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真题重组感悟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2320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真题重组感悟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真题重组感悟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真题重组感悟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真题重组感悟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命题点人口迁移方向及影响因素(xx课标文综,12)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xxxx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xxxx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xxxx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解析第1题,该图展示的是迁入和迁出的人口比重,没有各省市人口总量的信息,迁入和迁出的人口数量无法比较,A、B项不选;图中没有人口自然增长的信息,D项不选;浙江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值远大于江苏,浙江和江苏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均较低,所以浙江人口增长率高于江苏,C项正确。第2题,皖赣黔以人口迁出为主,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三省青壮年人口比重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加速,A项错误;沪京津以人口迁入为主,青壮年人口比重增加,延缓了老龄化进程,B项正确;人口迁移以乡村青壮年进城打工为主,人口由皖赣黔的乡村地区迁入沪京津等地的城市地区,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城市人口比重均有所上升,C、D项错误。答案1.C2.B3(xx北京文综,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B CD解析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限制,随着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北大荒”的开发,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迁入大批人口。答案D(xx江苏卷)下图是xxxx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45题。(双选)4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5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解析第4题,从题目所给的图形资料可以看出,直辖市重庆的人口数量没有增加,大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增加,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均出现增加,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第5题,从图中分析可以得知:人口增加的地区也有可能是因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移;人口减少地区除了因为人口迁移的原因外还有可能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增加的地区也不一定就是经济发展水平都高,总之人口数量的变化要考虑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两个方面的原因。答案4.BD5.BD(2011海南地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xx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xx年增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68题。6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7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8该现象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解析材料给出的关键信息有: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沿海地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后两题的“该现象”就是指这两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这两条信息的相互关联: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第二、第三产业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导致其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机械增长而不是自然增长),也提高了城市化水平。答案6.A7.C8.B9(xx上海地理,15)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9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概述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9分)由图1可知:_。由图2可知:_。解析由图1资料直接可以读出上海人口性别最突出的变化特征是性别比例趋向平衡。性别构成问题是城市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它关系到社会健康发展,婚姻家庭的稳定,因此其社会意义突出。从图2中直接分析不同城市地区外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变化特点。意义分析方面,主要从围绕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向郊区以及其他功能区分流人口、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答案图1: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任答两点即可)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郊区。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任答一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