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构成物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9116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构成物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构成物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构成物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构成物质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 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相互转化。3、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 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5、 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6、 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现象,来推导原子的组成2能够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情感目标:逐步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重点难点】1 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 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3 相对质量的计算4 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探究实验】通过虚拟实验来探究原子的结构【知识结构】1、 开门见山,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和分子,并出示彩图,分别介绍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和它们的结构。2、 由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物质结构的示意图,真实的分子、原子图像、化学发展史料等,让学生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的特殊性质和它们的区别、联系以及原子的结构等。3、 由原子的质量描述极不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为有关化学式计算打下基础。【基本设想】第1课时 分子、原子分子、原子内容比较抽象,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行为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或者用球棍模型展示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金刚石、氯化钠的结构等,让学生感受分子、原子、离子的真实存在。第2课时 原子的构成、离子由汤姆生发现电子和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联想与启示。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原子的构成。第3课时 原子的质量建议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过程由学生一步一步演算出来,这更利于学生理解,如m(碳)=1.993X10-26Kg,m(氧)=2.657X10-26Kg,m(碳)/12=1.993X10-26Kg/12= 1.66X10-27K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993X10-26Kg/1.66X10-27Kg=16。再求一下钠、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巩固概念,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关于原子质量,书上给出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绝对质量,并指出它们数值太小,不便于记忆、书写和计算,只能使用相对质量。考虑到此时学生尚无同位素的知识,不便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所以此处只能要求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做含糊的、初步的了解(将原子的相对原于质量作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使用)。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重点,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教学作一个铺垫。因此教材编写了“核外电子的排布”。教材要讲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它有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子层的了解有一定困难,是教学的难点,但不是教学的重点。此处只要求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有一个初步观念就可以了。至于原子结构示意图,仅仅作为原子结构的一种表达手段,教学上不作要求,习题上也不要求会画。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元素概念的困难还在于在实际使用中容易跟原子概念混淆。学生搞不清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用“原子”。这是学生初学化学时容易犯的错误。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们是会豁然贯通的。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必须会写、会读、会用。学生在学本单元之前,并没学多少元素,尚难以理解元素周期律。本课题编写“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习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他们可以从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等信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提供方便。【教学建议】 1原子的构成教学,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知识,所以建议尽可能使用电影、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师也要注意语言直观,启发学生的想像力。2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应强调原子质量太小,计算和记忆均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质量,课上可带领学生查相对原子质量表,并阅读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学生了解元素定义之后,应着重向他们介绍元素在地壳里的分布,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生物细胞中元素分布的资料,使他们形成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余种元素组成的概念。4为了加深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加强教材的前后联系,教学中要组织好本课题的课堂讨论,使学生能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5元素符号的教学要注意两点:一是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即在化学课一开头就以化学符号的形式有计划地逐渐地给出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让学生逐渐熟悉,自然记住,到学习本课题时,已经认识并记住了一些元素符号,这样就减轻了对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二是组织好本课题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动可以安排在课上,也可以安排在课下。