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02301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1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 BRNA是HIV的主要遗传物质C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物质是磷脂 D所有脂质的组成元素均含有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HIV的遗传物质就是RNA,B错误;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正确;脂质中脂肪只有C、H、O三种元素组成,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CT表示胸腺嘧啶,因而ATP的结构与核苷酸很相似D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组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无线粒体,A错误;连续分裂时,ATP和ADP可迅速转化,故ADP的含量维持平衡,B正确;ATP的结构中T是指3个磷酸基团,不含碱基T,C错误;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下图是物质P和Q运出细胞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P可能是二氧化碳 B物质Q可能表示神经递质C物质P和Q运出细胞都需要ATP D物质P和Q运出细胞都可能需要载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物质P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而Q物质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二氧化碳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神经递质运输方式属于胞吐,B错误;只有主动运输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果的保鲜要求零下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B夜晚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产量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D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水果蔬菜的保存要求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宜,A错误;夜晚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B正确;由于氧气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包扎伤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以达到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而不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C错误;稻田定期排水,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造成毒害,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5关于植物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过程中将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幼小的植物体内一般不存在衰老的细胞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化不会改变细胞中遗传物质,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形成的信使RNA和蛋白质不同;A错误;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不断更新,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B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错误;细胞的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难度不大。6关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速度越快B研磨叶片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C用无水乙醇作溶剂,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D在滤纸条上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画线23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A正确;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B错误;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C错误;在滤纸条上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等干燥后,才接着画,D错误。考点:要求学生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7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吸收和利用培养基中含有35S的氨基酸而被标记B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长时间保温培养C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出现较强放射性可能是侵染时间过长D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能够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要标记噬菌体需用含35S和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分别培养,A错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适宜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离心、观察;如果32P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则噬菌体增殖后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导致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B错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很重要,如果时间过短,部分被32P 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如果时间过长,32P 标记的噬菌体进入细菌后,细菌裂解释放出含32P噬菌体,上述两种情况都会导致离心上清液存在较强放射性,C正确;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只有噬菌体DNA进入细菌体内,因此无法确定蛋白质的功能,D错误。考点: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的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步骤、实验结果等知识。8某动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1所示,观察装片时发现了图2、图3所示的细胞。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2、图3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分别是4和2B等位基因B与b的碱基数目一定不同C图3细胞分裂可产生2种类型的生殖细胞D图1细胞形成图2细胞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图1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图,图2属于有丝分裂图,图3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图一有2个染色体组,因此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加倍,图2为4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2个,A正确。B与b的碱基数目可能相同,可能排列顺序不同导致,B错误;图3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一样,C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重组,D错误。考点: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9关于几种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倍体育种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B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的花粉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C诱变育种中,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D杂交育种中,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都是纯合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在单倍体育种中,先对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长成植株后再进行筛选,B错误;基因突变具不定向性,诱变获得的突变体不一定多数具有优良性状,但诱变获得的个体多数对自身的生存不利,C错误;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如水稻存在杂种优势,用于大田生产的是杂合子,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关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洋葱根尖分生区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颜色,不能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A正确;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误;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要选择有颜色的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C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1自然界中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是具有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特征的嵌合体。