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5871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如演示实验、改进实验、补充实验、设计三维动画等。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激趣质疑驱动反馈四步程序教学法。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景,激趣提出问题,质疑引导探究,驱动引导分析。形成想象巩固深化,反馈交流。学习程序:明确问题,产生疑问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现象,透析本质借助三维动画,形成想象表象根据想象,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迁移运用,表达交流。学情分析学生的基础状况一般明晰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3)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2)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2)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重点难点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化学反应的实质。需用教具或器材200 mL容量瓶、烧杯、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温度计、浓氨水、酒精、水、酚酞、黄豆、小米、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流程导入新课: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推进新课:演示 将蔗糖溶于水。提问 蔗糖为什么看不见了?难道消失了吗?回答 水变甜了,说明蔗糖并没有消失。分子及其特点分析 蔗糖分散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一种粒子分子。就像生活中有时我们能闻到香味,但是却看不到这种物质。1. 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析 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实验 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图A、B烧杯中的溶液会发生变化吗?(1)取一小烧杯,加水,加酚酞,搅拌,观察颜色。(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有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1)溶液为无色;(2)溶液变红;(3)A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B中溶液仍为无色。提问 为什么(3)中A烧杯变红呢?回答 氨水使酚酞变红。提问 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氨长“脚”“跑”A中去了?结论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实验 A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红墨水,观察现象。B组实验:取温度计两支,一支放入冷水杯中,一支放入热水杯中。现象:A组热水中红墨水扩散较快;冷水中红墨水扩散较慢;B组中热水中的温度计水银上升快,冷水中则慢。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实验 100 mL水+100 mL酒精混合现象:观察到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 mL。结论:分子间有间隔。【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现象: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推进。结论:气态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讨论 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不同状态水分子的排列结论 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分子间的距离(间隔)变化。分析 钢轨为什么是一段一段的中间留有缝隙?这也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体积就会发生变化。课堂练习 1.收获季节,一进入四会、广宁、德庆的橘园,就可以闻到柑橘的香味。这是因为(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还可再分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间距离发生了变化B.分子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D.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答案:1.A 2.D作业或练习设计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2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氨水挥发 B空气液化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石蜡受热融化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在远处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 (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课题2 分子的原子第二课时三、 分子、原子的概念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四、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a)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了,原子不变。b) 混合物和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课后反思本节运用多媒体的图象和动感设计,把宏观的实验现象与微观粒子的理解较好地联系了起来,从而形象地表现微观世界的变化。注重情境创设,运用多媒体(电脑、投影、录像、实验)为学生提供大量宏观、微观、直接、形象、抽象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去感觉、发现。同时教师又及时提供协作学习引起学习者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从而培养起学生创新探究的精神和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