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十六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8175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十六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十六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十六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测试卷十六 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邻居是我们的镜子鸥鸟我曾搬过很多次家,感觉邻居就像是面镜子,能映射出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当然还有其他。 当年准备结婚时,我和妻子都没有房子,爱情没有容身之处。还是妻子的大哥不忍看我们流落街头,帮我们租到了他家后邻的一处民房。没有电,就从他家拉了根电线,好在也没有任何电器,有个灯泡照明就行;没有水,就从附近厂区的公用水管里提。小日子虽然过得挺苦,但苦中有乐。那时的邻居就是大哥一家,晚饭后没事了,我们两口子就去他们家蹭电视看,看春晚看水浒什么的。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有一个月,我们由于手头拮据连锅都揭不开了,还是大嫂在前院听到了我们的窘迫之状后,给我们送来了一盆白面和20元钱,才帮我们渡过难关。 女儿一岁多时,我们又在岳父的帮助下,在县城东关租了房子。这家的房子没有吊顶,晚上睡觉时经常从屋顶上掉泥块什么的,不是落到脸上就是落进眼里。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和妻子别出心裁买了白布,在床的上方扯起了个布棚。我那时经常把女儿高高抛起,女儿碰到布棚落下来,我再接住,女儿高兴得咯咯大笑。我们对门的邻居也是租的房子,也是一家三口,也是一个女儿,比我们女儿稍大一点。两个小孩经常在一起玩,两家大人也就接触得多。小伙子在亲戚开的玻璃装饰店里帮忙,他媳妇在家做饭带孩子,没事了媳妇就来我家和妻子说话。小伙子的亲戚们都有钱,就他家最穷,亲戚们没少周济他们。小伙子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和人比拳头动刀子。我和小伙子年龄差不多,也曾在一起喝过几次酒,倒也没觉得他蛮不讲理,相反倒觉得他很讲义气。后来,我们要搬走了,他媳妇对我妻子说,小伙子说我们两口子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的人,以前他们不管和谁做邻居,总是要打一架作为收场,我们是唯一没和他们打过架的邻居。 勒紧裤带也好,东挪西借也罢,我们终于在县城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墙皮没干、门窗没漆、玻璃没装,我们就急不可待地搬了进去,寄人篱下的日子我们一天也不愿忍受了,从此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怕明天房东又把我们扫地出门了。第一次,我们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 对门邻居仍然是和我们年纪差不多的一家三口,他家的儿子比我们女儿大一岁。我们两家社会地位相似经济基础相当,男的都是政府职员,女的都是企业员工,孩子都上幼儿园小班。据妻子得出的结论,我和对门大哥是一路货色,少心没肺不求上进又略带神经质:东院大哥方高唱一句“你挑着担”,我在西院就接唱“我牵着马”;你看我有什么好书抽几本,我看你有什么好书搬一摞;端着饭碗串门与农村的邻居无异,大门常开,时刻欢迎高邻拜访;我家的葡萄熟了,东院父子不邀而至摘下就吃,他家的樱桃红了,我抱着女儿先尝为快。就这样,很快七年的美好过去了。 后来,我调到市区工作,妻子也随我调了过来,女儿也要到市里上学,为了筹钱买房,就把县城的房子给卖了。搬到市里后,妻子有事没事总爱和曾经的邻居大姐打电话聊几句,邻居大姐说,自打我们搬走之后,新搬去的邻居就把我们留下的葡萄树给砍了,葡萄架给拆了,大门再也没有敞开过,现在两家基本不相往来。 我现在住的是城乡结合部的楼房,原说是要供暖的,可后来一听取暖费价格,绝大多数住户都说太贵了,于是供暖成为泡影。邻居们来自四面八方,平素之间很少来往。隔壁大哥的儿子结婚,他专门给我下了请帖,说其他的邻居他都没有邀请。我和妻子欣然参加了邻居的婚宴,晚上又听到敲门声,门一开,又是邻居大哥大嫂,说是婚宴上酒席准备得多,这是一整桌的凉菜,没有动过筷子,浪费了可惜,怕你们我和妻子明白他们的话意,连忙接过来,嘴里说谢谢,够我们吃好几天了。我和妻子真的吃了好几天。 而今我已人到中年,平心想想,混迹于市井之间,其实挺好。