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教案2.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9821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教案2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同一对象。克服单一片面的惯性思维。2、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有独到的感受,能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和评价。3、能借助相关评论等资料加深最作品的理解。4、能准确概述文章内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理解语句丰富深刻的内涵。5、能有理有据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能尝试写简单的文学评论。二、单元教学构思:首先,学生曾学习过海燕等课文,对于散文诗这一体裁应不陌生;其次,学生于九年级上半学期有一个单元文学评论学习,对于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应有所了解。排除体裁障碍,则可以将注意力放在本单元的特色上。首先,本单元最大特色即围绕同一文章选取四篇评论,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见解。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其原因正是选取了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物才在不同的人眼中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世界也因此丰富多彩起来。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同样如此,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习本单元,正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云亦云是毫无价值的,重要的是有属于自己的独到的富有个性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克服单一片面的惯性思维。由于这样的选材,使得本单元较之一般单元更具有整体性。可以考虑不必采取逐篇教学的方式,而是进行整体规划。四篇评论之间可以比较阅读,从而锻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异同总结规律的能力;散文诗与评论之间可以相互作用,彼此观照,以引导学生参照评论资料阅读文学作品,或将自己观点与他人对照,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其次,雪在鲁迅作品中较为特殊,形象鲜明丰富,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之前学生接触鲁迅作品以散文、小说较多,初次接触他的散文诗,宜多咀嚼,反复诵读,深入了解探讨背景知识。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野草等其它相关作品,扩大知识面。三、教学过程:第课时 单元学习准备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内容及单元结构特点及单元整体学习目标。2、制定单元学习计划。学习过程:一、整体把握单元内容。1、浏览单元内容。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了解文章大致内容。2、说出本单元包括哪些课文,体裁是什么,作者是谁。3、说说看,本单元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本单元希望大家达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二、制定单元学习计划。1、回顾此前有无类似学习经历?从体裁、内容、单元整体结构等方面比较。回顾之前所学散文诗、文学评论以及鲁迅的相关作品等。看旧知能否对新学有所启示。(如海燕、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学会读书四阅读有独特的感受”、故乡、藤野先生等。从散文诗体裁、文学评论方法、对鲁迅的了解等方面寻找启示。)2、确定方法。如四篇评论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散文诗与评论之间可以参照阅读等。3、知识准备。为更好的学习本单元,我们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知识准备?如对鲁迅的了解,对写作背景的了解,阅读野草以及相关评论等。三、课后学习。分小组制定具体计划,并着手搜集相关资料,制作知识卡片。第2课时 雪学习目标:1、能品析本文的两幅雪景图,掌握对比表达情感的方法。2、学习借助自然景物描写抒情表意的技巧。学习过程:一、导入课文:1、齐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了壮丽雄奇的塞北雪景。大家还知道哪些写雪的诗词作品?背一背。二、整体感知:1、配乐朗诵课文。同学们边听边展开想象联想。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在听朗诵时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图景?大胆地发挥联想想象。3、文中描写了几幅雪景图?主要特点是什么?归纳本文所写的两幅雪景图。(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如沙如粉的朔方的雪。)三、探究学习:1、文中分别从哪些方面去描写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质地、颜色、生气、活动;神韵、气势、精神等等。)2、用圈点勾画法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两种不同雪特点的描写。从语言运用,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从语言入手品析课文中对雪景的描写。锻炼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3、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言之成理即可,要求学生有自己的独到的感受。)四、拓展延伸:1、试描述自己经历中曾亲见过的雪景,以及感受。(要求:有较为生动细致的描绘和自己的富有个性的感受。)五、课后学习:1、有感情的诵读文章,背诵相关段落。第3课时 雪学习目标:1、能通过文中描写以及两幅雪景图的对比理解作者的情感。2、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理解语句丰富深刻的内涵。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说说你印象中的鲁迅先生。(可以简介生平,可以简述事迹,可以评介个性,可以品评人物,可以结合作品等。)2、说说你所理解的野草。(课前应引导学生阅读野草并搜集相关评论等,课堂上进行交流。)二、整体把握:1、作者对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分别有着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滋润美艳,生机有趣然而不能持久令人叹息;如沙如粉,决不粘连,独立斗争。有这样的感受一方面源自自然景物本身特点,更多与写作背景与作者个性有很大关系。)2、学生介绍写作背景,结合背景分析作者情感。(作者当时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在黑暗中渴求光明,在寒冷中渴求温暖。却绝不颓丧,仍保持坚毅的斗争精神。)3、结合作者个性分析作者情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个性中有柔软善感与刚强坚毅的两面。可以引用鲁迅事迹及其相关作品。对南方的雪显示其柔软善感一面,对北方的雪显示其刚强坚毅一面。)三、质疑探究:1、运用联系题目质疑法,联系主题质疑法,分析修辞质疑法,关键词质疑法,联系上下文质疑法等方法细读课文,划出难以理解的语句。2、小组讨论语句内涵,全班交流。四、归纳小结: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优美的抒情篇章之一,文章篇幅虽然不长,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照描绘了“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两幅雪景图,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往事和现实的种种复杂感情,情感委婉含蓄,寓意隐晦深邃。第4课时 雪四人谈学习目标:1、能分别找出四篇评论的评论角度及其基本观点。2、能了解文学评论的一般创作手法。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象,原因是什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二、整体感知:1、自读四篇评论文章。领会大意。找出每篇文章的基本观点,及其依据。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三、质疑探究:提出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四、比较阅读:1、比较四篇文章的异同,完成下列表格:题目观点角度不同点相同点读雪需要联想灵魂的柔软和坚硬简洁精纯的雪雪的独到之处文学评论的方法五、总结归纳:1、通过比较,试谈谈文学评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归纳出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研读作品、占有材料、真知灼见、角度适当、语言简洁、观点鲜明。学生言之成理即可。)2、这几篇评论是否对你更好的理解雪有所启示?谈谈感受。(哪些观点是你在读雪的时候同样想到的?哪些是你没有想到的?哪些是你赞同的并能继续佐证的?哪些是你不太赞同的并要加以反驳的?注意发言应该有理有据。)六、课后学习:运用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根据你对散文诗雪的理解,写作一篇文学评论。第5课时 写作训练学习目标:1、能写作一般的文学评论。2、能学习雪进行生动细致的景物描写。学习过程:一、交流上节课作业“关于散文诗雪的评论”。集体交流评价,将优秀作品传上班级网页。二、当堂创作以景物描写为主题的文章。三、互相交换所写文章,针对别人的文章写一篇简短的评论文章。四、作者与评论者交流,修改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