【学法指导】1 怎样理解原子的构成: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形象化的比喻,同时又要认识到它与普通物体的不同,才能在头脑中初步建立一个原子模型,了解原子结构。应该注意原子结构的几个特点: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这三种粒子组成的。但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没有中子。在原子中,中子不带电荷,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由于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因而有:核电荷数=质子数;又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而有: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原子中,由于质子(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且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中虽然存在带电的粒子,但原子在整体上却不显电性。2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这里所说的“一种碳原子”是指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其质量的1/12约等于1.667?10-27kg。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于原子核上。因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1个质子大约是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中子的质量大约相当于质子的质量,将其跟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相比,约等于1;而电子的质量很小,与质子和中子相比可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由此可推出在数值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在学习不同类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以及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结构的关系时,应在看懂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着重发现稀有气体元素结构特点是最外层都达到了稳定结构,再分析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自己去总结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目各是多少,它们最外层有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它们是否有使自己的最外层变成稳定结构的愿望和趋势?【教学重点、难点】:原子的构成。【教学过程】第1课时 分子、原子引入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那么我这个物质世界构成的微粒主要有原子(atom)、离子(ion)和分子(molecule)等。投影展示干冰、金属铜、氯化钠、金刚石等物质的微粒构成示意图。介绍: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红磷、氯化氢、味精、蔗糖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铜、铁、镁、金刚石等都是有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等是由离子构成的。我们人类也是有很多细胞构成的,而细胞则是由许多蛋白质分子构成的。教师小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体积质量都很小,但的确是真实存在的。讨论在“水的电解”和“水的沸腾”中,水分子分别发生的怎样的变化?播放动画播放“水的电解”和“水的沸腾”微观过程的动画。引导小结引导学生小结: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板书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先分开,分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组成新的分子(生成物的分子);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间间隙变了。设问分子和原子的有何区别和联系?小结共同点:1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2分子和原子都是微粒(1)质量小,体积小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质量大约为31023g。一滴水与一个水分子比较就相当于是一个地球和一个乒乓球的体积比(2)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3)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隙3分子和原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能保持其化学性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能保持其化学性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观察:P63页,对分子和原子的表观上的了解分析:水通电电解的微观分析: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被解离出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形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形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所以在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认识到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气。总结: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分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能分为原子,各原子经过重新组合又能形成新的分子,即发生了化学变化。分子 原子 新分子区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一般认为是不改变的;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改变注意:我们并不能说分子大而原子小联系:原子不但能直接构成物质,而且还能构成分子第2课时 原子的构成 离子【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交流讨论】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汤姆生发现电子。意大利:阿佛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粒子(即氦原子的原子核)轰击金箔。现象:绝大部分的粒子沿着原来的行进方向,没有发生偏转;少部分粒子的运动方向有所改变;甚至有极少数的粒子有很大的偏转,甚至是180度。提问:请大家来解释一下这种现象的原因?讨论:对于这种现象,利用汤姆生的原子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因此作为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的设想:他认为原子中,原子核居于中央,它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以及几乎所有的质量,而电子带负电,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作无规则的高速运动。解释:因为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几乎是空心的,所以大部分的粒子能够很顺畅的通过;因为粒子粒子带正电荷,原子核也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于斥力的原因,所以有少数的粒子会有偏转;而因为金原子中原子核存在,而且体积小,质量大,所以只有很少的机会与粒子相碰撞,并且能反弹。【归纳】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引导探究】【指导】阅读P67-68“原子核由什么构成?”【课件】原子及原子核构成的模型图片。