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4-2 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9781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语文 4-2 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高中语文 4-2 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高中语文 4-2 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语文 4-2 听听那冷雨(节选)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2一、素材点说1余光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是的,同根、同源、同种、同样的文化背景使中华儿女无论面临何种情况都会有“磁石一般的向心力”。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沧桑,那种家国之思永远都不会改变。【适用话题】思乡爱国汉字文化文字是民族的特征2余光中写雨,霏霏凄凄却不觉晦涩,你看那雨,“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这哪里是冷雨,分明是一股精纯细爱的暖流,层层剥蚀去心灵的浮华,袒露出一颗焦灼而火热的爱国惊魂。纵使是“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也散不尽“沾衣欲湿”的杏香,脱不去“骤雨芭蕉”的妩媚,刻在骨子里的永远是对古大陆的孺慕之情。【适用话题】孺慕之情故园乡情雨中情二、素材运用余光中的冷雨,牵动了许多人的思绪。雨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中最灵动最柔媚的字眼,“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古往今来,它承载了太多的望眼欲穿,寄托了太多的悲欢离合。诗人写雨,动容的是那一丝缠绵的羁绊,是那一腔赤子的故园乡情。余光中说:“过了许多年,我才明白,有山峦阻隔的遥远是一种绝望,有河流相通的遥远则是一种忧伤。”雨何尝不是天上的河流呢?它的悱恻柔软,它的飘逸冰冷,拨动着游子心里的五音弦,弹拨着生命中最真挚的情感。季老功成名就之后,也“深深怀念家乡的小月亮”,乡情是游子永恒的共鸣。人们不论走向何方,总与故乡有着无限的羁绊,总无限感怀身后的那一片热土。是千丝万缕的雨丝相连也好,是天涯共赏的一轮明月也好,都化作一脉乡愁,在悠悠光阴里愈发醇厚。三、文摘精华在冷雨里热读余光中2014年03月26日太行日报岩泉1993年春,我有幸认识从台湾回乡省亲的彭景华先生。交谈之中,我向彭先生谈及自己对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作品非常着迷。不想彭景华先生古道热肠,翌年清明回乡扫墓之际他帮我从台湾带来六本余光中先生的诗集: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紫荆赋、余光中诗选、敲打乐。其中敲打乐还是余光中先生亲自签名赠送给我的。岁月匆匆,转眼十余年过去了,每当闲暇之余我就会捧起余先生的诗集拜读。炎热的夏天,能从余先生的诗里读出清凉;隆冬季节也能读出温馨。读完他的诗集敲打乐,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首当我死时:“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则,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从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岁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余光中先生以悲壮情怀赤子之心,九曲十八弯之生花妙笔,一咏三叹抒发着思乡之情爱国之恋。使读者深深感到“心中的路比脚下的路漫长,脚下的路比心中的路坎坷。”余先生的哲理诗也写得非常好,但他却并不以哲理而哗众取宠,而是从关注人生的命运为切入点。如余光中诗选中的那首算命瞎子:“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他能把别人的命运说得分明/他自己的命运却让人牵引/一个女孩伴他将残年度过/一根拐杖尝尽他世路的坎坷”区区两节短短八行,把一个算命瞎子的命运刻画得入骨入髓。余先生的散文亦可圈可点。如他在散文集听听那冷雨中写道:“独游有双重好处,第一是绝无拘束,一切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去做,只要忍受一点寂寞,便换来莫大的自由。独游最大的考验,还在于一个人能不能做自己的侣伴。在废话连篇假话不休的世界里,能偶然免于对话的负担,也不见得不是好事。一个能思想的人应该乐于和自己为伍。”听听那冷雨借“冷雨”这个意象,把人带进了一个冷寂、凄美的氛围中,抒发了作者作为一个身在海岛的游子对故国、国土的无尽的乡愁。乡愁的无处不在,被他用语言表达到极致。孤独的人儿,置身于无边无际的丝丝密密的雨雾中,你“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他所炽恋的,亦是他所深切思念的“杏花、春雨、江南”,一幅幅景象如铺开的画卷,延绵如斯,所栖身的每一处都恍惚成了思念对象的缩形。“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金门街到厦门街”与“金门到厦门”,一字之差相隔万里,似乎这样写,这样想,就真的可以回到故土。那是一种怎样浓烈又无奈的思乡之情啊。乡愁最现实的根源来是地理,最深重的来源是历史,“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那冷雨连接着台岛与大陆,连接着悠悠的历史和难尽人意的现实。“前尘隔海,古屋不在”,与古人相对简单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乡愁相比,余光中的愁更像是乡愁、离怨的相互纠结,是浸润至灵魂和生命的愁和怅。除了“冷雨”这一意象的运用,古诗词的化用也表达了作者一种间接的怀乡,如“牧童遥指已不再”和“剑门细雨渭轻城”分别化用了“牧童遥指杏花村”和“渭城朝雨浥轻尘”这两句名句,又如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的影子也一样能在文中感知。一字字,一句句,将中国语言文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酱汁化入了笔下言语的骨髓。无论余先生的诗歌还是散文,只要我一见着,就爱不释手。在窗外飞着冷雨的今天,我庆幸自己终于能有大片的时间坐下来静静地阅读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和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