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815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目标导航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掌握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基本史实。2.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的原因及其实质。3.探究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趋势。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黄金时期”的出现(1)时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2)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3)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4)成果: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滞胀”时期(1)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2)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3)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易混易错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组织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经济成分,是垄断资本主义同国家政权在经济领域的联合或融合。思维点拨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都是经济手段,根据国情合理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图解识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二、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3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4历程5评价(1)利: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弊: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也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思维点拨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本质上仍然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同时福利政策也意味着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2)表现: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3)作用: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2美国“新经济”的出现(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新经济”问世。(3)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4)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图解识记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料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史料二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戴高乐史料解读国有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指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指市场的自发调节和企业的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问题思考据史料一、二,归纳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何积极作用?提示形式:部分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生产的社会性。2福利国家史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福利国家思想。福利国家的动机既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又出于对社会矛盾加深的恐惧。福利国家论史料二保护国民免于大规模的失业这必须确定无疑地是国家的职能,就像国家现在保护国民免于来自国外的威胁和来自内部的强盗和暴力的威胁一样。自由社会中的充分就业史料三(英国)社会福利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开支。在各国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却大幅度下降。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史料解读说明了福利制度实施的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说明保证就业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说明福利开支过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二,回答“福利国家”制度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2)据史料三,应如何评价“福利国家”制度?提示既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的表现和实质(1)表现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2)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为克服危机、缓和矛盾而寻求自我调节的结果。多角度认识“福利国家”1概念:“福利国家”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2形成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3形成过程: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4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5实质: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6影响:“福利国家”的政策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旦经济发展缓慢,国家财政将不堪重负;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1(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19611971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5 233亿美元上升到10 634亿美元, 这一时期主导美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是()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C凯恩斯主义 D计划经济理论【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题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普遍奉行答案C解析19611971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其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故C项正确。2(2017天津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70年代后,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是()A凯恩斯主义 B“福利国家”制度C“新经济” D“混合经济”【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题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20世纪70年代后”“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等信息可知,这是“混合经济”的特点,故选D。A属于经济理论,B属于社会财富分配,C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故排除。3下面是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通货膨胀变化表。这种情况促使()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工业生产下降幅度15.3%11.2%12.3%16.3%20.8%通货膨胀15.3%43.9%11.1%19.1%32.5%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B欧美社会保障规模进一步扩大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D欧美各国进一步增加关税壁垒【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题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答案A解析根据“19731975年”和工业生产下降与通货膨胀的数据上升,并结合所学可知是“滞胀”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故A项正确。4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福利支出最高时较前增长了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断()A社会矛盾激化促使经济政策调整B高福利增加国家的负担C国有化是推行福利制度的前提D福利政策遏制经济危机【考点】建立“福利国家”【题点】“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答案B解析材料中福利支出的增长达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可见国家的负担会明显增加,故B项正确。5(2018鹰潭高一检测)下图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1947年和1970年的主要工业门类净产值所占制造业比重图,由此可见()A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得以迅速恢复B科技革命促使创新型经济逐渐兴起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扩大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整产业结构【考点】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题点】第三产业的兴起与繁荣答案B解析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的大幅增长受到战后科技革命的影响,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出现,故B正确。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养老金:65岁以上的瑞典公民享受养老金,金额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评算。养老金的来源则由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产妇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孩子入托费90%由国家负担,16周岁前可领取儿童补贴医疗保险:瑞典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可享受50%90%补贴失业补贴:瑞典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额为原工资的75%材料二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有何特点?(2)“福利国家”出现后,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斗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认为:“高福利国家和经济增长势不两立。”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认识。【考点】建立“福利国家”【题点】“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的利与弊答案(1)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高财政支出。(2)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但同时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助长了人们的惰性,滋长依赖情绪,降低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其已覆盖养老、医疗等多个领域,从材料二中社会保险支出的比重即可得出另一特点。第(2)问,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基础达标1(2018洛阳高一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发生的平均周期越来越长,与此同时,危机持续的时间却越来越短,所造成的破坏力也大大下降。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B第三产业的兴起C福利国家的普遍建立D知识经济的兴起【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题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普遍奉行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信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现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因此应对危机的能力有所增强,故A正确。2历史图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信息。