【问题】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设疑】根据原子核的构成你能解释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吗?问题:原子带电吗?为什么?回答:原子本身不带电,由于原子核与电子两者所带的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呈电中性。设问:物质可以分为原子、分子、离子,分子能分为原子,原子又能分为原子核与电子,那么原子核能不能再分了呢?卢瑟福同样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将金原子改为氮原子,发现了原子中含有质子,经过其他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原子核中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居于原子中央)小结:1、原子的构成情况:2、电性关系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分子); 带负电荷的微粒:电子; 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3、电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因是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带电) 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4、质量关系:m(原子)=m(原子核)+m(电子)m(原子核)原因是一个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 由于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很小,使用不方便,提出一个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基准的比值。 公式表达式:Ar(原子)=引申: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Mr(分子)=Ar(构成微粒的原子)例题:求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Mr(H2O)=2Ar(H)+Ar(O)=211618【设疑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比较简单,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这8个电子是怎样排布的,又是怎样运动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否相同?2).是否都在同一区域运动? 3).电子能量与运动区域有何关系?【讲 解】同学们讨论上述问题。教师进行总结:电子层是用来描述运动的电子离核远近的区域不同。电子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叫三、四、五、六、七层这样,电子可以看作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板 书】1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提问设疑】知道了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的排布以后,如何可以把原子核外电子的这种分层排布形象的表示出来呢?【讲 解】投影显示的是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表示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即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也是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讨 论】观察l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后,归纳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哪些规律? 1)观察每一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 2)元素分几类?每一类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归 纳】5、原子结构示意图(1)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则:A.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先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B.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排8个电子C.每个电子层上最多能够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2)原子核外电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A.当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除He外),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很稳定。B.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大多数是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越稳定。C.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大多数是非金属元素,容易获得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容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越稳定。故,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小 结】(投影)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金属元素少于4个易失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大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元素为8(He为2)个不易得失电子,本身为稳定结构【讲 述】当原子得失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时,所得到的微粒正负电子并不守恒,成为带电的原子,被称为离子。原子得到电子,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原子失去电子,电子数小于质子数,带正电荷,成为阳离子。 在形成物质时,阴阳离子因强烈的静电作用相互吸引而形成物质,成为离子化合物【讲 解】投影显示的是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表示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即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也是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一般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元素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讲 述】由此可见,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密切相关。了解这些知识,就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元素的原子是怎样形成不同的化合物的。【播放课件】钠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氯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后,会生成氯化钠。【观察】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的动画。师: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呢?生:(观看动画)1让学生说说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及在形成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什么样的粒子?2这种粒子怎么书写?