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67900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章首先介绍过电压和雷电的有关概念以及防雷设备和防雷措施,然后介绍接地的有关概念及电气装置的接地和接地电阻,然后讲述接地装置的装设、计算以及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和等电位联接,最后讲述电气安全和触电急救的有关知识。,第8章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第8章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8.1,电气设备的接地,过电压与防雷,电气安全与触电急救,8.2,8.3,8.1过电压与防雷,过电压是指在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上出现的超过正常工作要求的电压。可分为外部过电压(大气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两大类。,8.1.1过电压及雷电的有关概念,1、大气过电压大气过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内的设备或建筑物遭受来自大气中的雷击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雷电过电压产生的雷电冲击波,其电压幅值可高达1亿伏,其电流幅值可高达几十万安,供电系统的危害极大。,(1)雷电的形成,雷电是带有电荷的“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大地之间产生急剧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据观测,在地面上产生雷击的雷云多为负雷云。当空中的雷云靠近大地时,雷云与大地之间形成一个很大的雷电场。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出现雷云的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当两者在某一方位的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时,雷云就会开始向这一方位放电,形成一个导电的空气通道,称为雷电先导。先导相通道中的正、负电荷强烈吸引中和而产生强大的雷电流,并伴有强烈的雷鸣电闪。这就是直击雷的主放电阶段,时间一般约50100s。,(2)直接雷击雷电直接击中电气设备或线路,其过电压引起强大的雷电流通过这些物体放电入地,产生破坏性极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还有电磁脉冲和闪络放电。(3)间接雷击雷电未直接击中电力系统中的任何部分而是由雷对设备、线或其他物体的静电感应所产生的过电压。(4)雷电波侵入雷电过电压还有一种是由于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遭受直接或间接雷击而引起的过电压波,沿线路或管道侵入变配电所,这称为雷电波侵入或高电位侵入。据统计,其事故占整个雷害事故的5070,因此对雷电波侵入的防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架空线路在附近出现对地雷击时极易产生感应过电压。当雷云出现在架空线路上方时,线路上由于静电感应而积聚大量异性的束缚电荷,当雷云对地或其他雷云放电后,线路上的束缚电荷被释放而形成自由电荷,向线路两端泄放,形成电位很高的过电压波,对供电系统危害也很大。,雷云对大地放电(直击雷)示意图,架空线路上的感应过电压,2、雷电的有关概念雷电流的幅值和陡度雷电流:是指流入雷击点的电流,它是一个幅值很大、陡度很高的冲击波电流,雷电流的陡度越大,产生的过电压越高。年平均雷暴日数:凡有雷电活动的日子,包括看到雷闪和听到雷声,都称为雷暴日。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5天的地区,称为少雷区;超过40天的地区,称为多雷区。3、内部过电压内部过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内的开关操作、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使系统的工作状态突然改变,从而在系统内部出现电磁振荡而引起的过电压。内部过电压又分操作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等形式。一般不超过系统正常运行时相电压的34倍,因此对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绝缘的威胁不是很大。,8.1.2防雷设备,1、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和避雷网,避雷针一般采用镀锌圆钢或镀锌钢管制成。它通常安装在电杆(支柱)或构架、建筑物上,它的下端要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避雷针实质上是引雷针,它把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保护了线路、设备及建筑物等。,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它能防护直击雷的空间来表示。如下图所示。,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滚球法),避雷线(又称为架空地线):一般采用截面不小于35mm2的镀锌钢绞线,架设在架空电力线路的上方,避雷线的功能和原理与避雷针基本相同。避雷带和避雷网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物免遭直击雷和感应雷。,2、避雷器,防止雷电产生的过电压波沿线路侵入变配电所或其他建筑物内,以免危及被保护设备的绝缘。避雷器应与被保护设备并联,装在被保护设备的电源侧,如图所示。,当线路上出现危及设备绝缘的雷电过电压时,避雷器的火花间隙就被击穿,或由高阻变为低阻,使过电压对大地放电,从而保护了设备的绝缘。,(1)阀式避雷器,阀式避雷器由火花间隙和阀片组成,装在密封的瓷套管内。火花间隙用铜片冲制而成,每对间隙用云母垫圈隔开,在雷电过电压作用下,火花间隙被击穿放电。阀片具有非线性特性,正常电压下其电阻很大,而过电压下其电阻就变得很小,如右图所示。,阀式避雷器的组成部件及特性,a)单元火花间隙b)阀片c)阀电阻特性曲线,阀式避雷器还有一种磁吹磁式避雷器,内部附有磁吹装置来加速火花间隙中电弧的熄灭,从而可进一步降低残压。专用来保护重要的或绝缘较为薄弱的设备。,(2)管型避雷器,它由产气管、内部间隙和外部间隙等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1产气管,2内部电极,3外部电极,s1内部间隙,s2外部间隙,排气式避雷器具有简单经济、残压很小的优点,但它动作时有电弧和气体从管中喷出,因此它只适于室外架空场所,主要是架空线路上。,(3)保护间隙,保护间隙又称角型避雷器或羊角避雷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但保护性能较差,保护间隙只用于室外且负荷不重要的线路上。,a)双支柱瓷瓶单间隙b)单支柱瓷瓶单间隙C)双支柱瓷瓶双间隙,(4)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最常见的一种是无火花间隙只有压敏电阻片的避雷器。压敏电阻片具有理想的阀电阻特性。另一种是有火花间隙、且有金属氧化物电阻片的避雷器,其结构与普通阀式避雷器类似,比普通阀式避雷器更优异的保护性能,是更新换代产品。