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3(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81669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3(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3(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3(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关碳酸钾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B可用做钾肥C是一种正盐 D焰色反应呈黄色2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 )A食盐 B苛性钠 C烧碱 D纯碱3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够共存的是( )AKCl、Ba(NO3)2、NaNO3 BNaNO3、Na2SO4、NaOH CBaCl2、CuSO4、H2SO4 DAgNO3、KCl、NaNO34如果人体内的二氧化碳不能顺利排除体外,人体血液pH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5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分离溶液中的固态物质 B稀释浓硫酸 C配制溶液 D测试某溶液的酸碱度6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灭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器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相同的白纸D测定溶液的pH时,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7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CaCO3固体CaO加足量稀盐酸,过滤BHCl气体H2O通过氢氧化钠固体,收集CNaOH溶液Na2CO3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DMnO2NaCl固体溶解、过滤、洗涤、烘干AA BB CC DD8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CO2 H2CO3Na2CO3 NaOH HCl HNO3CO2 COABCD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苏打可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B活性炭疏松多孔可用于吸附水中杂质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D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10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钾B用硫酸铜溶液检验水和过氧化氢溶液C用水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D用FeSO4溶液、Cu和Ag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11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往往需要施加磷肥,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宜施加的肥料是( )ACa(H2PO4 )2 BNH4HCO3 CKNO3 DCO(NH2) 212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编号甲乙丙丁物质转化关系ACaCO3CaOCa(OH)2CaCl2BCuSO4CuCl2Cu(OH)2CuOCFeFeCl2Fe(OH)2Fe2O3DZnZnOZnCl2Zn(NO3)213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B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各取少量,加入无色酚酞溶液C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向混合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D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向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铁AA BB CC DD14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二、填空题15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色固体,请分析这层白色固体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完石灰水后,怎样除去壁上的白色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6将下列名词的代号填在相应空格内A分解 B吸附 C过滤将食盐与泥沙分离的方法_;化肥碳酸氢铵在炎热夏季的“消失”_;活性炭放入红墨水中,红色褪去_;17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蒸馒头时,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加入小苏打,其化学式是_。18“五一”节,同学们相约礐石风景区游玩。请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1)在龙泉洞,小明用空瓶装了一瓶山泉水,要检验山泉水是不是硬水,可以用来鉴别,若要测定水的酸碱度,可以选择;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2)在“梦之谷”景区,大家看到员工正在给花草施用化肥NH4NO3,于是联想到NH4NO3不能和熟石灰混合施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3)午餐后,小滨用洗涤剂洗去手上的油迹,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作用。三、实验题19在化学实验室里,酒精是最常用到的一种燃料,其化学式是C2H6O。小明为了证明酒精中含有碳、氢元素,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证明酒精中含有碳、氢元素。【实验用品】:酒精灯、火柴、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石灰水【实验过程及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点燃酒精灯,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生成;证明酒精中含有元素步骤二:迅速取下烧杯,并加入少量,振荡;证明酒精中含有碳元素20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查阅资料】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u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1)实验记录序号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A中产生大量气泡E中出现浑浊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G中产生黑色沉淀反应产物一定有_和_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产物还有_(2)实验反思实验记录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四、推断题21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C、D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箭头起始为反应物,箭头指向为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_,写出反应的实验现象(一点):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_。22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是可燃性气体,燃烧能生成A;化合物C、D、E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且存在如下转化关系CDE;F可与E发生反应生成A。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_。(2)B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可能含有的元素是_。(3)写出F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五、计算题23小明年前在迎春花市挑了盆叶色浓绿,郁郁葱葱的盆景摆放在自己的房间,可是最近发现叶子发黄,他根据所学化肥知识对此进行研究。(1)该盆景缺_肥。