下图是其成因遗传解释示意图,则阴阳蝶的出现是早期胚胎细胞发生了(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阴阳蝶的出现是由于部分细胞丢失了W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性别决定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12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进化的原材料只能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C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D若种群中显隐性个体的数量保持不变,则没有发生进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种群,而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草莓交配后产生的三倍体草莓不可育,因此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草莓不属于同一物种,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发生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跟显隐性个体的数量没有关系,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13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能达到较理想实验效果的是( )A探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实验中,可选择H2O2作为底物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较深的玻片标本时,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C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D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先后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温度也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若要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A错误;如果标本染色较深,需要较强的光线观察,因此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B正确;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不能跟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双缩脲试剂由A液和B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两者含量不同,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右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表示某种体液,表示细胞,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B正常情况下,在中可以检测到淀粉酶C若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D与相比,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为毛细血管壁,因此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为组织液,淀粉酶分布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为血浆,蛋白质含量升高,组织液减少,C错误;分别为组织液和淋巴,其蛋白质含量少,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15关于生长素及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生长素类似物催熟凤梨,可以做到有计划的上市B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获得的无籽番茄,性状能够遗传C植物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油菜开花期遭遇大雨,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减少损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生长素类似能促进果实的发育,A错误;用生长素处理后获得的无子番茄属于单性结实,该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B错误;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油菜在开花期遭遇大雨,影响了授粉,为预防减产,应在雨后及时人工授粉,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6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性别比例B使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可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C草原中,群落只存在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D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等低等生物逐渐消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年龄组成,A错误;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时,增长速率最大,可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B正确;草原中,群落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其优势种逐渐发生改变,如草本植物阶段优势种即为草本植物,森林阶段的优势种即为乔木,地衣等低等生物不会消失,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7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B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C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D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不仅仅包括物种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地方属于易地保护,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C正确;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8乳糖酶可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实验中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一(乳糖浓度为10%)酶浓度01%2%3%4%相对反应速率02550100200实验二(酶浓度为2%)乳糖浓度05%10%15%20%相对反应速率025506565A实验一若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B实验一若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D实验二若将反应温度提高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乳糖浓度为10%时,当酶浓度达到5%时,相对反应速率为200,所以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可能继续加大,A错误;在某一酶浓度时,增加底物浓度会使相对反应速率升高因此,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可能增大,B错误;在酶浓度为2%时,乳糖浓度20%与30%情况下,相对反应速率相等,所以在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不再加大,C正确;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所以提高温度,酶的活性反而下降,因此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相对反应速率将减小,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的催化作用和影响酶活性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9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气短等。MERS病毒首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对该病毒进行识别、吞噬和处理B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与该病毒结合C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吞噬细胞可以对病毒进行识别、吞噬和处理,A正确;浆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B错误;T细胞分泌的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错误;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有关生物学实验或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水稻田中稻飞虱的种群密度时常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C用苏丹染液处理含脂肪较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的脂肪颗粒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先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O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所以用样方法调查水稻田中飞虱的种群密度,A错误;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要从患者家系中调查,B错误;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成橘黄色,C正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外来杂菌,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或调查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A都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 B都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有些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蛋白,不能作为能源物质,A错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BC正确;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不同蛋白质的功能不同,D错误。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理解和掌握。