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四章论述类文本阅读增分突破抓住文本特点与整体阅读相结合,【考点解读】高考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精确性、整合信息的周密性和把握文意的准确性、时效性,是对考生理性思维素养和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大部分考生所存在的问题在于阅读粗疏,语感迟钝,思维笼统,认知模糊。因此,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握阅读要领,切实掌握解题技巧,尤其是抓住文本特征与整体阅读相结合的方法。,一、(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罗丹的雕刻熊秉明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他所做的不是凯旋门,而是“地狱之门”。这是一大转变。凯旋门歌颂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而“地狱之门”上没有英雄。“地狱之门”其实也可以称作“人间之门”,而罗丹所描述的人间固然有鲜美和酣醉,但也弥漫阴影和苦难,烦忧和悲痛,奋起和陨落。罗丹用雕刻自由抒情,捕捉他想象世界中的诸影,诸相。雕刻是他恣意歌唱的语言。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自由地探索尝试,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现代雕刻从此起步。,说他的雕刻是最雕刻的雕刻是可以的,因为雕刻本身取得意义;说他的雕刻破坏雕刻的定义,已经不是雕刻,也是可以的,因为雕刻不仅具有坚实的三度实体的造型美,而且侵入诗,侵入哲学。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见雕刻的源起是可以的;说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雕刻的消亡也是可以的。因为他的雕刻在生命的波澜中浮现凝定,生命啄破雕刻的外壳又一次诞生。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有删改),1.请简要概述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第1、2句是第一层次,谈了雕刻发源于人类的崇拜心理。第3、4、5句是第二层次,说了雕刻家的创作要求。第6句是第三层次,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是附带的配曲。答案首先指出雕刻的发生源自人类的崇拜心理,接着论述雕刻家的创作要服从于约定俗成的社会要求,最后补充说明雕刻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只是配曲。,2.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通读全文,找出体现“根本性的变革”的关键语句,然后整合答案。第段“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觉作为创造的出发点”。第段“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从婴孩到青春都写在肉体上”。第段“在罗丹手中,塑泥变成听话的工具,从此,在他之后的雕刻家可以更大胆地改造人体更痛快地设计想象世界中诡奇的形象”。分别从雕刻的观念、内容、形式等方面体现了罗丹为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分析概括这些句子,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答案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3.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6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开向生命的窗子”虽是一句话,却是罗丹艺术观的高度概括,是罗丹的艺术作品的影响力的生动体现。作者用这样一句话来收束全文,是对罗丹的艺术创作的总体评价。扣住“生命”,从文中寻找体现罗丹的艺术观、创作成就和影响力的信息,结合这些信息,从“窗子带给人启发”的角度挖掘“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答案雕刻开启了以生命为表现内容的历史。雕刻成为人们思考生命的载体。雕刻呈现了罗丹对生命的思考与想象。雕刻带给艺术家们以创作的启示。,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对悲剧的深沉纪念王开岭在对“悲剧”的日常感受上,除了重大轻小的不良嗜好,人们总惯于以整体印象代替个体的不幸以集体的名义遮蔽最真实的生命单位。数字仅仅描述体积,它往往巨大,但却被抽空了内涵和细节,它粗糙、笼统、简陋、轻率,缺乏细腻成分,无疼痛感,唤不起我们最深沉的人道主义的感受。过多过久地停留在数字上,往往使我们养成一种粗鲁的记忆方式,一种遥远的旁观者态度,一种徘徊在悲剧之外的“客人”立场,不幸仅仅被视为他者的不幸,被视为一种隔岸的“彼在”。,如此,我们并非在关怀生命、体验悲剧,相反,是在疏离和排斥它。说到底,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粗糙化、淡漠化的打量,我们把悲剧中的生命推得远远的,踢出了自己的生活视野和情感领地。久之,对悲剧太多的轻描淡写和迎来送往,便会麻木人的心灵,情感会变得吝啬,迟钝,太多的狭隘和不仁便繁殖起来了,生命间的良好印象与同胞精神也会悄悄恶化。