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69)(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8625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69)(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69)(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69)(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69)(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晋中模拟)马克思指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马克思反对皇权主义B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C小农人数众多却互不来往D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解析:依据材料信息“要别人来代表他们”“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可以看出,与小农经济相适应,必须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其上层建筑。A、B、C都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答案:D2(xx上海八校调研)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C生产水平 D劳力短缺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历史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说明了人们终生劳动,才能勉强维持饱暖,故C项正确。A项指男耕女织,反映了材料的表象,未能说明小农生产经营模式长期存在的原因;材料未涉及社会制度和劳力短缺,排除B、D项。答案:C3(xx江西吉安一中期中考试)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大量荒地的开垦 B铁犁牛耕的出现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青铜器的制造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铁犁牛耕的出现,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B4(xx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与二者表述相关的选项是()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考查学生信息提取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两个材料涉及的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及其脆弱性的描述。故选C。答案:C5(xx山东滨州期末考试)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C连续性 D脆弱性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考查学生信息提取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从材料看,农民勤奋辛苦劳作收入仍不能应对繁重的赋税,不得以变卖家产,甚至卖儿卖女以偿债。这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答案:D6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正确的是()海瑞正确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丘浚客观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A BC D解析:材料中海瑞认为“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恢复春秋时期的井田制,这是历史的倒退,所以不能说是科学的解决办法,说法错误;丘浚认为废除井田制后“田不在官而在民”,出现了社会贫富不均。他更认为均田制不适宜长期实行,可排除。通过材料分析,海瑞、丘浚都看到了土地不均现象,丘浚分析较客观些,据此本题选,错误。答案:B7(xx太原模拟)数千年来,中国传统中非常重视以家庭副业、树艺木果、饲养六畜为内容的庭院经济。如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告诫子孙说,“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以蓄,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能守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可见,“庭院经济”()A有助于缓解古代农民的贫困B适应了农产品市场化的需要C立足于多种经营和自给自足D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解析:“家庭副业、树艺木果、饲养六畜”反映了庭院经济多种经营的特点,“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反映了庭院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答案:C8(xx江苏无锡一中期中考试)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它的特点()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解析:本题考查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是由政府直接经营,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主要生产生活用品和武器,供官府、贵族消费,不投放市场,因此D项不是其特点,故符合题目要求。答案:D9(xx北京丰台期末考试)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兴起和占据主导地位分别是在()A春秋战国、明中期以后 B春秋战国、唐朝C秦汉时期、明中期以后 D隋唐时期、清朝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手工业,考查学生记忆能力。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手工业勃然兴起;明朝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故选A。答案:A10(xx呼和浩特阶段考试)以下对古代中国“匠户”制度评价正确的是()A匠户制度推动家庭手工业发展B有的朝代匠户没有人身自由C匠户制度导致官营手工业兴起D匠户制度催生了民营手工业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匠户是为官营手工业服务的,与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无关,故A、D项错误。官营手工业兴起于夏商周时期,而匠户制度建立于元朝,故C项错误。在元朝,匠户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工役,故B项正确。答案:B11(xx江西吉安一中期中考试)下列三种手工业形态按产品商品化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注意题目要求是按商品化的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投入市场,家庭手工业的产品以自己消费为主,而民营手工业的产品全部投放市场,故答案为B。答案:B12(xx安徽皖南八校联考)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C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有较大进步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根据题干“近代的前夜”是指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选项D中体现的现象是大户出资,雇佣小户的现象,大户给小户报酬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选D。其余选项在封建社会时期也能体现。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朝代粮食亩产量(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总面积北方南方春秋战国91 (全国)614.82.394%秦汉117 (全国)1 048.355.7294%魏晋南北朝122(北方粟、麦) 215(南方稻谷)1 167.73.851.9251.92590%隋唐124(北方粟、麦) 328(南方稻谷)1 450.926.423.213.2190%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材料二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材料三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8分)(2)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是否可信?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能力。第(1)题依据材料一,从亩产、人均数量、耕地面积等方面分析;第(2)题不管分析哪种都要有史实做依托;第(3)题从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综合进行分析。答案:(1)粮食亩产水平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逐渐得到发展;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减少。(2)可信:粮食种植业的迅速发展,为经济作物专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或粮食产量的提高保障了粮食供应,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可以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祁门县山多田少,适宜茶叶种植。不可信:在当时的社会条件(生产力水平低、重农抑商思想较强等)下,“业于茶者七八”的说法存在夸大之嫌,尚需存疑。(3)政治基础: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人民生活较安定。经济基础:商品经济发展;茶叶产量增加;各地生活习俗的融合。文化基础: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影响;科举制度的推行,文人阶层壮大。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材料二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解字: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榻布皮革千石。汉书货殖列传材料三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有“丝绸人”之称。翦伯赞秦汉史(1)据材料一,指出“三服官”和“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8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6分)(3)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地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概括官营手工业的特点;第(2)问应注意从产品交易量、质量、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三个方面说明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第(3)问应结合设问从“男耕女织”的传统观念方面去分析。答案:(1)官营手工业。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2)产品交易量大;质量高;纺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3)以“男耕女织”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长期存在;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传统的价值计算方法往往忽视女性;计算女性劳动成果缺少必要的数据;男尊女卑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