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6章 写作 第3讲 标题开头结尾 第1节 拟写标题的技巧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3211451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6章 写作 第3讲 标题开头结尾 第1节 拟写标题的技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6章 写作 第3讲 标题开头结尾 第1节 拟写标题的技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6章 写作 第3讲 标题开头结尾 第1节 拟写标题的技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写作,第三讲标题开头结尾,第一节拟写标题的技巧,考点梳理技法指津,拟写标题的标准1切题切合题旨拟出的题目,必须与作文的立意相吻合。如果拟写的题目与立意不合,很容易把文章写偏。2准确文题要相符拟出的题目要和作文的内容相符。如果拟出的题目与内容不符,则有文不对题、张冠李戴之嫌。,3新颖引人注目拟出的题目应带有文采,光鲜亮丽,让人耳目一新。4含蓄耐人寻味拟出的题目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能让人感觉到作者的文化修养。,拟写标题的方法一、概括题旨题目就是作文的中心或观点,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议论文常取此法。如:“用勇气代替失败的恐惧”,“放下包袱,品尝成功”。二、成语翻用就是改动或添加成语中的某一个词,以使其适合自己作文的立意。如:“互扫他人瓦上霜”,再如“生不必逢时”。,三、引用、置换名句有些名言、名句、名歌词可以直接引用作标题,也可以将其中的一两个词稍作置换作标题。如:“竹杖芒鞋轻胜马”直接引用苏轼的诗句,“且放价值青崖间”则是置换李白的诗句。四、比喻象征运用比喻象征,可使标题显示出含蓄、蕴藉之美。如:“做耀眼的珍珠”,“陌上花开不败”。五、运用比拟比拟包含拟人、拟物两种修辞,借助比拟修辞拟题可使题目形象而生动。如:“熄灭蜡烛,莫惊扰美”(拟人),“守住内心的方正”(拟物)。,六、设问、反问用设问、反问拟题,可给人以警示,让观点更醒目。如:“周树人,有何可怕?”七、融入自我题目中融入自我,既可避免雷同,又便于抒发感情,如:“依然是我”,“征服英文,我为英豪”。八、相互嫁接将作文立意中的关键词语与体育术语、音乐术语、地理名词、金融术语等嫁接,会产生风趣的效果,如:“留有空白,成就人生”,“定格微光”。,九、借助公式如:“慈善施舍”。十、多项组合如:“孩子世界童真”。,万能标题示例下面这些标题来源于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它们有时适用许多话题,我们只需改动其中一个字或几个字,就会成为与我们所写话题相符合的比较有创意的题目,我们不妨从中选取借鉴。,一、“”一族(“”表示可填入的词语),请从以下标题中选择两个,谈谈其拟题的妙处。(10分)此时有声胜无声(话题:语言与沟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安徽考生)哀痛者幸福者(四川考生)人淡如菊(辽宁考生)安能取熊掌而舍鱼(话题:选择),答案:采用的是反弹琵琶的形式,这是对中国传统的“沉默是金”的反驳。作者巧妙的对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此时无声胜有声”进行反用,既彰显了作者的文化底蕴,又显示了作者的机智与善变。取自诗句,用引用诗句的形式既概括了文章主旨,又显示出作者的文化积累和语文素养。采用引用兼剪辑嫁接的方式,取自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采用了反问兼化用名句的形式,观点明确,颇具韵味。,(2014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审题立意:这则材料意在引导考生学会做人,学会为他人考虑,学会与人相处。游客意外地打破了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老人原谅了他。老人之所以不愿再将房屋租给这位游客,是因为游客将玻璃碎片与其他垃圾装在了一起,而且没有做“危险”提示。可见是游客的素质让老人回绝了他。这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只顾自己,还要替别人考虑。据此,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提高自身素质,多替别人考虑;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为他人着想,为自己铺路;做事莫自私,心中要有他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有他人,你才会约束自己;小事能反映出人的素质。,心有暖窗不畏严寒山东一考生生命中曾经有这样的遥想:如果有一天生命的荒原被寒风吹彻,我仍愿守着那一星点微弱的炉火,烤暖这一生的寒冷与漫长。寒冷与温暖在人生的风景区里并行不悖。,生命的原初每一个人都如襁褓中的婴孩,被生命赐予的厚实温暖的“被子”严严实实地包裹,不必去经历风雨便能获得无限的关爱与庇护。随着生命的拔节,行走于人生的四季,轮回中渐渐知晓了冬的冷和春的暖。此时身上生命的“被子”已渐渐变薄了,不足以再为人挡住所有的寒冷和风雪。于是,人便会走向自己的内心。在心中用生命的阅历和体验为自己燃着一盆小小的炉火,并不断地用生命的喜乐和苦难为这小小的火加炭,让它赋予自己外界的寒冷再也侵袭不了的力量。这时,我们便透过人生的这扇窗看到了一颗坚韧的属于自己的心灵,再也不必寻求谁的庇护和温暖了。,林清玄先生便是这样一位向自己的内心无限探求的智者。他说:“一尘不染不是不再有尘埃,而是有尘埃让它飞扬,我自做我的阳光。”现实的浮嚣和阴暗不能动摇其内心对光明的向往,这是一种生命的冲动,是包容一切的气度,更是不惧的大勇。只有拥有了独具特色的心窗,方可领略其内心火焰燃烧的壮美。若心灵是如何也过不去的寒冬,外界的阳光无论如何照耀也不会融化心中的坚冰,而内心若是阳光丰沛,则能与外界的光彩相互感应。可以说,内在的阳光才是真正的光源和温暖的起点。,每每读到张洁的那篇我的四季都忍不住要落泪,人生的四季风景只此一回,本就值得倍加珍惜。而生命的最末等来的并不一定是苦尽甘来的暖春,也许恰恰偏是那只有几点寒鸦和光秃树木的严冬。当人行至这个季节,若心窗中没有足够的光明与温暖的累积,要如何挨过这一个漫长的冬天呢?难道我们可以不要完整的一生而在秋天开始落叶之时就放弃吗?在炉边烤着自己的身体,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检点和回忆,这是真正熬过了冬天并体会到冬天之美的人儿啊。不禁自问:生命的冬天到来的时候,你会选择怎样度过?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生命的春天一定不会到来。只有懂得了在冬天里自己烤火取暖的人,才足以让春天在冰雪里一点一点融化开来,才能欣赏到人生璀璨夺目的风景。(2014年高考山东满分作文),【名师点评】每个人都渴望温暖,畏惧严寒,本文作者娓娓道来,心中拥有暖窗,就能阻挡生命的寒冬,文题生动形象,主题鲜明深刻。林清玄先生的名言一尘不染不是不再有尘埃,而是有尘埃让它飞扬,我自做我的阳光诠释了文章主旨,令人深思和感悟,彰显了作者深厚的积累,文采斐然。开头从人生中的一段遥想起笔,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巧用课本素材我的四季,利用生活中的被子、内心的蝴蝶和生命的春天,形象地阐明了人生哲理,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