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03327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25.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26.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27.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提出的C.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D.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28.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从中可表明A.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重心应转向农村 B.农民有检验革命党派和革命同志的决定权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D.中国革命应当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9.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A. B. C. D.30.17世纪中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马克思说:“荷兰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英国是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工场手工业是商业贸易的基础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是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是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机器大生产后确立的“工业资本”为英国打败荷兰奠定了物质基础A. B. C. D.31.“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他们回国后受到热烈欢迎。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这一“预示”的主要依据是A.启蒙思想的成功示范B.法国社会矛盾激化C.法国“巨变”有了革命骨干D.法国“巨变”有了美国的外援32.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产业革命的技术不是出现在结构变迁以前,而是在其之后”。这里的“结构变迁”主要指:A.地理大发现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启蒙运动的开展 D.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确立 33.“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应出自A.欧洲联盟条约 B.布雷顿森林协定C.罗马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4.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其本质意图是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 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 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35.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住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一)必考题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个人)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1)根据材料一,概述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张,从中体现孔子什么思想和观念?(7分)材料二 1834年,英国“新济贫法”明文规定从1837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建立由3 个“合适的人”组成的“英格兰和威尔士济贫法委员会”。该委员会对议会负责,每年向首相汇报一次工作。它有权组织“合适的人”调查济贫法实施情况,有权要求各地方管理机构上交济贫法执行情况统计表,有权任命或撤换助理委员。该委员会任期为五年,在任期内济贫法委员会成员不得兼任下院议员。“新济贫法”还规定了地方济贫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在社会救济方面的突出特点(4分)结合“新济贫法”颁布的背景简要指出其实施的作用。(4分)材料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孙中山的民生主张。(10分)41.(12分)材料一 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二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 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两种不同经济政策形成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背景。并指出这两种不同的政策产生的思想根源。(12分)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竞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xx年12月7日)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4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4分)(4)综合以上材料,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3分)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201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将迎来辛亥首义100周年。材料一 中共二大制定的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规定: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再进一步创造条件,以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含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个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国民党一大宣言材料二 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日本人沟口雄三说:“辛亥革命只能是现代化之反动,若从1920年以后的反封建反殖民地之革命课题观之,辛亥革命与1949年,建国革命相比,则只能是不彻底的革命。”材料三 xx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来首次握手。xx年5月28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举行会谈。2011年5月7日上午,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四川成都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互联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有哪些?(2分)主要分歧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只能是“不彻底的革命”?(4分)(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有可能第三次合作吗?说说你的理由。(7分)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 1917年二、三月间,日本分别同英、法、俄、意达成秘密协议:日本支持中国参战,四国应允在战后和会上支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自恃有此保证,估计中国参战也不可能收回山东。同时,它还试图以中日为盟国的方式,控制中国的财政与军事。 国际关系史第三卷(1871-1918)材料二 1943年1月11日上、下午,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缔结了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两个条约都规定,现行中国与美英的条约中,凡授权美英政府或其代表管辖其在华人民之一切条款,均予撤销作废;废除19011年在北京签订的议定书,终止该议定书给予美英的一切权利;交还北平使馆界的行政与管理权;终止美英在上海、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交还天津、广州英租界;英国放弃要求中国任用英籍海关总税务司之特权。 国际关系史第六卷(19391945)请回答:(1)中国的山东主权在一战后列强是怎样处理的,最后的结局怎样?(4分)(2)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都参加了,分析有关国家对中国主权的态度不一样的原因。(11分)48【重大历史人物】(1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华盛顿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创立和熔铸成为一个国家。在林肯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维护这个国家,使它避免从内部发生分裂。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而瓦解。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果断、大胆的采取了行动。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 (1941年1月20日)(1)根据材料一以及相关史实,概括指出三位总统在最初一届任期内面临的危机?(3分)材料二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 (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2)为什么“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4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原因有哪些?(4分)材料三 xx年11月1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温家宝说,总统先生这次访问的成果是有深远意义的。总统先生在上海对青年学生讲话时引用孔子的话“温故知新”,这句话说得很好,继往开来需要回顾中美关系的历史。(3)奥巴马有意引用、温总理特意强调的“温故知新”有哪些含义?(4分)45.(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2分)“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2分)(2)依据: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2分)思想上,宣扬民权、平等、进化论,起到启蒙作用,影响近代民主革命。(2分)(3)主要表现:政治:宪法赋予天皇拥有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2分)文化: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神道崇拜。(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2分)(4)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即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结合。(3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3分)46.(1)共同任务:反帝反封;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2分)分歧:代表阶级利益不同;最终目标不同(2分)(2)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4分)(3)有。历史基础:两党历史上曾经合作过两次,历史表明两党合则双赢,分则两败;(4分)现实基础:两党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愿望。(3分)47.(1)巴黎和会上英、法等国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2分)华盛顿会议中国收回山东主权。(2分)(2)两次战争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一战中国在战争中作用小、地位低;(2分)二战中中国艰苦抗战,牵制大量日军,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3分)两次战争的性质不一样:一战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日本参战的目的是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英、法、俄、意是日本的协约国;(3分)二中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与美英国等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英美需要中国继续合作抗战。(3分) 48.(1)华盛顿:邦联松散的危机;林肯:南北分裂的危机;罗斯福:19291933年经济危机。(3分)(2)原因: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外交政策(意识形态对立).(4分)原因:美国霸权地位衰落;敌视中国政策破产;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综合国力提高.(4分)(3)从历史发展来看,中美两国关系时好时坏;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