(2)小明查到网上售卖的磷酸氢二铵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化学式为(NH4)2HPO4,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于是他进行了一系列计算后决定购买它,请你完成:磷酸氢二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其中氮元素和磷元素的质量比为_。买66g的磷酸氢二铵,可给他的盆景补充氮元素_g。24将20.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 反应时间(s) 0 10 20 30 40 5060 溶液温度() 20.5 20.6 20.7 20.8 20.920.8 20.7(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精确到0.1%)参考答案1D【解析】A. 碳酸钾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正确;B. 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可用做钾肥,正确;C. 盐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碳酸钾是一种正盐,正确;D. 碳酸钾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错误。故选D。2D【解析】试题分析: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苛性钠和烧碱都是氢氧化钠的俗称。选D。考点: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俗称。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注意:纯碱不是碱,是盐。3A【解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三者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B、NaOH能与酸性溶液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氯化钡和硫酸铜、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硝酸银和氯化钾会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4B【解析】如果人体内的二氧化碳不能顺利排除体外,人体血液pH会B. 变小,二氧化碳遇水生成碳酸。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与pH相关的知识。5A【解析】【详解】A、该装置是过滤装置,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该装置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故错误;C、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故错误;D、测定溶液的pH时应该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在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涂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错误。故选A。6C【解析】A、用湿布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能达到隔绝氧气而灭火的目的,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正确;C、氢氧化钠为易潮解的固体,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错误;D、测定溶液的pH时,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正确。故选C。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D【解析】A、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B、氢氧化钠属于碱性物质,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错误;C、加入石灰水能把碳酸钠除去,但会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错误;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钠能溶于水,故可用溶解、过滤、洗涤、烘干来分离除杂,正确。故选D。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8C【解析】试题分析:相互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即只发生一次变化就可实现物质的转化,可根据物质的性质,通过判断该物质可发生的能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而判断两物质间是否可实现一步反应的转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可产生二氧化碳,可以一步实现;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变质可生成碳酸钠;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但硝酸无法一步生成盐酸;二氧化碳和碳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故选C。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9A【解析】A. 小苏打(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B. 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水中色素异味;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焊接金属或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D. 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选A10D【解析】试题分析: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钾;用硫酸铜溶液检验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因为硫酸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用水鉴别NH4NO3、NaOH、NaCl三种固体,因为硝酸铵溶解会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解温度会升高,氯化钠溶解温度几乎不变,所以可以鉴别;不能用FeSO4溶液、Cu和Ag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因为两种金属均不能和硫酸亚铁发生反应。故选D考点:物质的鉴别11A【解析】试题分析:磷肥能使农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应该施用磷肥。A、磷酸二氢钙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正确。B、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硝酸钾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D、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12C【解析】试题分析:A、其中由CaCO3CaO 直接高温煅烧,CaOCa(OH)2与水反应,Ca(OH)2CaCl2与盐酸反应,CaCl2CaCO3与可溶性的碳酸盐反应,如碳酸钠,正确,B、其中由CuSO4CuCl2与BaCl2反应,CuCl2Cu(OH)2与NaOH反应,Cu(OH)2CuO直接加热分解,CuOCuSO4与稀硫酸,正确,C、Fe(OH)2Fe2O3,这一步不能实现转化,加热只能生成FeO,错误,D、ZnZnO直接与氧气反应,ZnOZnCl2与稀盐酸反应,ZnCl2Zn(NO3)2与AgNO3反应,Zn(NO3)2Zn加入一种比锌活泼的金属即可,正确,故选C考点: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13A【解析】试题分析: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时,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产生红色物质,得铁铜;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产生银白色物质,得铜银,综合得铁铜银,符合题意。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均无颜色的变化;不符合题意;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滴加适量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但产生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题意;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必须还要验证其化学性质和质量是否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选A考点:实验探究。