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开篇点题,简要说明自己有过几次搬家的经历和对邻居的感受,为下文记叙自己与邻里之间的故事作铺垫。B.“我”回顾结婚时找房子,拉电线,蹭电视,受接济这些往事,是为了突出当年生活的艰难与不幸。C.“我”在县城东关租房住时的邻居家的小伙子被大家认为脾气暴躁,但“我”却并不觉得他蛮不讲理,这跟小伙子以“我”家为镜有关系。D.“妻子得出的结论,我和对门大哥是一路货色,少心没肺不求上进又略带神经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妻子对“我”的现状是不满意的。E.“我”住楼房后,隔壁大哥儿子结婚,他专门给“我”下请帖,却没有邀请其他的邻居,可见“我”在邻居中的人缘之好。解析:A原文是说“曾搬过很多次家”。B是为了突出表达对妻子的大哥一家周济自己的感激之情。D这句话是反语,寓褒于贬,反映了“我”性格里面乐观豁达的一面。答案:选C得3分,选E得2分,选A得1分;选B、D不得分。2.这篇散文写了自己多次搬家后与邻居相处的琐事,却并不给人以重复赘余之感,试分析原因。答:答案:虽然写的都是搬家及和邻居相处的琐事,但选取的角度和侧重点并不一样,是同中求异;所写的事情都来自真实的生活,给人一种自然亲切的感受,让人感到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温暖。3.文章以“邻居是我们的镜子”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答案:邻居是我们的镜子,这是一个比喻句,本身形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这个题目表明了邻里之间互为镜子互相影响的关系,耐人寻味;在文中起到了组织材料串联材料的线索作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形象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4.作者为什么说“混迹于市井之间,其实挺好”?请简要分析,并结合现实谈一谈你对邻里关系的认识。答:答案:作者有过多次搬家的经历,每在一个地方住下来,跟邻居的关系非常融洽,得到过邻居无私的帮助,也坦诚热情地对待自己的邻居,珍惜邻里之间相处的缘分;从与邻居相处中作者感受到普通人之间的那种真挚感人的情感。本文通过作者的叙述向我们展示的邻里关系其实是一种颇令人羡慕、向往的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跟邻居关系相处好了,彼此之间都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邻里之间不相往来、关系淡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因为邻里之间是互为镜子的关系,你对邻居微笑,人家就会对你微笑,你为人热情,邻居也会热情对你,搞好邻里关系,需要大家的理解、付出、宽容、忍让。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徐怀谦多年前听日本民歌北国之春,其中唱到“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可曾闲来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盅?”听得我肝颤大多数中国农村的父子关系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我进城二十多年了,性格比以前开朗了许多,可是每次回到农村老家,与父亲相对而坐,还是找不到什么话题。 “工作忙吗?”“还行。”“最近出差没?”“没有。”或者:“去了趟广州,呆了四五天。”然后就是长久的沉默。我特别想告诉父亲北京的交通有多拥堵,那里的空气有多糟,我有多么想家。特别想告诉他我出差时看到了哪些美景,遇到了哪些怪事,可是见到父亲黑瘦的面孔,便把这些话又咽了回去。我觉得这些生活离他太遥远,告诉他,反而会打破他内心的平衡。 父亲的脸色确乎又黑了不少,听姐说,因为我和弟弟不在身边,父亲百无聊赖,便和二三老友约着天天去河边钓鱼。父亲患过动脉血栓,久坐钓鱼显然是不利于健康的,但我无法阻止他,因为我知道父亲钓的不是鱼,是寂寞。我特别想说:“您搬到城里去住几天吧?”可是怎么也说不出口,因为此前已向他发出过N次邀请,都被他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拒绝了,所以日子久了,也就懒得张嘴。 及至女儿长大了,回到老家,父亲脸上绽放出从未有过的笑容,领着他的宝贝孙女在村里四处转悠,我们父子俩彼此都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不必相对无言了。 其实,父亲有很多话想对我说。 有一次出差,我顺路回家小住数日。我睡在伯伯的炕上伯伯因为身体残疾独身一辈子,一直和我们一家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从小我就和伯伯在一盘炕上睡,所以我和伯伯的交流远比和父亲的交流来得多。