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 第17课内战烽火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9921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 第17课内战烽火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 第17课内战烽火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 第17课内战烽火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 第17课内战烽火教案 新人教版一、课程标准: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知道重庆谈判的基本史实和双十协定。(2)、理解中国共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政治欺骗的手法和独裁内战的本质。(3)、知道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4)、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认识中共执行的正确的作战方针和方法,探究解放军粉碎敌人进攻的原因。(5)、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预习、分小组活动等学习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重庆谈判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揭穿国民党政治欺骗的手法和独裁内战的本质而做的努力。学习毛泽东等伟人为了民族大义,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精神。(2)通过对全面内战的爆发的学习,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中国的光明前途不怕流血牺牲的英勇无畏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三、教学设计1、重点与难点:(1)、重点: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2)、难点:正确理解人民解放军全国性的战略进攻的开始。2、课前导学:(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制讲学案;课前预习要求;发放“北师大版教材”相关的内容;(2)、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根据讲学案做好课前预习。3、教学方法:(1)、教师教法:讲述法;活动法;课堂讨论法;(2)、学生学法:探究性、合作性学习。4、教学资源:课本;powperpoint课件(相关影像、图片、音乐、文字资料等);“北师大版教材”相关的内容5、板书设计:第17课 内战烽火一、 重庆谈判 1945.81945.10.10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共产党:“争和平、反内战”结果:签订双十协定 二、内战烽火1、 全面内战爆发:1946.62、 战争进程:(1)战略防御: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 1946.6 中原解放区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1947.3 陕甘宁、山东解放区(2)战略反攻: 1947.6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四、教学过程片号幻灯片主要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1本课标题进入学习状态根据前知识回答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提问: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具体时间渲染气氛;学生复习、回答;导入新课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形势图看图:课文P88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提问:同学们,从这两幅图上,你能看出美国和蒋介石在做什么准备?引领学生思考3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1、阅读课文和北师大版教材2、结合资料片内容分组讨论3、推选代表汇报巡视课堂,了解讨论情况。板书:一、重庆谈判:1945.8-1945.10.10引领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代表汇报教师点评4资料片:重庆谈判5分组讨论题:1、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是不是为了“国家大计”?2、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的真实目的是什么?3、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风险去重庆谈判?4、毛泽东去重庆会改变蒋介石的既定方针吗?请举例说明。6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共产党“争和平、反内战” 归纳回答提问: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的态度有何不同?总结:共产党在人民面前表现了争取和平的诚意,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使国民党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归纳补充;7签订会谈纪要 又称“双十协定” 归纳协定内容提问:重庆谈判结果如何?板书:结果:签订双十协定过渡:共产党的为争取和平的努力,人民对和平的渴望,都无法阻止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步伐。学生回答8资料片:全面内战爆发 观看资料片回答问题提问:全面内战爆发是在那一年?板书:二、内战烽火1、全面内战爆发:副板书:1946.6提问:蒋介石进攻的目标是哪里?板书:2、战争进程:(1)战略防御: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副板书:1946.6 中原解放区学生回答9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力量对比表内战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简表阅读:课本和北师大教材回答问题提问:面对强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采取了什么样的作战方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10资料片: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观看资料片,回答问题提问:经过8个月的较量,国民党不得不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目标是哪里?板书:1947.3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副板书:1947.3 陕甘宁、山东解放区学生回答11资料片:转战陕北讨论题:1、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进攻?2、你知道“蘑菇战术”是怎么回事吗?资料卡片:“蘑菇战术”思考问题,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全班汇报巡视课堂,了解讨论情况。学生回答;教师鼓励、提醒、点评12资料片:挺进大别山看资料片,思考问题过渡:经过一年的战斗,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为了争取战场的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战略性的反攻。板书:(2)战略反攻:副板书:1947.6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教师引导13地图:挺进大别山讨论题:1、刘邓大军为什么要挺进大别山?2、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学生讨论、归纳、思考并回答。巡视课堂,了解讨论情况。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4全课板书回忆所学内容总结:本课讲述了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较量,随着战争的进程,中国共产党采取灵活多变作战方针和方法,最终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人民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总结引领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承上启下”;15历史学习网站推荐:1、中国历史博物馆 nmch.gov.cn2、血铸中华 chinese1840-1949.org.cn3、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k12.cn/课堂延伸教师简要介绍网站的特色学生做好记录,用于今后学习过程中查找资料的途径之一五、教学后记1、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17课。2、级别: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课。3、教学设计思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梳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课是关于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的为中国的光明前途,同国民党进行的政治较量(即重庆谈判)和军事较量(解放战争)。本课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头绪繁杂,而人教版教材虽然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纳入其中,但是教材过于简略,历史事件(特别是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历史事实)介绍得不够完整,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解放战争前两年的历史无法形成完整的概念。鉴于此,我在备课收集资料时发现北师大版本的教材编写的较为完整,可以作为教学的有益补充,于是作为阅读材料发放给学生,同时编写讲学案及课前预习要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讲学案提前预习和查找相关的资料。大胆的尝试用两个版本的教材上课,旨在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牢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了让学生自主性学习,我在设计讨论题时,注意有层次、有梯度;并围绕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质。为了更好地再现历史,我还自己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大量纪录片的资料,以使学生更生动、更直观地了解关系到中国人民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今后在教学中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即强化生-生互动;适当增加一些副板书;幻灯片的字可再大一些;讲学案需附思考练习题。附: 课前预习要求一、重庆谈判:1945.81、查找有关“重庆谈判”的历史资料(了解历史背景、经过、协定内容)2、课前预习讨论题: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蒋介石在美国的帮助下做了那些战争准备?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风险去谈判?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的既定方针吗?为什么?二、内战爆发:1946.61、战略防御:1946.61947.6(1)、查找有关“转战陕北”的历史资料(了解战况、结果)(2)、课前预习讨论题:全面内战爆发在什么时候?蒋介石进攻的目标是哪里?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粉碎敌人的进攻?你知道“蘑菇战术”是怎么回事吗?2、战略反攻:1947.6(1)、查找有关“挺进大别山”的历史资料(了解基本史实)(2)课前预习讨论题:刘邓大军为什么要挺进大别山?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类别:中学历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