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15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3868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15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15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15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15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试说明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了如下规定: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本单元涉及的考点分别属于“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层级。“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而言,“理解”层级的两个考点可作如下解读“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中,“重要概念”指的是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通常为一些非指代性的词或短语。要求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在论述类文本中特定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中,“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要求能理解这些句子在文中的特定的含意。“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而言,“分析综合”层级的四个考点可作如下解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侧重于把握文章的具体内容,主要指对“文中的信息”作拣选提炼和分类概括。“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侧重于理清行文的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侧重于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作进一步归纳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侧重于对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论述类文章异彩纷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美学、建筑以及科技等诸多领域。高考命题所选用的论述类文本大都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人文性,文化内涵深厚,文化气息浓郁,紧扣时代脉搏,兼顾考生的知识面和对新信息接受的能力。从湖北省近几年高考语文卷考查目的看,这项考查主要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文章中的相关知识。从能力要求看,这项考查会严格遵循考试说明的要求,只在“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命题。从命题形式看,这项考查一般是设置三道单项选择题,既有选“是”题(选择正确项),也有选“非”题(选择错误项)。一、(xx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乡 土 本 色费孝通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6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B.“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错,原文第2段说的是“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C.第4段说“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这就是乡土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这就是现代社会。C项所述为现代社会的特征。D.原文第3段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生于斯、长于斯”是地方性限制造成的,而不是“他们选择”的结果。答案:A。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没有隔阂”有错,乡土社会村之间有隔膜(第2段),村民也有摩擦(第5段),因此不能说没有隔阂。B.“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错。原文说“熟悉”是一种“亲密的感觉”,而不是选项中说的“感情深厚”。D.“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从原文看,这种“信用”产生并适用于礼俗社会而不适用于法理社会,第6段就说:“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答案:C。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第7段说“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可见乡土社会没有B项所说的“根本原则”,也不讲究“普遍联系”。答案:B。二、(xx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凤属,神鸟也。江中有,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许慎说“似凫而大”,B项却说“跟凫一般大”,故错。A、C、D项都能在文章的前两段找到,且均是对凤的形象的正确表述。答案:B。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文章第2段第2句说:“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由此可知,A项中的“还没有出现”错误。B、C、D三项分别是对文中第2段、第3段和第4段相关句子的概括和表述,都是正确的。答案: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试题解读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末段可知,周武王急于参拜商人的神庙,是为了“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而不是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故B项表述错误。A、C、D项均是对末段中相应句子的理解和分析,都是正确的。答案:B。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非指代性的词语或短语,通称词语。“文中重要概念”,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性”语词,这些语词一般都有较丰富的内涵,有的还有特定的含义。能否准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把握。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主要从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进行考查。1明确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就通常情况而言,一般论述类文章中的概念,主要是一些术语,其内涵多数是临时的、具体的,不具备普适性,因此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必须依据文本,绝不能脱离文本。对概念内涵的揭示,最完整、最明晰的方式就是“下定义”(其标准语言形式:被定义概念该事物的本质特征邻近的属概念)。如xx年高考江西卷的选文中对“联觉”所作的解释:“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论述文常常不对重要概念直接下定义,而是作阐述;正因为作阐述,文字比定义多,于是高考往往分成四个选项来考查对概念的内涵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选项往往似是而非;或总体正确,细节有误),每个选项都不直接全部照搬原文,以便加大试题的难度。这是值得考生注意的。高考中要求揭示概念内涵的选择题,其选项一般都不是“下定义”的标准语言形式,大多是揭示该事物的部分特征的,即使如此,考生在答题时仍须完整而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才能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2明确概念的外延。在逻辑学上,概念的外延是由概念的内涵决定的,是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涵盖了具有某种特有属性的全部事物。