这天晚上,伯伯和我聊了很多,恨不得把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跟我絮叨一遍。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父亲说:你们俩昨晚可真能聊,我两点起夜的时候听见你们还在说话呢。听得出,父亲有一点嫉妒的意思。 在家待的最后一个晚上,吃完饭,父亲就出去串门了,而我因为连日劳顿,睡得比较早。父亲回家时,我已进入梦乡了。后来听伯伯说,那天晚上,父亲回来想和我说说话,发现我已经睡熟了,就没让伯伯开灯,他独自坐在我身旁,静静地看了我很久。伯伯说,你爸的目光在你的脸上停了很久,他担心你平常用脑太多,营养跟不上;更担心你一人在外,受了委屈无处诉。听了伯伯的转述,我泪流满面。 我知道,中国绝大多数父亲的爱都是如此深沉、压抑甚至扭曲的。每每看西方电影,见人家父子之间直接说“爸爸,我爱你”“孩子,我也爱你”,总让我羡慕不已;见人家的孩子可以不叫爸爸而以“查理”或“约翰”相称,也让我对他们的平等关系敬重三分。 可是,我和父亲之间的爱是静默的,它深深埋在我们彼此的心中。随着年龄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有一些爱是需要及时表达的,虽然我说不出“爸爸,我爱你”,但我要让爸爸知道,我渴望与他沟通,我愿意与他沟通,我们可以是无话不谈的哥们,可以是平等交流的父子。 父亲啊,虽然我们一年只见两三次面,虽然我们的电话沟通一周只有一次,但我对您的牵挂与日俱增,如今已经变成一本沉甸甸的账簿,压得我喘不过气。您感受到了吗? 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没错,但我想告诉更多的朋友:让爱,不只在静默中流淌。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本文以平实的语言记述“我”与父亲相处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父子之间深沉的爱以及对父亲的感恩与赞美。B.“我”进城多年,性格开朗,但每次回家与父亲相对而坐,还是找不到话题,足见父亲的沉默寡言,不善表达。C.“我”有很多事特别想告诉父亲,也想邀请父亲到城里住几天,但最终没有开口,是怕这些话打破父亲内心的平衡。D.有一次出差回家,父亲有话想对“我”说,而“我”却早早睡去。这使“我”非常感动和后悔,以至于泪流满面。E.本文以中国农村的父子关系与电影里的父子关系的对比,表现对前种父子关系的反思,对后种父子关系的向往。解析:E应是与西方电影里的父子关系的对比。B“性格开朗”不准确,原文是“性格比以前开朗了许多”;“足见父亲的沉默寡言,不善表达”不准确,“我”自己也是这样。C根据原文,怕“打破父亲内心的平衡”是前面一个想法。答案:选A得3分,选D得2分,选E得1分;选B、C不得分。6.文中花了很多笔墨写伯伯,有何用意?答:答案:以和伯伯交流很多来反衬在父亲面前的沉默;以父亲对“我”和伯伯聊到很晚有点嫉妒,表明“其实,父亲有很多话想对我说”;借伯伯之口,交代父亲对“我”的关爱与体贴。7.文章结尾处先说“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但接着又说“我想告诉更多的朋友:让爱,不只在静默中流淌”。这矛盾吗?为什么?答:答案:不矛盾。说“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意为父子之间的爱深深埋在彼此的心中,没有表达出来;说“我想告诉更多的朋友:让爱,不只在静默中流淌”是作者对父子关系的思考与感悟:爱,需要及时表达;父子之间要常常沟通,平等交流。8.大多数中国农村的父子关系呈现出何种特点?结合文本,并联系民族心理和社会现实,探究其成因。答:答案:特点:父子之间的爱是静默的,深深埋在彼此心中,有些压抑甚至扭曲;父子之间缺少沟通,很少有平等交流。原因:中国人的感情比较含蓄内敛,不善表达;受封建社会父尊子卑传统观念影响,父子之间地位不平等,难以沟通;在现代社会,父亲和儿子分处乡村和城市,见面机会少,交流不够;父子之间年龄差距大,生活经历、教育背景、文化程度不同,缺乏共同语言。(如有其他原因,分析有理即可)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另说“抱残守缺”雷抒雁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词汇也不例外。 许多年之前,到过希腊。游历了雅典卫城以及德日菲的阿波罗神庙后,深为这些远古的宏伟建筑所震撼。尽管岁月已将那些建筑摧残得只剩下断垣残壁,唯余巨型石柱在蓝天下诉说着昔日的辉煌记忆,人们却依然在那离离荒草、累累断石间流连忘返。 没有听人说过,希腊人要将这些残断的古迹修复一新,以恢复往日的雄伟。 也到过意大利。古罗马时期的斗兽场,高大、神秘。想起远古那些人兽相争的血淋淋场面,依旧令人毛骨悚然。但现在这些残破的建筑间,只有游人和无数的野猫穿行其间,没有人想改残缺为完美。 庞贝古城,被火山灰埋藏了许多个世纪。