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1课 正义》教案 鲁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2190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1课 正义》教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1课 正义》教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1课 正义》教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1课 正义教案 鲁教版内容标准三2.2 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二)能力: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力。(三)知识: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分清社会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激发学生的正义感,树立起强烈的规则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既有正面的、积极的现象,也有反面的、消极的现象,初中学生对所接触到的一些负面社会现实,往往感到迷茫,产生疑惑,甚至盲目效仿。例如:有人落水,见死不救,讨价还价;歹徒行凶,无人相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等。学校生活中,也存在着个别破坏纪律、违反校规,以大欺小、勒索钱财,打架斗殴、侵犯别人权利等违法乱纪现象。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安排本课时教学内容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支撑本课时问题解决的主要是增强青少年学生规则意识的法治教育和培养学生正义感的道德教育的相关知识,是对学生进行公平教育基础上的自然延伸。尊重和遵守规则是现代人必需的品格。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章可循,否则,社会就会陷入无序混乱状态。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品德教育,培养其正义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影响中学生判断与辨别能力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上是由于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诸多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都不可避免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主观上是由于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思想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较差,时常分辨不清美与丑、是与非、荣与辱的界限。因此,对于客观原因,要依据规则进行冷静的分析,而从主观上则要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引导,增强学生的正义感。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首先应明确划分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标准,这是增强正义感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应理解正义要求人们遵守制度、规则与程序,树立规则意识,这是增强正义感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人正直,具有强烈的规则意识,坚持正义的标准,不侵犯他人利益,鄙视并敢于制止非正义行为,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教学准备学习了解有关正义的理论知识,搜集古今中外坚持正义的事例,调查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正义与非正义现象以及学生对这些现象的看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沐浴正义之光从两千多年前礼记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到近代孙中山先生主张的“天下为公”的思想,再到今天我们正在为之奋斗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不体现出我们是一个崇尚公平的国度、一个追求正义的民族,坚持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提到正义,大家一定会想到历代一些正义之士和正义之举,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孟子;“牧羊十九载,茹毛饮血不变节”的苏武;“义薄云天,千里走单骑”的关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元景皓;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的包青天;“铁骨铮铮,正气浩然”的文天祥;“一颗赤心,精忠报国”的岳飞;“两袖清风,留下清白”的于谦还有我们当代“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徐洪刚;“惩恶扬善,执政为民”的任长霞;“历经千劫,坚持正义,控诉日军侵华罪行”的王选等等。(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画面,同时可播放背景音乐精忠报国,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待学生充分进入情境时,教师抛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有正义感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讲一讲他们的故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在学生讲述时,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必要的充实。之后,教师归纳提升:人们之所以能够记住他们、赞扬他们,是因为他们是正义的象征,因为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里。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的是非标准鲜明,公正行事,惩恶扬善,社会正气得以大力扶持,歪风邪气受到普遍谴责,邪恶势力得到有力打击社会正义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二)共同探讨:“借我一双慧眼”教师引领:然而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既有正面的、积极的、正义的行为,也有反面的、消极的、非正义的行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社会现象。展示课件:1. 小明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2. 个别同学在考试中作弊;3. 在公交车上,小偷的手伸向一个乘客的钱包,旁边有人高喊“抓小偷”;4. 一个社会青年乘车逃票;5. 假烟、假酒、假奶粉充斥市场;6. 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判死刑。思考:哪些属于正义行为?哪些属于非正义行为?划分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在看材料的同时,请学生分辨出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1、3、6属于正义行为;2、4、6属于非正义行为。)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划分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各组讨论情况,对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个别观点做到心中有数。讨论3-5分钟后,由各组推选代表发表本组意见,共同交流看法。在学生代表发表意见的过程中,教师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及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归纳和评价。对于肤浅草率的观点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于不同的观点可引导学生争论,对于凌乱的观点要帮助学生归纳,对于偏颇的或错误的观点教师应给予评价和指正,而对于较为成熟的观点则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赏识。教师进行简要总结:通过讨论,我们得出结论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为。知道了划分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标准,大家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还有哪些?