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二十一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河北中考题组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6807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二十一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河北中考题组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二十一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河北中考题组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二十一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河北中考题组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河北中考题组一、选择题 1.(xx河北,17,2分)下列国际会议中,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A.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会议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C.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D.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会议2.(xx河北,18,2分)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A.B.C.D.3.(xx河北,19,2分)经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发生像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经济持续繁荣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经消除C.发达国家干预经济效果显著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4.(xx河北,19,2分)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个成员国。xx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C.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5.(xx河北,18,2分)“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16世纪开始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精壮人口,其中不少黑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惟一途径B1955年,中国政府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彻底消除了与会各国之间的矛盾C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D二战后,巴拿马人民多次掀起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直到1999年,巴拿马才收回了运河区全部主权体现了巴拿马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艰难曲折二、非选择题6.(xx河北,29,10分)(节选)探究问题。材料苏联解体二十六年来,中国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垮台的根源。斯大林当政的最后几年,理论上的教条化、内外政策的僵化,即社会主义体制的僵化,实际上成为苏联社会主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斯大林之后的30年间,经济上,苏联早期的高速工业化,被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并最后停滞的衰落景象所取代;政治上,曾经被看作是解放者和人类希望的苏联社会主义,开始到处推行扩张、干涉他国他党内政的霸权主义;理论上,苏联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生气勃勃的局面,已经被远离实际、僵硬的死气沉沉的教条主义所取代。这为苏联最终走向解体准备了条件。一种观点认为,苏联解体是由其计划经济制度导致的。计划经济制度有着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计划的指令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用供应短缺的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但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还有的观点认为,作为执政党的苏共及其领导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苏共正是由于长期脱离群众才最终为群众所抛弃。这首先表现为苏共失去了思想的先进性,脱离现实,人们对苏共的宣传失去了信任,从而对苏共也失去了信任。其次在苏共执政的70多年里,苏联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实际上是处于贫困状态,开放使人们看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反差,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对苏共来说是毁灭性的加上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加速了苏联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危机,造成了全面的混乱和动荡。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2)从材料表述的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10分)(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7.(xx河北,29,12分)探究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但人们所希望的真正和平并未降临。美国、苏联这对战时的盟友很快变成了“冷战”的对手。“冷战”为什么会爆发呢?史学家们从以下四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角度一】美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角度二】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并且军事力量大大加强,能与美国抗衡。战后,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在自己的周边建立“安全带”,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即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和主张)。【角度三】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均将对方视为主要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积极推行反共、反苏政策。同时,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行动,扶植东欧一系列国家,壮大了以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力量。【角度四】美苏两国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公开的反苏、反共纲领“杜鲁门主义”。美苏两国从此进入“冷战”时期。(1)请从上述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分别概括“冷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4分)(2)在你概括出的“冷战”爆发的原因中,你认为最主要的是哪个?(2分)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6分)8.(xx河北,27,6分)读图,回答问题。(1)图1、图2所示史实的出现,都与二战后哪个资本主义强国一直推行的对外政策直接相关?(2分)(2)图1、图2所示史实分别对该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9.(xx河北,29,12分)探究问题。材料一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派尔认为:“国际舞台上谁独占鳌头,日本就会出于自身利益跟谁结盟:1902年到1922年追随英国,1936年到1945年追随德国,1952年起则紧跟美国。”这其实点出了日本百年来惟一不变的就是其实用主义立场。材料二1885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一文,日本从此开始“脱亚(亚洲)入欧(欧洲)”进程。xx年,日本政治家鸠山由纪夫在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日本的新道路一文,他认为:日本不能忘记自己“亚洲国家”的身份;在不太遥远的未来,中国经济的规模将超过日本,目前存在的领土争端等问题,无法通过谈判得到解决;欧盟的经历告诉我们,地区一体化能够化解领土争端。材料三xx年,日本世界经济第二的“宝座”被中国占据。xx年中日韩GDP加起来的总量占世界的份额已达到21.37%,和美国所占21.89%的份额相差无几。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预测,到2020年,中国GDP预计要比xx年翻番,中国的人均收入也将会达到8 80012 000美元。届时,“中国世纪”才具有现实意义。当东亚特别是中国崛起时,“脱美(美国)入亚”十年后(2023年)也许会成为日本政客的现实选择。以上均摘编自杨晋“普遍崛起”下的东亚,载世界知识xx年第20期(1)材料一、二表明,1952年日本选择了由“脱亚入欧”到“紧跟美国”。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当时国际社会的哪些状况使日本作出了这一选择。(4分)(2)材料认为,2023年“脱美入亚”也许会成为日本政客的现实选择。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2分)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6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D本题考查对美国在国际格局中主导地位内容的理解。A中的会议指的是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会议的操纵者是英、法、美三国;B中的会议是指1942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会议,此次会议不可能被美国完全主导;C中的会议是指雅尔塔会议,苏联、美国、英国是此次会议的主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签署同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密切相关,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领域的表现,因此,此次会议中美国成为会议的主导。故选D。2.B此题要求准确判断代表日本国民经济发展的折线。