当我在那些从火山灰里挖掘出的屋宇街舍间浏览时,心中不时生出对古文明的敬佩来。我问过导游,会不会花钱将这些残缺的历史建筑恢复一新。他没有回答我,但从那笑容里可以看出多少有些视提问幼稚,不屑回答的意思。 说到埃及,金字塔已很破旧;斯芬克斯的人面狮身像,鼻子仍然还是残破不堪。这些地方的人,都在“抱残守缺”,且丝毫没有要动摇这个观念的意思。 大约因了“抱残守缺”一词在我们汉语里是贬义词。饱含着对故步自封、顽冥不化,甚至是知错不改、守旧保守的挖苦和指责;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和部门,都热衷改造“残缺”。 我青少年时,就在阿房宫的旧址上玩耍。那里大树森然,瓦砾成堆。后来,听说考古部门发现阿房宫在秦代并未修建完工,唐人杜牧一篇阿房宫赋不过是诗人想象之作。于是近些年有人新建起了一座阿房宫,招揽游客。 盛唐的废毁宫殿遗址,新的宫殿正一一立起,颇要显示出些盛唐景象来。 圆明园的残败相让每个中国人看着都心疼。有一阵子,便有充满“爱国心”的人士打算在那些断垣残壁里,重建圆明园。听着确实令人为之振奋复震惊。 忽然想起两个故事。 一是多年前,我的一位亲戚在关中土地上,捡得一枚铜纽扣印。我想这至少是秦汉时期的古物,若从文字上判断出些价值来,他也许会发一笔小财。谁知拿给我看时,那印章上的文字竟被他打磨得一字不剩,亮亮地闪着新铜的黄光。原来,他见那文字已被锈蚀,觉得无大用处,便自作聪明地磨掉了。我不屑地将那劳什子扔到一边,说:卖废铜去吧! 另个故事也是许多年前,作家贾平凹去看望作家孙犁,带了一件三彩马为礼物。快到家门口时,三彩马碰碎了一块。贾平凹深为不安,孙犁先生却笑着说:文物古董,就是要有残缺美。 残缺,有时竟会显示出一种美来。这大约是因为它是岁月的留痕,是历史的印记;会有一些不经意的沧桑感;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下事物的真实。所谓“残缺”有时也是相对而言,依条件而变化。 满人入关之前,汉人留得一头美发。清统治者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许多年后,留得长发的被叫做“长毛”,人们已接受了大辫子的美,视“长毛”为抱残守缺。再过了些年,到了民国时期,开始剪辫子了。另有顽固不化者,护着辫子不剪,剪了的甚至还要弄些假辫子盘在头上。先前留辫子的时髦,此刻已然成了“抱残守缺”。缠脚也一样。妇女时兴缠足时,拒不缠的“天足”,被认为“抱残守缺”,大脚女人出嫁都难,“残缺”了的小脚却是美的象征;直到禁了缠足,小脚的“残缺”才真被视为“残缺”。 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新的思想新的行为,有时势如狂飙,多数人为势所趋赶了时髦。但也不乏有人,耍了滑头,趋炎附势,跟风扬尘,或者口是心非,阳奉阴违。那些坚持己见,独立思考者,很容易被视为抱残守缺。邓小平当年被打成“死不悔改”,使他有机会思考社会改革,如那时他也真“悔改”了,岂有今日之中国。 时至今日,许多地方不惜挖坟掘墓,争抢名人,立碑复庙,编造神话,克隆古人,用以开发旅游,促发经济;这与当年摧毁古建,践踏文物,视古旧为“残缺”,视“残缺”为废物,相比起来,真叫人哭笑不得。我想,谨慎对待“残缺”,允许抱残守残,才会显示出社会的宽容与进步。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本文第一段在揭示出一个普遍的哲理的同时,以“词汇也不例外”一句自然引出话题,暗扣文章标题。B.外国人宁愿“抱残守缺”,也不会对残缺的古迹进行改造,这是因为“抱残守缺”在他们语言中是褒义词。C.无论是在盛唐的废毁宫殿遗址上新建阿房宫,还是在断壁残垣里重建圆明园,在作者看来都是不可取的。D.文中以留辫子和缠脚为例,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残缺有时也是相对而言,依条件而变化”的道理。E.本文立意新颖,赋予古老的成语以新的含意,呼吁全社会谨慎对待“残缺”,允许抱残守残,显示出宽容与进步。解析:D应是以留、剪辫子和缠脚为例。B对原因的解释不正确。C“在盛唐的废毁宫殿遗址上新建阿房宫”不正确。答案:选E得3分,选A得2分,选D得1分;选B、C不得分。10.作者在文章开头几段讲述了哪些游览经历?有什么作用?答:答案:经历:游希腊的雅典卫城及阿波罗神庙;游意大利古罗马时期的斗兽场;游庞贝古城;游埃及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作用:这些地方的人“抱残守缺”,坚定不移地保持历史古迹的本来面目,与国内热衷改造“残缺”的现象形成对比,含蓄地批评国人对待历史文物的错误态度。11.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两个故事”?答:答案:作者想起两个故事,是以亲戚磨掉铜纽扣印上锈蚀的文字,与孙犁笑对三彩马被碰碎进行对比,揭示对待“残缺”的正确态度,说明“残缺”也是一种美的道理。12.当今时代,很多人和部门都热衷于改造“残缺”。对于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答案:示例一:这种做法不可取。