,8.1.3防雷措施,1、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架设避雷线提高线路本身的绝缘水平利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兼作防雷保护线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个别绝缘薄弱地点加装避雷器,2、变配电所的防雷措施装设避雷针高压侧装设避雷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3、高压电动机的防雷措施采用FCD型磁吹阀式避雷器,或采用具有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4、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建筑物防雷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按防雷要求采取措施。,8.2电气装置的接地,8.2.1接地的有关概念,1、接地和接地装置电气设备的某部分与大地之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专门为接地而人为装设的接地体,称为人工接地体。兼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及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等,称为自然接地体。,接地线与接地体的组合,称为接地装置。由若干接地体在大地中相互用接地线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接地网,如右图所示。,1接地体,2接地干线,3接地支线,4电气设备,2、接地电流和对地电压,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就通过接地体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称为接地电流。,在距单根接地体或接地故障点约20m的地方,散流电阻已趋近于零,即其电位趋近于零,称为电气上的“地”或“大地”。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如接地的外壳和接地体等,与零电位的“地”之间的电位差,就称为接地部分的对地电压。,3、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接触电压: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时,在身体可同时触及的两部分之间出现的电位差。例如人站在发生接地故障的电气设备旁边,手触及设备的金属外壳,则人手与脚之间所呈现的电位差,即为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在接地故障点附近行走时,两脚之间出现的电位差,越靠近接地故障点或跨步越大,跨步电压越大。离接地故障点达20m时,跨步电压为零。,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4、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重复接地,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而进行的一种接地,例如电源中性点的接地、防雷装置的接地等。,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而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保护接地的型式有两种: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接地线(PE线)直接接地。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PE线或经PEN线接地,这种接地习惯称为“保护接零”。,保护接地作用的说明,必须注意:同一低压配电系统中,不能有的采取保护接地,有的又采取保护接零,否则当采取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取保护接零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将带上危险的电压。,重复接地:在TN系统中,为确保公共PE线或PEN线安全可靠,除在电源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应在PE线或PEN线的下列地方进行重复接地:在架空线路终端及沿线每lkm处;电缆和架空线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如果不重复接地,则在PE线或PEN线断线且有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在断线后面的所有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将呈现接近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如图a所示,这是很危险的。如果进行了重复接地,如图b所示,则在发生同样故障时,断线后面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电压大大降低。,8.2.2电气装置的接地和接地电阻,1、电气装置应接地或接零的金属部分,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柜架和底座。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2、接地电阻及其要求,接地电阻:接地体的流散电阻与接地线和接地体电阻的总和。由于接地线和接地体的电阻相对很小,因此接地电阻可认为就是接地体的流散电阻。工频接地电阻:工频(50Hz)接地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所呈现的接地电阻。冲击接地电阻:雷电流流经接地装置所呈现的接地电阻。,按规定应满足的条件为:在接地电流通过保护接地时产生的对地电压不应高于安全特低电压50V。因此保护接地电阻应为,如果漏电保护断路器的动作电流取30mA(安全电流值),则500.03=1667,一般取100,以确保安全。,8.2.3接地装置的装设,1、利用自然接地体,可作为自然接地体的有: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行车的钢轨、埋地的非可燃可爆的金属管道及埋地敷设的不少于两根的电缆金属外皮等。利用自然接地体时,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电气连接。,2、人工接地体的装设,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的和水平埋设的基本结构型式,如图813所示。最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响,埋人地下的接地体,其顶面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a)垂直埋设的棒形接地体b)水平埋设的带形接地体,当土壤电阻率偏高时,为降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可采用以下措施: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深埋式接地体,局部地进行土壤置换及化学处理。,8.2.4接地装置的计算与测试,人工接地体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自然接地体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等,见规程规定。