阅读下列图片,指出其共同的经济特征是()法国国营核电站 德国国营铁路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A国有企业主导国家经济发展B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C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D能源与交通业全由国家经营【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题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答案C解析从“国营”“市场经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既有国家干预也有自由竞争。3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对“滞胀”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A生产停滞与生产发展迅速交替B经济发展滞缓,社会革命一触即发C经济发展滞缓,与通货膨胀并存D经济危机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答案C解析“滞”即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胀”即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而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即为“滞胀”。4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里根政府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这里“右转”的意义是()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题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答案A解析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随后西方国家出现“滞胀”现象,这表明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无法保障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应对“滞胀”现象,各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A项。5(2018临汾联考)下面的漫画说明欧洲()A社会危机逐渐蔓延B高福利增加了政府压力C福利开支加速经济危机D福利政策不符合社会趋势【考点】建立“福利国家”【题点】“福利国家”制度的利与弊答案B解析高福利会导致政府开支过大,使财政开支不堪重负,B项与漫画相符,故B项正确。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指()A马克思主义 B自由主义C福利制度 D经济计划【考点】建立“福利国家”【题点】“福利国家”制度的利与弊答案C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福利政策的目的是国家保障个人和家庭最低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它使穷人受惠,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所以被称为“分配中的社会主义”,但它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和完善。7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采用了这样一段史料: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199%用于军费;21.6%用于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返还1%用于科研。据此判断此次探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B科研地位的下降: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C福利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D政府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考点】建立“福利国家”【题点】“福利国家”制度的利与弊答案C解析从材料所示的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情况来看,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开支比较大,故C项正确。819701979 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美国经济结构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B国家政策的调整C出口贸易大幅增长 D世界霸权的确立【考点】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题点】第三产业的兴起与繁荣答案A解析从材料提供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急剧上升,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深入开展,这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生产力发展改变经济结构,故A项正确。9下表为1947年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总产值及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单位:十亿美元)。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年份制造业总产值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1947603019805272419931 11817.620001 566.615.8A.技术革新步伐减缓 B国际竞争日益加剧C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D知识经济开始崛起【考点】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题点】第三产业的兴起与繁荣答案C解析材料中制造业总产值迅速增长,但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却不断减少,说明美国国民经济中制造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故C项正确。10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说,自1995年以来,其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达到2.8%,比19731975年间的1.4%提高了一倍。到2001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120个月。取得上述成效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A实行大规模减税政策B扶持高新技术产业C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D推行赤字财政政策【考点】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题点】第三产业的兴起与繁荣答案B解析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期间,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其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故B项正确。能力提升11沃尔特拉菲伯在美国世纪中写道:“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这体现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是()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D扩张政府行政权力【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题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普遍奉行答案B解析从材料“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中可以看出,国家在干预经济。12美国过去是建立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又是取消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取消规章制度是为了()A让市场发挥更大效应 B取消政府对经济干预C实行劫富济贫的政策 D完善“福利国家”的制度【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题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答案A解析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面临着经济“滞胀”,增速放缓,通货膨胀严重,因此取消规章制度是克服凯恩斯主义带来的弊端,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13尼克松就职时曾说:“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保护多数的穷人,那它也不能保护少数的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中,与尼克松的说法相一致的是()A发展“新经济” B建立“福利国家”C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D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考点】建立“福利国家”【题点】“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必须建立一种制度来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这与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相一致。14“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差距可以缩小到3倍。”材料表明福利政策的推行,其深远影响是()A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B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C保障了家庭最低收入D提供了良好社会服务【考点】建立“福利国家”【题点】“福利国家”制度的利与弊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最穷的与最富的差距可以缩小到3倍”可知材料认为福利制度可以缩小贫富差距,最终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A项内容是直接影响,排除,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选B项。15下图是美国“19921999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关系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C“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D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答案C解析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控制的减少是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进入90年代则并没有出现干预的进一步减少,故A项错误;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就已经趋于完善,故B项错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以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代表“新经济”模式的发展,美国出现经济连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并存的繁荣经济现象,故C项正确;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与失业率的下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16(2018天津河西期末)社会福利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联邦政府成立了社会救济机构,开展大规模救济工作。1935年4月8日,罗斯福批准了一项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在一年内拨款5亿美元,并且对工程振兴局拨款113.65亿美元,78%用于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其他用于对各种社团救济工作。8月14日,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又称社会保障法)。该法案对年老、残疾及贫苦无靠的儿童和失业者提供最低限度的救济金。法案对其他救济对象也作了具体规定,并决定建立社会保险局。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二1945年,英国工党逐步推行贝弗里奇计划,先后颁布了家庭补助金法案、保险法、工伤福利法、医疗保险法等。1948年艾德礼宣称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安全阀”对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做出了贡献,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利,有利于促进公平,成为政府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高德步著世界经济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除了实行“以工代赈”和兴建公共工程,还采取了哪些措施?(2)依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采取的“福利国家”的措施有哪些积极作用?(3)综上,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远?答案(1)措施:政府加强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救济金;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和立法,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2)作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利,有利于促进公平。(3)认为:福利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福利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时改革;福利政策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民众既要照顾眼前利益又要着眼于长远利益。(答出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