理由:“残缺”,是岁月留痕,是历史的印记,带有沧桑感,记录下事物的真实。它也是一种美。改造“残缺”,不但不能重现文物或古迹当年的风采,相反,还破坏了它的沧桑感和真实感,令人生厌。这种做法,实质上是某些人和部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短视、盲目行为。示例二:这种做法可以理解。尽管“残缺”或许也是一种美,但是,“所谓残缺有时也是相对而言,依条件而变化”。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改造“残缺”,修复残破的文物或古迹,不但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发扬光大,而且可以开发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可谓一举数得,因而可以理解。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不知死,焉知生谈瀛洲孔老夫子说“不知生,焉知死”这句话,曾被看做是儒家在死后是否有灵魂这个问题上的不可知论态度的概括。但我觉得,也可以把“知死”理解为了解死亡,知道一个人终究会死。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却想说,不知死,焉知生?生与死,一阳一阴,乃是事物的两面。我们怎么能只知道、只重视其中的一面,而忽视、忘记它的另一面呢?不知死,怎会珍惜所有的生命?不知死,怎会珍惜在世的亲人、友人和跟他们相处的时间?不知死,又怎能珍惜自己的时间和余生?是的,其实从我们一出生,倒计时就开始了,剩下的就都是“余生”了。 中国当代大城市居民的死者,被安葬在远处。在中国的城市里,平时眼睛望出去,看不到死亡存在的迹象。城市生活似乎永远由嘈杂躁动的生命所组成;城市人口,似乎永远年轻。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提醒我们:生命总有一个终结,而我们,不能总是生活在现时现刻这,我觉得,也许跟当前城市人心情的浮躁,不无联系。 但是,国外的有些城市,却不是这样的。 xx年我在哈佛做访问学者,住在离校园不远的花园街。从花园街往哈佛走,到马塞诸塞大道的拐角处,就有一块浓阴覆盖的老墓地。在马塞诸塞大道的对面,就是哈佛的老校园;而再往南走一两百米,就是商店林立的哈佛广场,也是坎布里奇的市中心。 美国的历史比中国的要短得多。但是,在这些市中心宁静的墓地徜徉,却让我感到沧桑的历史感,这比我站在很多中国大城市的熙熙攘攘的市中心所感到的历史感,要强烈得多。 每年如尽义务般地匆匆去墓地走一遭,然后又匆匆走回来,整个过程中内心毫无变化,只是在回来后感到如释重负,终于完成了一件事情。我觉得,以这样的心态去上坟,还不如不去的好。 祖父是在1982年去世的。十六岁的我,曾随祖母去苏州东山安葬骨灰。那时离文革结束还不久,记忆中那是个硗确的山头,很少有树木。我们在祖父的坟头栽下了两棵柏树苗,大概只有一米高的样子。当时心里还曾暗暗担心这树苗是否能够成活。 后来便很少去。有一次曾在东山玩,住在离坟地很近的地方,结果也没有去倒不是因为不怀念死者,而是那时有一种物质主义的想法,那就是,去了对死者又能有何种益处呢? 年轻时不在意上坟这类事情。这很自然,因为从出生起到三十岁,人的身体基本是在走上坡路;即便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死,也很少会真正去想这件事情。到了三十岁以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如果生过一两次大病,或至亲中有人离世,那么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死的现实性了。 祖父去世后,祖母又活了26年,在xx年以99岁高龄去世。 为了安排祖母骨灰的入葬,我又往东山跑了好几回。这时看到祖父坟地上的柏树已长到有两三人高,树干也已长到人的小腿粗细,才真正体会到“墓木已拱”这句成语的意思。 那是深秋的一天。上山那条小路两边都是银杏树,树叶变成了一片橙黄色。路边民居粉白的墙上的爬山虎已经落叶,只有它的藤蔓在墙上留下自然而美丽的线条。在深秋灿烂的阳光的照耀下,四周是一片的金色世界。这时,我忽然感觉到,死,也可以是宁静的,美丽的。我对自己说,要常常回到这个地方,为了祖父母,也为了自己灵魂的宁静。我也这么做了。去年秋天,我又来到东山。 不是扫墓的旺季,所以墓地几乎没有人。在祖父、祖母的坟前鞠了躬,我不忍马上就走,就在墓地边的石阶上坐了一会儿。四周一片静谧。想到祖父母劬劳一生,最终安息于这片宁静、美丽的土地,我心中不免充满甜蜜的哀伤。 去坟地对死者有没有益处我不知道,但对生者有益处是肯定的。(选自文汇报2013年1月15日,有删节)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者认为孔子只重视生而忽略死,而生与死、一阳一阴是事物的两面,所以既要重视生,也要重视死。B.“其实从我们一出生,倒计时就开始了”,意在表明人的生命是有限度的,并没有惋惜生命短暂的意味。