感受悲剧最人道和理性的做法:寻找“现场感”!为不幸找到真实的个体归属,找到那“一个,又一个”的载体。世界上,没有谁和谁是可以随意叠加和整合的,任何生命都唯一、绝对,其尊严、价值、命运都不可替代。生生死死只有落实在具体的“个”身上才有意义,整体淹没个体、羊群淹没羊的做法,实际上是对生命、对悲剧主体的粗暴和不敬,也是背叛与遗忘真善的开始。,同样,叙述灾难和悲剧,也必须降落到实体和细节上,才有丰满的血肉,才有惊心动魄的痛感和震撼,它方不失为一个真正的悲剧,悲剧的人性和价值才不致白白流失。记得有个地方的“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在设计上就注重了“个”的清晰,它拒绝用抽象数字来控诉什么,而是费尽心机地搜录了大量个体遇难者的信息:日记、照片、证件、信件、日用品、纪念物、甚至还有声音资料当你对某一个名字感兴趣时(比如你可以选一个和自己容貌酷似或生日相同的人),便可启动某个按钮,进入到这个个体的生命故事中去。与其一道重返半个世纪前或晴朗或阴霾的日子,体验那些欢笑和泪水、安乐和恐怖、幸福和屈辱这样一来,你便完成了一次对他人的生命访问,一次珍贵的灵魂相遇。,记住了他,也就记住了恐怖和灾难,也就记住了历史、正义和真理。与这位逝者的会晤,相信会对你今后的每一天、你的信仰和价值观,产生某种影响。它会成为你生命中一个珍贵的密码灵魂密码。这座纪念馆贡献了真正的“悲剧”。重视“小”,重视那些不幸人群中的“个”,爱护生也爱护死,严肃对待世上的每一份痛苦,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它教会我们一种打量生话、对待同胞、判断事物的方法和价值观,这是我们认知生命的起点,也是一个生命对待另一个生命的最正常态度。在世界眼里,我们也是一个“个”,忽视了这个“个”,也就丧失了对人和生命最深沉的感受。其实,生命之间,命运之间,很近,很近。,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答案见“现场采样”。5.文中写“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此类题,务必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思考。“犹太人遇难者纪念馆”在文中第6段,突出强调的是它的设计注重了“个”的清晰,为后文突出“小”“个”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答案举例证明叙述灾难和悲剧必须落到实体和细节上;强调这样纪念会对每一个参观者产生心灵震撼,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依据。,6.本文题目为“对悲剧的深沉纪念”,请联系全文说说“深沉”的内涵。(6分)答案见“现场采样”。,【题目】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4题,【题目2】本文题目为“对悲剧的深沉纪念”,请联系全文说说“深沉”的内涵。(6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6题,答案关怀个体生命(严肃对待世上的每一份痛苦)。体验悲剧(唤起人们人道主义的感受)。记住历史、正义和真理的同时,教会我们打量生活、对待同胞、判断事物的方法和值观。,一、注意整体阅读技巧1.整体阅读,了然于胸在入题前先在阅读文本上下足功夫,平心静气,全神贯注,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逐段归结,步步为营,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力争基本把握整体文意。这样在第一轮阅读文本后,已经对文本的主要内容、整体结构、重要概念等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由于文本阅读投入多,阅读到位,因此入题后利于快速回归文本,能够快速定位设题区间,有效节省时间,事半功倍。,2.勾画关键,把握重点,关键词句一是指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等。二是指“角度”,即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文章有时会有“角度性标志语”,如“为什么”“怎样”“如何”“认为”等。同一个角度的文字往往集中在一起。且试题的题干也相应从一定的角度来设计,不仅读文章时要注意,读题时也要明确。三是指“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四是指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如“更加”“主要”“所有”“特别”“可能”等。,3.准确定位,明辨是非答题时要找到题干与原文对应的区域和文字,有方向地查找和深入理解。找准答题区域,找全信息点。二、主观题组题思路1.在阅读和解题时要分清“三种语言”:(1)注意题干语言,明确答题方向。(2)筛选文本语言,确定答题依据。(3)组织答题语言,提高答题准确度(整合、加工、转述)。2.要先划定有效的信息区域,并从中筛选与题干相关的文本信息。3.要逐句逐段地筛选信息,以免疏漏。4.根据题干的指引,把有效信息加工成准确的答题语言。5.分点清晰地罗列答题要点。,【即时小练】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说面子鲁迅“面子”,是我们在谈话里常常听到的,但近来外国人似乎在研究。他们以为这一件事情,很不容易懂。相传前清时候,洋人到总理衙门去要求利益,一通威吓,吓得大官们满口答应,但临走时,却被从边门送出去。不给他走正门,就是他没有面子;他既然没有了面子,自然就是中国有了面子,也就是占了上风了。这故事,“中外人士”中是颇有些人知道的。