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8666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xx秋岐山县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化学变化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A错误;B同一物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伴随能量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C化学反应根据热效应分为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D根据盖斯定律解答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化学变化不仅由新物质生成,同时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A错误;B同一物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伴随能量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但化学反应根据热效应分为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故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盖斯定律等,比较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2(3分)(xx秋微山县校级月考)反应P(g)+3Q(g)2R(g)+2S(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P)=0.15 mol/(Lmin)Bv(Q)=0.6 mol/(Lmin)Cv(R)=0.1 mol/(Ls)Dv(S)=0.4 mol/(Lmin)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利用比值法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比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比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0.15;B、=0.2;C、=3;D、=0.2;C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比较,注意利用比值法可快速解答,选项D中的单位与其它选项不一致,应转化单位相同,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3(3分)(xx秋微山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H值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H值不同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表达的意义分析,是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中系数可以用分数表示;B、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C、同一反应的焓变和化学计量数,物质聚集状态有关;D、不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热效应的数值均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参加反应的物质越多,反应热的数值就越大,反之,越小解答:解:A、热化学方程式表达的意义是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中系数可以用分数表示,不能表示微粒数,只表示物质的量;故A正确;B、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C(石墨,s)=C(金刚石,s)H0,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则金刚石比石墨活泼,故B错误;C、同一反应的焓变和化学计量数,物质聚集状态有关,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H值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H值不同,故C正确;D、不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热效应的数值均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参加反应的物质越多,反应热的数值就越大,反之,越小,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表达的意义,注意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4(3分)(xx秋江西期末)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2v逆(NH3)=3v正(H2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的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都表示向反应正向进行,反应自始至终都是1:1,不能说明到达平衡;C、增大体积压强减小,正逆速率都减小,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D、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答:解:A、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3v逆(NH3)=2v正(H2O),则2v逆(NH3)=3v正(H2O)未到达平衡状态,故A错误;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都表示反应向正向进行,反应自始至终都是1:1,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B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4v正(O2)=5v逆(NO),不同物质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及影响平衡的因素等,题目难度中等,A选项中注意用不同物质的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表达方法,此为易错点5(3分)(xx秋山东校级期中)已知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0kJmol1,相同条件下将2mol N2和6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假定热量无损失)()A等于184.0 kJB小于184.0 kJmol1C小于184.0 kJD大于184.0 kJ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 N2和3mol H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92kJ,由于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据此判断解答:解: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 N2和3mol H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92kJ,由于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2mol N2和6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参加反应的氮气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故方程式的热量小于92kJ=184.0 kJ,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计算、可逆反应特征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可逆反应的特征,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6(3分)(xx秋山东校级期中)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2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1.2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n(SO3)可能为0.5 molB当v(SO2):v(O2):v(SO3)=2:1:2时该反应达平衡状态C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4 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考点: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1.2mol,反应了0.8molSO2,结合反应速率的变化判断;B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根据v=计算解答:解:A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1.2mol,反应了0.8molSO2,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则反应进行到2 min时,消耗SO2大于0.4mol,容器中n(SO3)可能为0.5 mol,故A正确;B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D4 min内S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则4 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1min1,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平衡的移动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侧重于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综合理解和应用,题目难度中等7(3分)(xx秋山东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H3OH(g)+O2(g)=CO2(g)+2H2O (g)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l)=2H2(g)+O2(g);H=+571.6 kJmol1D葡萄糖燃烧热是2800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H=2800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H2SO4和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存在沉淀过程是放热过程;B、燃烧热是1mol纯净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C、燃烧热是1mol纯净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D、依据燃烧热概念分析判断;解答:解:A、H2SO4和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存在沉淀过程是放热过程,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 ;故A错误;B、反应方程式中生成的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故B错误;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l)=2H2(g)+O2(g);H=+571.6 