14D【解析】试题分析: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氯化钠会溶解,等于增加了溶液的质量,但溶液中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不变,所以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应该是减少,而不是不变,错误,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由于Mg的活动性比Zn强,所以反应所需时间应更短,而且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所以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镁的产生氢气质量更多,错误,C、水的电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应为1:8,错误,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先和盐酸反应,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沉淀产生,当盐酸消耗完了,继续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正确,故选D考点:图象题15CO2+Ca(OH)2=CaCO3+H2O;CaCO3+2HCl=CaCl2+H2O+CO2。【解析】试题分析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色固体,请分析这层白色固体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Ca(OH)2 = CaCO3+H2O ;用完石灰水后,怎样除去壁上的白色固体?CaCO3+2HCl = CaCl2+H2O+CO2。考点考查石灰水的性质。16C A B 【解析】将食盐与泥沙分离的方法:过滤,操作步骤是: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化肥碳酸氢铵在炎热夏季的“消失”时应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水;活性炭放入红墨水中,红色褪去,因为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异味。17 NaClNaHCO3【解析】根据氯化钠俗称食盐解答;根据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解答。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化学式为NaHCO3。18(1)肥皂水;C(2) 2NH4NO3+ Ca(OH)2=Ca(NO3)2+ 2NH3+ 2H2O(3)乳化【解析】试题分析:(1)检验山泉水是否为硬水,可用肥皂水来鉴别,测定水的酸碱度选择PH试纸;(2)NH4NO3不能和熟石灰混合施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NH4NO3+ Ca(OH)2=Ca(NO3)2+ 2NH3+ 2H2O ; (3)用洗涤剂洗去手上的油迹,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考点:水的知识19水珠、氢、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试题分析:酒精燃烧时,氢元素转化为水,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的检验可以在燃烧时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而且冷的烧杯,若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则证明生成了水,从而证明酒精中含有氢元素。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从而证明含有碳元素。考点:物质组成的检验20(1)CO2+Ca(OH)2=CaCO3+H2O C CO Na2CO3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 水 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若溶液变红,则产物中有Na2O;若溶液不变色,则产物中没有Na2O。【解析】试题分析:(1)E中出现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说明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黑色的碳;白色固体G中产生黑色沉淀,根据“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一氧化碳;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白色固体为碳酸钙;(2)由于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故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C中的是浓硫酸,由于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H2O等物质反应,故要排除水的干扰;碳酸钠溶液与中性的Cu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是氢氧化铜固体和中性的氯化钠,而Na2O与H2O反应生成NaOH呈碱性,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若溶液变红,则产物中有Na2O;若溶液不变色,则产物中没有Na2O。考点:实验探究21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潜水等)发出淡蓝色火焰(有水雾、放出热量)2H2O2MnO22H2O+O22H2O2H2+O2分子构成不同【解析】【分析】A、B都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C、D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C为氧气,由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A为过氧化氢溶液,B为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则D为氢气。【详解】由分析可知:(1)C物质为氧气,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等;反应的实验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2)反应,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反应,即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3)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点睛】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22CO2碳氢或氧CaCO3+2HCl=CaCl2+H2O+CO2【解析】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A为二氧化碳;B是可燃性气体,燃烧能生成A,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B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的元素是氢或氧;化合物C、D、E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所以C、D、E都是含钙元素的化合物,且存在如下转化关系CDE,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C为氧化钙,D为氢氧化钙,E为碳酸钙;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F为盐酸。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3 氮13228:3114【解析】(1)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说明该盆景缺乏氮元素,即缺氮肥;(2)磷酸氢二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4)2+1+31+164=132;磷酸氢二铵中氮元素与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42)31=2831;66g的磷酸氢二铵,所含氮元素的质量为66g100%=14g。24 20.937%【解析】【分析】根据图表可知当反应时间为40秒时,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当40秒时,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当pH为7的时候,恰好完全反应,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可以求出盐酸的质量分数。【详解】解:设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xNaOH+HCl=NaCl+H2O40 36.510.0g40% x4010.0g40%=36.5xx=3.7g3.7g10g=37%所以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是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