,但“面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每一种身价,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做“丢脸”。但倘使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就“有面子”,或曰“露脸”。而“丢脸”之道,则因人而不同,例如车夫坐在路边赤膊捉虱子,并不算什么,富家姑爷坐在路边赤膊捉虱子,才成“丢脸”。但车夫也并非没有“脸”,不过这时不算“丢”,要给老婆踢了一脚,就躺倒哭起来,这才成为他的“丢脸”。,谁都要“面子”,当然也可以说是好事情,但“面子”这东西,却实在有些怪。九月三十日的申报有一条新闻:沪西木匠罗立鸿,为其母出殡,邀开“贳器店之王树宝夫妇帮忙,因来宾众多,所备白衣,不敷分配,其时适有名王道才,绰号三喜子,亦到来送殡,争穿白衣不遂,以为有失体面,心中怀恨邀集徒党数十人,各执铁棍,将王树宝家人乱打,多人受有重伤”白衣是亲族有服者所穿的,现在必须“争穿”而又“不遂”,足见并非亲族,但竟以为“有失体面”,演成这样的大战了。这时候,好像只要和普通有些不同便是“有面子”,而自己成了什么,却可以完全不管。这类脾气,是“绅商”也不免发露的:袁世凯将要称帝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劝进表中为“有面子”;有一国从青岛撤兵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万民伞上为“有面子”。,所以,“要面子”和“不要脸”实在也可以有很难分辨的时候。不是有一个笑话么?一个绅士有钱有势,我假定他叫四大人罢,人们都以和他攀谈为荣。有一个专爱夸耀的小瘪三,一天高兴地告诉别人道:“四大人和我讲过话了!”人问他“说什么呢?”答道:“我站在他门口,四大人出来了,对我说:滚开去!”当然,这是笑话,是形容这人的“不要脸”,但在他本人,是以为“有面子”的。中国人要“面子”,是好的,可惜的是这“面子”是“圆机活法”,善于变化,于是就和“不要脸”混起来了。长谷川如是闲说“盗泉”云:“古之君子,恶其名而不饮,今之君子,改其名而饮之。”也说穿了“今之君子”的“面子”的秘密。,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解析行文思路的概括,是建立在对文本各个部分结构上正确切分、内容上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的。本文五段,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段是从实例中提出“面子”的问题;第二段是分析“面子”特别是“丢脸”与人的关系;第三、四段进一步分析“要面子”与“不要脸”的关系,认为“实在也可以有很难分辨的时候”;第五段收束全文,点明“今之君子”的“面子”的实质。将这些信息依序概括,即成答案。答案首先用洋人似乎在研究中国人所说的“面子”和前清的例子引出论题。然后论述“面子”问题因人而异。再次议论现在很多时候“要面子”和“不要脸”实在也很难分辨。最后用长谷川的话揭示“今之君子”的“面子”的本质。,2.为了论证“要面子和不要脸实在也可以有很难分辨的时候”这一论点,作者用了哪些论据?它们与论点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解析答题首先要明白用来论证这一论点的有上下两段;其次要知道论据包括事实和事理两大类:其中事实论据包括事例、数据、故事等。本文中,四个事实论据不难找到,但关系分析要注意论据出现的前后位置,因为论点句恰好又是两段之间的衔接句。之前出现的显然是引出论点,之后的当然是论证论点。答案申报登载的因争白衣不遂而打人事件、袁世凯称帝时以名列劝进表为荣、侵占者青岛撤兵时以名列万民伞为荣、四大人事件等四个论据。前三个论据引出论点,后一个论据进一步证明了论点。,3.结合全文,说说结尾画线句子中的“秘密”包含了哪些意思?,解析理解“秘密”的含意,可从长谷川的话“今之君子,改其名而饮之”中寻找依据:“今之君子”“改其名而饮之”的做法与“古之君子”大异其趣,表明他们或许无意而为(因为分不清“要面子”和“不要脸”),或许有意而为(明白之间的区别却仍然去做,纯属“不要脸”),但都是要了“面子”(表面)而丢了“里子”(内在本质)。由此可形成三个答题要点。答案为了表面的“面子”,丢弃了本质的东西;“要面子”和“不要脸”分辨不清;用“不要脸”的手段来取得所谓的“面子”。,三、抓住文体特点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是有本质区别的。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除了词语、句子的理解外,主要考查段落、主旨,即作者的论点、论据和结构安排。所以在阅读和解题时要紧紧抓住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点。特别是在做简答题时,更要抓住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点,以文本本身为依托,精选理据。这实际上是整个论述类文本的最重要的解题策略。1.归纳内容要点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言语的转化,即读者用自己的话语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类文章,因其基本观点鲜明,论述层次清晰,且重要句子比较醒目,这些正好是用来提高归纳能力、概括能力的有利条件。因此,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检测,往往要从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角度来出题。,2.