kJmol1;故C正确;D、燃烧热是1mol纯净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所以选项中热化学方程式不是1mol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概念的分析判断,和应用条件,注意中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形式的能量变化,题目较简单8(3分)(xx宁夏)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A44.2 kJmol1B+44.2 kJmol1C330 kJmol1D+330 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燃烧热的概念写出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计算解答:解: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411.0kJ/mol和1366.8kJ/mol,则有:H2(g)+O2(g)=H2O(l)H=285.8kJ/mol; C2H4(g)+3O2(g)=2H2O(l)+2CO2(g)H=1411.0kJ/mol; C2H5OH(l)+3O2(g)=3H2O(l)+2CO2 (g)H=1366.8kJ/mol;根据盖斯定律 可得:C2H4(g)+H2O(l)=C2H5OH(l)H=44.2kJ/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盖斯定律应用于反应热的计算9(3分)(xx秋唐山期末)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通入稀有气体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动;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平衡状态整你分压速率相同;C、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增加X的量会提高Y的转化率,本身转化率减小;解答:解:A、通入稀有气体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动,故A错误;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v(X)正:v(Y)正=m:n,平衡时,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倍,故B正确;C、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C错误;D、增加X的量会提高Y的转化率,Y的转化率降低,本身转化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注意加入惰气对平衡的影响,反应的特征是分析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0(3分)(xx秋乐陵市校级期中)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热H=+(ab) kJmol1B每生成2mol AB(g)吸收b kJ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mol AA和1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反应热H=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B、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D、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解答:解:A、反应热H=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所以反应热H=+(ab)kJmol1,故A正确;B、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b) kJ热量,故B错误;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错误;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图象分析判断,注意反应热H=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题目较简单11(3分)(xx宁波校级学业考试)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A和2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注意纯液体、固体不需要写出;B根据平衡时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计算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C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D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自身转化率降低解答:解:A可逆反应3A(g)+2B(g)4C(s)+2D(g)的平衡常数k=,故A错误;B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为1.6mol=0.8mol,故B的转化率为100%=40%,故B正确;C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即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D增加B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B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书写中纯液体、固体不需要写出12(3分)(xx秋信丰县校级期末)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N2和H2O(g),已知:N2(g)+2O2(g)N2O4(g),H=+8.7kJ/mol;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2N2H4(g)+N2O4(g)3N2(g)+4H2O(g);H=542.7 kJ/molB2N2H4(g)+N2O4(g)3N2(g)+4H2O(g);H=1059.3 kJ/molCN2H4(g)+N2O4(g)N2(g)+2H2O(g);H=1076.7 kJ/molD2N2H4(g)+N2O4(g)3N2(g)+4H2O(g);H=1076.7 kJ/mol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已知N2(g)+2O2(g)N2O4(g),H=+8.7kJ/mol;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利用盖斯定律将1可得2N2H4(g)+N2O4(g)3N2(g)+4H2O(g),并以此计算反应热解答:解:已知N2(g)+2O2(g)N2O4(g),H=+8.7kJ/mol;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利用盖斯定律将1可得2N2H4(g)+N2O4(g)3N2(g)+4H2O(g),H=(534.0kJ/mol)2(+8.7kJ/mol)=1076.7 kJ/mol,或N2H4(g)+N2O4(g)N2(g)+2H2O(g);H=538.35kJ/mo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盖斯定律的应用,易错点为B,注意反应热的正负13(3分)(xx春黑龙江期末)对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版权所有专题:图示题分析:A、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氨气的体积分数增大;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降低;C、增大氮气的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解答:解:A、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先到达平衡,故压强P2P1,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进行,氨气的体积分数增大,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A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降低,图象中温度越高氮气的转化率越大,与实际不相符,故B错误;C、增大氮气的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图象与实际相符合,故C正确;D、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图象中没有使用催化剂到达平衡的时间短,与实际不符,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分析判断,主要是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正确理解平衡移动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4(3分)(xx秋南昌校级期中)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从而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H0,为提高原料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可从压强、浓度、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的角度判断解答:解: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H0,为提高原料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根据方程式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可知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不利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液化分离出氨气,可使生成物浓度减小,则可使平衡向正向移动,氮气和氢气的再循环,可增大反应物浓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向移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调控,侧重于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分析反应的特点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5(3分)(xx秋红花岗区校级期末)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g)+O2(g)2CO2(g)H=566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由1mol CO(g)和3mol CH4(g)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恢复至室温释放的热量为()A2912kJB2953kJC3236kJD3867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来解答解答:解:由2CO(g)+O2(g)2CO2(g)H=566kJmol1可知,1mol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kJ=283kJ;由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可知,3molCH4(g)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890kJ=2670kJ;所以由1mol CO(g)和3mol