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5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1163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5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5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5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5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法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这位历史学家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解析:从“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这一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评价的是英法联合进行的侵略行动;由“向石头寻仇”“抢劫”“放火”等关键信息,可以看出这是指抢掠财物、焚烧建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符合题意。答案:B2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天京变乱造成悲剧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再现史实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天父”“天兄”都是对太平天国领导人的称呼,“天父杀天兄”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变乱,因而可以判断为“天京变乱”。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无法保持内部的团结。因而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答案:B3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了下图所反映的革命纲领,代表着农民的探索水平。下列对其评价正确的是()A符合时代发展潮流B是切合当时农民要求的纲领C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D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的发展解析:天朝田亩制度符合B、D,但不符合A,资政新篇符合A,但不符合B、D。只有C是两个纲领性文件都具有的作用,天朝田亩制度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智慧结晶。答案:C4下列有关义和团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斗争目标始终是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1900年在南京附近形成高潮C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D发端于清政府的地方团练组织义和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义和团运动基本史实的把握和对义和团的正确认识。义和团原是民间组织,随着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他们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侵略者,义和团运动形成高潮是在京津地区,故正确答案是C项。答案:C5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同之处是()其目的都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都由列强共同策划实施皇帝都被迫出逃,侵略者占领北京都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A BC D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其间虽有太平天国运动,但无因果关系,故可排除。答案:B6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故C项表述不正确。答案:C7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甲: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乙:辛亥革命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丁:辛亥革命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戊: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A甲乙丙丁戊 B甲乙丙戊C甲乙丙丁 D甲乙丁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掌握。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答案:C8南京既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又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对于南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B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与清政府对峙C1912年,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D1912年,袁世凯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再认能力。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而不是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答案:D9最能够突出说明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论据是()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B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解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意味着此后无产阶级开始领导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答案:C10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红军长征的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解析:从材料中“南湖水”“画船”“新天地”等可以看出,这首诗纪念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中共“一大”先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进行。答案:A11肖华将军的长征组歌中有句歌词“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下列符合这一情景的是()A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B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C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D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诗词、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红军会师的情境,符合题意的是C。答案:C1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A BC 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由时间判断其顺序为。答案:D13下图反映了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黄埔路陆军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举行,侵华日军代表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这一情景。下列有关这场民族战争的评价与认识,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B八年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C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取得的D抗战胜利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解析:教材明确表述,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所以C项说法错误。答案:C14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曾经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为了()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B建立中华民国,反帝反封建C反帝反封建,抗击日本侵略D抗击日本侵略,完成祖国统一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目的是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第二次国际合作是抗日战争时期,目的是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15从下图中你能获得的最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是()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B三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C国民党政权覆灭D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国民政府统治结束标志的理解,即总统府被人民解放军占领。其中A项战略反攻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B项与题意无关,D项说法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二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6分)(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开始进入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6分)(3)综合上述材料,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8分)解析:本题以近代前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内容所反映的列强侵华方式的异同为主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入手组织答案。答案:(1)同: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异:体现的主要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6分)(2)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转到中国北方,主要通过控制清政府来侵华。(6分)(3)趋势:列强在华享有的特权逐步扩大,从以经济侵略为主逐步转向控制中国政府,实行“以华治华”。(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8分)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刚刚当选后,到台北参加庆祝会时发表演说,就两岸关系、台湾内部政策及涉外政策作出了阐述。他表示会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与大陆恢复协商,并炳持着博鳌论坛中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共识,与大陆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应该和解休兵,相互协助、尊重,相信两岸会找到和平共容之道。他又提出四川大地震,台湾人民不分党派都提供援助,希望四川灾民安置早日完成。他希望两岸周末包机和开放旅游能令两岸关系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请回答:(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中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图一、图三所反映的两个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关系有何明显不同?图三、图四所反映的抗战路线有何不同?(8分)(2)近代国共两党曾经两次达成的“共同利益的平衡点”分别指什么?各取得了什么重要成果?(8分)(3)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归纳;第(2)问是指国共两次合作进行的国民大革命和抗日战争;第(3)问得到的启示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答案:(1)图一是坚持城市中心论,图二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图一时期国共分裂对峙,图三时期两党合作抗战;图三国民党奉行片面抗战路线,图四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8分)(2)平衡点:反帝反封(或新三民主义);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平衡点: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共同抗日);成果:抗战胜利。(8分)(3)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4分).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