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I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9109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II)一、 学习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掌 握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名称和顺序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搜集整理资 料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的时代背景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比较分析理性说明社会各界对于戊戌变法的不同反映,了解新旧势力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讨论探索变法法令内容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和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进步作用(由此理解变法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改革)情感态度价 值 观爱国情感谭嗣同等人不惜牺牲生命,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值得后人景仰和怀念思想意识充分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陶冶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提示一些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搜集整理史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2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中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限制,容易停留在现象上比较、低层次上比较,或在枝节上比较,难以切入事物本质。因此教师应事先指明比较的目的和方向(“理解变法的失败”)、比较的对象(“社会各界的反应”)等等。解决为什么比较和在哪方面比较的问题,找出历史现象的异同,促进新思想观点的产生。3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列举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四、知识链接光绪帝(18711908年),即爱新觉罗载湉。道光帝之孙,同治帝的从弟,醇亲王奕譞的儿子。18751908年在位。年号光绪,庙号德宗。是清定都北京以后的第九位皇帝。同治早夭无子,慈禧太后为了继续垂帘听政,于1874年择立年仅4岁的载湉入继大统,是为光绪帝。光绪帝在位期间,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在皇帝和西太后周围逐渐形成两股势力,产生了帝党和后党的权力之争。1889年,光绪帝19岁,举行“大婚典礼”,按清代制度此后皇帝应该“亲政”,慈禧太后不得不宣布“归政”,退居颐和园,但要政还须请示她,她仍掌握着内外大权。光绪帝作了34年的傀儡皇帝,经历了18831885年中法战争和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目睹了帝国主义掀起的割地狂潮。1898年6月,他为了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统治权,并振作图强,毅然支持和任用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等实行变法,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维新命令,企图在维持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发展一些资本主义。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视变法如亡国,以维新派为洪水猛兽,于是年9月21日发动政变,大肆逮捕、屠杀维新志士,并幽禁光绪皇帝于瀛台。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入京,慈禧挟持光绪帝逃往西安,1902年1月回到北京。1908年11月光绪帝死于涵元殿,葬于崇陵,时年38岁。五、看书总结知识结构六、问题探究纠错矫正1.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2. 光绪帝为什么接受和支持维新派的主张?3.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七、目标检测A.开明地主 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4.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光绪帝没有实权C.顽固派对变法阳奉阴违 D.维新派策略失误5、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C、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巩固 D、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6、“戊戌变法”的实质是()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B、光绪帝为首的“帝党”与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的斗争C、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旧势力的斗争D、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斗争八、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其他质疑的问题,请写在下面。九、作业布置1.记忆和理解第7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2.预习第8课辛亥革命,将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七、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其他质疑的问题,请写在下面。八、作业布置1.记忆和理解第8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2.预习第9课新文化运动,将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