件实际上希望将继电器控制的简单易懂、使用方便、价格低的优点与计算机的功能完善、灵活性、通用性好的优点结合,将硬接线逻辑变为计算机的软件逻辑。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公司)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成功,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编程控制器自此诞生。,4,可编程控制器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四次换代第一代1位微处理器,逻辑控制功能;第二代8位微处理器及存储器,产品系列化;第三代高性能8位微处理器,处理速度提高,向多功能及联网通信发展;第四代16位、32位微处理器及高性能位片式微处理器,具有逻辑、运动、数据处理、联网功能的名副其实的多功能控制器。,5,PLC名称演变1969年,美国DEC公司研制成满足GM公司要求的控制器之初,主要用于顺序控制,取名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即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简称为PLC。80年代后,PLC功能增强,不仅可以进行顺序控制,而且可以进行复杂的模拟控制,联网运行等,在工业控制领域几乎无所不能,所以又开始称为“可编程控制器”,即PC。但为了和PersonalComputer相区别,仍然沿用PLC的名称。,6,可编程控制器的专业定义()可编程控制器一直在发展,目前为止,还未能对其下最后定义。1987年2月,IEC颁布了第三稿可编程控制器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备,都按易于工业控制,易于功能扩充的原则设计。,7,目前,各种PLC的功能日益增强,可进行数字量、模拟量控制,具有远程通讯功能的集散控制等。PLC以其超强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矿业、机械、轻工等领域,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加速了机电一体化的实现。被称为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即PLC,机器人和CAD/CAM)。,8,1-2PLC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一PLC的基本结构可编程控制器起与计算机的组成十分相似。主要包括CPU、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I/O)、接口电路、电源等。,9,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eProcessingUnit)常用芯片8031、8051、Z80A、8085等CPU是整个PLC的核心,它按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指挥可编程控制器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其主要任务有:(1)将输入信号送入PLC中存贮起来;(2)编译用户指令,完成各种操作;(3)将结果送到输出端;(4)响应外围设备请求(编程器、打印机等)。2存贮器包括系统程序存贮器ROM(只读存储器);数据、户程序存贮器可以是RAM(用鋰电池备份,掉电数据丢失)。,10,3输入接口:采用光电耦合输入采用光电耦合电路,可大大减少电磁干扰,输入响应时间一般在2ms以下。,11,4输出接口:采用光电隔离,输出采用光电隔离,避免外电路的影响。三种输出方式:继电器输出、晶闸管输出、晶体管输出。继电器输出适用低频大功率负载(交直流电源输出),响应时间ONOFF10ms,OFFON8ms,12,晶闸管输出适用高频、大功率负载(交流电源输出),响应时间短,几百s几ms。,13,晶体管输出适用(更)高频、小功率负载(只能直流电源输出),响应时间几十s几百s。,14,二、PLC的工作原理PLC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CPU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程序,直至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条。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每一循环称为一个扫描周期。,15,循环扫描的过程=I(输入)+执行指令+O(输出)I(输入)刷新:PLC对输入数据进行一次读取,即将输入端各变量的状态读入PLC内的输入影像寄存器;执行指令:PLC进行运算,将输入影像寄存器内的数据读取,根据程序进行运算,新的运算结果送到PLC内的输出影像寄存器。O(输出)刷新:PLC根据输出影像寄存器的内容,更新PLC的输出内容。统观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将存放输入,输出状态的寄存器内容进行了一次更新,故称为I/O刷新。,16,PLC举例:电动机的长动控制,17,PLC内部工作原理、编程示意图,18,外部响应问题:输入变量在I/O刷新(确切的说应该在I刷新)前发生变化,输出可以响应。在本次I/O刷新后变化,本次输出不响应,只能等下一个扫描周期来到才被刷新。响应是滞后的,不是即时的。滞后时间就是响应周期。它的长短主要取决于:CPU处理速度、每条指令占用时间、指令条数的多少(即程序的长短)等。,19,对于慢速控制系统,PLC这种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对于快速控制系统,则要慎重考虑。应该精确计算响应时间,精心编排程序,尽量减少响应延迟的问题。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是PLC的鲜明特点,明显区别微机的等待工作方式,编程时应引起足够注意。,20,1-3PLC技术性能指标1输入/输出点数(I/O点数)指PLC外部输入、输出端子数。根据I/O点数PLC可分为小型PLC(256点以下)、中型PLC(256-2048之间)、大型PLC(2048点以上)。输入输出点数是PLC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指标。扫描速度执行一步指令的时间s/步,或执行1000条指令所需时间ms/k步。内存容量衡量PLC软件功能的强弱的主要指标。指令以步为单位,每步占用一个地址单元,一个地址单元占用2个字节。1000步内存容量对应2K字节。指令条数(种类)衡量PLC软件功能的指标。越多越好。,21,5内部寄存器、继电器用以存放中间结果、变量状态、数据等的寄存器;还有许多具有特殊功能的辅助继电器和寄存器,如定时器、计数器、系统寄存器等。它们反映硬件功能指标。6高功能模块高功能模块的多少,功能强弱是衡量PLC产品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常用高功能模块有:A/D模块,D/A模块,高速计数模块,位置控制模块,智能PID模块,温度控制模块,速度控制模块,远程通讯模块等。7编程语言及编程手段如通用的梯形图语言、助记符语言、流程图语言。它们反映PLC的适用性。,22,1-4PLC的特点及主要功能一PLC的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a.输入输出均采用光电转换进行隔离,电源相互独立,提高了抗干扰能力。c.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提高抗干扰能力。d.采用动态滤波措施,减少脉冲干扰。e.内部采用“监视器”电路,以保证CPU可靠工作。f.采用密封、防尘、抗震的外壳封装及内部结构,可适应各种环境。采用上述措施,实验表明一般产品可抗1kV,1s的窄脉冲干扰,平均无故障时间510万小时。,23,2采用模块化组合结构:使系统构成十分灵活,可根据需要任意组合,易于维修,易于实现分散式控制。3接口功能强:PLC电源可以是AC110V、220V,DC5V、12V、24V、48V等。负载能力以从0.5A2A范围内变化。可直接带生产设备或控制电器。模拟量输入输出有50mV、5V、10V、010mA、420mA、等多种规格,可以连接大部分的现场仪表。4编程语言简单易学,便于普及。5可进行在线修改,柔性好。6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24,7.自诊断功能8.高功能模块9.通讯联网功能10.显示、打印功能二PLC的主要功能开关量控制:取代传统继电器,完成开关量控制。模拟量控制:对许多连续变化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的控制,如PID控制。数据处理:设置有四则运算指令,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运动控制: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实现速度和位置控制。另外还有如定时控制、计数控制等。,25,三PLC技术发展趋势“大的更大”:PLC大型化发展,为现代化大型工矿企业自动化提供条件;“小的更小”:PLC更加小巧,方便使用,为取代机械行业继电接触器控制提供条件。同时,逐步系列化、通用化和高性能化。,26,第一章作业,作业如何理解PLC的工作方式?PLC的工作方式对于一般慢速控制系统和高速控制系统带来的影响。PLC有哪三种输出形式?各适用什么负载?为什么PLC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