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细胞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9196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细胞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细胞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细胞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细胞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xx西城区调研)下列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B植物组织培养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D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2下列叙述中,肯定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B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C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D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3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合理的是()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B选择早期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C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一定能获得优质的突变体D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毒苗4(xx东城区诊断)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愈伤组织形成的过程中,除适宜的温度、pH和无菌条件外,还需要有植物激素进行调节B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需要用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再用灭活的病毒促进融合C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得到克隆动物是培育新物种的一种方式D动物细胞应在含5%CO2的恒温箱中培养,CO2的作用是为细胞提供碳源5下面的简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是来自不同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可能出现不同植物的遗传特性B若是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则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C若是人参细胞,对进行扩大培养可提高细胞产物人参皂甙的产量D若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细胞,则用进行繁育会发生性状分离6下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给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B利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激等方法均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进行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D对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可获得大量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7.右图示哺乳动物生殖过程。其中b为卵细胞,c为体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动物、的过程分别属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B产生动物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C动物的产生表明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a、b、c细胞的形成过程,仅c细胞为有丝分裂8.右图是科学家研发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涉及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B经酶A处理后的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C若供体DNA提供了prG基因(无限增殖调控基因),则该过程中的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D通过检测和筛选得到的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二、非选择题9(xx南京模拟)下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使用了_酶,以使植物原生质体相互分离,此处使用的溶液浓度较大,以保证植物细胞会发生_,以保护原生质体不被破坏;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使细胞分离开来的酶是_。(2)过程在化学药剂_的作用下会发生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细胞不相同的是_。(3)过程_属于脱分化,过程_属于再分化,细胞发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4)过程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其培养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分生组织,原因是_。(5)若番茄细胞内含a个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个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_个染色体;若对番茄和马铃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能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应含_个染色体,若要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必须用_来处理幼苗。这两种方法相比,体细胞杂交方法的优点是_。10红豆杉,又名紫杉,可从其树皮中分离出高抗癌活性的紫杉醇。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紫杉醇抗肿瘤实验的研究流程,请分析并回答:(1)酶X是_酶,其主要作用是_。(2)物质Y是_,乙组起_作用。(3)细胞体外培养所需营养物质与体内基本相同,例如,需要有_、_、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还需要加入血清、血浆。(4)为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采取的措施是_。(5)实验结果:若甲组_,说明紫杉醇有抗肿瘤作用。(6)为了解决紫杉醇的药源问题,理论上可用_技术把离体的红豆杉细胞经过_培养成愈伤组织,从中提取紫杉醇,进行工厂化生产。11下面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向小鼠注射包含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后,所获得的免疫抗血清实际上是含有_(填写抗体的名称)的混合物,这种方法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不仅产量低,而且纯度低。与多克隆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突出的优点在于它的_,并能大量制备。(2)图中选用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_;如果仅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其融合细胞有_种类型。(3)图中两次筛选的目的不同,其中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_,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_。筛选时所用的培养基是特定的_培养基。(4)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的用于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就是_。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的方法优于化疗的原因是_。(5)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运用了动物细胞工程中的_和_两大技术。12(xx南昌模拟)人的HPRT基因缺陷(HPRT)细胞和小鼠的TK基因缺陷(TK)细胞在HAT培养基中都不能存活。杂种细胞在分裂中随机丢失人的染色体,但保留所有的鼠染色体。