22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涉及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B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CF2出现一定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但性状表现可以相同【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涉及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在实践中,测交也可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B错误;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子一代形成的配子数相等且生活力相同,且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可以相同,如豌豆的Dd与DD都表现为高茎,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23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调查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7患病的概率是1/2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1、3均为杂合子D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7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答案】ACD【解析】试题分析:1号父亲有病,其女儿5号正常,说明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A正确;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5号为携带者,由于不清楚6号的基因型,所以无法预测7患病的几率,B错误;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2、4、5正常,所以1、3都是杂合子,C正确;若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则5号为携带者,所以7号为患病男孩的几率是1/4,D正确。考点: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中信息推断该病可能的遗传方式,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24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可以在处检测到电位变化B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导致b处的电位变化Ca、c处电位形成的原因是Na+外流D完成反射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的数量【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可知:感受器、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突触;图乙:a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c静息电位,因此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A错误;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ac为静息电位,原因是K+外流,C错误;兴奋经过突触时需要借助体液的运输,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突触数目越多,所需的时间越长,D正确。考点:考查兴奋的产生以及在反射弧上传递的相关知识,重点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知识。25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B制片前,应轻轻振荡试管后取样计数,否则实验数据会偏大C取样时,应在每天的不同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吸出等量培养液D制片时,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轻轻盖上盖玻片以防止产生气泡【答案】BCD【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探究的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为了避免其它杂菌对酵母菌数量的影响,在实验前应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A正确;制片前要轻轻震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B错误;取样不是每天的同一时间,只要间隔的时间一样就行,C错误;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盖上,再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的一侧,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有关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的操作方法和注意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难度适中。26下面是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分泌的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过程发生在 (填“原核” “真核”)细胞中,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 (填序号)。(2)核膜、 和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3)图中的分泌蛋白最初在 (填序号)中合成,合成后通过 运输到中进一步修饰加工。该过程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 上紧密联系。(4)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受影响最大的细胞是 。A脂肪细胞 B汗腺细胞 C心肌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答案】(1)真核 (2)细胞膜 细胞器膜(3)() 囊泡(小泡) 结构和功能(4)C【解析】试题分析:(1)分泌蛋白质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原核生物没有这些细胞器,因此属于真核生物,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因此为。(2)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3)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最次在核糖体上合成,通过囊泡运输,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4)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因此人体缺硒时最容易受损的细胞是需要能量多的细胞,在脂肪细胞、汗腺细胞、心肌细胞、口腔上皮细胞中,心肌细胞需要能量最多。考点: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27如图所示,图l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为该植物在CO2浓度为0.03、温度及其它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情况下氧气释放速率曲线。回答有关问题:(1)图1中,A的移动方向从类囊体薄膜到 ,F代表的物质是 。(2)图1中,代表有氧呼吸中释放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填序号)。图2中a点能发生图1中的生理过程有 (填序号)。(3)图2中d点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与b点相比,c点光反应生成的量 (填“较少”“相等”“较多”)。(4)在图2实验的环境条件下,若每天光照12小时,则平均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 klx时,植株才能够正常生长。【答案】(1)叶绿体基质 丙酮酸(2) (3)CO2浓度 较多(4)4【解析】试题分析:(1)图1中,表示光反应,表示暗反应,A表示和ATP,产生于光反应,消耗与暗反应,因此A的移动方向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表示和ATP,B表示ADP和Pi,C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E表示,F表示丙酮酸。(2))图1中,代表有氧呼吸中释放能量最多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图2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a点没有光,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表示呼吸作用。(3)d点时光合作用达到饱和,不再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主要是外界的CO2浓度影响。c点光照更强,光反应的产生的的量更多。(4)呼吸作用为2,一天消耗的有机物为242=48,12小时光照,要生长,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48,因此光合作用大小至少为4,净光合作用至少为4-2=2,因此光照强度至少为4。考点: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8某稻田生态系统中有卷叶螟、青蛙等生物。图1是该生态系统参与的部分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ae代表过程;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位为J/(hm2a)。回答有关问题:(1)图1中缺少的过程是 (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b、c、e过程中碳以 形式流动,写出图1中的食物链 。(2)图2中A表示的含义是 ,B的数值为 J/(hm2a),C的来源有 同化的能量。水稻同化的能量至少为 J/(hm2a)。(3)由图2可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答案】(1)大气CO2库水稻 有机物 水稻卷叶螟青蛙(2)卷叶螟同化能量 2.45109 卷叶螟和水稻 3.51010(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试题分析:(1)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缺少大气CO2库水稻,b、c、e是在群落中流动,因此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因此图1中的食物链为水稻卷叶螟青蛙。(2)图2中A表示同化量=1.051010-3.5109 =7109,B为贮存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7109-4.55109= 2.45109。C为分解者,来源于卷叶螟和水稻。(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29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回答有关问题:(1)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的物质有葡萄糖、 、 ;写出通过A途径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反射弧 。