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38028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嗔视(zhn ) 脑髓(su) 气氛(fn) 倜傥(tn)B殷红(yn) 骊歌(l) 讪笑(shn) 炽痛(zh)C迸出(bng) 深邃(su) 喧嚣(xio) 磐石(pn)D崎岖(q) 污秽(hu) 重荷(h) 荒谬(mi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A中嗔视(chn);B中殷红(yn);D中荒谬(mi)。C正确,故选C。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家喻户晓 慷概淋漓 锋芒毕露 撺掇B低回婉转 叱咤风云 潜心贯注 羁绊C蓦然回首 嘎然而止 鞠躬尽粹 惬意D义奋填膺 一拍既合 历尽心血 静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中慷慨淋漓;C中鞠躬尽瘁;D中义愤填膺,一拍即合。B正确,故选B。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B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C在辛苦劳顿、险象迭生的探险路上,她像男人一样坚强。D在这些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沮丧地低下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D中“有口皆碑”指所有人的最都是记载他功德的碑石。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用于犯罪事实不妥。不符合句意,故选D。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构建学生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知识。C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Dxx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大运河组成。【答案】C【解析】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本文以对话表现人物。B最后一课以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既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又表现了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C口技作者是清代的林嗣环,节选自张潮编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书名“志”是“记”意思。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经历,表现了他的崇高品质,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的相关内容和知识,根据各个选项判断作答。D中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不是人物传记。D错,故选D。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6名著知识填空。(3分)“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使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阅读以上材料,完成填空:材料中的“她”指的是 ,她具有 的性格特征。【答案】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公正乐观,热爱生活。 【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人物的性格特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的诗文积累。(10分 )(1) ,崔九堂前几度闻。 (2)马上相逢无纸笔, 。(3)木兰诗中描绘边塞环境恶劣,军营艰苦生活的两句是: , 。(4)春夜洛城闻笛诗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语句是,。(5)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致的诗句是 , 。(6)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无敢哗者。(7)未几,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答案】(1)岐王宅里寻常见(2)凭君传语报平安(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6)满坐寂然(7)夫齁声起【解析】。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岐、凭、朔、柝、潮、渡、横、寂、齁,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第 二 部 分 (824题47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题目。(5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8诗中写景并点明时令的诗句是 。(1分)9赏析第二句中“入”和“流”的妙处。(2分)1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答案】8峨眉山月半轮秋9“入”和“流”两个连用的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点出秋夜行船之事。10抒发诗人初离蜀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解析】8试题分析:阅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主旨,根据题目,写景并点名时令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0试题分析:理解古诗思想情感,要根据借景抒情的手法,抓住中诗句中有情感色彩的字词如本诗中“思”字理解。这首词抒发诗人初离蜀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题目(13分) 【甲】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北史傅永列传 注:【让】责备。 【露布】公开的文告。1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1)但当涉猎( ) (2) 涉猎经史( )1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C择其善者而从之 D父异焉,借旁近与之13翻译下列句子。(4分)(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14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2分)15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答案】11只;粗略的阅读。(2分)12A(2分)13(1)志士离别多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怎么知道这个道理这么晚啊!(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2分)14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意对即可)(2分)15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意对即可)(2分)【解析】11试题分析: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本题中但:古今异义,只。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先要根据本文内容了解例句中“之”的含义,再根据所学所记明确选项各句的出处,读懂句子内容,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句中“之”的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BCD都是代词,A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疏通两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更”“刮目相待”“见”“与”“答”翻译后要疏通句子。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4试题分析:疏通乙文,把握文章内容,从文章“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可分子作答。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15试题分析: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首先要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意对即可)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翻译】【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没有学识的)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擦擦眼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乙】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年随叔父傅洪仲与张幸从南青州归顺北魏,不久又向南逃亡。他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帝经常赞叹说:“骑上马在常战场上能击退贼兵,下马后在平时能作文书,就只有傅修期能做到了。”三、阅读父亲的自行车,完成后面题目(14分)父亲的自行车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存;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16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场景?根据提示简要概括。