CH4(g)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670kJ+283kJ=2953kJ,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明确物质的量与反应中的热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6(3分)(xx安图县校级模拟)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是固体,其量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增大B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解答:解:A是固体,增大A的量对平衡无影响,故错误;升高温度,v(正)、v(逆)均应增大,但v(逆)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错误;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故错误;增大B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故正确;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比较基础,注意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是改变条件引起正、逆速率不相等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52分)17(8分)(xx秋岐山县期中)用“”、“”或“=”填空:(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H1、H2,H1=H2;(2)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H的大小:H1H24P(白磷,s)+5O2(g)=2P2O5(s)H1,4P(红磷,s)+5O2(g)=2P2O5(s)H2;(4)已知: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1,则碳的燃烧热数值110.5kJmol1;(5)已知:稀溶液中,H+(aq)+OH (aq)=H2O(l)H=57.3kJ/mol,则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57.3kJ;(6)可逆反应:aA(气)+bB(气)cC(气)+dD(气);H=Q,根据图回答:P1 P2; (a+b)(c+d); t1 t2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反应热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2)化学键断裂为吸热过程,;(3)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说明白磷能量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4)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分析;(5)浓硫酸溶于水放热;(6)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增大压强A%降低,说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解答:解:(1)反应热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则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相同,故答案为:=;(2)氢气分子生成氢原子要破坏化学键,需要吸热,则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故答案为:;(3)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说明白磷能量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因H0,则放出的能量越多反应热越小,故答案为:;(4)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比生成一氧化碳多,故答案为:;(5)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放出的热量多余57.3kJ,故答案为:;(6)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故答案为:;增大压强A%降低,说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则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故答案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少,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比较反应热的角度18(10分)(xx秋微山县校级月考)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N2(g)与H2(g)反应生成1mol NH3(g),放出46.1KJ热量N2(g)+3H2(g)=2NH3(g),H=92.2KJ/mol(2)1mol 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KJ热量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3)2molC2H2(g)在O2(g)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放出2598.8KJ热量2C2H2(g)+5O2(g)=4CO2(g)+2H2O(l),H=2598.8KJ/mol(4)1molC(石墨)与适量的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KJ热量C(石墨)+H2O(g)=CO(g)+H2(g)H=131.3KJ/mol(5)2g H2和足量的O2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285.8KJ,则H2和O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l)H=285.8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N2(g)与H2(g)反应生成1mol NH3(g),放出46.1KJ热量,生成2mol NH3(g),放热92.2KJ,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2)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3)2molC2H2(g)在O2(g)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放出2598.8KJ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4)1molC(石墨)与适量的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KJ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5)2g H2和足量的O2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285.8KJ,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N2(g)与H2(g)反应生成1mol NH3(g),放出46.1KJ热量,生成2mol NH3(g),放热92.2KJ,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2KJ/mol;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2KJ/mol;(2)1mol 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KJ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故答案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3)2molC2H2(g)在O2(g)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放出2598.8KJ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H=2598.8KJ/mol;故答案为:2C2H2(g)+5O2(g)=4CO2(g)+2H2O(l),H=2598.8KJ/mol;(4)1molC(石墨)与适量的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KJ热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H2O(g)=CO(g)+H2(g)H=131.3KJ/mol;故答案为:C(石墨)+H2O(g)=CO(g)+H2(g)H=131.3KJ/mol;(5)2g H2物质的量为1mol,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285.8KJ,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故答案为:H2(g)+O2(g)=H2O(l)H=285.8KJ/mol;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用,注意书写方法,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9(10分)(xx秋微山县校级月考)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amolL1,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mol,有a mol 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min内,vA=mol/(Lmin),vB=mol/(Lmi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3B(g)C(g)+6D(g);(3)反应平衡时,D为2amol,则B的转化率为100%(用a、b表示);(4)反应平衡时,D为2amol,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1.5amol,则该反应的H0;(填“”“”或“=”)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p=2:1,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mol/L,则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molD生成,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x:y:q=:a=2:3:6,则x:y:p:q=2:3:1:6,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3B(g)C(g)+6D(g),根据方程式计算相关物理量,结合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解答该题解答:解: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p=2:1,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mol/L,则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molD生成,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x:y:q=:a=2:3:6,则x:y:p:q=2:3:1:6,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3B(g)C(g)+6D(g),(1)VA=mol/(Lmin)=mol/(Lmin),VB=VA=mol/(Lmin)=mol/(Lmin);故答案为:mol/(Lmin),mol/(Lmin);(2)由以上分析可知x:y:p:q=2:3:1:6,则x=2,p=1,则x:y:p:q=2:3:1:6,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3B(g)C(g)+6D(g),故答案为:2A(g)+3B(g)C(g)+6D(g);(3)反应达到平衡时,D为2amol,由方程式2A(g)+3B(g)C(g)+6D(g)可知消耗的B为amol,则B的转化率为100%;故答案为:100%;(4)由(3)知平衡时D为2amol,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1.5a