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 第二节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61546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 第二节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 第二节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案教学过程 本节分为四个教学板块:()计量的重要性;()测量长度的要点;()了解误差的概念;()综合的测量活动。 这节内容分两节课完成。 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教科书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为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 ”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选其中之一进行实际测量,比如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教师可就此向学生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通过这个活动和鲁班的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建立长度标准的必要性,同时认识长度单位以及国际单位制。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教师可适当介绍,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对刻度尺的认识,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刻度尺的零点 ( 零刻度线 ) 、分度值、量程三项内容。这种观察非常重要,应作为一种实验素质来培养。从长度测量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这种使用仪器之前认真观察的习惯。应当使学生明确,今后凡对有刻度的仪器,都要先弄明白这三项内容,比如温度计、带游码的天平、电流表以及电压表等等。此外,要求学生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书本的宽。作为示范,教科书给出了测量一块木板(教科书图1-2-6)的读数。 为让学生明确长度测量的重要意义,要向学生讲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测量是实验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物理学。物理学实验的许多测量仪器的读数是以长度的读数为基础的,因此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对所有测量仪器的读数具有普遍意义。这就是掌握好长度测量的意义。为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或展示一些非长度测量对象转化为长度测量的事例,比如:量筒、温度计、手表、速度表等,这样的仪器还有很多,如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等,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总之,要让学生认识到,长度测量在物理测量中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测量,使他们在原来基础上,对长度测量的意义在认识上提高一步。 测量中会涉及误差的概念,对于误差,只要求学生知道由眼睛观察的值不可能很准确,所以测量必然存在误差,不要求具体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为了建立误差概念,可以让小组的每个人用同一把刻度尺测同一被测物一次,各自正确记录下测量数据,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然后每个人对同一测量重复三次,记下每次测量结果,亦会出现不同结果。由此引导学生从长度测量的不确定性,引出误差概念,认识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总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测量练习时,对误差的概念只需让学生有所体会和认识,不可引申太多。最后可向学生说明,一般采用多次测量或累计测量,求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来减小误差。 最后,教科书安排了进行综合测量的一个实验活动“建立你的信息档案”。通过测量,认识自己,认识同学,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己的身体练习估算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测量物理量的具体观念。这个活动涉及的测量仪器较多,有皮尺、人体秤(磅秤)、体温计、手表(秒表)等,大部分是家庭中的测量装置,因此,这个活动可以放在课下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