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word版 缺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28708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word版 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word版 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word版 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word版 缺答案试卷说明1、本试卷试题纸共10页,计五道大题,48道小题;答题纸共3页;2、本次考试分A、B两卷,卷面分值A卷100分,B卷50分;考试时间为理科100分钟,文科120分钟;3、第一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其余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王冰 吕远A卷(共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这句话主要批判那些把哲学 A、神秘化的倾向 B、简单化的倾向 C、庸俗化的倾向 D、体系化的倾向2、甲乙二人做生意均失败。甲认为,生意失败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经验不足可以历练积累,遂重新创业。由此可见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自发的世界观阻碍获得成功 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 B、 C、 D、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壮丽的日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4、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两,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A、 B、 C、 D、5、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认为 A、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形式 D、思维着的精神是运动的主体6、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D、世人闻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C、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存在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8、古希腊有位哲人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燃的火把。”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D、要激发意识的能动作用9、下列古语,与“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诗句包含共同哲理的是 A、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B、事非经过不知难 C、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0、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 A、认识的唯一目的 B、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C、认识的唯一来源 D、社会历史性的活动11、罗马诗人卢克莱修曾说:“站在岸上看船在海上颠簸是一件乐事,站在一座堡垒的窗前看下面的战争和它的种种经过是一件乐事,但是没有一件乐事能与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错误、漂泊、迷雾和风雨相比拟的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B、追求终极真理是人生的唯一乐事 C、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D、要不断地追求和探索真理12、泰戈尔曾经说过:“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真理产生于谬误 B、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C、真理属于多数人 D、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在今天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安全、不存在孤立的安全、不存在周边其他国家关起门来情况下能够实现自身安全的情况。回答第l3、14题。13、胡主席的观点表明,要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应该懂得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C、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 D、各种事物之间是有界限的14、对“绝对安全、孤立安全、关门安全”观念的摒弃,是坚持 的方法论的表现。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B、物质决定意识 C、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15、下列观点中,体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是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坐井观天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牵一发而动仝身 A、 B、 C、 D、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回答l6、17题。16、古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整体处于统率的主导地位 B、没有部分也就没有整体 C、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关键性的局部决定全局17、反过来,如果不谋“一时”或“一域”,也可能会失去“万世”与“全局”,因为 A、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B、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C、部分的变化影响着整体 D、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18、下列各组概念中,反映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的是 A、量变和质变 B、前进性和曲折性 C、静止和运动 D、旧事物和新事物19、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说明 A、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 B、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不同 C、矛盾双方的特点各不相同 D、不同事物的矛盾,特点各不相同20、中国古人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利”、“害”相权体现了正确处理 的辩证关系。 A、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D、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末提出了“胜者全得”的理论,即一个企业在高技术领域领先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有可能占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其他竞争者将很难生存。回答第21、22题。21、“胜者全得”启示我们:推陈出新是商家纵横商海的法宝。其哲学依据是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新事物比旧事物有发展前途 新事物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的总和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A、 B、 C、 D、22、“胜者全得”的理论启示我们要 特别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 抓住重点,不及其余 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A、 B、 C、 D、23、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最终确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找到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坚持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B、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看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D、认识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4、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25、人如果对生活和事业没有了追求,精神就会变得空虚,心灵就会变得麻木,就会像没有帆的小船随风飘荡,无法达到目标。所以,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适宜的客观环境 周围人的承认和帮助A、 B、 C、 D、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20分。26、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经验时,经常要讲“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骛远”是指要充分发挥 ,“善于实事求是”是指要 。27、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行之,明也。”这一名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28、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 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要坚持用 看问题。29、树上的木结,都曾是树受过伤的部位,结疤之后,它们往往变得最硬。人也一样,只有遭受过挫折,才会变得坚强起来。 这启发我们,事物的发展是 。30、做任何事情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哲学上说,就是要重视 。31、右图告诉我们,失败可以是成功的坟墓,也可以变为成功的支点! 从矛盾“失败”的一方到矛盾“成功”的另一方,这种转化需要 。32、杜甫有诗云:“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上述诗句符合 的方法论。33、盲目地迷信书本,这是读书一忌。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这段话体现了辩证否定观的基本观点,即否定是 的环节,是 的根本途径,这启示我们,在学习中不能简单地 。34、我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 ,要自觉站在 的立场上。35、观 点属于哪种哲学派别的哪种基本形态例: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水是世界的本原人是机器36、哲学的基本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三、问答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37、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用”、“发展”三个角度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6分)38、xx年,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之频繁,持续时间之长,调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见下表)政策主要内容发布时间新国十条二套房首付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部分地区可暂停发放三套房贷等4月17日国五条首套房贷不分大小均要求首付不得低于30;一二套房贷首付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三套房和外地购房全部停发房贷。9月29 日加息央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宣布上调公积金存贷款利率10月2日放紧公积金贷款全面叫停第三套住房公积金贷款,第二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提至5成且利率上浮1011月3日收缩流动性4个月共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缩资金流动性1月、2月、5月、11月 请你运用学过的哲学知识,说明我国房地产政策不断调整变化的哲学依据(8分)39、一位专家形象地说,今日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欧洲般富足和非洲般贫穷的矛盾的国家。全国每10元GDP中有1元是广东制造的,每7元税收中有1元是广东人交的,每7元居民存款中,有l元是广东人的钱。而地处我国西南的贵州,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广东的110,国家贫困县大多集中在西北、西南,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2分)(2)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处理上述经济问题。(8分)40、辨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完整地反映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6分)B卷(共50分)四、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15分)。图6中的画师借助于哈哈镜观察创作对象,把现实中的“瘦子”画成了“胖子”。回答41、42题。41、图中画师完成的作品 A、忠实再现原型又不拘泥于原型 B、完全是该画师丰富想象力的产物 C、摆脱原型的制约,实现了主体的创作意图 D、实现了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事实的统一42、漫画家用夸张的笔法表现了他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这给我们在认识论上的启示是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认识是客体显现自身的过程 A、 B、 C、 D、43、2008年10月6日,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尼治时间10月7日2时46分,一颗编号为xxTC3的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后来的观测表明,xxTC3如期而至,时间误差只有15秒,对小行星撞击地球进行如此精确的预测,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表明 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的正确性得到观测实践的检验 预测被证实佐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预测所依据的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预测被证实证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属性中的基础地位 A、 B、 C、 D、44、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真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当常数小于1时,轨迹是椭圆;当常数等于1时,轨迹是抛物线;当常数大于1时,轨迹是双曲线。上述结论表明: 共性离于个性之中 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变化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多变的 A、 B、 C、 D、45、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 B、 C、 D、五、问答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46、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分)47、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12分)48、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0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