,用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三表法)测量接地电阻,1被测接地体,2电压极,3电流极,=U/I=P/I2=U2/P,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1被测接地体,2电压极,3电流极,摇测时,先将测试仪的“倍率标尺”开关置于较大倍率档。然后慢慢旋转摇柄,同时调整“测量标度盘”,使指针指零(中线);接着加快转速达到每分钟约120转,并同时调整“测量标度盘”,使指针指零(中线)。这时“测量标度盘”所指示标度值乘以“倍率标尺”的倍率即为所测接地电阻值。,8.2.5低压配电系统的接故障和等电位联接,1、漏电断路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漏电断路器有电压动作型和电流动作型两种,但通常都采用电流动作型,如右图所示。,2、等电位联结,电流动作型漏电断路器工作原理如下:漏电断路器由零序电流互感器TAN、放大器A和低压断路器QF(内含脱扣器YR)等三部分组成。设备正常运行时,主电路三相电流相量和为零,因此零序电流互感器TAN的铁心中没有磁通,其二次侧没有输出电流。如果设备发生漏电或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三相电流的相量和不为零,零序电流互感器TAN的铁心中产生零序磁通,二次侧有输出电流,经放大器A放大后,通入脱扣器YR,可使断路器QF跳闸,从而切除故障电路和设备。漏电保护动作电流一般为30mA。,等电位联结:是使电气装置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电位基本相等的一种电气联结。其作用在于降低接触电压,以保障保人身安全。如下图所示。,总等电位联结(MEB)和局部等电位联结(LEB),8.3电气安全与触电急救,8.3.1电气安全的一般措施保证电气安全的一般措施如下:1、加强电气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2、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程。如工作人员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2、3、4的规定。,表2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表3进行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表4等电位作业人员对邻相导线的安全距离,如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必须遵守的要求:填用工作票、至少应有两人在一起工作。,3、严格遵循设计、安装规范。4、加强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工作。5、采用安全电压和符合安全要求的相应电器。6、采用电气安全用具,例如操作高压隔离开关和跌开式熔断器的绝缘钩棒、高压验电器、低压试电笔、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地毯、绝缘垫台、临时接地线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止步,高压危险!”等标示牌等。,高压绝缘钩棒,1手柄,2护环,3绝缘杆,4金属钩,a)高压验电器b)低压试电笔,1触头,2氖灯,3电容器,4接地螺钉,5绝缘棒,6护环,7绝缘手柄,8炭质电阻,9金属挂钩10弹簧,11观察窗孔。,7、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如不得私拉电线、不得长时间超负荷用电、当电线断落在地上不可走近、如遇有人触电,应立即设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或断开电源,并正确进行触电急救。8、正确处理电气失火事故如带电灭火,应使用二氧化碳(CO2)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干砂等进行。,8.3.2触电的急救处理,1、脱离电源在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触电者。如果触电者是触及低压电,应迅速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木棒等不导电物体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包起后解脱触电者,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进行救护,最好用一只手进行救护。如果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级的绝缘工具(如高压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2、急救处理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治,同时赶快通知医生前来抢救。1)如果触电者神志尚清醒,则应使之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让其站立或走动。,2)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心跳和呼吸均已停止,则在通畅气道后,立即同时进行口对口(鼻)的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心脏的人工循环。如果现场仅有一人救护时,可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先胸外按压心脏48次,然后口对口(鼻)吹气23次,再按压心脏48次,又口对口(鼻)吹气23次,如此交替反复进行。,3、人工呼吸法1)首先解开触电者的衣服、裤带,松开上身,使其胸部能自由扩张。2)使触电者仰卧,不垫枕头,使头先侧向一边,清除其口腔内的血块、假牙及其他异物。如果其舌根下陷,则应将舌头拉出,使气道通畅。然后将其头部扳正,使之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气道畅通。3)救护人位于触电者一侧,用一只手捏紧其鼻孔,不使漏气;用另一只手将其下颌拉向前下方,使其嘴巴张开。可在其嘴上盖一层纱布,准备对其吹气。4)向触电者大口吹气,如图a所示。吹气时,要使触电者胸部膨胀。,5)救护人吹气完毕后换气时,应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嘴巴(或鼻孔),并放松紧捏的鼻(或嘴),让其自由排气,如图b所示。按照上述操作要求反复进行,每分钟约12次。对幼小儿童,鼻子不捏紧,可任其自由漏气,而且吹气不能过猛,以免肺包胀破。,口对口吹气的人工呼吸法,a)贴紧吹气b)放松换气气流方向,4、胸外按压心脏的人工循环法,1)与人工呼吸法的要求一样,首先使气道畅通,在平整牢固的地面平躺下。2)救护人位于触电者一侧,最好是跨腰跪在触电者腰部,两手相叠(对儿童可只用一只手),手掌根部放在心窝稍高一点的地方(掌根放在胸骨的下三分之一部位)。3)救护人找到触电者的正确压点后,自上而下垂直均衡地用力向下按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所示。4)按压后,掌根迅速放松(但手掌不要离开胸部),使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心脏扩张,使血液又回到心脏,按照上述操作要求反复地进行,每分钟约60次。在施行心肺复苏法(含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时,救护人应密切观察触电者反应。只要发现触电者有苏醒迹象,例如眼皮闪动或嘴唇微动,就应中止操作几秒钟,以让触电者自行呼吸和心跳。,胸外按压心脏的正确压点,人工胸外按压心脏法,a)向下按压b)放松回流血流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