试填写下表:展示课件:牛刀小试学生稍加思考后,教师鼓励自主发言,学生列举所熟悉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时,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和评价。表格基本填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大家所列举的正义行为有什么共同点?所列举的非正义行为又有什么共同点?教师仍可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总结:通过讨论,大家不难发现:凡是正义行为一般都是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的行为,而且会普遍受到政府、社会和人们的支持和赞扬;相反,非正义行为一般都是违反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的行为,它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权益,必会遭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制裁。可见,正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有关规则的故事。展示课件:最宝贵的一门课深夜,一个中国人走进德国某小镇的车站理发室。理发师热情地接待了他,却不愿意为他理发。理由是,这里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理发,这是规定。中国人委婉的提出建议,说反正现在店里也没有其他顾客,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理发师更恭敬了,说虽然是夜里也没有别人,我们也得遵守规则。无奈之中,中国人走到售票窗前,要了一张离这儿最近的那一站的车票。当他拿着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室,理发师很遗憾地对他说,如果您只是为理发才买这张车票的话,真的很抱歉,我还是不能为您服务。 当有人把深夜小站理发室的故事告诉给一群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时,不少人感慨万千,说太不可思议了,德国人真的太认真了,这样讲秩序的民族,永远都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但有的就不以为然,说偶然的一件小事,决定不了这么大的性质,一个小镇的车站,一个近乎迂腐的人,如何能说明一个民族的性格呢?双方甚至还为此发生了争执,相持不下之际,就有人提出通过实践来检验孰是孰非。于是,聪明的留学生们共同设计了一项试验。他们趁着夜色,来到闹市区的一个公用电话亭,在一左一右两部电话的旁边,分别贴上了“男士”、“女士”的标记,然后迅速离开。第二天上午,他们又相约来到那个电话亭。令他们惊奇的一幕出现了:标以“男士”的那部电话前排起了长队,而标以“女士”的那一部电话前却空无一人。留学生们就走过去问那些平静等待的先生,既然那一部电话前没有人,为什么不到那边去打,何必等这么久泥?被问的先生们无一不以坦然的口吻说,那边是专为女士准备的,我们只能在这边打,这是秩序啊 留学生们不再争执了。在他们默默回去的路上,每个人都想了很多,大家都隐隐觉得自己乃至自己身后那个曾是礼义之邦、崇尚井然有序的民族,这许多年来,可能于无意之中慢慢丢失了一些美好的东西。在重创民族辉煌、融入世界潮流的今天,规则和秩序,也许正是我们最为需要的素质。 有一位同学感慨道:“这是我们在德国学到的最为宝贵的一门课程啊!”学生读完材料,谈各自的感悟,教师加以引导并对学生的不同感受给予相应的评价。然后,教师总结提升: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因此,正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安定有序,人们的合法权益和自由才能得到充分保障,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社会才会美好和谐。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规则意识。(三)集思广益: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教师引领:我们向往正义,如果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那么我们的社会必将成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这里,我们的主人公小义也想成为一个正义的人,但他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少难题,想请求大家的帮助。活动1:请你相助活动步骤:教师组织活动:下面的画面展示的是中学生小义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请你观察画面,指出他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并和同学们一起来帮助他想办法解决。多媒体课件依次展示四幅画面: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然后教师组织分组讨论,提出本小组的具体办法。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不同意见,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共同帮助小义同学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教师点拨: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点拨。画面一强调了“要为人正直”,有正义感的人首先是一个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实事求是、无私无畏、堂堂正正、正大光明的人;画面二说明了“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现代人应有的品格;而画面三,可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如果参与为朋友“报仇”,则违背了正义标准,是“讲哥们儿义气”的表现,进一步分析,假设为朋友“报了仇”,则必定会侵犯他人的利益,要知道,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对于画面四,可以从“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来分析,但是要强调:青少年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教师总结:要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应做到以下几点:1. 要为人正直;2. 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3. 要坚持正义的标准;4. 不侵犯他人的利益;5. 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的行为。活动2:另寻良策教师进一步引发思考:为把自己培养成为有正义感的人,你还有哪些好办法?与同学们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发言。学生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都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认可。比如: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法、懂法、自觉守法、勇于护法;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要求身边的人进行监督等等。活动3:正义宣言教师引领: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让我们不妨再到那些名人、伟人那里去寻求一下答案,看他们是怎样理解和坚持正义的。展示课件:感悟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德)康德当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激发起正义感并若有所思时,教师抛出问题:请你用比较精炼的语言谈一谈自己对正义的理解。教师要求:可用自己的话来表述,也可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发表一下自己对正义的见解,也可以表达一下自己今后会怎样按照正义要求去做。把它写在卡片上,为大家宣读,与大家共勉。学生畅所欲言,诉衷情,谈收获,表决心,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总结。活动结束,教师小结,表达希望: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有关正义的问题,学习了有关正义的知识,这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坚持正义标准,增强规则意识,实施正义行为,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为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让我们共同祝愿:让正义之剑刺向邪恶,让正义之光驱走黑暗,让正义之歌响彻神州!(同时播放正气歌作为背景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