(2)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会增加细胞膜上 的数量,促进组织细胞摄入葡萄糖;另一方面能促进细胞内 的合成加快,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与抗体引起的糖尿病相比,抗体引起的糖尿病的症状较 ,原因是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 病。【答案】(1)神经递质 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2)葡萄糖转运蛋白 蛋白质、糖原、脂肪(3)轻 机体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自身免疫【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血糖调节、免疫调节、下丘脑的功能。30下图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回答有关问题:(1)过程发生的时期是 。发生在细胞核中的过程有 (填序号)。(2)若过程的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30%、20%,则与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3)过程中Y是某种tRNA,它是由 (填“三个” “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其中CAA称为 ,一种Y可以转运 种氨基酸。若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含有600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最多由 个氨基酸组成。(4)人体内成熟红细胞、胚胎干细胞、效应T 细胞中,能同时发生上述三个过程的细胞是 。【答案】(1)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2)25%(3)多个 反密码子 1 200(4)胚胎干细胞【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是DNA分子复制过程,在人体细胞内,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和线粒体,主要在分裂的间期。图中是DNA分子复制过程,是转录过程,是翻译过程,复制和转录在细胞核中发生,翻译在核糖体中发生。(2)链是mRNA,其中G占30%,则U占54%-30%=24%,则其模板链中C占30%、A占24%,再者模板链中G占20%,则T占26%,则链对应的DNA双链区段中,A+T=24%+26%=50%,A占(24%+26%)2=25%。(3)tRNA由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其中CAA与mRNA上的密码子GUU互补配对,称为反密码子;一种tRNA只有一个反密码子,只可以转运1种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4)胚胎干细胞为全能细胞,保留了分裂和分化能力,能发生述三个过程,成熟红细胞和效应T 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发生分裂。考点:本题结合人体内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的复制等知识。31美花石斛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因细胞分裂不活跃,生长缓慢。研究表明,美花石斛在一天中细胞分裂存在高峰期(日节律)。下列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日节律的实验步骤与结果: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集美花石斛的茎尖。茎尖固定8h后,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的混合液中36 min。取出茎尖,用蒸馏水漂洗3次,每次不少于10 min。用改良苯酚染色茎尖20 min后,制作临时装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裂期的细胞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拍照,其中一张照片如图1所示。统计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及观察的细胞总数,计算其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2)步骤中“茎尖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混合液中”的目的是使 。步骤中漂洗3次,洗去解离液目的是 。步骤中改良苯酚的作用是使 着色。(3)通常情况下,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结合图1分析,本实验选择后期的细胞进行统计,是因为细胞分裂后期 。(4)实验结果表明,在日节律上,美花石斛细胞分裂高峰期的时间为 左右。【答案】(1)茎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2)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 染色体(3)分裂中期 持续时间较长,细胞数目较多(4)9:00【解析】试题分析:(1)新生茎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因此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其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的目的是防止解离过度,便于着色。(3)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稳定,细胞分裂与染色体密切相关,故应选择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研究。由于美花石斛的分裂指数极低,且细胞中期分裂相保持的时间较短,所以实验中很难观察到中期分裂图,而分裂前期、末期细胞易与未分裂细胞图混淆,因此该实验应选择后期分裂图为统计对象。(4)视野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数目取决于其经历的时间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日节律中,9:00分裂指数最大,为分裂高峰期。考点:本题结合实验步骤和结果,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该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采用的化学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基本知识。32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研究发现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等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完全消失,Bb使红色淡化。科研人员利用该植物的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杂交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1)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2)第1组F1的粉红花基因型是 ,F2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3)第2组亲本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是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4)第2组中,利用F1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育出的植株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用秋水仙素处理F2杂合的红花植株幼苗,形成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植株为 倍体,该植株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答案】(1)基因自由组合 (2)AABb 1/2 (3)aaBB 5(4)红色:白色1:3 四 AAbb:Aabb:aabb1:4:1【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33河北杨是我国西北地区耐干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之一。但因繁殖困难,导致种苗供应不足。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河北杨扦插生根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剪取1年生未萌发的河北杨枝条,按级分别剪取插穗,插穗长20 cm,切口上平下斜,上端留12个芽。选择相同级的插穗400支,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在浓度为400 mg/L、600 mg/L、800 mg/L的萘乙酸溶液和清水中浸泡30 min。将处理后的插穗扦插在同种基质中,60天后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如下表。组别萘乙酸溶液浓度(mg/L)生根插条数(支)平均生根数(条/支)生根率(%)A40069669B600851385C80043843D0(清水)737回答有关问题:(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写出两点)。(2)步骤中每个插穗上都留有12个幼芽,其作用主要是 。植物扦插时,通常去掉插穗上的成熟叶片,其目的是 。(3)各组处理、扦插100支插穗,最后计算平均值是为了 。(4)插穗的下端切成斜口,比切成平口,更有利于插穗的成活,其原因是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答案】(1)萘乙酸(NAA)的浓度 插条的种类(或级别)、保留芽的多少、萘乙酸的处理时间、环境温度等(2)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 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3)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的误差(4)增加吸水、生根的面积(5)浓度为600 mg/L的萘乙酸溶液对促进河北杨插穗生根的效果最好【解析】试题分析:(1)本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河北杨扦插生根的影响,因此自变量为萘乙酸(NAA)的浓度,选取插条的部位、萘乙酸的处理时间、环境温度(pH)、基质的取样地点等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它们属于无关变量。(2)插条保留的幼芽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促使插条生根,使实验结果更易统计分析等。植物扦插时,通常去掉插穗上的成熟叶片,其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散失。(3)取均值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减少实验误差。(4)穗的下端切成斜口,有利于增加吸水、生根的面积。(5)看图可知:浓度为600mg/L的萘乙酸促进河北杨插条生根的数目最多,因此浓度为600 mg/L的萘乙酸溶液对促进河北杨插穗生根的效果最好。考点:本题着重考查了“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河北杨扦插生根的影响”实验的注意事项,要求考生掌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以及生理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