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3单元《生死不离》教案2 花城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75707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3单元《生死不离》教案2 花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3单元《生死不离》教案2 花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3单元《生死不离》教案2 花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死不离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在欣赏中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2、了解歌曲的速度、旋律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演唱体会歌曲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树立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2学情分析 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较容易的理解“悲”的情感。这首歌曲感情真挚,学生在欣赏、学生的过程中能够认真投入其中。歌词内容表达深刻,旋律朗朗上口,特别是第二部分旋律的重复,更能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很适合学生演唱。歌曲意义深刻,又能在学习的同时鼓舞人心,树立敢于面对困难的决心。3重点难点 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激发敢于面对困难的决心。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感培养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都会有哪些情绪?特别是感到痛苦、失落的时候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体会这样一种情感?展示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回忆xx年汶川大地震的情景,许多人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的痛苦经历。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一、以数据分析汶川大地震的惨痛,提升情感投入。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1秒(协调世界时5月12日06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最惨重的一次。震后中国政府宣布投入一万亿元人民币进行灾区重建,xx年初时任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宣布重建完成。二、创作背景介绍生死不离是由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奥运会文化活动处处长王平久创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灾区人民的牵挂,歌词是对饱含无助、期许、希望、信赖的目光最坚定的许诺,是国家、社会、公民最义不容辞的责任。火炬传递默哀一分钟,告诉世人,我们在传递的更是一种生命的希望、责任的尊严、自由的信念。作为一名奥组委工作人员,王平久以这首生死不离表达了一名奥运人同灾区人民血脉相连的手足情感,他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的亲人,他们每一个人都给了我力量。无论他们在那里,我会为他们祈祷,我们生死不离,我们血脉相连!三、初步欣赏歌曲。1、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2、体会歌词表达意义?四、分析歌曲1、观察歌曲创作的结构特点,哪些地方不同,哪些地方相同?教师讲解:创作歌曲的手法同头换尾。2、歌曲在演唱中的力度变化。请学生小组讨论,画出情绪曲线图。每小组分析情感变化的理由。五、演唱歌曲1、跟随伴奏试唱,教师纠正演唱中出现的音准、节奏的问题。2、教师范唱。3、指导学生用深情、坚定的情绪演唱。4、朗诵歌词,要求吐字清晰,字正腔圆。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 1、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唱好一首歌曲应该必备的条件?2、师生合作,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声音力度由弱到强,情感处理由浅入深。活动4【练习】歌唱展示 1、唱好歌曲中的附点节奏。2、高音区唱法讲解。要求气息支持声音,高位置。活动5【作业】小结 欣赏不同版本的生死不离,体会独唱表达的歌曲。本节课歌曲情感真挚,让我们感受到了,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