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4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练习.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2140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4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4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高频考点44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4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2018郑州联考)植物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是将体型较大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上方,体型较小的植物放置于植物墙的下方。该类型植物墙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土壤和种植基质,以管线方式传输水分和养料维持植物生长。图1示意毛毡式建筑垂直绿化结构,图2为“植物墙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1植物墙的核心功能是()A减少建筑能耗 B增加绿化面积C延长建筑寿命 D丰富城市景观2体型不同的植物布局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交通安全 B土壤与温度C景观协调 D光照与水分3推测目前高层建筑没有大规模采用植物墙的原因是()A技术不够成熟 B破坏建筑景观C安装维护费高 D市场需求不足(2018贵州重点中学联考)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A地表径流增加 B大气降水减少C水汽蒸发减少 D地表水下渗增加5下列属于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A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治城市内涝B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C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D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2018兰州调研)读“城市温度与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变化关系图”,完成67题。6下列判断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不相关该城市职能为政治、文化中心A B C D7由此必然会带来的现象有()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城郊间形成热力环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恶化A B C D(2017武昌区调研)由于郊区城市化产生了交通的“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傍晚则反之。为此,交通部门设置了“潮汐车道”,在早晚高峰时,相应调整部分车道的行驶方向,以分解交通流量。下图为“潮汐车道通行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8“潮汐车道”设置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道路违章行驶 B优化配置道路资源C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D美化城市道路景观9“潮汐车道”大多设置在()A市区中心 B商业区附近C机场附近 D郊区进城干道10如果图示的“潮汐车道”设置在早高峰,则()A城市的西侧有大型居住区B城市东侧有大型居住区C大型工业园区在城市东侧D主城区位于城市的西侧荷兰鹿特丹市为减轻暴雨带来的城市内涝修建了水广场。水广场既是可以供人们游憩、玩耍、运动的公共活动广场,又是能够收集并存蓄雨水,并把雨水转换为城市景观的雨水存蓄空间。下图示意荷兰某水广场蓄水过程。据此完成1113题。11水广场()A减少地表水下渗量 B增大地表径流总量C增强植物蒸腾作用 D延缓地表径流形成12与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相比,水广场()A泄洪效果显著 B建设成本较高C服务功能更多 D占地面积较小13鹿特丹建设水广场的主要原因是()A排涝设施较缺乏 B河流径流变化大C鹿特丹地势低洼 D全年降水较均匀二、综合题14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信阳市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对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甲、图乙(基准温度取当日平均温度)。材料一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吸收率是指投射到物体上而被吸收的热辐射能与投射到物体上的总热辐射能之比,称为该物体的吸收率)。下垫面道路(沥青)混凝土砖石土壤(黑土)沙漠草木吸收率0.80.950.650.90.60.80.650.80.60.950.550.850.740.840.90.97材料二下图中小区为下垫面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为下垫面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下图中小区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 m/s;小区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m/s。(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3)如果你是住宅小区设计者,你认为在楼房占较大比重的小区,应如何减轻热岛效应。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南宁市位于以邕江河谷为中心的盆地之中,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河流汇集到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南宁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增强并呈蔓延趋势,对城市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南宁市从城市总体规划角度构建城市降温通道,以期缓解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下图示意南宁市降温通道实施规划。(1)阐释南宁市降温通道缓解热岛效应的基本原理。(2)指出南宁市降温极核和降温节点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土地利用类型。(3)说明降温极核除降温功能之外的生态、社会效益。(4)除建设降温通道外,请你再为南宁提出三种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答案精析1B2.D3.C第1题,植物墙为一种绿化方式。第2题,体型不同的植物布局更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垂直绿化景观,主要受光照与水分因素影响。第3题,植物墙相关安装维护技术成熟;植物墙设计崇尚美观高雅,兼具功能性及实用性,市场需求旺盛;但是由于各种情况的复杂性和安装与维护的费用高,使植物墙普及难度较大。4D5.C第4题,“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增加地表水下渗量。第5题,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使植被覆盖率提高,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6A7.D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面积越大,热岛效应越明显,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呈正相关。第7题,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市区气温增加,故会形成城郊热力环流。城市人口增加导致城市化水平提高。8B9.D10.A第8题,根据材料中的介绍,“潮汐车道”是指根据流量的变化适时对车辆行驶方向进行调整的车道,这样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优化配置道路资源,降低高峰期间交通压力,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故选B。第9题,“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傍晚则反之。因此,“潮汐车道”大多设置在郊区进城干道。故选D。第10题,“潮汐车道”可在早晚高峰时,相应调整部分车道的行驶方向,以分解交通流量,如果图示的“潮汐车道”设置在早高峰,则城市的西侧有大型居住区,因为早高峰进城人数多。故选A。11D12.C13.C第11题,水广场能够收集并存蓄雨水,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量,可以延缓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轻城市内涝,故选D。第12题,水广场既可以供人们游憩、玩耍、运动,又能够收集并存蓄雨水,并把雨水转换为城市景观,功能更多,故选C。第13题,因为鹿特丹地势低洼,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排水不畅,故建设水广场来减轻城市内涝。14(1)下垫面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升幅度(作用)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相同吸收率,下垫面热容量大的小区温升幅度小于下垫面热容量小的小区。原因: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自于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吸收率小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相同吸收率条件下,热容量大,向外传递热量慢,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温升幅度小。(2)风速与热岛强度(温升幅度)呈负相关。(风速越大,温升幅度越小;风速越小,温升幅度越大)。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答案合理即可)(3)楼顶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反射率大)的建筑材料;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增加绿地和水面,增加下垫面热容量;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有利于城区的热量散失到郊区,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的热岛效应。15(1)南宁市的降温通道由邕江水系和城市主干道组成。邕江水体比热容大于混凝土和柏油路面,吸收相同热量,两者温度上升幅度不同,形成温差,加大热力环流的速度,起到降温效果;河流又可以通过蒸发降温,并将部分热量带出城外,使城区温度不致过高。南宁市主干道两旁植树种草,形成林荫大道,绿化带可以遮阳隔热,大量蒸腾,对林下和周边环境具有显著的降温增湿作用,从而缓解热岛效应。降温通道可以将郊区凉爽的风引入城区,从而缓解热岛效应。(2)降温极核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降温节点主要分布在城市内部。降温极核用地:农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公园与绿化用地。降温节点用地:城市公园与绿化用地。(3)南宁市地处河谷地带,周围山地环绕,降温极核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南宁市提供青山绿水的宜居环境,成为城市居民节假日旅游的目的地,游览功能显著。(4)控制空调使用,提高建筑物隔热材料质量,减少人工热量的排放;建筑物淡色化,以增加太阳辐射的反射量;用透水性强的新型柏油铺设机动车道,渗水砖铺设人行道,以储蓄雨水,降低路面温度;提高能源利用率,改燃煤为燃气;节能减排,提倡低碳生活,发展循环经济;控制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积极建设卫星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