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中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欢迎什么,拒绝什么等,倾向性一般是比较明确的,这也就是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应包含这样两点要求:确认作者的观点,能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哪些是别人的观点;能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能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说明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这两点常常就是命题者考查对作者观点把握程度的命题角度。,3.分析结构,把握思路我们应从分析结构入手,把握作者的思路。在“分析结构”时首先要善于把握各个语段的中心句或反复强调的内容。不少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直接表达或反复强调的。我们只要把握住直接表述的中心句或反复强调的内容,也就把握住了作者的观点。我们应特别注意文本的开头一两段和文本的结尾,以及文本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子。这一点和阅读文学类文本是有本质区别的。,【即时小练】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相见以诚郭沫若“事实胜于雄辩”,这是最有普遍性而且有永远性的格言。不根据事实,或甚至违背事实,或捏造事实的辩论,尽管怎样的花言巧语,终究骗不了人;即使能收到一时的效果,待到事实一揭穿了,那效果会成为逆效果的。到这时言语愈花巧,逆效果来得便愈大。,欺骗有时似乎也有必要。所谓“兵不厌诈”,便肯定了诡诈的效力。其实,尽管你是怎样善于用兵的人,你能够出奇制胜,但总要有兵可用。所以用兵的原则依然是忌“巧速”而贵“拙迟”。这一次世界大战,苏、德之间的旋乾转坤的战役,便是这一原则的最具体的说明了。当希特勒对苏联突然发动了闪击战时,他是多么“巧”,多么“速”。1942年打进了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的小胡子不知道会心地微笑了多少次,然而结果怎样了呢?专门靠欺诈便能打胜仗,专门靠欺诈便可以收到任何大小事件的成功,天地间决没有那样的事情。要说靠着欺骗便可以治国平天下,那更完全是笑话。那些搞政治的人似乎都中了些苏秦、张仪的毒,说到政治就好像只有几套骗人的纵横捭阖。,今天应该是大家相见以诚的时候了。自己拿出真正的责任心来,大胆地照明自己的丑态,彻底地荡垢涤污。不是骂人丑便可以掩盖得了自己的丑。千层的粉饰也把污垢掩盖不了,理由很简单,因为污垢根本还是存在。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烧”。这种人,他能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正视自己的过错,勇于接受批评,更勇于对抗外来的一切横逆、诬蔑、诱惑、冷视。要怎样才能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要全靠一个“诚”。老老实实地做人,说话,做事,不存一点损人利己的私心,这样便能产出舍己救人的牺牲精神。这样便能够大无畏。我有什么可怕?可怕的就是自己骗自己!,没有诚意的人便没有勇气。这种人鬼鬼祟祟,专门损人利己,做不来一件堂堂正正的事,说不来一句堂堂正正的话。一装腔作势,立刻便露出了自己的尾巴。但他们也有一项外来的资本,便是靠他人也没有诚意。只要你有一毫私心,有一点软弱,他们便抓到了你这项缺点。于是威胁,利诱,千层的蜘蛛网便罩到你的身上了。这样的现象四处都是,而以黑字写在白纸上的特别明显。但今天是应该相见以诚的时候了,拿出诚意来,大家正大光明地做些对得住人民,也对得住自己的事。(选自沫若文集第十三卷,有删节)【注】本文作于1945年年底。,4.文章开篇并未直接从“相见以诚”的论题切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解析首先重视题干分析与暗示,“开篇并未直接”提示我们,与“直接”对应的概念是“间接”“侧面”;其次,从结构(篇首句、中间句、结尾句)和内容上分别分析。答案开篇从反面论述事实的重要性;从反面列举、剖析事例,得出结论;为下文提出“相见以诚”的观点提供依据;形成正反对比;使结构严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5.“相见以诚”中“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简要说明。,解析“内涵”指需要仔细琢磨才能明白的文字。常表现为使用隐喻、双关、反讽、暗喻等修辞陈述自己的观点。在文中理解某字的“具体内涵”要结合文章具体对象或内容具体分析归纳。答案直面过错的诚心(或责任心);老实做人做事的诚实;不存私心的诚意。,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解析答题方法是:在回答行文思路时,应该把文章结构、写作手法、段落大意等方面融合在一起。一、总体阅读文段,将文段大体分成几个部分;二、说明每一部分“运用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有时还要说明这种手法的表现效果;三、如果主体部分写了好几个方面的内容,应以列举的方式,将这几个方面分别概括出来,表述时,应使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起到连接作用的词语;四、表述的语言要力求简洁、流畅、连贯;五、主体内容的概括要力求全面、清晰、层次清楚。答案先引“事实胜于雄辩”的格言,强调违背事实只能失败;再阐述专靠欺诈无以成功的道理;最后点明必须相见以诚、正大光明做事的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