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48984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的严重弊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知道苏联在20世纪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走上现代化之路。2、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3、 分析斯大林模式,思考其弊端。过程与方法1、 通过数据资料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培养归纳整理资料的能力。2、 通过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政治、经济方面的特点,讨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苏联的建设成就,认识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2、 通过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斯大林。【教学重难点】 重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的严重弊端。难点: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弊。【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 讲述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苏俄社会主义政权成立后先后采取了哪些政策?其意义如何?2、 导入:苏联成立后,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我们将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呢?请阅读本课!二、 苏联的成立1、 成立的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各族人民摆脱了民族压迫,纷纷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共和国。在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后,各族人民的团结进一步加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各共和国联合起来组成苏联。2、 成立时间及最初加盟国1922年,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 理想与成就1、 制订社会主义工业化总路线及两个五年计划 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农业,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1925年12月苏共(布)“十四大”制定了工业化的总路线。从1928年起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33年起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斯达汉诺夫运动”师:斯达汉诺夫是顿巴斯煤矿的采矿工,1935年,他以冲天的劳动热情在6个小时一班的工作时间内采煤102吨,超过定额13倍,创造了风镐采煤的世界记录,表现出苏联工人高昂的建设精神。随后,全国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 四、 斯大林模式1、学生看书,了解斯大林模式2、师总结:(1)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基本确立。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 的形成。(2)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点 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3)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特点党政不分,国家的所有决策权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于斯大林个人手里,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结构,民主和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3、讨论:我们该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师总结: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之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巨大的误区。【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误区。此外,我们还要全面、客观地评价斯大林及其模式。【布置作业】1、 思考: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2、 我们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板书设计】 时间:1922 苏 苏联的成立 原则:自原、平等 最初加盟国: 联 1926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 的 理想与成就 第二个五年计划: 完成的意义: 崛 标志: 起 斯大林模式 评价:【课后反思】 本节课理论较强,讲解时可以联系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过程所采取的措施,加以对比。同时,为方便学生理解,可结合事例加以讲解,要理论和实例向结合,使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