mol,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放热,即H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根据反应速率关系以及物质的量的转化关系判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答该题的关键20(14分)(xx秋微山县校级月考)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190kJmol1(1)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是在450时,2molSO2气体和1molO2气体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190kJ(2)下列描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bdav正(O2)=2v逆(SO3)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3)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0molO2和0.20molS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30.18mol,则v(O2)=0.036 molL1min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4.05104,若继续通入0.20mol SO2和0.10molO2,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再次达到平衡后,0.36 moln(SO3)0.40mol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的计算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明反应热的测定条件、聚集状态、反应热的数值、单位、符号,其化学计量数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2)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变来判断;(3)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求出氧气的速率;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根据达到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及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出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利用极限法求出再次达平衡后n(SO3)的范围解答:解:(1)热化学方程式表明化学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的测量与温度有关,应注明温度,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也不相同,应注明聚集状态,+190kJ表示放出190kJ的热量,该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在450时,2molSO2气体和1molO2气体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190kJ;故答案为:在450时,2molSO2气体和1molO2气体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190kJ;(2)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变来判断,a、速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率之比为正反应速率之比,v正(O2)=2v逆(SO3)不符合速率之比,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故a不符合;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含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符合;c、气体的密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气体的密度不会发生变化,故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c不符合;d、该反应为气体的分子总数减少的反应,当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含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符合;故答案为:bd;(3)达到平衡时生成0.18molSO3,则: 2SO2 +O2 2SO3反应前(mol) 0.20 0.10 0变化(mol) 0.18 0.09 0.18平衡时(mol) 0.02 0.01 0.18 v(O2)=0.036molL1min1;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4.05104;继续通入0.20mol SO2和0.10mol O2,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用极限法求出n(SO3)的范围,假设平衡不移动,此时n(SO3)=0.182=0.36mol,假设0.40molSO2完全生成SO3,根据化学方程式 2SO2 +O2 2SO3可知n(SO3)=0.4mol,所以再次达到平衡时,0.36moln(SO3)0.40mol,故答案为:0.036; 4.05104;向正反应方向;0.36、0.40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知识面广,应加强平时知识的积累21(4分)(xx江西校级学业考试)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1)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p(填“”“”或“=”)(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固或液态(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逆反应方向(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或吸热)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解答:解:(1)因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所以m+np,故答案为:;(2)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说明B的浓度不变,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故答案为:固或液;(3)因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A、C是气体,而且m+n=p,所以B不是气体,则mp,即平衡移动的方向是逆反应方向,故答案为:逆反应方向;(4)因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C的质量增加,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然后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2(6分)(xx秋微山县校级月考)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一:他们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mol/L、2mol/L、18.4mol/L)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反应速率MgFe,Cu不反应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操作为: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Fe、Mg(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温度相同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测定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Mg(或Fe)和 0.5mol/L、2mol/L的硫酸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不能醋酸气体考点: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版权所有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实验一:(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硫酸的浓度相同,不同金属的规格相同,说明实验目的是探究反应物本身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影响反应速率的还有温度,所以应该使反应温度相同;(2)根据图示装置及选取的试剂可知,实验目的是通过测定反应生成氢气快慢进行判断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根据v=确定测定量;(4)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5)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且与Cu和Mg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实验一:(1)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关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硫酸的浓度相同,不同金属的规格应相同,故答案为: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Fe、Mg;(2)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关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故根据控制变量法,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保持温度相同,故答案为:探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相同;(3)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v=知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测定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故答案为: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测定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4)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图1中药品是金属和酸,浓硫酸和铁发生钝化现象而影响判断,所以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Mg(或Fe)和 0.5mol/L、2mol/L的硫酸,故答案为:Mg(或Fe)和 0.5mol/L、2mol/L的硫酸;(5)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且与Cu和Mg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生成氢气,而是生成二氧化硫,不能判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故答案为: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不能醋酸气体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