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1896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可如今,京剧发展却面临困境。以至于有人说:“京剧在年轻时挺受欢迎的;后来京剧老了,年轻人就不喜欢了。”,京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需要在继承中发展。,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本框导读,材料: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但是由于中医学缺乏清晰的理论体系和现代科学理论的研究,在近代西医传入中国后,其作用受到置疑。特别是在19世纪30年代,西医将西方近代医学引入了中国,由于近代西医建立在科技发展基础之上,所以其发展与科技发展同步。中医在劣境中艰难生存,发展缓慢。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发表的告别中医中药一文在网上引起一场中医存废的大讨论。网上有逾万人签名支持他提出的“鉴于不科学性,让中医退出国家的医疗体系”。对此,中国卫生部认为取消中医是“无知”,中医“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数百名全国中医院院长指出,取消中医的主张“注定要失败”。,思考:(1)中医存废大争论的实质是什么?(2)为什么说取消中医的主张“注定要失败”?(3)请你谈谈我们该如何解决中医学面临的困惑?,参考答案:(1)实质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2)A、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B、“取消中医的主张”没有看到传统文化的精华,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因而注定要失败。(3)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文化传承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意义,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1、文化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对传统文化,不能说先继承后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因而不存在先后顺序问题。,2、文化继承不等同于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注意:,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的重要影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政治的变化,文化形态的变化,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引起,要求,导致,决定,材料一:6000年的人类文明史,都有一个明显的技术标志。纸张发明之后,中国迅速成为文明的中心、技术和文化的主要捐献国。印刷术传到了欧洲并迅速普及,它将文化从教会和贵族手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因为印刷术的催化而大放异彩。,材料二:为了永久保存,并使公众最大限度地享有文化遗产,我国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十一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转化成数字形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有研究”和“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启动。,思考: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承文化所起的作用。,(2)科学技术进步对文化发展的的重要影响自古以来,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大发明和发现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既互相对立,展开激烈辩论,又相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说明了什么?,他们呼唤要用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对抗神学思想和经院哲学,以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而形成了文艺复兴运动。这又说明了什么?,(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的重要影响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外部因素,自身因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科技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思想运动是一种文化活动),社会制度的变更,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激荡,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3)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私塾,课堂教学,网络学习,思考: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对文化传承有哪些影响?,问题提示,私塾是一种个别化教学,老师逐个向学生传播知识,无固定、统一教材,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个人水平;私塾教育对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规模小,影响有限。,课堂教学是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编班,以班为单位,有固定教师按课程教学,课堂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校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将整个学习活动,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直至教学资源的使用,实现真正的共享和社会化,打破了时空界限,扩大了教育规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人机交互等众多途径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实现个别化学习。网络学习使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文化发展,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科技进步,思想运动,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统一,课堂小结,自身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又有封建文化,还有新民主主义文化。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文化获得了新发展。这段材料体现了A.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进步B.社会心理使文化产生了内驱力C.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进步D.科学技术重大发明和发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课堂练习,C,2、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味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3、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B,4、2011年4月20日,广西柳州迎来香港“薪火相传”国民教育活动第二批到访师生。到访师生参观了柳州城市规划馆、博物馆、东风柳汽汽车生产线,并乘船夜游百里柳江。随后几日,他们还参加学校交流,走进超市体验百姓生活,及到三江侗族自治县感受祖国多民族文化的魅力。香港师生带来各种,课题,将通过访问普通市民等方式,了解柳州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薪火相传”国民教育活动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解析本题设问较开放。结合材料,可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等角度分析。,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薪火相传”国民教育活动说明香港和内地拥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始终涌动着对祖国文化的强烈认同感。,(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薪火相传”国民教育活动,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发挥了教育的重要作用。(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薪火相传”国民教育活动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广大青少年学生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积极学习、宣传中华优秀文化。,5、有人认为: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上述观点看到了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有一定合理性.(2)对待传统文化并不是先继承后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所以此题观点错误。(3)题目观点把继承和发展分为先后,是片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