结合所学可知,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据此即可确定正确答案为B。3.C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调整和改革”“黄金时代”“避免了大的经济波动”,综合分析可知,这是借鉴了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的结果。因此答案为C。4.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大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经历了推翻殖民统治的斗争后,这些国家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并加入联合国。C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应排除;A、D与题干材料所述内容无关。5.DA项奴隶贸易并不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惟一途径,排除A项;“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但并没有彻底消除与会各国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标志是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而非1960年的“非洲独立年”,据此排除C项。从二战后一直到1999年,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恰恰体现的是巴拿马人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艰难曲折,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6.答案(2)答案一: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解体的根源。(2分)(评分说明:若答出苏联落后于时代也可给分。2分)因为:斯大林后期体制僵化;经济上,制度缺乏创新;政治上,推行霸权主义;思想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共领导人未能与时俱进;没有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等等。(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6分)所以,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解体的根源。(2分)答案二: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导致苏联解体。(2分)(评分说明:若答出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也可给分。2分)因为: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压制个人消费,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导致经济发展比例失调;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助长了腐败;等等。(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6分)所以,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导致苏联解体。(2分)答案三:苏共及其领导人对苏联解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分)(评分说明:若答出苏共及其领导人的责任也可给分。2分)因为:苏共及其领导人长期脱离群众;苏共失去了思想上的先进性,使人民对苏共失去信任;苏共没有使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苏共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苏共的对外政策失误;斯大林后期体制僵化;赫鲁晓夫等苏共领导人的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等等。(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6分)所以,苏共及其领导人对苏联解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分)解析第(2)问注意“要求”,先根据材料中的三种表述概括核心观点,然后从政治、经济、执政党建设、与民众关系、外交等多方面进行论证。7.答案(1)角度一: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角度二: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角度三: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角度四: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4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2)答案一: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2分)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冲击了当时的国际秩序;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打击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激化了与苏联社会主义的矛盾;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导致苏联更加猜疑和不信任;杜鲁门主义彻底摧毁了美苏同盟关系;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受到了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挑起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2分)答案二: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2分)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冲击了当时的国际秩序;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挑战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加剧了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对立;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引发了美国更加猜疑和不信任;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但忌惮美国力量强大,实行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2分)答案三: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2分)二战的结束,使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再度凸显;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二战后苏联通过扶植东欧一系列国家,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美苏顾忌对方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2分)答案四: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2分)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二战后,美苏视对方为主要威胁;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造成了苏联的过分反应;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导致了美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美苏顾忌对方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冷战”。(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每点2分,共4分)所以,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2分)解析本题同往年的河北中考试题相比具有问题更加开放、答案更加灵活的特点。第(1)问需要从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从不同的方面回答“冷战”爆发的原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原因必须同“角度”内容的阐述相吻合;第(2)问要注意根据双方的军事力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外交策略等进行多角度论证。8.答案(1)美国。(2分)(2)使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4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解答本题注意两幅图片的名称,图1为“1991年苏联解体”、图2为“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图1,苏联解体前,美苏争霸使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苏联负担沉重,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之一;图2,欧盟前身是欧共体组织,二战后西欧部分国家为了自身利益,逐渐走向了联合,也是为了摆脱当时美国的控制。据此回答第(1)问。第(2)问注意问题中的“分别”,图1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图2欧盟成为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构成了冲击。9.答案(1)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西欧普遍衰落;日本战败,政治、经济地位下降。(4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2)观点一:同意。(2分)日本实用主义的立场(或传统);日本丧失世界经济第二的宝座;欧盟一体化解决领土争端的成功范例;日本同邻国的领土争端等问题,无法通过谈判解决;东亚崛起;中国强大;日本政客的呼吁;等等。这些都可能使日本会在2023年“脱美入亚”。(6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观点二:不同意。(2分)美国不会丧失惟一超级大国地位;美国仍将扶植日本;日本仍将是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日本同邻国的领土争端等问题,能够通过谈判解决;中国等东亚国家发展的不确定性;日本右翼势力不会消失;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地位;等等。这些都可能使日本不会在2023年“脱美入亚”。(6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注意结合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背景,特别是美国、西欧和日本的情况综合分析。第(2)问可以从同意或不同意角度回答,关键是在论述时要合理有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