【小 结】1像氯化钠这种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3离子的书写:如O2-、K+【探究讨论】1 离子和原子之间有何联系?2 钠离子和钠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为什么?3 阴、阳离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是什么?【投 影】离子和原子的联系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结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性不带电带正电带负电表示方法元素符号表示:O、Na离子符号表示:Na+离子符号表示:O2-相互转变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演 示】离子化合物形成的过程。 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一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而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个,容易得到一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氯离子与钠离子能够相互吸引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引 申】离子除了由单个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外,还有原子团离子。由多个原子构成的离子,是原子团。【小 结】分 子物 质原子子离 子结合得、失电子失、得电子子分解1.2.原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核电荷数_核外电子数(_带电)核电荷数_核外电子数(带_电)核电荷数_核外电子数(带_电)联系1.同种元素原子、阳离子、阴离子都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它们同属一种元素 ( ) ( )2.相互转化: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 ) ( )举例典型例题例1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性解释夏天空气潮湿,而冬天空气干燥的原因。答:夏天气温高,地面上构成水的微粒运动快,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很多,使空气变得很潮湿;冬天气温低,构成水的微粒运动慢,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较少,空气显得干燥。例2装开水的保温瓶有时候会跳出来,为什么?答:保温瓶该有时会跳起来的原因之一是,瓶内开水没有装满,瓶内留有空气,受热后微粒空隙增大,或者到开水时,有冷空气进入瓶中,盖上瓶盖,空气受热,气体微粒空隙增大,体积膨胀,瓶内压强增大,使瓶盖跳起来。例3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答案:B。宏观上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为什么温度降低,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就增大了?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比较流行的是“假晶体”的存在。例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构成一切物质的微粒 B.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C.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D.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极小,所以所占原子的质量也很小分析: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只是其中的一种,所以A错;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有关知识也就可知道BC正确,原子中原子核所占的体积极小,电子的质量相对要小得很多,所以D错。例5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C.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用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kg分析:紧扣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知道B对,A、D错,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所以可以用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来表示相对分子质量。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不能再分 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分析:原子不能再分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但在其他变化(原子核裂变)中,原子可以再分,故A不正确。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B不正确。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故C也不正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而分子则是由原子构成,故D正确。 答案:D例7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已知贫铀弹中含有的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清原子中下列粒子间的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从而推导:中子数236-92=144 电子数92 中子数-电子数=144-9252 答案:52板书设计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 分子和原子共同点:1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2分子和原子都是微粒(1)质量小,体积小 (2)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隙3分子和原子都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能保持其化学性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能保持其化学性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 原子 新分子区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一般认为是不改变的;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改变注意:我们并不能说分子大而原子小联系:原子不但能直接构成物质,而且还能构成分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居于原子中央)二、 原子的构成1、电性关系 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分子); 带负电荷的微粒:电子; 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2、电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因是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带电) 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3、质量关系:m(原子)=m(原子核)+m(电子)m(原子核)原因是一个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由于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很小,使用不方便,提出一个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基准的比值。 公式表达式:Ar(原子)=引申: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Mr(分子)=Ar(构成微粒的原子)三、 离子 原子得到电子,电子数大于质子数,带负电荷,称为阴离子; 原子失去电子,电子数小于质子数,带正电荷,称为阳离子。