C.忙乱的生活、浮躁的心情,使城市人意识不到生命总有一个终结,所以,总是把死者安葬在离城市较远的地方。D.作者为劬劳一生的祖父能够安息于宁静、美丽的土地而感到“甜蜜”,为当今人“不知死”只“知生”而感到遗憾。E.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表明人知道生命总有一个终结才更能活出生命的意义,而城市人留坟墓于市中心就是“知死”的有效手段。解析:D“祖父”应改为“祖父母”。A“认为孔子只重视生而忽略死”错。C强加因果。答案:选B得3分,选E得2分,选D得1分;选A、C不得分。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答案:表明美国有些城市会在离市中心较近的地方留有墓地;与“中国当代大城市居民的死者,被安葬在远处”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肯定美国的这一做法,因为这会使人们产生更为强烈的历史感。15.同样是上坟,年轻人和三十岁以后的人对上坟的态度有何不同?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答:答案:相比三十岁以后的人,年轻人不在意上坟。原因:年轻人有物质主义的想法,认为上坟对死者没有什么意义。年轻人处在身体成长阶段,很少真正去想死这种事;而三十岁以后的人,身体基本在走下坡路,而且经历大病、至亲离世的变故会更多,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死的现实性。16.现实生活中,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有人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么,你是怎样看待“死”与“生”的关系呢?联系文意,作简要探究。答:答案:死亡是真实的,谁也逃避不了,不要恐惧死亡,知死方能更好地生。虽“死不带去”,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积极地生,多行善事,微笑死去,于人于己皆有大益。否则,此生与行尸走肉有何异?生命的意义和美丽只有在死亡的背景下才能领悟。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就恋这一把把黄土 路遥二十年祭书同我由晋西越过黄河,经由吴堡、绥德、清涧、延川,翻过无数道山梁,穿过数不清的沟壑,目看心记着一个又一个“圪崂”,一条连着一条的“沟”,一处又一处冒着人烟气息的“川道”,最后站在了延安大学倚靠的文汇山上。 老实说,在我的双脚尚未站到这山脚,在我的眼睛还没看见这一道道山梁、一丛丛小树之前,我的心早已飞到了这个叫“文汇山”的地方。在记忆中,差不多只有云南昆明、贵州遵义及安徽绩溪北村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地方,曾对我产生过如此“魔力”。我对谷溪说,那里长眠着的那个人,他的文字描写着最平凡的生活,最普遍的人生,但却直逼人的心灵那是叫人读过脊梁变硬心肠变软的文字,在这一点上,二十世纪的中国,除鲁迅外,没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在我印象中,黄土高原,是与干旱、苦难、贫穷,与深沉、坚毅、厚重密切相关的概念。山是裸露的,土是黄的,河是干的,甚至连人们的语言也是质直坚硬的。 感谢路遥,是他的文字让我对黄土地有了这份质感,对那里的人们多了一层体贴和了解,也使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性多了一点感悟。 “不到大城市去治病,就让我在延安,万一不行了,就一个人躲在某一个山圪崂里悄悄地死去。”他又说,“如果确诊为癌症,就独自跑向陕北榆林,买一块白布,钻在没人去的沙窝窝,然后把白布往身上一盖,就离别人世。” 病重后,他对生命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体悟,对人生产生了莫大的眷恋。其实,这样的表白,并非只在他病入膏肓之后早在写作人生的时候,当高加林经历了戏剧性的人生变故,感到世界无所可依的时候,他就借题发挥道:“亲爱的父老乡亲!他们在一个人走运的时候,也许对你躲得很远;但当你跌了跤的时候,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来帮扶你。他们那伟大的同情心,永远都会给予不幸的人!” 他因此希望留在延安,死在陕北,葬在黄土山。他渴望依偎在亲人的怀抱,躺倒在黄土地的故乡。他曾对谷溪说:“你和高其国一定会弄一口棺材,把我埋在黄土山上。” 在阅读路遥产生的共鸣里,我也曾多次企图凝练出几个关键词。但是,能分明感觉到,却无法做到。他的文字所传递的是一种完整的道德力量,一种脊梁似的正直和硬朗。他的价值观里至少包含了如下一些概念:赤诚、忍苦、向上、热烈、正义、悲悯。