概念的内涵与概念的外延成反比关系: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如果没有准确、完整地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就会出现扩大或缩小概念外延的错误。而这恰恰是在拟制选择题干扰项时常常加以利用的。高考对一般论述类文章中重要概念外延的考查,通常是要求考生对概念所包含的对象有哪些加以确认,或是要求考生对某一对象是否包含在某个概念当中作出判定。命题的题干的表述仍统摄在考点对概念的含义的理解之内(如“典题例析”例2的题干)。例1:(xx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思维导引本题从明确概念的外延角度设题。文本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第1段)。本题紧扣“和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概念,要求找出“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A.说的是汉族接受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B.说的是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D.说的是非洲的“芝麻”引入中国,融入了中国饮食:这三项对中华饮食的表述,都体现了“和文化思想”。这三项的表述都是对文中对应文字(分别是第2段第2句、第2段第3句和第4段第4句)的正确转述,符合题干要求。C.“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说的是“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的要求(此项表述在文中的对应文字在第3段段末),其中的“结合”指的是“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的“有机结合”,与文中的“和”(中华饮食文化与其他饮食文化的“中和”“融合”)不属同一概念,这便是逻辑混乱,因而C项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答案:C。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试题,还可以从概念的内涵角度命制。例如根据以上文本,我们还可以命制这样一道试题:例2:下列对本文所阐述的中华饮食文化思想“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饮食大量食物来自土地,由于民族之间的交流,汉民族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B中华饮食品种不断地大量地引进中亚、东南亚乃至西方的食物,从而扩大自己的食物品种。C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这就是中华饮食“和”的文化思想。D在坚持饮食“本土化”原则的同时,引进接受、消融改造外来食物、饮食方式等饮食文化,使之融入中华饮食文化。思维导引本题从理解概念的内涵角度设题。D.“在同时”,说明概念“和”所涉范围和秉持原则;“引进等饮食文化”,说明“和”对待外来食物、饮食方式的根本方法,属“和”本质性特征;“使”字句是说采取根本方法所达到的目的、结果。这一项的解说,揭示了中华饮食文化思想中“和”这一概念的内涵,符合题干要求。而A、B两项都未能准确揭示其内涵,它们所说中华饮食品种引进的范围虽有大小不同,但都局限于部分地域,局限于食物品种,都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忽略了题干“中华饮食文化思想”。C项中“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只能制作中华美食,这里的“结合”与本文所讲的“中和”“融合”外来食物与饮食方式的“和”无关;不仅没有揭示内涵,而且犯了“逻辑混乱”的毛病。答案:D。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试题,要把握以下要点。1辨析语境。论述类文章阅读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的词语含义,与一词多义不同,它的含义是不固定的,是在语境中临时生成的,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其意义就不存在。因而,要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把握它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再推断、确定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例如,饮食文化“和”这个概念,就不能等同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它只是核心理念下的一个分支,只能结合本文才能作出准确解释。这就是语境意义,也就是它在文中的含义。一般来说,有些论述类文章中某一概念一出现,都有所阐释,那么其内涵的解说或判断其含义正确与否的选择题就比较容易解答。如果文本作者逐层深入论述,那么概念的内涵就不容易揭示,概念的外延就不容易分辨,这就尤须顾及语境全篇和相关文字的前后文。如“典题例析”例2,C项,“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这能不能体现“和”的文化思想呢?“和”本有“结合”的意味,但根据它的释义可知这属于“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这一概念,与本文的“和”无关。本书编者所拟揭示“和”内涵的D项,也是通观所选全文而作出的概括,原文本开头主要讲中国引进外来食物,中间讲引进原则,后边讲“分餐”到“合餐”的饮食方式。所以揭示内涵要兼顾到这几个方面。A、B两项,其共同错误之一就是局限于食物,而未涉及饮食方式。2分析结构。论述类文章命题一般涉及的重要概念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分析有关概念的词语结构,有助于对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和对理解正确与否的判别。概念词语除独字词外其结构有并列式如“原本”(xx年安徽卷),偏正式如“中国建筑的文法”(2011年湖北卷)、“生态文明”(xx年天津卷)等。并列式就是组成概念的字意思相近。那么,其内涵揭示一定要含有其中任何一个字词的基本意思,否则就有错误。如“原本”,标准答案是: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其中“原初”“始发”都含有“原本”的意义。还有另外解释: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其错误就是没有揭示概念“原本”的基本含义。偏正结构就是修饰限定语与中心词结合。如“中国建筑的文法”,这个偏正结构的中心词是“文法”(今天称为“语法”),它是组词成句的规则。作者梁思成用“文法”作比喻,实际就是讲“中国建筑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这个内涵的解说也合乎概念的偏正结构。个别概念看似动宾结构,如“变形”,实质仍是偏正结构,它和“常形”相对。正确的理解是“客观物象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发生变化的形态”。分析结构对下定义、判断概念内涵的正确与否有直接关系,对概念外延的判断也具有基础的作用。3抓住提示。判断或回答问题往往题干本身就有提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还有另一种提示概念本身的提示。例:(2011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其实,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中正在发生许多我们在思想上尚未做好准备的变革。以遗传工程为例,难道我们已经想好我们打算排列出何种遗传基因组合吗?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遗传工程的手段,但并没有产生出把这种手段用于造福人类最高利益的人的智慧。哲学家在这里是想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除了技术性思维外,我们还必须进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以洞察到我们真实的存在,明了这项新技术对我们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次的核灾难是自然向人类的又一次敞开:人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节选)10联系全文,指出最后一段画线句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的具体内涵。思路点拨原文没有对“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作内涵揭示,怎么解题呢?其实概念本身的限制修饰语有所提示。第一个提示语“另一种”,我们就须找到与之相对的前一种,即“技术性思维”;第二个提示语“完全不同”,这就须要弄清“技术性思维”的内涵,才便于找到其“完全不同”。根据文章第1段有关论述,说现代人有许多关于科技方面的知识,并以此“改造自然”,结果是造成“摧毁我们生存根基的各种危机”。