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12332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徽商,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代表性人物有胡雪岩等,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必修二农耕时代的商业,商业活动,货币,贸易,城市,政策,商品化,基础,一、商业的发展,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工商食官”,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原因、表现),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出现私商并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著名都会,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呈现新特点,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阅读课本思考:假如你是明清时期的富户,要投资商业,需要注意哪些新的商业发展特点?,1.商业市镇的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4.副业产品商品化;5.白银广泛使用;6.形成许多区域性大商帮,商朝的货币贝壳,范蠡,越国大夫,弃官从商,至山东定陶,改名陶朱公,成了富甲天下的巨商,“奇货可居”、“一字千金”,从经商到从政为秦相,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商人(私商),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秦都咸阳,楚都郢,齐都临淄,赵都邯郸,燕都蓟,魏都大梁,韩都郑,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会子”纸币,清明上河图,必修二农耕时代的商业,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城市,电视剧乔家大院描写出了晋商“义中取利,信誉第一”的商业精神,票号,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商人,商帮晋商,电视剧:大清徽商,徽商:贾而好儒财自道生,聊城山陕会馆,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中心,也是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古代城市的功能和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单县小史,单县历史悠久,素有“中原锁钥,四省通衢”之称。单县古称“单父”,为帝舜师单卷所居。春秋时为鲁国单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改单父邑为单父县。汉代三次为县侯国,一次为县王国。唐末置辉州,宋置单州,明初改称单县。单县历史上曾5次为国,4次为州,1次为府,2次置军,3次置专署,终以县至今,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结合课本22页知识,合理推断一下唐代和宋代单县城中市的差异(提示:从开闭时间、市的地点、城市的功能,市的布局等方面来考虑)?,城市的繁荣,周至唐代城市中的市交易时间:地点:特点:,宋代城市中的市交易时间:地点:特点:,有时间控制,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有,在城中特定位置,受官府严格控制,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草市),分散在城中,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城市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唐长安城,北宋汴京城,你认为下列两个城市中哪个城市的人生活更方便?,城市: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内容:滨海旅游学校来我校招收优秀学生,有很多人前来面试。主考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请你介绍一下唐宋之际东南沿海城市的繁荣。提示:水上陶瓷之路包括两条,一条是中日航线,经明州抵达日本、朝鲜。另一条是自广州经过马来半岛,再经过印度洋,抵达波斯湾,到达地中海沿线各国。要求:1、有哪些城市随之兴起?2、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小小招聘官,试试我能行,唐宋之际沿海港口城市的繁荣,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清前期天下四大镇,明清之际工商业市镇繁荣,结合教材阅读下列历史现象,1.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战国,2.上农除末。秦,3.“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汉,4.“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明5.初期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处。清,讨论思考1.这是一种什么政策,假如你是处于各个时期的商人,你觉得会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2.你认为这种限制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三.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原因),厉行抑商(措施),抑商政策松动(原因),抑商锁国,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法家的抑商思想随法家人物的政治活动而被付诸实践,严格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征收较重的租税严禁商人购置土地,我们应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积极: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到明清时期,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的落后。,农耕时代的商业发展概貌,重现古代商业.城市的发展概貌,夏商周,兴起,发展,繁荣,鼎盛,私商,商帮,产生,都市逐渐繁荣,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但经济职能不强,都市繁华,港口繁荣,全面繁华,工商业市镇兴起,重视鼓励,重农抑商,唐中期后有所松动,抑商锁国,必修二农耕时代的商业,二、,1.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商业精神日益丰富2.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4.是农耕经济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特点,1.农工商并存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但是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2.阶段性特征明显,各时期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商业精神日益丰富3.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出现实力雄厚的大商帮4.海外贸易和江南经济的发展带动一批商业城市的兴起5.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城市的经济功能和商业性逐步加强,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当堂巩固,1.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说明了()唐朝的是有时间限制唐朝时坊市分立唐朝时对市有一定的限制唐朝时期商业繁荣A.B.C.D.2.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能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休养生息的政策B限制商人的政策C禁止经商的政策D反腐倡廉的政策,C,B,3.“坊巷桥门及隐蔽处,具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4.读图,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之处是()A.手工业发达B.商业繁荣C.出现了夜市D.打破了坊市界限,A,D,结合单县商业发展情况分析单县商业发展的概貌.(提示:产业结构,城市发展,区位条件,政府政策等方面考虑),综合.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