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亲近社会 第1课 成长在社会 第1框 感受社会变化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405544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亲近社会 第1课 成长在社会 第1框 感受社会变化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亲近社会 第1课 成长在社会 第1框 感受社会变化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亲近社会 第1课 成长在社会 第1框 感受社会变化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单元 亲近社会 第1课 成长在社会 第1框 感受社会变化教案 苏教版教学内容1.1 感受社会变化教学目标1、能用生活实例说明人类社会及其我国社会的变化与发展;2、能初步理解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的道路;3、正确认识社会发展、文明进步道路中的问题与挑战。教学重点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教学难点从社会的发展变化中探寻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编制教学案、设计课堂知识点问题课时安排一教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示标】情境材料:女孩一:原来街坊邻居出门都骑自行车,谁家有辆摩托车就神气得不得了。现在不仅是电瓶车越来越多,而且很多还开上了自己的小汽车呢!女孩二:爷爷嘴里经常出现一些新的名词“上网 随身听 旅游 出国游 高校扩招 数码相机 休闲 摄像手机 “大片” 男孩:我经常听爸爸说要参加小区业主委员会,单位民主测评会,有时还要参加一些听证会,他还是我们市的人大代表呢!设疑导思:结合材料内容,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自主畅谈: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日益扩大。归结导入:这些都说明社会正发生着变化,就让我们来感受社会变化吧。(同时板书课题)二、【阅读感悟】 体验生活变化设疑导读:指导学生阅读文本P23相关内容和图片,思考(1)过去人们居住土房茅屋,现在 (2)过去人们用芭扇纳凉、火炉取暖,现在 (3)过去人们只求吃饱穿暖,现在 谈一谈:自己还能从哪些方面感受到身边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自主畅谈:衣食住行图文展示:衣: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蓝色制服;今天,一样的蓝色,不一样的感觉60年代,人们平均2个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并且还要凭票供应;今天,超市出售的方便食品,种类繁多。80年代初,上海的大杂院。今天,很多家庭拥有了宽敞豪华的客厅人多路窄,处处堵车曾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现在,路宽了,车多了,出行不那么难了。讨论交流:说说自己家庭或所在村镇(社区)人们平时文化生活的方式。自主畅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想一想:P2页图片、交流题说明了什么?结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阅读感悟:阅读文中引语朱德同志的诗句“锦绣山河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感悟社会政治生活的变化。归结明确: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日益扩大。人们从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感受到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过渡:从上述材料及结论中你感受到人类社会是怎样的发展过程?感受到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经历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经历了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补充: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文化建设)、政治文明(政治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建设)三、【思考探究】 领略现代文明举例说明:学生阅读文本P35相关内容和图片后各举一例说明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取得重大的成就。点评补充:依据学生的表述进行点评激励和适当补充。思考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我国社会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表现 (第1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第2组)我国社会发展还有哪些新的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第3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 (第4组)讨论交流:先进行分组讨论,再由学生代表发言,最后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补充。(第1组)列举:经济建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三峡工程的修建;青藏铁路通车等。政治建设: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法治建设不断健全;构建和谐社会等。文化建设: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神州”飞天、 “嫦娥”奔月、 “蛟龙” 探海广州亚运会和南京青奥会等社会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廉住房制度等生态建设:PM2.5监测;节能减排等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第2组)分析原因:党的领导;党的基本路线;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改革开放等,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奋斗目标:根据数轴时间1949、1978、xx、2020、2050年说出事件或奋斗目标。阅读理解:文本P5中关于伟人恩格斯的引言。引出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第3组)(1)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科技教育水平落后、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悬殊、诚信缺失等等。(2)问题的危害个人: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社会:引发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影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利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3)解决途径:(补充)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等等。(第4组)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四、【提炼升华】归结提炼: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归纳课堂学习的重要收获。升华认识:前途是光明的,建国以来我国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无比辉煌的巨大成就,但道路是曲折的,我国目前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难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任重而道远,必须发奋学习,以期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5、 【阅读巩固】1.社会生活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表现:物质生活提高,文化生活丰富,政治生活扩大,社会生活和谐。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4.本世纪头20年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目标: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6.跨入新世纪,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的问题: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其他社会问题。7.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8.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业设计学案001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