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测评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52255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测评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测评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测评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Na 23Cl 35.5一、快乐点击(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紫卷心菜制酸碱指示剂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C.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锈斑D.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2.常温下,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显酸性的物质是()A.柠檬汁pH=2B.鸡蛋清pH=8C.蒸馏水pH=7D.肥皂水pH=103.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4.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6.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7.向装有50 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Ba(OH)2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8.氢硫酸是H2S气体的水溶液,常温下久置于空气中会产生淡黄色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H2O+2S,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硫的溶解度很小B.由于有沉淀生成,所以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C.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D.氢硫酸久置于空气中pH会增大9.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10.将一个大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上,培养皿上所放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不正确的是()A.处溶液变蓝B.处溶液变浑浊C.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D.处试纸变红二、积累运用(共27分)11.(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酸是;(2)2个碳酸根离子;(3)消石灰的主要成分;(4)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12.(7分)小霖将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霖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向管理人员提出了一些防止机械设备进一步锈蚀的建议,请写出一条小霖的建议:。13.(8分)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图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1)分离室中进行的操作是。(2)该流程图所标出的物质中,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氧化物是。(3)“捕捉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一种物质是。14.(8分)如右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是氧化物。请回答:(1)G的化学式为,E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三、情景分析(共15分)15.(7分)(1)小亮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图1),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小亮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他加入试剂P,结果鸡蛋吐了出来,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吐蛋的原因是。(2)近年来,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震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暴发的有效方法。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和氯化钙。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来制取漂白粉,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8分)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是化学物质。厨房内有一瓶无标签的液体,经步骤:观察颜色与状态;步骤:闻气味;步骤:取该液体适量与一枚生锈的铁钉作用,看到铁锈逐渐溶解;步骤:另取少量该液体与纯碱反应,发现有气泡产生。确认该液体为食醋。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至的四个步骤中,其中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来判断的有(填序号,下同),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判断的有。(2)在步骤中能闻到特殊气味,这是因为醋酸分子的缘故。(3)当食醋中的醋酸(CH3COOH)与纯碱反应时除有气泡生成外,还生成了醋酸钠(CH3COONa)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实验探究(18分)17.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3)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无色酚酞溶液变红部分变质无色酚酞溶液不变红没有气泡产生(4)小结与思考: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样品变质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五、计算应用(10分)18.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10 g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1)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C2.A3.A4.C除杂的目的是除去杂质、保留主要成分,又不混入新的杂质,而C中熟石灰Ca(OH)2和石灰石(Ca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达不到除杂的目的。5.A6.C碱的通性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CO2反应。而C项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BaSO4沉淀,氢氧化钡是唯一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碱。故C正确。7.B稀硫酸和Ba(OH)2溶液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硫酸反应完后,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A正确;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水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B错误;硫酸的pH小于7,当硫酸与Ba(OH)2溶液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加入Ba(OH)2溶液过量时,溶液的pH大于7,C正确;稀硫酸和Ba(OH)2溶液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两者不断反应时,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当Ba(OH)2溶液过量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又会逐渐增大,D正确。8.B常温下,生成的硫会从溶液中以沉淀的形式析出,说明硫的溶解度很小,故A正确;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因而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正确;反应物H2S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生成物中单质硫的化合价为0价,故C正确;由于氢硫酸容易被空气氧化成中性的水,故酸性逐渐减弱,pH会增大,故D正确。9.C本题考查对图像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图像中一些特殊的点、段的意义。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中氧化钙为固体,故固体质量不可能变为0,A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最终产物的质量,B错误;在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逐渐升高,最终会超过7,C正确;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不能再溶解硝酸钾,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随着硝酸钾的加入而增大,D错误。10.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A错误,D正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碱性减弱,酚酞溶液颜色变浅,C正确。11.答案 (1)HCl(2)2CO32-(3)Ca(OH)2(4)H2S+6O412.答案 锈迹消失,溶液变为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有气泡产生Fe+2HClFeCl2+H2保持机械设备干燥、刷漆、涂油等13.解析 (1)分离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用过滤操作。(2)该流程图所标出的物质中,CaO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3)“捕捉室”内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4)根据流程图中的虚线可知,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NaOH和CaO。答案 (1)过滤(2)CaO(或氧化钙)(3)CO2+2NaOHNa2CO3+H2O(4)NaOH或CaO(任答一种即可)14.解析 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可知A是盐酸;G是最轻的气体,应是H2;H2与氧化物F能相互转化,F是H2O;B是氧化物,并且能由盐酸制取,B应是CO2,则C是CO;E、D两种氧化物都能与盐酸反应,则都是金属氧化物。部分金属氧化物与水能发生化合反应,CO2可用于灭火或用作气体肥料等;C与D的反应是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答案 (1)H2化合反应灭火(或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等)(2)3CO+Fe2O32Fe+3CO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5.解析 “瓶吞鸡蛋”是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压强减小,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内;要想让瓶内的鸡蛋“吐”出来,可使瓶内压强增大,利用气压将鸡蛋压出,酸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P试剂可能为盐酸(或硫酸)。答案 (1)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H2O+C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增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16.解析 (1)颜色、状态、气味等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能与生锈铁钉和纯碱反应属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2)能闻到醋酸的气味是醋酸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3)可仿照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来书写化学方程式。答案 (1)(2)在不断运动(3)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17.解析 由实验结论部分变质可知,部分氢氧化钙肯定变化为碳酸钙,而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无色酚酞溶液不变红可知,溶液已经不显碱性,表明氢氧化钙已全部变质,加入盐酸肯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加入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可知,样品中没有碳酸钙,即没有变质,氢氧化钙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答案 (3)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有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完全变质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没有变质(4)小结与思考:Ca(OH)2+CO2CaCO3+H2OCaCO3+2HClCaCl2+H2O+CO2改良酸性土壤18.答案 (1)Na+、Cl-(2)16 g(3)解:设10 g稀盐酸样品中含HCl的质量为x。HCl+NaOHNaCl+H2O36.540x16 g5%36.5x=4016 g5%x=0.73 g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0.73 g10 g100%=7.3%答: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