“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在平地上堆起理想的大山”他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对于一个作家而言,说出了这样的话,塑造了高加林、孙少平、马建强、刘巧珍这样的人物,可以死而无憾,可以视为不朽。 文汇山是典型的陕北黄土高原,稍稍出人意料的是,植被比我想象的茂盛。靠近延安大学的这一部分,有三架梁峁,恰好给大学一个坚强的依靠。土是典型的陕北黄沙土,干爽、坚硬,踩在上面,让人感觉踏实;树是典型的暖温带落叶小乔木和灌木;山本来无名,据说是在安葬路遥时,生前好友们给取的名字。 透过树丛,看见了那一块碑,一座塑像,一个圆圆的坟墓。 墓用坚硬的石块砌成,比他活着时住过的土窑更加坚固。墓前方是他半身汉白玉雕像,安放在一块黑色大理石基座上。墓的后方是一面宽大的石壁墙,上面镶嵌着孺子牛浮雕,和他的名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墓的两侧,是他几位生前好友捐建的石凳石桌,有路遥文集责编陈泽顺先生捐的,上刻“陕北的光荣,时代的骄傲”;有平凡的世界责编李金玉女士捐的,镌刻着“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墓前两棵白皮松还没长大,但已分明显出倔强的生机。 这里多么安静啊!安静得听不见一点动静! 可是,我又分明感觉到他脉搏的跳动,围坐在旁边的高朋文友的欢声笑语! 墓碑下,已有先来的人放上了几束野花,使这宁静得有些寂寥的环境,现出一些暖色。我让结伴而来的几个孩子一起去灌木下采摘野花,我们要编一个比别人的大得多的花环,放在他的墓碑下 路遥,我们来了,就让这山花代表我们深深的敬意吧(选自文汇报2012年12月12日,略有改动)1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第段用云南昆明、贵州遵义两地衬托文汇山,用鲁迅来衬托路遥,意在突出路遥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B.在人生中塑造了高加林、孙少平、马建强、刘巧珍这些人物,这足以证明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C.路遥作品把黄土高原自然风光的雄浑、瑰奇同劳动人民的人性美、人情美密切交融,具有一种浓郁的令人动情的乡土特色。D.本来无名字的山因路遥而起名为“文汇山”,山上的植被因路遥埋在这里而变得茂盛,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手法,以表现路遥“死而无憾”。E.第段着意指出石壁墙上路遥的名言以及路遥好友所捐石凳石桌上所镌刻的文字,意在赞美路遥的人生、品行、贡献、影响等。解析:A“两地”不准确,还有“安徽绩溪北村”等。B孙少平、马建强分别是路遥平凡的世界、在困难的日子里中的人物。D“山上的植被因路遥埋在这里而变得茂盛”,原因分析错误。答案:选C得3分,选E得2分,选A得1分;选B、D不得分。18.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答:答案:表明作者来到文汇山前经历了很长很艰难的路程,以此烘托出路遥在作者心中的魅力;为下文抒写祭奠之情张本。19.题目说路遥“就恋这一把把黄土”,这种爱恋体现在哪些方面?答:答案:路遥爱那里的一草一木;路遥爱那里的父老乡亲;路遥希望死后留在延安,死在陕北,葬在黄土山。20.文章结尾说,路遥墓前“安静得听不见一点动静”,又说,能感觉到“围坐在旁边的高朋文友的欢声笑语”。这种写法是否矛盾?谈谈自己的看法。答:答案:不矛盾。前者是实写,表现路遥墓地有着宁静的环境;后者是虚写,是为了表现路遥的魅力、影响力仍在,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如此虚实结合,突出了祭奠的主旨。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又是一年春草绿梁遇春一年四季,我最怕的却是春天。夏的沉闷,秋的枯燥,冬的寂寞,我都能够忍受,有时还感到片刻的欣欢。灼热的阳光,憔悴的霜林,浓密的乌云,这些东西跟满目疮痍的人世是这么相称,真可算做这出永远演不完的悲剧的绝好背景。当个演员,同时又当个观客的我虽然心酸,看到这么美妙的艺术,有时也免不了陶然色喜,传出灵魂上的笑涡了。坐在炉边,听到呼呼的北风,一页一页翻阅一些畸零人的书信或日记,我的心境大概有点像人们所谓春的情调罢。可是一看到阶前草绿,窗外花红,我就感到宇宙的不调和,好像在弥留病人的榻旁听到少女的清脆的笑声,不,简直好像参加婚礼时候听到凄楚的丧钟。这到底是恶魔的调侃呢,还是垂泪的慈母拿几件新奇的玩物来哄临终的孩子呢? 每当大地春回的时候,我常想起哈姆雷特里面那位姑娘戴着鲜花圈子,唱着歌儿,沉到水里去了。这真是莫大的悲剧呀,比哈姆雷特的命运还来得可伤,叫人们啼笑皆非。其实不单自然界是这样子安排颠倒遇颠连,人事也无非如此白莲与污泥相接,在卑鄙坏恶的人群里偏有些雪白晶清的魂,可是旷世的伟人又是三寸名心未死,落个白玉之玷了。天下有了伪君子,我们虽然亲眼看见美德,也不敢贸然去相信了;可是极无聊,极不堪的下流种子有时却磊落大方,一鸣惊人,情愿把自己牺牲了。 