分 子物 质原子子离 子结合得、失电子失、得电子子分解四、物质、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建立原子内部构成的直观形象,理解原子内部微粒数和电荷数的关系。教后反思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知道稳定结构的特点,为原子转移电子变成离子的规律建立知识储备。同步练习1“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 )A.微粒不断运动 B.微粒之间有间隔 C.微粒很小 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D.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 3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 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失了仍能闻到其气味 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4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微粒可分的是( )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固体析出 B.干冰升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C.水通电可以收集到氧气和氢气 D.水蒸气冷凝为水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高锰酸钾固体 B.液态空气 C.蒸馏水 D.二氧化碳6在原子转变为离子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 C.中子总数 D.电子总数7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原子与镁原子的质量之比为( )A.12:1 B.2:12 C.2:1 D.1:28能证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实验事实是( )A.铁矿石研磨成粉末 B.水加热到沸腾变成气体 C.能在公园中闻到花香 D.加热氧化汞有水银生成9将点燃的硫伸入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同时盖严瓶盖,假如氧气和硫刚好完全反应,则集气瓶里所得的气体物质是( )A.由原子构成 B.由离子构成 C.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由同种分子构成10下列物质由一个分子构成的是( ) A.糖水 B.食盐水(氯化钠溶液) C.海水 D.蒸馏水11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2)构成分子的微粒_;(3)构成原子的微粒_(4)带负电荷的粒子_;(5)显中性的粒子_(6)质量最小的微粒_-。12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结构,符号为C60,由此可以知道,它的一个分子是由_构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13打开盛有酒精的瓶盖,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因为构成酒精的微粒_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白酒瓶一定要盖严瓶盖,否则酒的香味变淡,度数会降低,其原因_。14二氧化碳是由_构成的,铁是由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和_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15Fe、Fe2+、Fe3+三种粒子,它们都具有相同的 数,不同的 数。因而,在化学反应中这三种粒子具有不同的 。【参考答案】1A 2.C 3.D 4.C 5.B 6.D 7.D 8.D 9.D 10.D11.(1)分子 原子 离子 (2)原子 (3)原子核(质子,中子) 电子 (4)电子 阴离子 (5)原子 分子 中子 (6)电子1260个碳原子构成的 72013扩散 分子在不断运动,构成酒精的微粒容易运动到空气中,而使溶液中的含量降低 14二氧化碳分子 铁原子 氯离子 钠离子 氧分子 15质子数 电子数 化学式视野拓宽:1.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击破了曾经起了很大作用的道尔顿原子学说,但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也起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主要论点是: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运动的,也就是说,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其排布有以下规律:(1)电子将尽可能排在离核近的、能量低的电子层上。(2)每层最多容纳电子2n2(n电子层数),如: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12=2,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22=8,其余依次类推。(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此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思考与实践:你结合所学的知识 ,分析一下道尔顿的原子学说,谈一谈你自己 的观点,并做一下评价。请你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出你所理解的原子构成。参考资料1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l/12之比”。所谓一个原子的平均质量,是对一种元素含有各种天然同位素说的,可以按这些同位素的原子质量和丰度来计算。这个定义是目前国际上统一规定的。根据国际上对原子量的定义可知,原子量只是原子的相对质量。因此,就有一个选定什么元素的原子作为比较标准的问题。历史上解决这个问题有如下的经过: 1803年道尔顿首先提出,以氢原子质量为l作为原子量的标准。用比较的方法测定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质量(氢是已知的密度最小的元素,这样别种元素的原子量皆大于l),这样测出氧原于量是15.88。后来,鉴于氢的化合物远不如氧的化合物多。为测定原子量的方便(过去大都用测定元素当量的方法求原子量)起见,改用氧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16作标准(实际上是氧的几种同位素的平均质量),来测定其他元素的原子量。这样测得氢的原子量是1.008。由于当时人们尚未发现氧元素有同位素,所以以氧原子量为16这个比较标准一直沿用了60多年。1927年一1929年间发现自然界中的氧含有三种同位素,即16O、17O和18O。根据1940年比较精确的质谱测定,自然界中三种同位素的丰度16O的含量占99.759、17O占0037、18O占0.204。因此,用天然氧作为原于量的标准就不够完善了当时物理学界随即改用16O等于16作为标准,但化学界仍采用天然氧等于16。作标准当用物理标准时,氧的各种同位素的原子量分别为:16O=16.000 17O=17.0045 18O=18.0049所以自然界中氧的平均原子量应为:16.00099.759%+17.00450.037%+18.00490.204%=16.0044这样物理学上采用的原子量和化学上沿用的原子量由于选用标准不同而出现如下比值16.0044/16.0000=1.000275也就是说两者采用标准相差万分之三。从20世纪40年代,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了1.000275 作为两种标准的换算因数,即:物理原子量1.000275化学原子量。物理学和化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原子标准不同很容易引起混乱。1959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提出以碳的同位素12C12作为原子量的标准, (即以12C质量的l/12作为标准),并商得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同意于1961年8月正式决定采用碳的同位素12C12(即1/1212C1)作为原子量的新标准,同年发布了新的国际原子量表。之所以采用12C作为原子量的标准的原因大致是:(1)碳形成很多高质量的“分子离子”和氢化物,利于测定质谱;(2)12C很容易在质谱仪中测定,而用质谱仪以测定原子量是现代最准确的方法;(3)采用12C后,所有元素的原子量都变动不大,仅比过去减少0.0043%;(4)这种碳原子在自然界的丰度比较稳定;(5)碳在自然界分布较广,它的化合物特别是有机化合物繁多;(6)密度最小的氢的原子量仍不小于l。 原子的绝对质量很小,如果用千克来表示,很不方便。