作者同时提出与之不同的另一种看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适应与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争取人与自然的共济”。把握住这些,就可准确提炼出答案了: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后果,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达到与自然共济(适应、协调与自然的关系)。4明确程序。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试题,一般的答题程序为:第一步,找出该概念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段落;第二步,运用文章结构分析的方法,理清指代对象的位置和范围;第三步,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或内容(复杂内容须加以概括);第四步,分析选项,逐项排除(或确认)。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文中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主要包括:点明主旨的句子(即人们常说的“文眼”句);内涵丰富的句子;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结构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有些显示层次的句子(即人们常说的领起句、过渡句、结论句等)的含意,也需要正确解读。这些句子或意蕴比较丰富,或表达比较独特,或结构比较复杂,或作用比较突出。“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指根据具体语境领会或解释这些句子的特定含意(包括深层含意)。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考查的热点,综观xx年全国18套语文高考试题,几乎半数涉及这一考点。同时,此题设题选点非常灵活,形式多样。如:安徽卷(文本见第179页)考查对“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这句话的正确理解,这是着眼于领会句子的特殊内涵,重在领会这句话的语境意;福建卷要求阐述对“趋时是人类的天性”这句话的理解,这个句子本身既是该段落的起始句,又是该段落的中心句,这就意味着,须要对所覆盖到的文字进行梳理概括;湖北卷考查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判断的理解(文本及试题见“真题演练”一),关键点则在于对“乡土性”这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准确把握;等等。因此,备考中,考生须要准确定位句子的所属类型,采用对应的方法和技巧灵活应对。例:(xx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辛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这是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和我们对话,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了解如何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硬生生地打断了。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建筑价值的转变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选自卢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8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思维导引根据题干要求,首先要明确观点的重点在于“不是一劳永逸”,然后须要查找选项信息在原文中的信息源,再经过分析,找出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从第1、2段中,A、B、C项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文字来支持题干的观点。至于D项,文中通过“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这个比喻,说明“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的“最高表达方式”。这个比喻是为了强调“不能再对它(古典柱式)做进一步的改进”,而不是为了支持“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的观点。答案:D。解答“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法。1析结构。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须要分析其结构进而来理解其含意: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层层推进,这样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2抓关键。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其含意主要通过一些关键词语显现。关键词,指能体现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中心概念的词语。我们只要把句中关键词的含义分析透彻,就可以进而推知全句全段的意思。3辨语境。一般来说,句子与句子是互相关联的,这些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对这样的句子,我们可以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的特定含意。4论目的。重要句子往往有其表意目的,或表明全文主旨,或彰显文章的结构,或表达作者情感,或引出行文线索,对这些句子,还应从其表意目的的角度发掘其含意。关涉全篇的“文眼”句,宜联系文章论述的中心去理解其含意。对有隐含意义的句子,宜根据文中相关信息,从表意目的的角度理解其含意。5明修辞。有些重要句子用到一些修辞手法,对这些句子,可以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来透视其深层意义。有时还须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信息,是获取所需信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要求理解各种信息的内涵,并根据需要加以筛选、整合。“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种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或图形。所谓“筛选”,即根据阅读要求搜寻、辨别、提取文中的有关信息,也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主次、轻重,去伪存真,进行比较、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挑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语言材料。所谓“整合”,就是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转换、概括、组合等再加工,使之符合题目要求。筛选并整合信息,是获取所需信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要求理解各种信息的内涵,并根据需要加以筛选、整合。这类题目,通常涉及文中所论及事物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试题所涉信息区间相对较大,信息源也不是单一的。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论述类文章阅读中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已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三道选择题中,一般会有一道甚至两道涉及这一考点。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试题,往往是由从文本中筛选并整合相关信息,设置四个选项,让考生从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不能)支持某一说法的一项是”等。例:(xx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57题。