我是个常带笑脸的人,虽然心绪凄凄的时候居多。可是我的笑并不是百无聊赖时的苦笑,假使人生单使我们觉得无可奈何,“独闭空斋画大圈”,那么这个世界也不值得一笑了。我的笑也不是世故老人的冷笑,忙忙扰扰的哀乐虽然尝过了不少,鬼鬼祟祟的把戏虽然也窥破了一二,我却总不拿这类下流的伎俩放在眼里,以为不值得尊称为世故的对象,所以不管我多么焦头烂额,立在这片瓦砾场中,我向来不屑对于这些加之以冷笑。我的笑也不是哀莫大于心死以后的狞笑。我现在最感到苦痛的就是我的心太活跃了,不知怎的,无论到哪儿去,总有些触目伤心,凄然泪下的意思,大有失恋与伤逝冶于一炉的光景,怎么还会狞笑呢。我的辛酸心境并不是年青人常有的那种略带诗意的感伤情调,那是生命之杯盛满后溅出来的泡花,那是无上的快乐呀,释迦牟尼佛所以会那么陶然,也就是为着他具了那个清风朗月的慈悲境界罢。走入人生迷园而不能自拔的我怎么会有这种的闲情逸致呢!我是没有过这么一度的鸟语花香,我的生涯好比没有绿洲的空旷沙漠,好比没有棕榈的热带国土,简直是挂着蛛网,未曾听过管弦声的一所空屋。我的辛酸心境更不是像近代仕女们脸上故意贴上的“黑点”,朋友们看到我微笑着道出许多伤心话,总是不能见谅,以为这些娓娓酸语无非拿来点缀风光,更增生活的妩媚罢了。“知己从来不易知”,其实我们也用不着这样苛求,谁敢说真知道了自己呢,可是我就没有走过芳花缤纷的蔷薇的路,我只看见枯树同落叶;狂欢的宴席上排了一个白森森的人头固然可以叫古代的波斯人感到人生的悠忽而更见沉醉;梅花落后,雪月空明,当然是个好境界,可是牛山濯濯的峭壁上一年到底只有一阵一阵的狂风瞎吹着,那就会叫人思之欲泣了。这些话虽然言之过甚,缩小来看,也可以映出我这个无可为欢处的心境了。 在这个无时无地都有哭声回响着的世界里年年偏有这么一个春天;在这个满天澄蓝,泼地草绿的季节,毒蛇却也换了一套春装睡眼朦胧地来跟人们做伴了;禁闭于层冰底下的秽气也随着春水的绿波传到情侣的身旁了。这些矛盾恐怕就是数千年来贤哲所追求的宇宙本质罢!蕞尔的我大概也分了一份上帝这笔礼物罢。笑涡里贮着泪珠儿的我活在这个乌云里夹着闪电,早上彩霞暮雨凄凄的宇宙里,天人合一,也可以说是无憾了,何必再去寻找那个无根的解释呢。“满眼春风百事非”,这般就是这般。(选自又是一年春草绿,有删节)注梁遇春(19061932),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风格另辟蹊径,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蕞尔:小。2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者在开头把春天和丧钟联系起来,这在文学作品中实属少见,从这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对自己命运和世事抱有天生的悲剧心态的人。B.作者在文中说自己“是个常带笑脸的人,虽然心绪凄凄的时候居多”。从这可以看出,作者虽生活得不是很如意,但对生活还是抱有希望的。C.“阶前草绿,窗外花红”“芳花缤纷的蔷薇的路”“满天澄蓝,泼地草绿”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描写,让人感觉悲观的人世中孕育着乐观。D.充满生气活力的春历来是文人墨客歌颂赞美的对象,然而在梁遇春这里,“春”却充满了感伤,他对“春”的描写包含了深深的忧虑。E.后人评价梁遇春的散文创作是一种率性而为的青春写作。尽管语言凝练,用典不少,但给人的感觉有些“为赋新辞强说愁”,情感较难以理解。解析:B“但对生活还是抱有希望的”无从看出,整个文章基调较为低沉。C看不出“乐观”的精神。E“为赋新辞强说愁”认识不正确,本文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认识得理性,清醒与深刻。答案:选A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选C、E不得分。22.作者描绘的是春天的情景,为什么会写到“夏”“秋”“冬”的景物?答:答案:因为夏、秋、冬的景物跟满目疮痍的人世相称,可算做悲剧的绝好背景。用来反衬春天令人难以忍受。23.最后一段意蕴深长,请简要分析其作用。答:答案:概括了作者写作的意图:对春的伤感,对人事的悲情。升华了主旨:由对春的感悟上升到对人事、宇宙的感慨。24.梁遇春的散文有其独特的个性,请从立意和语言方面进行赏析。答:答案:他标新立异,不说自己喜欢春天,反而说自己“最怕的却是春天”。梁遇春对人生、对生活的认识总是那样地理性与清醒,抱着一种“盛景易亡”的忧虑。他对人生的感悟超出了一个青年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悲剧感。(言之有理即可)本文语言表达含蓄凝练,中外名言典故信手拈来,看似率性而为,实际上是别具匠心。如第段中描写哈姆雷特里面那位姑娘的“戴着鲜花圈子,唱着歌儿,沉到水里去了”,将这一悲剧主题凸显出来;第段中写释迦牟尼的典故,将佛教故事灵活地运用到对人生的感慨中。(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