(2分)(1)平日里:“我”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 (2)节日里: ;(3)生病时: 父亲夜晚送儿治病的温馨情境; (4)上学时: 。17赏析第自然段划线句子。(3分)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18第段划波浪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19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20请以作者的身份写一段话,表达对文中父亲的深深谢意。(不少于80字)(3分)【答案】16(2)“我”和弟弟翘首以待争提食品的情形;(2分)(4)父亲风雨无阻送儿上学的情景。(2分)17动作描写,“穿过”“跨过”“冲去”等连贯动词生动准确地表现“我”与弟弟的喜悦之情;“当便”的句式,写出“我”与弟弟反应速度之快,体现其等待心情之切。(3分)18点明父亲送儿治病的时间;通过不同时期(夜晚)的景物,月光如水,满天星辰等的优美月色,渲染了温馨的气氛;突出父亲送孩子上医院的艰辛,表现父爱的主题。(3分)19构成行文线索,串起父子生活情境的点点滴滴1分;寓情于物,再现父亲对儿女的挚爱之情1分;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1分。(3分)20例如:每当想起父亲的自行车,父亲对我点点滴滴的关爱就浮现在我的眼前,令我感概万千,感动不已。我时时告诉自己一定要感激父亲,决不辜负父亲对我的爱。父亲,诗词歌赋,诵不完您为我付出的爱,加减乘除,算不尽你为我付出的心血。千言万语只想凝结成一句美好的话:“爸爸,谢谢您,儿子不会让你失望的”。(3分)【解析】1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的概括能力,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照题目中的提示,先找到所示的两个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的相关性,以情节中时间、地点、人物行为等要素概括另两个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2)从自然段中概括,(4)从中概括。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语言赏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方面从运用的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此题得首先阅读句子,要点明是动作描写,哪些词语是动作描写,然后结合文意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形象来分析。动作描写,“穿过”“跨过”“冲去”等连贯动词生动准确地表现“我”与弟弟的喜悦之情。接着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当便”的句式,写出“我”与弟弟反应速度之快,体现其等待心情之切。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景物描写的作用的理解,在叙事文章中,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有交代故事的环境、铺垫情节、表达人物的情感、烘托人物形象等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来分析。本题中第段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点明父亲送儿治病的时间;通过不同时期(夜晚)的景物,月光如水,满天星辰等的优美月色,渲染了温馨的气氛;突出父亲送孩子上医院的艰辛,表现父爱的主题。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9试题分析:叙事文章的标题一般来说有充当线索、点明主要情节、突出主题的作用。根据文章标题与内容的判断如判断有哪一方面的作用。标题有独特之处的,可以从吸引读者、设置悬念方面来概括。本文标题构成行文线索;寓情于物,再现父亲对儿女的挚爱之情1分;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20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对父亲写一段话,表达出歉意,字数符合要求,语言表达清楚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四、阅读开在记忆深处的花,完成后面题目。(共15分)开在记忆深处的花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选自读者xx年第18期)21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3分)意外( ) ( ) 疑惑( )22品析第段划线句,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23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2分)2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B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反句,强调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25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3分)26品析第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3分)【答案】21(3分) 疑惑 怀疑 震撼22(2分) 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23(2分)友善,热情(耐心),尊重生命。(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给满分)24(2分)B(对卖鱼人没有进行心理描写)25(3分)升华主旨 ,表达作者对尊重生命的卖鱼者的高尚品质的褒扬;照应开头;结尾点题。26(3分)意思(1分)注入情感,并根据饲养动物的特性,恰当喂养,保证它们活得好,活得长。(或:尊重生命,把动物当人一样喂养)启示(2分):我们应该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不能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卖鱼人不唯利是图、热情友善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勇于认识到自已的不足,及时改变自我。(能答出其中一条的主要意思,即可得满分)【解析】21试题分析: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了解散文的组材线索,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学生表述合理即可。此处根据情节理解人物情感变化过程,写出“意外疑惑怀疑 疑惑震撼” 过程即可。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2试题分析: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结合语境分析,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学生观察“疑惑”所在的语言环境,理解并找出其疑惑的原因,能总结概括出“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即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此处抓住情节分析人物,从人物的“善良”“热心”“尊重生命”等方面来进行概括。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4试题分析:阅读选文第段和第段,把握文段内容,可知分别把小画眉称为小俘虏和小可怜儿,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是自责(内疚)、难过。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5试题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B中“心理描写”不准确。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6试题分析: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第 三 部 分(27题50分)27作文 (50分)每个人心中都会深藏着他的东西,是“感动”,是“快乐”,是“烦恼”,是“回忆”,是“约定”,是“阳光”,是“彩虹”,是“一道风景”,还是“一朵花”请以“深藏心底的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答案】例文:深藏心底的温暖温暖是驱散阴霾的晨光,温暖是消融冷漠的春风,温暖是唤醒良知的号角。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温暖的记忆深藏在我的心底,值得收藏。 题记 镜头一:放学路上 那是一个阴天,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因为天气不好,加上学校里挨了老师的批评,心中很是不高兴,所以看什么心里都不愉快,那怕是天上掉钞票也是。不过,要真天上掉钞票,心情真的不会有所好转吗?谁知道呢。 “小朋友,请等一下。”我听到后面有人叫我,心里很是纳闷。回头看看,原来是一位大约有二十出头,身材高挑,面带微笑的大姐姐。我问她,请问有什么事吗?“看,你的钱掉了都不知道,太不小心了,拿好,别再掉了。”我一摸兜里,钱果然掉了。“谢谢你。”我衷心地对她表示感谢。她说:“没关系,以后小心点,要是被大风刮跑了,你就再也找不到了。”顿时,我阴霾的心里照进了一缕阳光,顿时,心情像天上的云,烟消雾散。 温暖是驱散阴霾的阳光,值得留恋。 镜头二:公交车上 一次,去图书馆。公交车上人实在是太多,座位早已经成了奢侈品,面前是一个个冷漠的面孔。好在我在公交车上一会儿站着思考问题,一会儿回想着作业。我约摸着快到站了,便向后门走去。人太多,虽然我是扶着栏杆,但是晃晃悠悠就好像一艘小船在河上随波逐流。突然汽车开始了转弯,这一转不要紧,关键是我还在那晃悠。我随着惯性开始向后倾斜,等我反应过来时,早就无法控制身体向后仰了过去。谁知,一只手从后面托住了我的背,“没事吧,小伙子,有没有受伤。以后站着时把栏杆抓牢了,这样才安全。”我一看,一位胖阿姨像妈妈一样正关切的问我,车上一个个冷漠的面孔都好像变的亲切起来。我的心里也如沐春风,倍感温暖。 温暖是消融冷漠的春风,值得收藏。 每当看到他人遇到困难,那深藏心底的温暖就会唤醒我的良知,激励着我去伸出援手。朋友,你又会怎么做呢?【解析】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