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甚至有人评论说,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发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其实式微的不只是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在笔者看来,这都是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比如,春节文化包含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等内容,并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需,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指出:“原来的传统节日是有大量丰富的民俗活动的,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以及祭祀、祈祷、敬仰、吟诵相关联,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尽管传统节日式微是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我们应该通过努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之,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切不可在我们手中消失。(有删节)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A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B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C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越来越趋向物质化。D传统节日不合时宜的内容得不到今天人们的认可。思维导引A.是从原文第1段“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摘取而得,而作者在揭示原因时否定了“空洞化”的说法。B.是从第2段“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摘取而得,原文已经明确说明“这都是表面的原因”。D.是从第4段“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摘取而得,这里列举的是“式微”的内容而非“原因”。C.作者在第2段明确指出:“在笔者看来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并以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春节为例进行分析,说明传统节日被“异化”“物化”,即“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第2段)。答案:C。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试题指向。筛选信息试题的题干,一般都有明确指向,即筛选什么。它既是筛选的标准,又是整合的要求。本考点“典题例析”的题干“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真正原因的理解,符合原意的一项是”,其中“真正原因”就是筛选对象的指向,它是准确解题的第一要素。“符合”是选正或误的另一指向。2确定信息区间。明确题干筛选指向后,就要回到文本,迅速找到筛选区域,对相关信息尽数搜罗,不致遗漏要点。怎样找到信息区间?以本考点“典题例析”原文为例,明确各段大意是关键。第1段叙述中国传统节日式微的现象及人们的看法,第2段表述自己对式微原因的分析,第3段对节日发展趋势的展望,第4段对传统节日应取的态度。各段大意明确,便知道筛选信息的区间之所在。3对照选项甄别。就是将选项与原文信息相对照来辨别正误。A项不在试题筛选指向内,而且文中明言是“专家们认为”;B项虽在信息区间内,但句子前有“很多专家都归咎于”,仍不是作者观点;D项内容在第4段内,一是区间不对,二是这个句子前有“节日式微的内容”与题干“真正原因”不符,故也应排除。C项则是第2段从“在笔者看来”开始,直到段末5个句子整合而成的,对照时尤须看其整合是否合乎选项意思。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结构为表,思路为里,二者互相映照。从历年的高考情况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重点考查的是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的层次。从高考设题的实际来看,本考点在设置考题时,常常将“分析结构”与“把握思路”结合起来。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析第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等。例:(xx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B段承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得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段。C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思维导引本题侧重于考查在阅读理解并准确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论述思路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A.从第段首句“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可以得知,段是并列关系,A项中“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错误。B.分析正确。C.段在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作用与特点。作用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特点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最后一段中并没有提到“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D.分析有误。第段中“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说明选项D中“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错误。答案:B。解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试题,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注意全文内容。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而对相关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层次,必须首先对全文、全段内容有大体的了解。在解题时,应该在整体把握住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段理清文章的段意、层意,这样才有可能理清文章的思路。2注意结构特点。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结构体式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等。在段落内部,也应辨明句间关系,即辨明各部分之间是承递关系、并列关系,还是总分关系等等。如果有语言标志词,如“第一”“第二”等序数词,“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等,那么往往就有中心句,层次和层意就一目了然。3注意逻辑顺序。在析结构、理思路的过程中须要把握一个段落与上下段落的逻辑关联、一个段落的各分句间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层次。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念到应用等。逻辑层次是指各语言单位的层级,这与多重复句的分析在原理和要求上是一致的。4注意对照比较试题表述与自己的分析。例如本考点“典题例析”A项,自己分析段关系,只要抓住段的开头句(中心句)“科学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便可知段论述“科学思维方式的第一个特征”,那么两段关系就是并列;而A项表述则说由段“推导出”段的另一个特征,那么两段之间就是层进关系,从段落结构关系这一角度便可判定其不正确。当然从内容的逻辑联系看其是否有“推导出”也可判定其错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内容要点”,是指文章几个主要部分(或说主要段落)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是指文章总的思想,即作者的主要观点和看法。这一考点侧重于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做进一步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高考考查时,多是对语段或全篇做归纳和概括,有时也与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综合在一起进行。试题形式上,一般都是客观题,少数省卷也有主观题。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等。例1:(xx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明代花鸟画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