于是采用12C一个原子质量的l12作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C一个原子绝对质量的1/12=1.99310-26Kg1/12=1.6610-27Kg因此,某元素一个原子绝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绝对质量/12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它的SI单位是一,符号是l。2现代原子论的提出 1803年,化学家道尔顿提出:化学元素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所组成。他的原子论为许多经验性的化学定律提供了清晰的理论解释,使人们认识到隐藏在纷纭复杂的化学现象背后的统一本质。3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逊发展了他前一年提出的原子构造模型:原子是一个半径大约为10?10米的球体,正电荷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球体,电子则稀疏地嵌在球体中,这是一个类似葡萄干面包的原子模型。同年,物理学家长冈半太郎认为正负电子不可能相互渗透,提出了电子均匀地分布在一个环上,环中心是一个具有大质量的带正电的球,被他称为“土星型模型”结构。1911年,卢瑟福借助于粒子散射研究,提出原子正电荷必定集中在半径1015米的范围内,而原子半径却有1010米,因此原子里面绝大部分是空虚的,从而证明汤姆逊的模型更接近于物理真实。4探索原子核奥妙的钥匙? 中子1932年,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其质量同质子相当的中性粒子,这正是1920年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内可能存在的一种中性的粒子,即中子。他因此获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2年,海森伯和伊凡宁柯各自独立地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核结构模型。由于中子不带电荷,不受静电作用的影响,可以比较自由地接近以至进入原子核,容易引起核的变化,因此,它立即被用来作为轰击原子核的理想炮弹。中子的发现为核物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它不仅使人们对原子核的组成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为人工变革原子核提供了有效手段。它可以说是打开原子核奥秘的钥匙,在开发原子能的伟大事业中大显身手。5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跟原子结构的关系 从化学的观点来看,金属原子易失电子而变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易跟电子结合而变成阴离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显然与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的强弱主要与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和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等有关。我们常用电离能来表示原子失电子的难易,并用电子亲合能来表示原子与电子结合的难易。从元素的一个最低能态的气态原子中去掉一个电子成为一价气态阳离子时所需消耗的能量叫该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一价气态阳离子中再去掉一个电子所需消耗的能量叫第二电离能,单位常用电子伏特。电离能的数据表明,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离能减小;即越向下元素越易失去电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离能增大。一般说来,元素的电离能数值越大,它的金属性越弱。原子的电子亲合能是元素的一个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一价气态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见表1,电子亲合能越大,元素的原子就越容易跟电子结合。一般说来,元素的电子亲合能越大,它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分子中把电子吸引向自己的本领叫做元素的电负性。元素的电负性同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可把电负性的数值作为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综合量度。金属的电负性较小。金属的电负性越小,它的活动性越大。非金属的电负性较大。非金属的电负性越大,它的活动性也越大。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离能趋于增大,失电子越来越难,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短周期中这种递变很显著,但在长周期中,自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很慢。因为长周期中过渡元素增加的电子进入尚未填满的次外层,即填入d轨道(第六周期镧系元素电子进入倒数第三层,即填入f轨道),所以在长周期的前半部各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由于这些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电离能依次仅略有改变,因此金属性减弱很慢。在长周期的后半部分各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才依次增加,因此金属性的减弱和非金属性的增强才变得显著。在各主族内,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虽然原子的核电荷是增加了,但原子的电子层数也随着增多,原子半径也增大,内层电子的屏蔽效应也加大。由于这些原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原子易失去电子,因而元素的金属性也增强。6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研究表明,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科学上常把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电子层。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区域叫第一层(K层),比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L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分别叫第三层(M层)、第四层(N层),等等。这样,可看作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做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依次排在能量稍高电子层里,即排满了K层,才排L层,排满了L层才排M层,等等。7对离子的认识 关于对离子的认识,还是应从1887年阿累尼乌斯发表的关于溶质在水中的离解谈起。他说盐溶入水中就自发地大量离解成正、负离子。但这是从概念上、理论上提出离子。真正从实验上测定离子化合物结构还是在19世纪末发现X-射线以后。在本世纪初应用X-射线衍射法于晶体结构的测定得出了可喜的结果。1913年布拉格用此法测定了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晶体结沟,这是两个最早被测定的晶体。结构分析指出,这类化合物是正负离子在空间同期性排列的无限结沟,并无单个分立的NaCl分子存在。通过结构分析,还测定了原子间的距离。在x-射线结构分析所得的晶体结构数据的基础上,朗德在1920年,瓦萨斯雅娜在1923年根据离子间的接触距离,得出第一批离子半径的数值。中学课本中氯化钠晶体中Na+Cl一的排列方式示意图所表示的NaCl晶体结构就是在上述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制做的模型。在x-射线衍射发展的同时,电子衍射和中子衍射在晶体结构测定上的应用,也取得了进展。通过详细分析电子衍射数据可以得到电子密度图,由电子密度图能求出离子半径。图1即是通过NaCl晶体中一对钠离子和氯离子原子核的截面图。可以认为沿着氯化钠核间距电子密度最小的那一点来划分核间距,所得的半径与离子半径的大小成正比。但很明显,图中所标的电荷密度分布是从一个原子核到另一个原子核。由极大值到极小,再到极大。一般负离子半径要比正离子大。可以认为这种实验的结果对于我们认识离子就更深入、更实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