因此,利用人鼠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将人类基因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1)将人的HPRT细胞与小鼠的TK细胞用_促进融合,然后培养在_培养基(HAT)中,最终筛选出人鼠杂种细胞。(2)将存活下来的杂种细胞进行_培养,获得不同的细胞株,用_染色后镜检,观察结果如下:细胞株编号123456所含人染色体编号11,14,17,22,7,11,14,175,7,17,21,2,9,11,175,17,18,202,5,17,19由此可推测_基因在_染色体上。(3)如果要确定人鸟苷酸(UMP)激酶基因所在染色体,应选择UMP激酶缺陷的_(填“人”或“鼠”)细胞与相应细胞杂交,这样的方法_(填“能”或“不能”)对小鼠的基因进行定位。答 案1选B制备单克隆抗体是将骨髓瘤细胞和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增殖的原理。2选D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秋水仙素可以诱导植物幼苗细胞中的染色体加倍从而得到多倍体,该过程为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没有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选B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已经没有分裂能力, 所以不能增殖获得大量细胞。早期胚胎细胞具有全能性,所以选择早期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突变是不定向的,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能获得优质的突变体。植物的茎尖分裂快,病毒不能寄生,所以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4选A在愈伤组织形成的过程中,需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进行调节;灭活的病毒是促进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核移植属于克隆,为无性生殖,不会产生新物种;动物细胞应在含5%CO2的恒温箱中培养,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中的pH。5选D农作物细胞用繁育属无性繁殖,不会发生性状分离。6选C图中给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物质或方法有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和电激等;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7选B图中动物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属于有性生殖,动物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形成,利用的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形成动物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b细胞分别是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c细胞是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形成。8选A由图可知,该过程涉及基因工程,但未涉及动物细胞融合技术。9解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因此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其水解得到原生质体,然后用聚乙二醇或物理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再生细胞壁形成杂种细胞。图中过程是杂种细胞经过脱分化、再分化形成幼苗,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较高浓度的溶液中,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的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是两种植物染色体数之和即ab;番茄和马铃薯有性杂交得到的后代的染色体数是a/2b/2,此后代不可育,必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质壁分离胰蛋白酶(2)聚乙二醇可以使用灭活的病毒(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植物组织培养全能性高,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5)ab(ab)/2秋水仙素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10解析:据题图可知,酶X是指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其主要作用是使肿瘤细胞分散开。本题研究的是紫杉醇的抗肿瘤作用,因此需用Y生理盐水做对照,以观察紫杉醇的效果。细胞体外培养所需营养物质有糖、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还需要促生长因子等调节物,以及无机盐、微量元素等无机物。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是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为了解决紫杉醇的药源问题,理论上可用组织培养技术将离体的红豆杉细胞经过脱分化培养为愈伤组织进行工厂化生产。答案:(1)胰蛋白(胶原蛋白)使肿瘤细胞分散开(2)生理盐水对照(与紫杉醇形成对照)(3)糖氨基酸(4)(定期)更换培养液(5)肿瘤细胞的数目少于乙组(6)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11解析:(1)结合题图可看出,向小鼠注射包含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后,获得的免疫抗血清实际上是含有Abl、Ab2、Ab3、Ab4多种抗体的混合物。(2)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仅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可得到B细胞B细胞、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及B细胞骨髓瘤细胞3种类型的融合细胞。(3)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第1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2次筛选的目的是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筛选时所用的培养基是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4)把单克隆抗体跟抗癌药物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注入体内,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杀死癌细胞。这样既不损伤正常细胞,又减少了用药剂量。(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与动物细胞培养两大技术。答案:(1)Ab1、Ab2、Ab3、Ab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2)流动性3(3)杂交瘤细胞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选择性(4)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抗癌药物不损伤正常细胞,且用药剂量少,毒副作用小(5)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12解析:人的HPRT细胞与小鼠的TK细胞的融合属于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可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促进融合;从试题信息“人的HPRT基因缺陷(HPRT)细胞和小鼠的TK基因缺陷(TK)细胞在HAT培养基中都不能存活”可知,HAT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将存活下来的杂种细胞进行的培养,是让单个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产生后代的过程,这一培养称为单克隆培养,观察染色体需用碱性染料染色后再用显微镜观察;通过试题信息可知,能存活的杂种细胞既要含有HPRT基因,也要含有TK基因,其中,TK基因由人的细胞提供,因此,各细胞株都含有的染色体很可能就是TK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即17号染色体。(3)因为要确定人的鸟苷酸(UMP)激酶基因所在染色体,所以,要选择UMP激酶缺陷的鼠与具有鸟苷酸(UMP)激酶基因的人细胞杂交,能在选择培养基中存活并分裂的细胞,一定含有携带人鸟苷酸(UMP)激酶基因的染色体;这样的方法只能确定人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而不能对小鼠的基因进行定位。答案:(1)PEG(或灭活病毒)选择(2)单克隆碱性染料(或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TK17号(3)鼠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